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人在疫情过后怎样“恢复元气”?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银行人在疫情过后怎样“恢复元气”?

疫情 之下,我看到不少银行业同仁在类比非典时期的经验,他们认为 银行网点 的人流将会在疫情平息之后迎来爆发性的增长,这种简单的照搬方式,无法应对最新的疫情带来的后续冲击。

回顾2003年的非典,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当时马云阿里巴巴也出现了员工的感染,造成全公司的隔离,但是阿里也从中看到了电子商务的重大机会,从而将自身业务由2B一举变为2C,并推出淘宝网造就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黄金时代。

本次疫情同样也对于我们金融行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运行有着重大的影响,究其本质逻辑就是科技对于人工、线上对于线下不可逆转替代趋势。

这次疫情将至少从以下两个方面给我们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一、改变工作协同的理念:

疫情来临之前,人与人之间多采用当面沟通的方式,但随着5g技术的成熟,武汉火神、雷神医院瞬间完成基站的架设来看,借助先进通讯手段的远程协同办公理念将深入人心。

360科技最新发布的云办公资料显示, 使用远程办公方式后,会议的等待时间平均减少了10分钟,而且情感沟通,寒暄问候这样的内容所占比例也几乎降到了0,取而代之的是数据与推理性的沟通方式,而数据的展示与采集恰恰是互联网的长项

二、迫使企业尝试新兴技术来解决问题

疫情的传播迫使人们不得不尝试非人工的替代手段,比如使用 物联网 等新技术来迭代产品流程。使用 AI 技术来甄别远程教育、医药卫生等轻资产行业的信贷风险。每当重大黑天鹅事件发生时,那些最强最大的企业一般不如能够迅速改变并且适应新环境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成功。

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变化,笔者给银行业同仁提出三个建议: 

建议一:零售业务需关注网点的转型

在03年的非典过后,银行业网点客流量在当年的下半年迎来了一波突击性的反弹,为此笔者看到有不少零售条线的同仁还在根据这个经验,为疫情过后网点的客流人数突增而做着预案,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准备已经没有必要了,网点的客流恐怕不会再现大量的反弹,如果能达到疫情前的一半就算是很高的水平了。

受疫情的影响,为避免人员聚集引发的风险,各银行基本都推出了代扣水费、电费,定期存款自动续存等服务,甚至很多地方的社保及公积金中心已经下发通知,号召市民不要到银行网点现场办理业务。

目前笔者单位的取号系统几乎处于停摆状态,日交易量趋近于零,也就是网点仅有零星的客流量,完全没有排队现象了。

与非典不同,现在这些自动续存、代收水费等“足不出户”的贴心服务都会在疫情结束后得以延续,而这种线上自助服务获取方式一旦被疫情所推动强化,那么银行网点主要客流的中老年群体也将迅速摆脱对于人工服务的依赖,而 潮流一旦开启将是不可逆的 ,也就是说即使疫情结束,银行的线下网点的客流情况也较之前大幅下降,传统网点阵地式的营销手段很可能将会落伍。

从目前网点客群分布情况来分析,今后只有少部分高净值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还有与财富中心客服经理面对面沟通的需求,而大众零售客户经理如何转型向何方转型才是目前需要迫切讨论的课题。

建议二:公司业务要关注物联网金融的发展

受疫情影响,作为银行业核心风控手段的现场核保业务几乎完全停摆,这使得银行业除少部分“抗疫贷”还在正常运转外,其余信贷放款已经全面暂停。不过与银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米等科技类制造公司凭其强大的物联网技术,不但按时推出了小米10手机,还迅速转型做起了口罩。在这背后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就是科技公司对产业链的风控方案已经由“眼见为实”升级成了“联网为实”,而且全面完成了对人工确认的取代。与我们传统金融的风控手段相比物联网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

一、物联网信息确认更安全 :传统金融的一大核心是不动产的抵押,而物联网技术可以对企业的动态行为(如应收、库存、销售数据)进行动态的临测和“数据”的捕捉,这样的信息确认与核对环节相较于之前的人工核保更为安全可靠。

二、物联网更适合监测轻资产行业 :我们看到本次疫情催生的网络娱乐、远程教育、 远程办公 等行业均是轻资产的行业,而物联网的长处恰恰就是对于轻资产企业的动态监控,将动产转为不动产,以此为银行的授信提供依据。

三、物联网数据反应更真实 :传统金融往往是基于历史数据,如征信信息、工资信息等进行风险评评估,但这样的信息采集频率不适合目前的时代节奏,风控指标提示往往滞后。

但是实时动态信息收集是物联网的最大长项,以车联网 车险 服务(UBI)为例,根据最新资料估计, 2019年全球UBI车险覆盖的车辆已经突破了8000万,2020年将突破1亿大关。 其中Progresive公司的案例最为典型,自2009年引入UBI产品后,公司发展一改颓势,自2011年推出Snapshot车联网保险后,次年的保费突破10亿,并在2013年首度盈利。10年间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近10倍。

而且物联网还为金融进入实体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改变传统金融信贷资源投放的思路 ,从长远看,物联网金融可以为互联网金融更深化的一个阶段;另一方面,资本进入与物联网结合, 可以适当引导资本进入实体真正做好普惠金融的工作,也能缓存金融行业脱实向虚的潜在风险

而疫情的到来迫使整个产业尝试物联网等能够替代人工的技术手段,从而开启新时代的序幕,后面笔者还将有文章专门讨论物联网金融的话题,在此不再加以赘述了。

建议三:继续加大对于 金融科技 的投入

由于目前上门现场签单的销售方式已经不再可行,为保证金融产品的正常销售,只能依赖线上服务的科技体系。我们看到很多中小银行及信托公司近期都拿出了专项基金打造自己的金融科技产品线。而笔者在华为、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的朋友也印证了这种说法,据介绍他们的手机近期几乎被金融机构有关双录面签、机器人客服、远程营销等系统的建设咨询电话所打爆。

在疫情到来之前银行日常人肉运营的案例比比皆是,而疫情到来以后一切都现了原形,笔者看到有的银行连日常运转都受到很大影响,但也有的银行却将各种线上审批,远程晨会工作安排井井有条,丝毫没受到影响。因此各行的金融科技实力到底是真刀真枪的真本事,还是只能在PPT上谈兵的假造型,也将在本次疫情中暴露无遗。可以说本次疫情将对各行金融科技的水平进行一次大阅兵。

可以说传统银行业对于网络娱乐、信息科技、远程协调等被疫情催热的行业基本上是没有经验的,所以只有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才能量化这些新兴行业的风险指标。而且我们刚刚提到的网点转型以及物联网金融,其本质上都需要金融科技的支持,可以说疫情让银行业从上到下都真正意识到了金融科技的重要性,谁的金融科技水平高谁就能在后疫情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