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点评的兄弟们:裁员与否,不用抱怨,拥抱变化就好
近日,有爆料称,新美大或将 裁员 2万人,O2O 地推 时代已经结束。 先不说结论是否正确。唠点别的,新美大已经合并超过一年,有关于新美大裁员传闻不绝于耳,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自从2015年国庆假期,美团与大众点评宣布正式合并之后,江湖上接连不断热议着新美大的裁员时代即将到来。
正常逻辑来讲,两家公司合并之后,员工总数已经超过3万人,大部分都是地推团队。裁员似乎早已成为必然,原因在于两家公司属性一样, 无论在用户层面和资源层面都存在交集和重叠之处。 再者,大部分线下优质商家资源已经合作,需要做的只是做好现有资源的客情维护,确实不需要耗费这么多人力去做。
想必大家都知道, 新美大近期重点发力的两件大事:推销POS机、千城代理商招募。 最近 美团 的事情很多,好不容易拿到支付牌照,还没捂热就被罚款12万。在过去6年多时间,一直坚持直营分站的美团 点评 ,现在也开始招代理商的模式,不难猜测,持续直营下去的压力不小。
对于裁员这件事,美团点评的员工其实也不用抱怨,因为这注定成为事实, 美团点评的商业想象空间短期还不足以支撑超过3万员工走得更远,互联网公司也不应该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名词, 要不然迟早会被持续上涨的人力成本拖垮。面对盈利遥遥无期的尴尬,即便不裁员,依然会通过其他方式来降低高昂的人力成本。
所以,对于美团点评的地推团队来讲,拥抱变化是唯一的出路。不管裁员这一天何时到来,都不用抱怨,因为自从合并那一天起,加上后来组织架构的频繁调整以及业务越来智能化,你们内心或许早已经有了答案, 去人工化已经成为了趋势。 兴哥所说的互联网下半场,确实已经来了,但是有可能带来的结果是,你们与美团相行渐远。
类似于美团点评靠地推做起来的公司不在少数,滴滴出行,趣分期,饿了么,糯米,瓜子二手车等等, 尤其是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大批公司都曾延续过地推这条路,大部分公司还是中间夭折了,甚至还有公司被曝出拖欠员工工资的负面新闻,趣分期就是一个例子。
不可否认,美团是这拨公司里最幸运的,培养出来的团队战斗力很强,算得上是O2O行业最像阿里早期B2B团队的一家公司,所以美团出来的员工一般都会被高看,正因为这点,在2014年,2015年O2O行业异常火爆的时候,有不少在美团做到城市经理接受 创业 公司抛过来的橄榄枝,甚至仅仅做到BDM的基础管理层可以被挖走做创业公司VP。残酷的是,大部分在那个阶段出去的管理层发展不是很好,创业环境不好,很多创业公司都倒下了,不得不重新找新归宿。
O2O地推时代到底有没有终结?当然没有。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创业环境不比从前,O2O领域的红利在逐渐削弱。再加上资本寒冬阶段,美团点评选择裁员可能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美团点评的员工被裁之后,重新找工作,多少会面临一些压力,原因不难理解,美团点评的大部分业务都停留在轻决策交易层面,对于交易双方来讲,决策成本并不高,而且都属于按效果付费,商家层面不需要支付额外的合作费用。
抛开裁员的传闻来看,美团的几大业务虽然发展比较顺利,但是在盈利层面比较尴尬,面对比较大的压力。如何将两支大团队揉在一起并且高效运转是摆在王兴面前的大课题。 美团点评成为巨头虽然被普遍看好,同时,越往后走,面临市场和投资方的压力越大。
曾经为美团立下赫赫功劳的地推团队,最终的归宿在哪里?活该被裁?美团打造出来的团队整体不会太差,如果具备一定能力,不会混得很惨,依然能够获得不错的机会。美团的工作经历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还会起到一定作用。所以,在美团点评的兄弟们,不必太在意最后的真相是什么,只需要做到拥抱变化。
美团点评的兄弟们,也许你们忘不了在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时候,为了抢占市场,不惜与同行大打出手进派出所,忘不了白天风雨无阻骑着电瓶车,穿梭于城市各个角落,晚上回公司加班到深夜的日子,忘不了为了见客户忘记吃饭,每月完成目标,越过山丘之后的喜悦之情。
摆在被裁员工面前有两条路可以走: 其一,继续停留在原有的圈子内,去同行或者竟对,但是客观来讲,发挥不了太大价值,前途多少会受到局限;其二,离开安逸的圈子,也就是说,摆脱原有“轻决策,客单价低、服务导向”行业属性,进入“高客单价、重决策、产品导向”的行业谋发展,跨界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前段时间,一篇文章《优步滴滴战争里的年轻人:我在前线浴血拼杀,元帅在大营里说,我们已经投降了》被刷屏。 而对于美团点评的年轻地推团队来讲,我曾在前线血拼,等来的结果可能是未来的某一天,元帅在大营里说,你被裁掉了。
需要提前认清形势的是,资本寒冬依然在继续,原有的科技泡沫开始破裂,产业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不用再去迷恋O2O时代的红利。 长期来看,离开美团点评的舒适区,机会依然很多,逃离原有的圈子,才能真正打开眼界和格局,未来更有想象空间,千万别等到最后,时代在加速前进,而你没有跟上步伐,活活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祝福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