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党副行长关文杰:创新金融服务,推动“双创”高质量发展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华夏银行党副行长关文杰:创新金融服务,推动“双创”高质量发展

4月22日晚上10点,由盛景嘉成母基金、盛景网联、中国电子商会、中国母基金联盟、亿欧公司携手举办的《中国首届投融资云峰会》线上超级大直播完美收官。

13小时线上大直播,30+行业顶尖大咖。以深度的专业视角及敏锐的行业洞察,为企业家、创业者们解读市场变化趋势及潜在的商机,共同探索2020逆境增量之路。

在大会第三场“ 多样化融资专场”华夏银行党委常委、副行长关文杰 分享了 创新金融服务推动““双创””高质量发展” 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关文杰: 主持人好,各位嘉宾好,直播间的各位企业家、创业者好!

今天很荣幸被邀请参加中国首届投融资云峰会,就疫情形势下如何帮助创业者走出困境与大家进行交流。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GDP同比下降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4%,三驾马车均创历史新低,远超2003年非典和2008年金融危机。

这次由盛景网联、中国电子商会等几家单位主办的峰会,组织各行业专家研讨疫情之下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创业者走困境,可以说开的恰逢其时。

直播间的很多朋友都是中小企业家、创业者,接下来我想基于华夏银行自身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家、创业者渡过困难时期,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分享几点体会。

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我们行自身做过两轮研判。 第一轮在春节假期之后不久,分析认为此次疫情要相当于SARS对经济的影响。一周之后,我们进行了第二轮研判,认为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远远超过SARS,可能更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新冠疫情扩散到全球后,对整个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都会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它的情况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

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明确指出,“创新创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实现机会公平和社会纵向流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可以说,在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承担着更为重要历史任务。

一、高效支持“双创”是当前金融业发展重要课题

近年来,经济持续低迷,对于中国来说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之际,充分把握变革动向并抢占“机会窗口”,将是我们跨越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的必经之途。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发生显著变化,以市场为主要资源配置方式和高效率科技创新为主的新经济,不仅占比在迅速提升,而且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实质上已成为当前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双创”经济已不仅属于某一个行业或某一个企业,而且吸引了全社会各行各业积极关注并投身其中。这个过程当中,金融业当然也不会落后,也不会失去这个机会。

从我们比较朴素的观点来看,只要人流、物流、交易流、资金流这四个流同步出现,就一定要认识到金融流的同时存在。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在拜访一些长期做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企业时发现一个共通的问题,很多企业仅靠自身的实力投入,忽略了对金融的嫁接。刚才我跟大家分享到,有物流就会有交易流,有交易流就会有资金流,有资金流就有金融流,因为只有金融的嫁接才会更好地催生整个革命性变革的发展。

“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候金融革命”,这是英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约翰·希克斯的一个著名论断。 从先进国家的做法来看,比如,美国硅谷银行,它就脱离了传统银行存贷汇做法,通过积极与外部专业风投机构协作,开展“投贷联动”,在过去的20多年中,支持了大量硅谷地区的高科技和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双创类”企业发展。目前我们看到以智能化为标志的浪潮已经出现,除了要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外,构建起一支支持强大的创业创新的金融体系也是关键之一。

二、金融支持“双创”责任在肩,义不容辞

在我国金融体系结构中,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占据主导地位。 虽然国家这些年在下大力气推动直接融资的发展,但是从目前来看,还需要有一个很长的进程,才能使这种结构发生明显的转换。对银行来讲,既然间接融资在经济结构中占有绝对主导的位置,而“双创”是国家所提出的号召和方向,那么以国有为主的银行体系,在贯彻国家要求方面是义不容辞的。同时我们也观察到另外一些问题,比如说银行在服务“双创”的过程中,积极性很高,也搞了很多产品、创新,但是实际上与“双创”很多创业者和中小企业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错位。

银行在这方面看来有两个大的缺陷。 首先,传统思维定式局限了银行在“双创”发展中起到的作用。第二,传统银行的风险偏好求稳,也就是说它的偏好更着重于做一些政府类项目。 银行不能把自身的发展和价值需要与培育“双创”企业的工作相统一。比如,我们今天看到一些非常成功的企业,像字节跳动、小米等,这些企业也是从创业期走过来的,但是却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因此,从银行自身发展的需求来看,更需要打开途径来培育“双创”和中小企业。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银行也在做一些积极的调整和革新,在两个方面我们有了新的突破。 第一个方面,打开路径。 一是设立理财子公司,打破了商业银行法不允许商业银行介入权益性投资的法律要求。银行有了这样的路径,就能通过资管业务或者理财业务去提供相应的服务,把“双创”企业生命周期的种子期与成长期结合起来。 二是开展撮合业务。 银行的资金总量是庞大的,客户群体也是庞大的,可通过撮合保险、券商、基金等机构对接中小企业客户,来满足中小企业创新性的需求。

