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能否击败Uber赢得全球拼车市场?
最近,来自 拼车 行业的消息似乎分为两种风格。目前行业卫冕冠军(也许是暂时的) Uber 面临文化方面的性丑闻和领导层问题的困境。与此同时,每过一个月左右,行业都会出现价值上亿的投资或收购交易的消息,这些交易可以由任何人牵头,从拼车行业或汽车行业的老牌企业到受沙特阿拉伯和阿布扎比支持的日本亿万富豪。
本文通过分析拼车行业的投资活动及其投资网络结构,既可以量化Uber目前所领先的利润率,又可以通过潜在的篡夺者来确定不断增长的联盟网络。
绘制拼车行业增长图
拼车是交通运输市场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根据Statista汇编的数据,2020年拼车服务的用户数量将达到五亿人次。
Statista进一步估计, 截至2020年,拼车行业的全球收入将达614亿美元。 Statista分析覆盖的各个地区,12%的成年人口将使用拼车服务。这表明了拼车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强劲且线性的增长轨迹。然而,持续增长并不会便宜。
拼车行业的持续增长是一项资本密集型的工作,尤其是在大多数市场中,拼车服务面临其他拼车服务,出租车公司及公共交通的激烈竞争。
利用Crunchbase的拼车数据, 这些数据表明大约70多家国内外公司进行了260多轮各类融资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几年的融资数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3之前的几年里,仍有大家熟知的美元交易量,但当时的交易规模比较小,根本无法与随后几年的交易规模相比。
全球拼车投资数据呈现的规模问题表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拼车行业就有如此大规模的,空前的资金增长,这对企业家来说是少见的。
拼车市场如此复杂混乱?
过去18个月的时间里,对于行外人来说,一些交易可能会使拼车行业看起来就像乱七八糟的联盟 。
例如,拥有自动驾驶汽车公司Waymo和地图应用Waze的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今年开始推出拼车服务。事实上,2013年8月,谷歌通过其风险投资机构GV向进行C轮融资的Uber投入约2.58亿美元。
不要忘记了 苹果 ,它正自主开发 无人驾驶 技术,2016年6月,苹果公司向中国拼车巨头 滴滴出行 注资45亿美元。 阿里巴巴 , 腾讯 和 软银 也参加了此次融资,这绝不是巧合,因为他们每个人在汽车行业都有自己的野心。两个月后,2006年8月,滴滴出行以70亿美元收购了优步中国。优步中国与滴滴出行进行了长达一年之久的中国市场争夺战,最终以优步中国的失败结束。
最后, 传统汽车制造商也加入了拼车之战 :福特在2016年9月收购了一家私人城市公共交通公司Chariot,通用汽车公司于2015年12月底在Lyft的F轮融资中领投10亿美元,阿里巴巴和滴滴出行也参与了此次融资。
这些交易足够让人头晕脑胀的了。鉴于关联交易和交易促成者的反复出现,拼车投资者的网络就是老牌企业和利益冲突的混合物,这样的言论似乎比较稳妥。
但是不是这样呢?这都不是真的。
利用Crunchbase的投资轮数据, 我们可以使用Gephi(一种开源网络分析和可视化软件包),绘制不同拼车公司的投资者网络。
上面的可视化网络包含三组节点(即圆圈):
-
深蓝色的节点代表投资者。
-
浅蓝色的节点代表公司。
-
蓝灰色的节点则代表滴滴出行,它既是公司,又是战略投资者。
公司节点的大小由它们的“引入次数”决定,即该节点入站的连接数统计。入站连接越多(这种情况意味着投资者更多),“引入次数”越大,这个节点就可以实现可视化。像Uber和Lyft这样的公司拥有较多的投资者,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的节点在图上更大的原因。
上述连接以投资者参与公司的融资轮数来加以衡量。与连接相对较少的投资者相比,特别忠实的投资者(那些在初次投资后又进行了多次投资的人)更接近他们投资公司的节点。
尽管十分美观,但上面的图并没有告诉我们很多有关投资网络的信息。为了做到这一点, 我们用拼车公司的品牌颜色对他们进行强调和标注,并将其扩散到图中临近的范围(通常只是他们的投资者) 。在这些颜色开始融合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投资者相互重叠之处。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全球拼车行业的投资者非常泾渭分明。大多数投资者在其投资组合中只关注一个拼车公司,只有少数投资者例外。这些例外的亮点有:
-
Kapor Capital投资Uber和Via。
-
Coatue Management投资了Grab,滴滴出行,Careem和Lyft。
-
加州投资集团AFSquare是唯一同时投资Uber和Lyft的公司。
追踪滴滴出行的触手
在这个圈子中,有很多公司拥有小型投资者网络,但在大多数情况下,Uber属于一方,而像滴滴出行,Lyft及其他拼车公司则属于另一方。
这是为什么?
正如我们之前所提到的, 滴滴出行在这个网络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因为它既是一个接受外部投资的公司,也是一个战略投资者 。
这个版本的可视化网络强调了滴滴出行以及其投资的一些拼车公司。
除了在国内占据主导地位,滴滴出行还向世界各地的拼车公司进行战略投资 ,比如以下的交易:
-
滴滴出行向中东地区领先的拼车服务Careem投资了一笔未公开数目的资金。
-
The Information最近披露,滴滴出行投资Lyft,帮助其抢占美国30%的拼车市场。
-
滴滴出行参与了Ola价值5亿美元的F轮融资,获得这家印度拼车公司股份。
-
滴滴出行和软银对Grab进行20亿美元的投资,意味着它们都看好迅速增长的东南亚市场。
-
其对Taxify的投资帮助滴滴出行进入东欧和非洲市场。
-
滴滴出行领投99价值1亿美元的C轮融资(未上图),帮助其在南美和中美洲立足。
-
2016年8月,作为与优步中国合并协议的一部分,滴滴出行投资Uber10亿美元,后者估值达680亿美元。此举让Uber拥有滴滴出行20%的股份,使其成为滴滴出行最大的单一股东。
这个投资策略大概是为了对抗Uber的全球扩张。如果确实是这种情况,这个策略是投资柔术中一个有趣的做法。不像Uber那样在世界各地的边远地区开发大量业务,滴滴出行只购买在地区内占据优势地位的拼车公司的股份。
这种“购买”而不是“建立”的方式,扩大了滴滴出行在国际上的地位,让它在全球拼车市场占据独特的地位。这种方法似乎很有效,至少在现在看来是这样。
我们最近得知,滴滴出行正打算抓紧收购更多的主要竞争对手。《纽约时报》记者迈克·艾萨克(Mike Isaac)发微博称,滴滴出行已经加入了软银和其他投资者组成的集团,以购买更多的Uber股票。
问题是,哪个策略会更胜一筹? 虽然Uber在许多国际市场上都有雄厚的资金来继续拓展业务,但滴滴出行的资本优势更大,而且与软银结成联盟,在风投、私募股权和收购领域积攒了大量资金。截至目前,滴滴出行是拼车行业筹集资金做多的公司。与Uber相比,滴滴出行的资金增加了近40亿美元,没有任何债务和信贷压力。对于滴滴出行而言,通过购买走向全球拼车行业霸主之位不失为一个可行的策略。
随着在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进行大规模扩张,滴滴出行可能成为值得关注的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