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过VR/AR、DT、AI、区块链等热点的暴风,下一站蹭啥?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蹭过VR/AR、DT、AI、区块链等热点的暴风,下一站蹭啥?

2018年5月29日,暴风集团因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开始停牌。公告称此次拟采取“小额快速融资”,根据证监会规定上限为5000万元。

对融资规模动辄数十亿的上市公司,5000万元定向增发实属“鸡肋”。因此“小额快速融资”自2014年5月推出以来“尝鲜”者寥寥。2015年、2016年、2017年竟然是一片空白。

暴风集团以“小额快速融资”为由停牌,不知真缺这5000万,还是借停牌争取“喘息之机”、延缓股价下跌趋势。

两天后的5月31日,暴风集团披露控股股东冯鑫名下两笔股票质押办理了延期购回(回购期延长到2018年11月下旬)。两笔质押涉及约750万股,按停牌前收盘价市值为1.58亿。

目前冯鑫已将个人名下95.35%股票质押,占暴风集团总股本的20.35%。冯鑫与贾跃亭的处境何其相似,后者赴美前将名下99.54%股票质押,占乐视网总股本的25.56%。

从“软硬结合”、由少数股东承担亏损到掌门人疯狂质押股票,暴风处处给人“乐视学徒”的印象。 其实贾跃亭打造的是好莱坞梦幻大片,连他自己都几乎相信,暴风玩的只是“五毛钱特技”。

“生态化反”与“协同效应”

当年乐视网贵为创业板龙头、市值飙升到1500亿之时,不知有多少公司想借鉴它的布局。如今谁要是被评价像乐视,都会拼命辩白“我不一样”。

暴风与乐视均从互联网视频起家,尽管早期发展路径不同却殊途同归地选择了“软件硬件一体化布局”。

贾跃亭逢人必说“生态化反”,暴风的说法是“通过DT大数据中心打通各个板块业务用户,充分发挥各个板块业务间的协同效应,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商业变现效率。”

乐视以版权内容聚拢人气,以广告为流量变现的主要手段。与其他视频网站不同的是,乐视成功地以内容拉动机顶盒、手机、电视等智能终端销售,进而通过“捆绑会员服务”的方式把硬件买家变成付费用户。圈住千万级用户之后,乐视又试图向他们兜售多种商品和服务。

“内容-硬件-用户-电商”,贾跃亭的这套设想在逻辑上说得通。但三大视频网站版权内容投入达百亿量级之后,乐视开始力不从心 。同时,法拉第汽车、乐视体育、易到用车、酒类电商等业务一个比一个烧钱。 最终,乐视系因战线太长而崩盘。

暴风集团的提法是“互联网电视业务为暴风电视硬件和软件平台一体化运营,是互联网视频业务在家庭场景下的延伸。”

2016年报中,暴风集团称“公司已由单一的在线视频企业发展成为包括互联网视频、互联网电视、虚拟现实、互联网体育等多平台产品在内的集团化互联网企业。”

乐视与暴风的布局思路相近,但乐视的“化反”曾经work,暴风的所谓“协同”或许将永远停留在纸面上。

“软硬结合”比乐视慢好几拍

乐视网比暴风先行一步,2016年达到巅峰,硬件销售及会员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01.2亿和56亿,同比增幅分别为66%和107%。2017年,硬件销售收入大幅回落到25.2亿,会费收入回落到21.3亿。

硬件销售及会员业务实际上是一项业务,乐视鸡贼地将其一分为二,比如说3000元卖了台智能电视,其2020元列入“硬件销售收入”,980元算是两年的“会员费”。

乐视这是在告诉投资人:我们不是简单地卖掉一台电视,而是圈到一位付费用户。 付费用户是有终身价值的,不仅会年复一年地续费,还会买我们的红酒、海鲜甚至电动汽车。

2015年、2016年、2017年,乐视硬件及会员业务合计分别占到营收的68%、72%和66%。

回过头来看暴风。2016年硬件销售及会员业务收入分别为9.17亿和7810万元,合计占营收的60%。2017年,两项业务合计占营收的73%。收入结构与乐视趋同。

2016年乐视硬件业务如日中天,销售收入超过100亿,暴风集团才开始发力,全年收入9.17亿、成本10.57亿、毛亏损1.4亿。

2017年,暴风硬件销售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40%,毛亏损缩减至9170万元。但增速已大幅放缓,且金额只有已经衰败了的乐视的一半。

乐视硬件业务也不赚钱,但确实“圈”到千万级付费用户。暴风每年80万台的硬件销售,与乐视智能终端对付费业务的拉动不可同日而语。

硬件虽然撑大了营收却是亏本卖,目前暴风已连续两年亏损。2016年、2017年分别亏了2.42亿和1.75亿。但暴风“借鉴”乐视,让“少数股东承担亏损”,使上市公司保持“盈利”。2017年,少数股东亏损2.3亿,上市公司盈利5514万。

暴风的VIP会员显然不是冲硬件来的,享受的“特权”主要是免广告、片库、点播折扣等。尽管有“智能提速播放”等“会员特权”,暴风付费业务难逃与爱奇艺、腾讯视频的同质化竞争,最终拼的是版权内容。其实,目前暴风的主要片源来源于爱奇艺。

