共享家具能否长久?背后有无资本巨头成关键
【编者按】随着国内房屋租赁需求不断上涨,让市场上多了一个 共享家具 的立足点,虽然目前入局的企业不多,但已有4家企业获得融资。然而家具这个项目与共享单车不同,是属于刚需、低频次产品,因此就意味着企业得面临现金流回流慢、盈利时间长等问题。
本文发于材思360,作者为史歆玉;经亿欧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共享概念无疑是当下最火的风口之一。继共享单车成功后,共享雨伞、共享睡眠仓、共享汽车、共享书店等“共享”项目相继面市,还没看准哪种“共享”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共享家族”再添一员——共享家具。
毕竟当前市场处于“共享”风口,沾边的项目比较容易得到资本的注意,尽管目前入局的企业不多,但有4家企业已经获得了融资。
“Dorm多么美嘉”在今年5月获得了世联行和星峰资本提供的6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抖抖家居”在今年7月获3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我在家”获得了由云九资本领投,今日资本跟投的500万美元A+轮融资。“聚家家”获得了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
无独有偶,印度的“共享家具”项目也在兴起。印度家具租赁平台Furlenco于2015年3月获Lightbox提供的600万美元A轮融资,去年10月获1500万美元B轮融资。另一家具租赁服务平台Rentomojo天使轮获IDG资本和AccelPartners提供的2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这两家机构继续跟进了Rentomojo的A轮和B轮,A轮融资额500万美元,今年7月,该平台获1000万美元B轮融资,新投资者BainCapitalVentures入局。
似乎发展中的国家在开始兴起家具的租赁或者共享,这可能经济发展、消费结构推进的结果。 在发达国家里,家具的租赁已经发展的很成熟。在2014年时,美国租赁业对GDP的贡献率已超过30%,市场渗透率(租赁在所有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已达15%~30%,而我国的数字分别时仅为万分之三和1.5%左右。
日本和瑞典的政府的办公设备、办公家具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直接通过向社会专业租赁公司租用,另一种是租用的办公用房中包含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而这类资产的日常维修和保养均由出租方负责。
中国的“共享”概念的兴起正在改写国内消费者的生活习惯,这个过程也在靠近发达国家的消费结构。
需求常有,市场并不常有
如果说家具行业背靠的是房地产,那共享家具圈定的则是租房的人。和房地产市场呈反向发展,房屋租赁市场需求还在不断上涨。 据国家相关部门市场研究院统计,2017年上半年,全国住房租赁市场交易量环比2016年下半年上涨9.5%,同比上涨21.9%,租赁市场规模保持着2014年上半年以来持续上涨态势。
据链家研究院发布的《租赁市场系列研究报告》预计,全国正在通过租赁房屋来解决住房问题的人口比例占比30%,而在一线城市要高达40%,未来这一占比将超过50%。对于目前奋斗在城市的年轻人来说,租房非常普遍,特别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租房的人多,换房的频次也高。在租房人群中,租房周期在租房周期在2年以内的约占80%,2年以上的占20%。
共享家具产生的需求背景,其一是因为家具体积较大,在相对较高频次的换房过程中不易携带。其二是在 消费升级 的背景下,成为消费市场主力的90后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好”的家具是“生活”的一部分。
“家居租赁绿色环保”概念最在2010年的中国上海世博会提出过,但因为市场消费结构的原因,到如今才开始成功运作。
目前运作共享家具项目的几个公司,针对的人群分为两类。
一、B端,通常是公寓合作。
从去年开始,万科、龙湖、阳光城、绿城、保利等地产巨头,都开展了公寓项目。相对C端的客户分散、不稳定,B端通常做家具集采,量大且集中。但和B端合作也有谈判周期长、复购少、毛利低等弊端。
抖抖家居目前已经和链家、我爱我家、蛋壳公寓、优派公寓、趣分期等公寓达成战略合作。
二、C端,针对大众人群。
大多是主打标准化套餐服务,主要有两种类型形式:一种是“纯租”,Dorm设计了一系列产品,平均每月租金约300元。以35平方米单间为例,包括1.5米床、床头柜、双人沙发、茶几等在内的九件家具,每月租金只要298元。如果是单品出租,必须5件以上,两种租赁方式都需预付3个月押金。Dorm提供的配套服务包括免费配送、安装、清理等,并对这些家具进行定期上门保养。
另一种是“长租则送”,包租喵的运营模式与提供的产品服务与dorm类似,家居产品最低1元/月起,但只要租满3年,产品直接送。以租代购的形式,不需要开设门店,省掉了大量的租金,水电等运营成本。
尽管各家形式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打着共享的招牌,打的是租赁的牌。消费者对家具租赁的需求一直都有,在共享单车成功后,消费者更容易接受共享的概念。
有需求,不一定就有市场。只有在社会背景、消费结构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基于需求的新产品才会有市场,“共享”背景下的各种项目都是基于此存在的。
不是每种风口下的项目都能长存
《 共享经济 》一书中曾提到,共享经济的使用者注重的是高质量低价格的服务,使用者更愿意只为资产使用的时间买单。
共享单车让消费者耗费的就是为短暂的路程买单,这个过程中,消费者既不用投入一台车的钱,使用共享单车的时候花费也低。所以在单车使用的高频次需求下,共享单车成功了。
和共享单车最大的不同,家具是刚需但却是一个低频次的产品。这就意味着共享家具瞄准的只有用户的窗口期,一旦过了那个需求窗口期,用户可能就选择了购买家具或者选择了有家具的房子。用户的需求窗口期很难被抓准。
其次,无论单车、家具,抑或充电宝,供应链才是核心竞争力。优质完善的供应链,意味着满足需求的产量、及格的产品质量、完善的翻新维修服务、相对更低的生产成本。目前,大多共享家具品牌都采取了和工厂合作的形式,但要向满足全国扩展,少不了和业务遍布全国的大品牌合作。
共享家具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租金按月缴纳,现金流回流慢,盈利时间长。
但这3个问题也可以忽视掉,只要背后有资本巨头的投资就行了。 摩拜和ofo在腾讯和阿里的支持下,发展速度怒甩其他共享单车品牌好几条街。好在这几家共享家具品牌都获得了融资,看来资本市场还是认为其前景是值得观望的。
尽管有一部分大众和专业人士不看好共享家具项目,但现在给共享家具定结果,还为时尚早。
去年我国的家居、家具市场整体规模已达到3万亿元,并连续多年实现年均增长20%以上。目前,A股上市企业中,家居类的上市公司有十多家。家居业发展迅速,遗留下的产能过剩问题,也许共享家具能成为解决的新出口。
【2017亿欧创新者年会之新分享·社会责任论坛】 火热报名中…
这是一个“无共享,不经济”的时代,最近一两年,以分享经济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已逐步延伸至共享单车、雨伞、充电宝、汽车、服装、装修、办公、家具、篮球、跑步仓等多个细分产业,每天都在不断刷新着大众的认知。同时,关于分享经济的泡沫论也不绝于耳。面对不同的声音,谁将会是分享经济的超级IP?谁又将成为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