第二个方面,发展新的模式。 我和企业家们交流的时候,企业家们经常反映银行只注重抵押、质押等模式,不能够提供抵押物、质押物,就很难在银行获得贷款。我想这个情况经过这两年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对金融业的要求,包括金融业内在的变革动力,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现在,大量以基础信用为代表的中小企业贷款,甚至包括知识产权类贷款等产品正在迅速推出,会为大家创造一些新的模式来支持“双创”的发展。

三、通过不断创新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双创”能力

作为银行来讲,关注风险的发生和风险的抵补是正常的,但不能因为害怕风险失去未来的发展。伟大的企业总是诞生于新兴产业里的创业企业 ,我们在今天的中国甚至在世界上,看到的新兴的伟大企业都走过了艰难创业的历程。商业银行要注重切入“双创”工作的前端,这样的话才能更好地把握住自身未来的发展。

一是在体制机制上创新。 华夏银行为更好地服务“双创”客户,不断优化组织架构,配备专门团队,提高服务质效。例如,2016年,华夏银行北京分行成立了“中关村管理部”,进行“六大创新”,主动适应中关村地区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周期短、金额小、频次高、时间急”的融资需求特点,打造出华夏银行中关村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相继推出了高新易贷、创业易贷、北京知识产权贷等特色产品。成立以来,中关村管理部坚持做“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累计为1000多家创业企业提供了400多亿元贷款,其中,贷款额度最小的仅7.5万元,最高的达8个亿,帮助一批企业实现了零信贷的突破,较好地满足了中关村地区企业的金融需求。

二是在产品上创新。 华夏银行主动对接各地创业扶持部门、 创投 机构,为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双创”企业提供相关支持。华夏银行2014年就推出“创业贷”产品,通过各地创业扶持部门,为创业者提供一些小额信贷支持。比如说,华夏银行杭州分行通过引入投资机构第三方合作伙伴,整合和利用双方在客户、资金、专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共同向科创型小微企业提供复合型金融服务扶持其发展。

三是在科技上创新。 这一轮规划,华夏银行将“ 金融科技 ”上升为全行的第一战略,我们力求通过科技赋能加大线上服务能力。近几年,我们和航天信息、菜鸟等15家科技型平台企业开展合作,通过运用科技型平台企业客户导流、风控输出、数据输出优势,对在其平台交易的商户或上下游客户提供信用融资。至2019年底,仅在杭州地区,服务的客户就超过5300多家,提供的信贷金额超过30多亿。

四是在服务上创新。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服务“双创”中我们也在探索一些新的服务方式。 比如说今年受疫情的影响,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双创”企业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华夏银行在细致研究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首期支持资金不低于100亿元的“中小企业复苏振兴专项资金支持计划”。我们主动与人民日报社等机构联系,创新推出“众志贷”产品,与中国电子商会正在商洽对相关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像这些措施开通当天,仅开通当天就有300余家企业提交了融资需求。这些方面我们确实是在探索一些新的模式,切实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双创”企业度过难关。

五是在方式上创新。华夏银行积极依托“百行进万企”活动推动服务“双创”。 在疫情影响之下,非接触已经成为主流,我们在做两项工作。第一项工作就是将服务产品全部线上化,过去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现在已经朝着非接触方式加速转化。第二个方面,我们42家一级分行正全面和各地的政府、协会接洽,一是了解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二是了解程序性企业遇到的阶段性资金需求,予以定向支持。例如,华夏银行西安分行在疫情期间,围绕辖内的医药企业复工复产融资需求,开展专项金融服务。长三角区域10家分行春节后就已全面与政府、协会接洽,截至目前已有1300多家企业提出需求,286家确定了服务方案。这些都是我们在特殊阶段支持中小企业、双创企业的重要举措。

四、多方聚力,共同推动“双创”金融服务提升质效

在推动金融支持“双创”工作过程中,我们也在考虑紧紧依靠银行单向做是不足的,这里面有两个问题是需要解决的。

一是要重新整合和对接资源。在整个企业成长过程中,金融服务的第一个层次就是创投和风投,他们在企业创业期第一步进入。 第二个层次是银行等债权融资机构,侧重于企业的发展期和扩张期进入。过去,总是人为地把这两个层次割裂开。从我们的思考来看,要把创投、风投甚至多种形式的投资者的资源直接和银行进行对接,使银行从创业创新初始阶段就能了解这家企业,一方面支持有发展前途的创业者和投资者能够迅速地进入到成长期,另一方面银行可以更好地为成长期企业做好信贷安排,持续推动“双创”企业的发展。

二是要聚集政府、协会和金融三方的力量,共同支持“双创”企业。 实质上,这也是我们贯彻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行为。服务“双创”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各类机构必须同向发力、分工协作,才能更加有力地推动“双创”经济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本文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欧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