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背后的电影资本之旅——“准大片”如何赚钱?
此前,我们曾围绕最引人关注的商业大片——预算1亿美元(及以上)的 好莱坞大片 ,通过三篇文章向读者介绍银幕背后的经济学知识,并对一些 商业 、 艺术 相关联的问题进行探讨。毕竟商业大片只是电影市场的一类作品,无法涵盖所有情况,因此, 今天本文缩小预算范围,将目光锁定在预算在3000万美元到1亿美元之间的电影,看看这类作品如何在较小规模(当然,换算成人民币也可算作大制作了,以下将此类影片简称为“准大片”)上创造利润。 ①各位读者不妨将两类不同预算规模影片的生财之道进行对比,在共性之外,定会发现一些因投资、类型、题材等不同带来的差别。
对“准大片”影片类型划分的说明
在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之前,先谈谈本文中将提到的电影类型。此前,将所有预算在1亿美元以上的电影作为一个类别,因为一旦电影达到这个规模,它们的表层因素不同(如类型等)就没有其他因素重要了(即,饱和营销、上映第一周最卖座电影、明星魅力等等)。因此,应将其作为一种类别的产品。
但是,当开始分析小制作电影时,我们需要按类型对其进行细分,这带来额外层面的复杂性。简言之,就是当使用类型来划分电影时,就增加了很大程度的主观性。一个恰当的例子是《华尔街之狼》,不同的影评网站将其归为不同的以下类型:
The Numbers称其为黑色喜剧
Rotten Tomatoes和Box Office Mojo称其为剧情片
Amazon将其列为喜剧和剧情片
IMDb将其归为三个类型:传记、喜剧片和犯罪片
Metacritic则认为是传记、剧情片、喜剧片和犯罪片
这意味着很难将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对比,因为,比如当每一来源都称“剧情片”时,他们所指的电影其实略有不同。除非另有说明,本文影片及分析汇总情况所涉及的影片分类,都是统一使用IMDb的类型分类。
“准大片”集中在哪些类型
下表涉及到的影片,是根据The Numbers数据来展示的2001-2015年之间北美影院放映所有电影,这些电影都有公开的预算数据,影片类型都已经进行过分类。通过数据对比,靠左侧的类型——西部片,拥有最高比例的3000万美元至1亿美元电影,紧随其后的是动作片与探险片。
“准大片”的收支概况
平均值
通过对82部预算在3000万美元至1亿美元的好莱坞电影财务数据的分析,能够大致提供制作和放映该等电影涉及的平均成本。各类成本构成,见下图。
在调查涉及的影片中,总成本(预算及其他成本之和)平均为17426.7万美元,收入为17949.8万美元,获取利润523万美元(或总成本的3%)。
请注意,预算在3000万美元至1亿美元的范围内有各种电影,同时类型方面比较复杂,因此以上数据不应作为所有预算在3000万美元至1亿美元之间的电影的“唯一公式”。它们展示的是调查所能取得内部数据的所有类型电影的平均情况。
“准大片”的发行放映成本
首先是营销。 预算在3000万美元至1亿美元的好莱坞电影在各类型的推广预算都差不多,成本平均在制作预算的100%到120%之间。
“准大片”的资金回流
各渠道收入情况对比
由于多数好莱坞电影的收入过程相同,在不同类型之间我们看到收入流并没有太大差异。相反,我们应看看特定类型,尤其是在放映窗口时的小小优势。
基于有关数据可以发现,恐怖片和家庭片对影院的依赖程度(分别为38%和34%)比动作片和惊悚片(分别为31%和30%)多很多。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看似最不需要电影形式的电影类型(即,恐怖、家庭和爱情片)却是最依赖于影院放映收入的呢?而那些需要巨幕眼镜设备才能观看的电影(即,动作和科幻片)却不那么依赖影院收入?
回答并不在于影院窗口,而是在于当其到达家庭娱乐窗口(DVD、蓝光等等)时所能获得价值。消费者更愿意付钱带回家一部“大荧幕电影”,而不是电视型内容。
下图中,有数据可考的82部好莱坞电影(预算在3000万美元-1亿美元)赚取的收入被转换为相对制作预算的一个比例。我们看到,科幻、动画和动作片从比例上来说从家庭娱乐中获得最多收入,而惊悚和爱情片则从电视窗口获得最多收入。
商业销售情况对比
类型对于其他收入流的收入而言意义重大。商业销售非常赚钱,但仅对动画片、家庭片和特定喜剧片而言(即那些有清晰、特色角色的电影)。根据下图显示,在商品销售方面,动画类影片遥遥领先,家庭类影片位居第二,但差距明显。但是,在国内市场颇受青睐的科幻、玄幻类影片,在该领域的收入所占比重少得可怜,令人稍感意外。
航空和音乐收入对比
航空和音乐是相对较小的收入流,但对于好莱坞经济的巨额数字而言,这仍意味着数百万美元。数据库中的许多电影都有两个收入部分(即,在航班上播放电影的收入和与电影相关的音乐单独销售收入),但整体而言,航空部分的收入占到“航空和音乐”总收入的83%。
在此收入流中表现最好的电影与那些在电视上表现不错的电影类似,为惊悚片、剧情片和爱情片。恐怖片似乎在飞机上并不受欢迎,这点也许并不令人惊讶。
一个有趣的问题:预算数据的可靠性
制作人和工作室经常试图向公众隐瞒电影的真实成本,因此只有部分电影在网上公布了预算数字。通过来自The Numbers的数据,该项研究分析了电影中公开预算数据的比例,按影院总票房(即,美国和加拿大影院)对结果进行了划分。
正如在上图中看到的,票房最少的一部分电影在网上的数据最不透明,其中票房低于100万美元的电影有89%将预算保密。但是,一旦电影达到特定级别,就很难避免某些消息来源泄漏相关信息,因此票房超过1000万美元的电影中只有9%能够将预算保密。
一个“准”字隐藏的差别——兼作结语
尽管就成本收入整体情况而言,预算在1亿美元以上的“大片”与预算在3000万至1亿美元之间的额“准大片”并无根本上的差异,但分类对比仍可以发现一些占比及数值方面的额差别,例如:
在研究涉及的影片中,“大片”平均综合营销支出为1.211亿美元,占该类影片平均预算的81%;“准大片”的营销成本,平均在制作预算的100%到120%之间。
在研究涉及的影片中,“大片”的平均利润率为3.7%;“准大片”的平均利润率为3%。
在研究涉及的影片中,“大片”的视频点播收入可占到4.1%,“准大片”该类收入占比仅为2.3%左右。
在研究涉及的影片中,“大片”的商业销售收入可占到7%左右,“准大片”该类收入的占比则为5%左右。
一个“准”字,不止说明了两类影片在预算方面的差距,也随之预示着营销策略的变化、IP流转及价值实现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收入比例等方面的区别。因此不难发现,不同预算影片有其相对独立的运营方式,或许,这也可以视作电影产业重工业化的一种表现吧。
(图片、数据和有关资讯源于网络,归其权利人所有)
参考资料:
①译自:stephenfollows.com:How films make money pt2: $30m-$100m movies,有删改。
https://stephenfollows.com/films-make-money-pt2-30m-100m-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