暴风虽然摆出“软硬结合”的架势,但却比乐视慢了好几拍。 机遇稍纵即逝,暴风大概率无缘“下一个乐视”。

为什么说暴风是“五毛钱特技”

乐视模式的基石是内容。首先,用优秀、丰富的版权内容为视频网站吸引流量,进而获得可观的广告收入;然后来个“一鱼两吃”,用优质内容去“引诱”用户购买硬件产品;最后是在产品里“下了个钩”——绑定两年会员服务。

因此乐视在版权内容购置方面倾尽全力,乐视网每年花费数十亿(2016年超过30亿),乐视体育亦一掷万金满世界购买赛事播放权。

暴风以PC端播放工具起家,早期研发围绕视频播放、压缩、传输、分发展开。暴风好比是“斧头”制造商,早期用户在“盗版盛行的原始森林里乱砍乱伐”。 如今暴风用户不能到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的地盘“砍树”,只能拎着“斧子”瞎转悠。

而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PC端播放、压缩技术的优势大打折扣,而暴风在信息流、推荐算法、APP等方面与巨头相比毫无优势。再说您就那么点内容还用要算法变着法儿推荐,不是笑话吗?

时至今日,播放工具、智能推荐都是锦上添花,只有版权内容才是搭建“软硬一体”生态必要条件。体现企业决心的是投资力度。

2016年、2017年,乐视购置版权内容的支出分别为32亿和30亿,版权内容摊销分别为19亿和28亿。

由于2017年计提了23.9亿减值准备,年末影视版权账面净值为29亿,较2016年末减少21.8亿。

23.9亿影视版权减值准备是对以往摊销不足的一次性修正,亦为潜在接盘者清除一个不大不小的障碍。

暴风基本木有版权内容储备!

2017年暴风购置影视版权的花费不到6000万,期末版权账面值仅为7919万。慢说账大气粗的优土、爱奇艺、腾讯视频,就连濒临绝境的乐视都拿30亿购置版权内容,比暴风多50倍。

如果有人说暴风以技术见长,不跟乐视拼版权投入,可研发投入也惨不忍睹。2016年、2017年,暴风研发投入分别为1.97亿和1.74亿;同期乐视研发投入分别为18.6亿和10亿,分别相当于暴风的944%和577%(请注意,乐视致新智能电视/手机研发费、法拉第电动车研发费并不包括其中)。

许多人嘲笑乐视只会放PPT,但乐视网真的花100多亿购置版权内容,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的累计出货量达到千万级,乐视影业也曾经拿出象模象样的作品,乐视体育一度斥巨资购买独家转播权……乐视打造的是“梦工厂”,无数牛人都信以为真。

暴风不舍得“花大钱”购置版权,连搞研发、装门面的“小钱”都拿得抠抠搜搜,凭“五毛钱特技”就想让投资者相信暴风是“互联网综合性娱乐领域的全球领先者”。

下一个乐视?

暴风援引的艾瑞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月活用户达2.5亿,其中移动端约5400万。用户是所有互联网公司的根基。具体到娱乐领域,内容是获得用户的不二法门。

衡量视频网站内容丰富程度的最佳标准是广告收入,收入高者内容必定丰富。因为真金白银的广告收入载于财报,既客观又权威,它与流量成正比,而流量是被内容吸引来的。#月活、日活都是“闲白儿”#

暴风从播放工具起家,但未来出路只有综合娱乐,也就是说躲不过拼内容。

2012年暴风广告收入是乐视的54%,但主要由播放工具吸引的流量变现而来。2016年,暴风广告收入仅为乐视的15%,其中仍有相当一部分靠的是播放工具而不是内容。

“暴风会将成为下一个乐视”言过其实 ,再说暴风也并非一味模仿乐视而是紧盯热点,随时准备“蹭上去”,VR、AR、DT、AI竟是一个都没错过。2017年末,暴风又开始拼命往“区块链概念”上贴,模仿对象临时锁定为迅雷。

2017年12月3日,暴风影音推出暴风“播酷云”(挖矿机),定价高达5999元。但由于监管收紧,暴风又赶紧与“暴风新影”撇清关系,称其并非自己的子公司。2017年报中,对“区块链”这个热词儿只字未提。

所有的热点都蹭了个遍,大家不妨帮暴风想想下一步蹭啥。

相关推荐:

暴风创始人冯鑫:看不懂对乐视的估值,它的核心问题我一个都没占


6月15日,亿欧将在上海举办 「智能+教育峰会」 ,探讨AI在K12、素质教育、教育机器人等细分领域的具体应用,分析AI落地教育行业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目前,峰会已确认嘉宾包括:掌门1对1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余腾、小站教育CEO王浩平、海风教育CEO郑文丞、乂学教育创始人栗浩洋、成长保CEO路小得、智童时刻CEO郭长琛、论答CEO王枫等。

报名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600

蹭过VR/AR、DT、AI、区块链等热点的暴风,下一站蹭啥?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亿欧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区块链 蹭热点ai+区块链ai和区块链区块链是什么ai与区块链腾讯区块链区块链技术蹭热点营销ai区块链区块链游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