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音乐行业来说,如果AI是生产力的话,区块链是生产关系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对音乐行业来说,如果AI是生产力的话,区块链是生产关系

上周五,小鹿角·中国音乐财经博览会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举行。在“ AI 、 区块链 与 音乐产业 的跃迁”的议题中,HIFIVE.AI首席科学家尹学渊、链声创始人施佳阳、Vinci智能耳机联合创始人武巍就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区块链、 人工智能 ,这些投资界热门的风口将如何改变音乐行业?本文嘉宾认为:

第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第一个将解决的是音乐版权管理的问题,这个时间可能会来得很快;

第二、人工智能在物理性感知方面已经非常精确,在捕捉情绪、创作中也已经可以高度模拟人类,但它永远只是在模拟;

第三、AI、区块链这些科技技术是行业的工具和手段,提升行业效率。在音乐行业,利用互联网方式提升行业效率的公司将有很多机会。

主持人:2016年在新加坡一个国际论坛上,当时Kobalt、Believe Digital这些公司的高管频繁提到一个词“区块链”,当时我很好奇,怎么一帮音乐公司在聊这个词?后来我和很多音乐公司聊区块链,问区块链到底和音乐产业有什么关系,但是很多人听到的第一反应是“没听过”。但到了2018年,区块链突然被炒起来,一夜之间到处都是区块链。 所以同样一个问题,请教三位嘉宾,处于风口上的区块链已经进展到什么应用地步了?对于音乐产业到底能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尹学渊:您提到的问题我觉得非常具有代表性。其实这两年接近三年的时间,区块链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我们讨论区块链技术现在的成熟度,再讨论它在音乐产业的应用。这两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先去看区块链的本质是什么。区块链是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的技术,举个例子,比如我现在拿出手机用支付宝给你转一万块钱,你不会怀疑这一万块钱是不是真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相信支付宝,支付宝是一个可信的第三方。如果没有可信的第三方,我拿出一个东西,给你一万块钱,咱们怎么确认这个事情,或者我可能只给你一块钱,不可篡改、不可抵赖,区块链主要解决这个问题。

区块链在音乐行业主要有两个应用:

第一是版权的管理。 在音乐行业版权管理涉及到很多环节,非常复杂。音乐人或版权公司可以把音乐版权直接对音乐作品进行注册,解决包括版权分发、版权追溯以及最后分帐的问题,这个区块链第一个能落地的,而且时间会来得很快。

第二、区块链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去中心化 ,以前从版权产生到发行过程中会有很多中间环节,不一定全部颠覆或者跳过,但可以去掉很多不必要的内容。音乐人能够直观感受到两个特点,第一数据透明,因为它是分布式去中心化的账本,第二音乐人直接发布作品,可以跟受众进行点对点的交易。

不管是音乐的谱也好,词也好,合成的作品也好,我们原来讨论区块链是电子音乐作品,本质上来讲都算是数据,借助密码学的技术,把数据进行加密,从创作到上平台、到版权公司、到用户的最终手里面,每一个环节的流通都有记录。有记录之后,音乐就可以最终变成可追溯,包括我们传统的版权管理的问题,就会变得更加简单。

施佳阳:科学技术的加入让我们音乐人在未来有更多渠道和途径去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保护我们的作品。 无论AI也好、区块链也好,它们对音乐人带来最大的便捷在于可以是分布式地纪录音乐,从而保护音乐作品的创作。

音乐创作分两块,一块是旋律创作,一块是编曲创作。目前区块链在国内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我们如何向音乐人普及区块链技术,以及为什么用这样的技术。 未来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制作手段,音乐人在完成创作的过程中会纪录下很多数字轨迹,这部分内容,会加速去中心化的内容应用。

武巍:首先我对区块链还是学习阶段,我对数字版权略有关注,曾经有一家创作公司想解决数字版权的问题, 数字版权为什么是行业的痛点呢?以前买一本书,买CD,可以二手卖给别人的,但是数字MP3无法第二次转让这个版权, 因为有种种的痛点,但是区块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解决交易的信任问题,我觉得可以说是带来一场革命。

主持人:现在确实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进入音乐行业, 请教尹总,从个人层面上来说的话,其实您是从游戏公司转到音乐行业。从外部视角看,这一年多来,您的感受是什么?

