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s实行,哪些领域最有“钱”途?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DRGs实行,哪些领域最有“钱”途?

国家医疗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先是一致性评价,接着4+7带量采购,然后全国性的集采,紧接着 DRGs 开展30个城市试点。这一系列的组合拳打得如此迅速,动作如此干净利索,让大部分 药企 和医药从业人员累得喘不过气来。

那么DRGs会给药企和医药从业人员带来哪些利弊呢?请跟作者一探究竟。

30个试点囊括了经济发展的典型城市

2019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召开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国家试点工作启动视频会议。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涛出席会议并讲话。30个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

这30个城市涵盖了4个直辖市和26个地级市。从地理位置看,除西藏外,各省份均有1市为试点,覆盖全国;从行政级别看,有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及普通城市;从经济水平看,既有发达地区,也有中等和欠发达地区。

本次DRGs付费国家试点工作选择的试点城市具有典型性和广泛性。

4+7带量采购之后,随着国家深化医疗改革的推进,DRGs作为精细化支付方式也被逐步推出。

DRGs也称为诊断相关分组,是世界公认的先进的支付方式之一。它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疾病严重程度,并发症等将患者分为500-600个诊断相关组。根据科学测算,给每个相关组给予定额预付款。

将杜绝医疗机构过度用药

DRGs的实施对广大患者是个利好消息,按病组打包付费,降低了患者以往的信息不对称,患者确定病情后,会了解到大概需要多少医疗费。杜绝了医疗机构无端增加的收费,将会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更重要的是,医疗机构将会回归到以“病人”为中心,不会给患者开不该吃的药,和做不必要的检查。

比如阑尾炎手术,一共只给报销4000元的医疗费用,医院如果乱开药,乱做检查,报销多出来的费用只能医院承担,而医院现在又是零加成,所以这种局面无论从医院领导方还是医院从业人员都是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只会杜绝医疗机构过度治病的现象发生。

创新药 或高端仿制药才有“钱”途

国家相关机构针对市场上出现药品质量参差不齐,开展一致性评价;针对药品价格虚高,中间环节层层盘剥,开展两票制;针对价格仍然居高不下,先是试行4+7带量采购,设想以量换价,试行初见成效,紧接着在全国开展集中采购;针对医疗机构收费不合理,为了更精细化支付方式,国家在30个城市试行DRGs......

种种政策的推出,把学术专员往创新药轨道上送。

DRGs如果在全国实行,又将有一批学术专员需要转行或重新找工作。从目前的趋势来看,以后的学术专员多从事创新药或者高端仿制药的临床信息沟通。

这是因为大众的国产仿制药都带量采购了,需要的学术专员会越来越少,而创新药与高端仿制药因为刚上市及适应症上的扩大,需要大批学术专员去进行学术推广。

因此,未来也只有从事创新药或者高端仿制药才有“钱”途,恒瑞医药和一批药企纷纷弃低端仿制药的事实就是一个例子。

针对某个病组的产品组合销售

DRGs实施后,药企又要面临一场生死劫。首先,按病组打包后,医疗机构的“药占比”将会降低;其次,医生会倾向于用低价的同类药品替代价格高的药品(上海一些医生不倾向于用高价药就是例证)。这种情况下,肿瘤等一些辅助用药面临的用药机率就低了。

这样一来,药企的销售模式必须跟着做出改变,需要从单个产品的销售向一组产品的销售转变。而针对某个病组的产品打出组合销售,这会大大提高这家企业在市场上抗风险的能力。

如何进行某一个病组的产品组合销售呢?笔者建议可以从这几点入手:

首先,筛选出以住院为主要市场的品种,提前介入临床路径和指南工作,形成学术地位有利依据。

其次,及时了解DRGs改革的动态和发展,以便调整相应品种的营销策略。

第三,明确各DRGs组的费用、自费情况、住院天数等各种数据,同时结合DRGs组的成本结构,来规划如何针对某些DRGs组进行产品组合销售。

从目前出台的政策来看,当前国家DRGs试点工作的推进逻辑,基本可以概括为“三年三步走”,即“2019年做好顶层设计、2020年模拟运行、2021年开始实际付费”。这意味着DRGs预留给广大医药企业应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药企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应对挑战,才能在未来的变局中始终掌控好方向,不至于偏离轨道!

本文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欧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