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金融科技如何促进普惠金融
2019年4月17日,由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 普惠金融 工作委员会并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普惠金融促进工作委员会主办的“ 金融科技 先进经验分享闭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做了题为“金融科技促进普惠金融的理念、领域和方法”的发言。
黄震:
首先是理念。 有很多新的提法、新的概念提出来,比如大家都不敢叫互联网金融企业了。政策环境的变化会使理念概念产生非常大的变化,但是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背后核心的理念还是没有变——新一轮金融革命驱动下的金融变革。 无论是民间金融还是正规金融以及第三方机构都在主动积极地应用技术来改造我们的业务,服务我们的客户,优化我们的程序,做好风控,降低成本等等,总体来说是一致的。
最早是技术企业最先感受到了,所以BATJ也想做金融,当年他们是利用跟民间金融相结合的方法和做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切入,可以说开始他们干银行不愿意做的苦活脏活累活,后来发现这个活儿不好干,并且银行不愿意跟他干。比如说建设银行就不愿意跟阿里合作了,阿里才不得不去搞阿里小贷,这样逼使他们想办法进入普惠领域,做小微金融收获自己该获得的利润。所以这个核心理念是互联网技术企业先发觉到应用起来,我说他们是中国普惠金融的“鲶鱼”,鲶鱼效应发挥出来以后,2013年到2016年,和我们预测的一样,用3年左右的时间会搅动正规金融来做动作,后来这个理念大机构也接受了,并且主动采用这些技术,拥抱变革,这是非常可喜的。
除了大机构发现了这样的机会来做小微金融作为蓝海创新,技术企业也要转型。 当前政策环境提出来所有的金融活动都必须纳入牌照管理,纳入监管。我感受到对“技术的应用和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不是简单的考虑哪一种技术,更多的是考虑这种技术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特别是如何精准的服务到我们的客户和具体的程序、流程去。对于问题的本质,为什么融资难融资贵?大家都在做更多维度更深的思考——是因为国企央企占用了民企的流动性,这个视角是个非常好的视角。我们做技术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是要赋能给客户,让借款用户能够提升他们达成目标的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等等,这都是一些新的理念。
第二个就是领域。 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开始大家主要琢磨怎么弄钱,把不特定的钱汇集到资金池里挣息差,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P2P变成了影子银行。但是这个模式走不通了,所以要调整,不能要把自己变成非法集资。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不能光盯着28定律的高净值高端客户了,而要看过去低端的、草根用户,我觉得是相向而行的过程。
P2P网贷以及民间借贷转型做金融科技的,越来越转向做技术服务,远离具体资金、信用业务,变成数字科技企业来帮助做获客、风控、赋能业务;而金融机构开始重点是关注如何做好风控,逐渐转向做如何获取客户及把资金匹配到客户上。 开始运用这些技术时主要是做好安全、风控、信审等工作,现在如何增强用户粘性,越来越懂得了以客户为中心,怎么进一步挖掘需求及如何提供更多服务方面。这些领域大家都在做,以前大家可能没有接触的领域在拓展,比如过去最难做的领域——农村,除了农业银行之外的机构也在开始做。以前小微的、第三方的金融服务机构没有能力触达大型国企、央企,但现在一个新创企业能跟大型的建筑企业合作,这是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今年我们国家提出清理央企对民企欠款,央企国企必须完成这个工作指标,要用技术化手段必须达到国家指标,这些工作都是新出现的领域。还有我调研的金融扶贫工作,过去这是普惠金融很难做的事,但借助金融技术,不仅是正规金融机构,现在新兴服务机构也参与其中,所以业务、领域在拓展。
第三,金融科技做普惠金融的方法。 过去我发现最大变化是2012年,移动互联网让我们每个人通过智能手机触达,在移动端上就可以加载金融服务,这就有可能变成普惠金融连接方式,确实是开拓了中国普惠金融新道路。以前我们总在想机构下沉模式,国家下了很多指标、政策,但机构最终还是撤出县域,有了移动端后,金融机构及新兴P2P平台都通过移动端来提供客户服务,就不再有物理网点的成本问题等,所以使普惠金融出现了新的实现方法,总的说来还是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往前,有了移动端之后,移动端里的APP都可以搜集到各个维度的数据,进而对我们的客户不仅是可以触达,而且可以进行画像,深度的挖掘需求等。我们过去叫互联网金融,主要是看到这个互联网的工具,后来越来越看到这个数据的价值,所以变成数字普惠金融。
现在, 人工智能 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这个技术从2016年阿尔法狗战胜人类围棋高手之后,大家都明白了它运到金融也是非常好的。这几年,个人金融在中国C端的红利已经挖掘得差不多了,大家都在重新琢磨。 我称之为金融科技的溢出效应,就是从最底层的个人慢慢往上溢出到小微企业到大企业去了。所以普惠金融,过去小微企业这一块大家不太敢做,技术支持溢出到这个层面也可以做了,有了这些技术支持和工作方法,也增加了对于小微企业的数据画像,连接等,特别要深入到企业的ERP里面去。 把企业实时在线连接起来。这些方法就使过去我们对于企业的“测度难题“有了新的方法进行企业画像,过去的大数据画像是基于外部数据进行多维度的画像,企业资产的画像,关联关系的画像。现在能够深入到企业内部的API接口,包括银行也在做开放银行API,有了这些方法,将会使我们对于C端对比B端业务更有信心来开展。另外,企业里面的每一个人,现在重新组织在企业里面的各种关系,比如说是某人是不是直接控制人,其实也能够越来越清晰地了解出来了。
普惠金融深入到中小企业会成为一个大方向,个人还会继续得到更加友好、便捷的普惠金融。C端以外,还有这些小微企业也能够有更好的机会。 我觉得中国的普惠金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仅是提出了很好的概念,比如说做数字普惠金融,智慧普惠金融等,更重要的是已经切切实实地找到了应用领域,实现的方法。不仅是第三方支付这个排头兵走到了世界前列,我觉得在很多技术的应用也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这些经验还值得进一步总结,特别值得总结的是技术赋能, 从2017年到今年,不仅是说技术赋能于金融机构,让金融机构变得更加强大,更加有能力,更加快捷的提供服务,更重要的是,金融机构获得这些能力之后,获得金融数据之后,能够转移到他的客户,能够做普惠金融,让普惠金融的对象有更好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金融带来的福祉,而不是掠夺性的金融放贷,这点尤其值得总结。 我这两年重点在研究这块,希望和大家加强探讨。谢谢大家。
银行与金融科技融合的理想境界是什么?是银行即服务。
2019年6月14日,亿欧智库研究院将在“2019丨全球新经济年会·金融科技峰会”上发布《 2019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深度解读金融科技赋能开放银行的融合与落地应用——上海·虹桥·世贸展馆邀您见证!抢票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18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