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禁令之后,东南亚互联网将走何方?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印度禁令之后,东南亚互联网将走何方?

“下海经商,出走南洋。”曾几何时,东南亚还是一块充满诱惑力的掘金地。转眼之间,随着 印度 率先撕毁中印之间友好的旗帜,整个东南亚未来的局势走向开始不甚明朗。

 从同为文明古国到有点相同体量的人口;从领土主权争议到边境军事冲突。中印之间作为世界上极其相似,本应惺惺相惜的亚洲大国,正在上演着兄弟阋墙的戏码。据估算,印度封杀中国59款软件的政策如果全部执行,可能会造成百亿美元的损失。其中,字节跳动公司会承受最大部分的损失。

“叶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随着外部国际形势的变化,印度的事件长期来看可能会作为一个起始,中国的企业必须做出东南亚等国群起效仿的准备。随着陆家嘴论坛,以中国经济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的提出,此前纷纷前往东南亚掘金的淘金者们,失眠的夜晚即将到来。

  淘金者的乌托邦

 海底捞是一家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餐厅,但很少有人知道,掌舵人张勇在2019年刚刚成为新加坡新任首富。出走中国的张勇被外界巨大的争议包裹的同时,东南亚对于商业的吸引力也在悄然发力。

 以张勇移民的新加坡为例,目前新加坡的税率是全球最低的国家之一,新加坡对于海外资产不征税,无遗产税,无资本利得税。这种商业环境对于资本的吸引力十分巨大。

 而撇开新加坡,东南亚其他国家也因为各自身处的发展阶段等原因,同样让中国的商人们看到了有利可图的前景。

 2019年,在国内资本遭遇寒冬,创业机会不断收紧的情况下,商业巨头纷纷将目光锁定在了已经跻身全球第四大 互联网 经济市场的东南亚。中国的体量巨大,市场规模首屈一指,随着互联网近几年粗放的烧钱大战,国内互联网公司已经积累了太多的经验和足以盈利的全新模式。

 对比东南亚而言,虽然印度,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开始逐渐超过中国,但互联网的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中国的市场经验与对互联网经过血战之后的理解,让中国与东南亚之间存在时间差效应。从中国而来的商业模式经过本土化的迁移,足以让商业“以空间换时间”的想法成为可能。

 2018年3月19日,原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出任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公司CEO的职务。随后,阿里对lazada追加20亿美元投资的消息不胫而走,这也是阿里第二次对其追加投资,此次投资之后,阿里对lazada的持股比例达到了83%。

 阿里操作一番的大动作,既是对拥有腾讯支撑的Shopee在印尼扩张的狙击,也是对京东在泰国布局的提前布控。

 电商市场的争夺成为近几年来,巨头在东南亚竞争的超级前线。基础建设、仓储物流、文化融入、本土改造,不论是哪个巨头,都将目光锁定在拥有最快的整合速度和文化汇流之中。

 而2018年一份谷歌-淡马锡的研究报告也同样佐证了中国 出海 东南亚,争夺电商市场的必然性。报告预计到2025年,东南亚互联网经济GMV将占东南亚GDP总量的8%。而2018年,这一比例仅为2.8%。除此之外,东南亚互联网渗透率的攀升和主力消费人群的稳中有升,也让“电商将是未来东南亚市场最赚钱的生意”的推测成为大概率的现实。

 除了电商平台,其他领域也不乏国内互联网大佬的身影:滴滴投资出行巨头Grab,腾讯投资游戏巨头Sea,小米布局东南亚产业链。放眼望去,2015-2019年间的东南亚,已然成为一片国内乃至国际互联网投资的热土。在国内由于人口红利的逐渐丧失将有利可图的空间不断收缩的情况下,方兴未艾的东南亚市场,成为了资本避险与财富催生的最佳培养皿。

  危机渐现的东南亚

 虽然东南亚市场一片火热,但早在印度事件之前,东南亚市场就已经潜藏了需要预警的危机。

 其中,缺乏后期补给带来的谨慎投资动机以及文化融入的策略方向成为东南亚创投圈子早就存在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是由于投资的信任壁垒带来的。

 对于东南亚来说,创投环境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于中国的巨头而言,东南亚市场拥有的,更多的是未来的潜力。这也就意味着,在国内烧钱砸出的互联网窟窿,尚可以通过市场垄断后的长尾效应自我消化进行弥补,但挪用到国际市场,则显得有些违和。