尹学渊:我以前是游戏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公司做了很多音乐游戏,而且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跟很多音乐创作者包括独立音乐人群体都有接触, 我感受到直观的一点是最近这一两年版权意识在提升,但工具并没有跟上。 我自己对技术有独特的追求,我觉得技术最终是为大家服务的,如果你做一个技术,这个东西没什么用,搞这个技术也没什么意义。Hi-FIVE的定位,就是服务于音乐人,服务于整个音乐产业,把我们自己对这个产业的思考和积累,用到帮助大家在产业里更好地提高效率,更好地创作、分发和发行。

主持人:聊到科技提升效率,这一年多AI确实很火, 前不久李嘉诚投资了一家人工智能音乐创作公司。施总,我知道你的公司也在做这件事,您怎么看?

施佳阳:首先我觉得是好事情,我2000年开始从事音乐创作和制作了,我不是一个音乐世家出身的音乐人。我在音乐道路上其实有很多的困惑和阻碍,是什么帮助了我?就是不断的进化的科技,帮助我迅速完成作品。我以前也是比较内向的人,不好意思去和别人说咱们一块儿组一个乐队吧,但是有了DMW以后,我可以自己玩乐器,考中央音乐学院的时候很容易向老师展示我的作品,这为音乐爱好者最终走向音乐人这条道路上提供了很多便捷。 现在人工智能也会为更多的音乐爱好者以及对音乐有独特审美能力的人提供更多的机会,极大地提高制作效率。

主持人:一方面,创作是私密的、情感的、感性的,但另外一方面,譬如HIFIVE的演讲中也提到, 人工智能很大程度上是应用在商业方面的定制。AI写歌真的能够替代人们的创作吗?AI大范围普及,是否意味着未来会有很多音乐人失业?

施佳阳:我觉得不会,因为这个技术不是今天第一天才有,很早就应用了, AI只会辅助音乐人产生更多的灵感,激发音乐人创作的灵感。 在未来,音乐人也应该更加自信勇敢,提供自己高级的那部分,这部分是人工智能没有办法超越的。我自己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人就是说人大脑的思考,工就是它的大数据,智就是算法,能就是应用的能力。 AI可以帮助音乐人去降低维度,学习音乐最大的难点在于乐器, 乐器是一个非常大的壁垒,是因为这有很多类似像体操一样的技术训练,人工智能可以在这方面降低大家对音乐技能的需求以及传统的创作、技术的需求。更多地把内容引导向高维度,比如说你的审美以及模块化的创作。

武巍:在Spotify音乐平台上,有几个音乐播主你都想象不到其实就是AI,以播主的形式存在。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如果把AI作为辅助创作的话,可以降低门槛,这是前进的方向。

主持人: 但如您所言,用户以为这是一位音乐人,但实际背后是一个AI。是否现在AI技术的成熟度已经到了非常拟人化的地步?

武巍:对,AI能否感知人的情绪?我觉得人类所有对环境的感知都是来自于物理的感知,就像你做 无人驾驶 ,我虽然不做这个,但是我有很多同学在做这个。人工智能最重要是感知,在被动的应对场面,AI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对环境感知往往存在误差。

主持人:您指的是AI的被动性感知可以做到很精准,但还难以做到主动性感知?

武巍:对。 通常有几种方法来感知人的情绪,可以通过光学、声学和各种物理方法感知。如果模拟出这种感知,AI给反馈还是蛮精准的。 另外,脑电波可以测情绪,但脑电波精准度不是那么高,AI可以辅助,我个人觉得AI真正的感知反而是比较弱的。

施佳阳:我个人有一个想法,技术研究除了应用在一些数据的分析以外,更多的应该去研究人类的心理学的内容,因为音乐对人的影响是最深的,音乐的价值一定是存在于在正确的地方传递正确信息。我们知道耳朵也会影响到很多情绪的表达。未来大家可以在情绪方面和智能的设备,通过一些智能的互动,让大家再去研究音乐和情绪到底有什么关系。

主持人:关于人工智能,去年以来有很多关于亚马逊Echo的报道, 苹果入局,智能音箱热潮下,也有很多媒体关注隐私会被窃取。在人工智能与硬件的交互中,到底精准度会有大?如何保护用户隐私?