 何况,脱离本土的烧钱策略本身就带着难以控制的风险。当初跃跃欲试,带着壮志雄心的Uber,在中国本土遭遇血洗后草草收场的结局,至今仍旧让投资东南亚的中国巨擘很难有拼死一战的决心。

 正因如此,偏于保守,注重金钱至上的创投氛围成为东南亚投资业界的独特风景。归根结底,东南亚作为一颗互联网市场行业冉冉升起的新星,有着太多难以被具象的能量与未来。纵然中国投资者拥有多年征战沙场的经验,但对于全新的市场,仍旧难以做到全面把握。

 这种投资的心态在近些年的东南亚动态的创投波动中体现的尤其明显。不仅仅是中国,日本,韩国和全球的企业对于并购活动都持有谨慎的态度。而随着2019年拥有着亮眼市场增长数据的Wework的倒下,资本也在被自己迅速养肥并投喂致死的尴尬局面中冷静了下来。

 这是很多互联网企业和初创公司共同走进的误区。只知道如何通过烧钱运动做高增长,却没有后续与投入相匹配的变现能力。资本的残酷不在于未来的希望密不透风,而在于希望仿佛就在眼前却永远抓之不住。

 迷人的误区、浮躁的氛围、异地的环境,让投资成为一种需要谨慎对待的事情。而另一方面,文化上的壁垒也并不容易突破。

 腾讯在国内赚的盆满钵满的游戏在进入东南亚后好像不灵了,背靠腾讯的Sea Limited公司2019年全年财报虽然实现了全年收入与季度收入的双增长,但亏损额仍旧高居不下,2019年的全年亏损额达到了8.68亿美元。这样的成绩显然不能令腾讯满意。

 虽然有分析称,Sea公司现如今仍旧处于前期的烧钱阶段,外部环境的巨头竞争也让Sea难以施展拳脚。但综合其他拥有巨头进驻的公司的表现来看,软银和阿里巴巴更为开放的文化态度也许更能说明巨头之间对于东南亚的定位与博弈。

 阿里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使得在商业策略上更为的激进,而腾讯偏于保守,望山等风的习惯则很容易在商业竞争中丧失先手优势。 当然,这一切都是因为在东南亚文化策略方向上的不同。虽然阿里表现的更为积极,但也会因此承担更多的风险,未来竞争几何,尚需时日证明。

  东南亚市场会失控吗?

 如果没有印度事件,在未来,商业大佬对于东南亚的投资可能仍旧会持续下去。虽然印度事件后,各大商业巨头没有放出任何有关东南亚投资市场的消息,但是在东南亚肉身掘金的中国小商业者却陷入了进退失据的境地,

 “我不知道该不该回国,在越南现在还是能赚到钱,只是不知道未来到底会发生什么。虽然家里人都劝我回去,但短期内这边还不好脱手。”在越南做生意的覃先生说。 

也许这不仅仅只是覃先生一个人此刻的心境。窥一斑而见全豹,也许这也正是中国投资者当下的心态。中国与东南亚的历史问题与文化碰撞虽然在商业面前暂时弥合,但是仍旧存在不可掌控的危机。

 现如今,印度已经率先敲响了行业的警钟。虽然印度的地理位置,本身并不属于东南亚国家。但其拥有与东南亚国家相似的战略位置。疫情之下,国际市场的外部环境如今正在发生改变。对于将投资的视野和未来的前景押注在东南亚市场的商业巨头而言,需要考虑到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

 随着东南亚市场的逐渐成熟,拥有投资眼光的中国公司也要时刻提防本土市场带来的反噬。印度事件是否会作为其中的契机无从得知,但唯有将本国市场做大做大,静观其变也许才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上佳之策。毕竟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是拥有6.25亿人口的东南亚的两倍还要多。

 对于此前已经在东南亚投资的部分,可能大部分的中国公司在未来会采取观望大于下注的态度。毕竟从竞争的角度而言,能够深入理解亚洲人的,也只有亚洲人自己,东南亚的商业竞争说到底仍旧是亚洲人自己的竞争,这为中国投资者的选择带来了一丝从容的余地。

 基于此,东南亚商业的未来可以等待时间来稳定。相信中国的智慧,国与国之间的交涉会在未来的进程中逐渐找回适于合作的感觉与信任,进退失据只是暂时的迷雾,融洽的商业合作会让世界更加美好。

 锦鲤财经,深度有趣好运气,公众号:jinlifin。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本文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欧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