武巍: 第一、产品的定义取决于场景的定位。 亚马逊作为一个电商,大部分用户群体是家庭主妇,他们的工作场景主要在厨房,我觉得国内也有很多的智能音响厂商,中国的生活环境和美国家庭生活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场景定位一定要想清楚。

第二,感知能够到什么程度?其实从创业公司角度来讲,其实今天的硬件更关注价值,而不是产生什么样的数据。 基于场景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才比较重要。

尹学渊:从我的观点来讲, AI我认为它是一个生产力。 比如,咱们做智能硬件,更多的是说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包括上一个话题我们聊到AI创作的问题。创作本质上也是一种宣传活动,我创作艺术产品,渲染大家的情绪。AI是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帮助大家更容易、更好的创作,但是没办法完全替代,现在听到AI做的曲子,听起来跟人类做的差别不大,听起来很好听或者怎么样,实际上跟人类本质的区别就是AI永远在模拟,一直处在模拟人类的过程。它做出来悲伤的歌听起来真的很悲伤,但是AI不懂什么是悲伤。用一个成语来讲,画龙点睛,AI会画龙,我们要多长的龙,AI给你画出来。但是画龙的眼神有点儿不对,点睛必须要艺术家,创作者做点睛的过程。

主持人: 特别认同生产力这句话,但行业存在很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请问如何用最简单的一句话,去告诉音乐人,技术能够为他们产生的价值是什么呢?

尹学渊: 提高你的效率。 比如以前做一首歌,最精髓的部分在C段,我们先把C段搞定了,再串起来,串起来的工作就可以交给AI,以前一年出一两张专辑,以后我们两个月可以出一张。比如说经纪人,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整理表格,像这些东西AI也可以帮忙。

施佳阳: 我个人觉得还是在于信息正确传递。 因为我们发现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拿电影配乐举例,导演和作曲家往往会产生很多冲突,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办法做一一对应,比如导演会说这部片子太压抑了,这样一个词汇可能让音乐人很困惑,是配器太压抑了还是核心色彩才压抑了?未来把这个标签化和信息桥接的段落做得更清晰标准,这样不管对用户需求方还是创作者来说,都能够很准确的完成信息传递,我觉得音乐的价值也就继续产生了。

武巍: 如果AI是生产力的话,区块链是生产关系。 因为之前出版商还扮演出版发行传播角色,如果发行这个渠道通道,可以用区块链的技术和方法,用户同时也是传播者,就可以极大地释放、激励他们创作。

主持人: 最近这一年,除了AI和区块链,还有什么前沿科技方向或者话题是诸位嘉宾在关注的吗?

尹学渊:我们讨论区块链和AI讨论很久了,除了这两个以外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技术,可能没那么高深,但是用起来会很顺手的互联网的工具,包括生产工具,我觉得也是最近一两年咱们音乐产业相对来说应该比较关心的东西,说起来没有那么有噱头,没有那么高深,但是真正能在你的生活当中帮你解决很多问题。

主持人: 在科技提升行业生产效率方面会产生很多机会,相信未来会有很多创业公司在这些方面诞生。

尹学渊:是的,包括营销方面,比如说我们过往发一张专辑出去,用户到底喜欢还是不喜欢?以前是自己去各个平台收集、看评论、做调研报告。现在我们可以去引进一些工具,让大家更加快捷地掌握这些信息。

施佳阳:我觉得将内容能够更多的给大家体验到,比如说智能设备、智能营销、智能穿戴也好。技术会影响到内容分发、音乐的教育、音乐周边的内容,会影响到整个行业。

武巍:其实我关注的是另外一个问题,互联网数据,这个问题是整个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挑战。之前是用免费的互联网服务,整个商业模式是在用户和数据上,谷歌和脸书他们不是广告公司。

主持人:其实脸书也是媒体,它最近所面临的质疑,对它本身的商业逻辑产生了非常大的疑问,继而会影响到整个互联网行业。

武巍:他们不会承认,这个问题接下来会变得非常非常庞大。对整个互联网商业模式有大的改变,数据到底是什么,将来商业模式究竟会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这些问题比较重要。

不过刚才听了一下HIFIVE做的事情,我觉得跟我们做的事情没有相似之处,我们做的事情是如何让音乐更好的标签化,跟视频检索一样的,用户一段语音过来,我们判断是信息还是播歌。我们找音乐的时候,找不到相关的信息,音乐的标签不包含深度的信息。我觉得让音乐更好的检索也是一个大问题,对我们做语音交互来说面对的是最底层、最基本的问题,对行业来说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包括HIFIVE做的事情,以及我们做的事情。

随意打赏

区块链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