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激光雷达厂商,谁能成为下一个“博世”?
2014年夏天的一个清晨,李一帆走进老板办公室说道:“我要辞职创业了。”
彼时,清华毕业的李一帆已获得伊利诺伊大学博士学位,在硅谷某知名公司担任首席工程师,从事机器人运动控制的研究。
作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专家,李一帆辞职归国,踏上了漫漫创业之路。他与两位来自斯坦福的合伙人携手创办了禾赛科技,角逐激光雷达。
在美国硅谷,当时一家名为Velodyne的激光雷达企业,几乎垄断了所有汽车OEM与 自动驾驶 公司的订单,是业内当之无愧的霸主。
此时,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还留存空白。
2020年1月7日,禾赛科技获得博世集团和光速联合领投的C轮1.73亿美金,刷新激光雷达行业单笔融资纪录。
“以前每个人都会告诉你,做汽车创业公司是没有出路的,结果特斯拉崛起了。”在接受亿欧汽车专访时,禾赛科技CEO李一帆说到。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王瑞
当谈及何以吸引博世投资时,李一帆给出了答案:“虽然出货量还不够大,但我们的产品一定是性能最好、技术最领先的产品。”
落户上海6年,禾赛科技先后发布了40线机械激光雷达Pandar40、固态激光雷达PandarGT、自动驾驶多传感器融合套件Pandora......业务覆盖 无人驾驶 出租车(Robotaxi)、无人驾驶物流车等多个领域。
行业变天了
车载激光雷达 不是新鲜事物。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日产汽车就曾开展过关于可控制车辆间距的激光雷达的研究,但彼时行业声量十分有限。
直到2010年,行业变天了。
一夜之间,自动驾驶成为汽车行业最炙手可热的前沿领域,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 感知层 的关键零部件,吸引了中外各界的强烈关注。
凭借音响起家的硅谷公司Velodyne,在2016年剥离了激光雷达业务,成立了新公司Velodyne LIDAR,一度占据全球绝大部分的车载激光雷达市场。
自2013年至2015年创业潮至今,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创业公司不断发力,不仅夺回了中国的市场份额,更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声誉。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王瑞
最初,禾赛科技是一家做激光气体遥测系统的公司。在李一帆眼里,禾赛科技怀揣着以机器人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
“传感器与机器人密不可分,”李一帆认为,传感器是一切外部世界的信息进入机器的必经之路,就像机器人的眼睛,“它能帮助我们探索未知的世界。”
因此,当车载激光雷达逐渐成为禾赛科技的重要业务时,一切都合情合理。
特斯拉Autopilot的横空出世,与“新四化”的浪潮到来,使得汽车从单一的交通工具,逐渐向移动智能空间转移。若要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具备极高探测精度的激光雷达不可或缺——它是汽车的眼睛。
激光雷达的车载应用,形成了一片独特的增量市场:车载激光雷达市场。据TMR数据,预计2026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20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5%。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王瑞
规则被修改了
依托宽广的车载激光雷达赛道,禾赛科技实现了“挂档加速”。
在创始团队历经一年多的数十次迭代后,禾赛科技于2017年4月发布了40线激光雷达Pandar 40。得益于专为自动驾驶优化的布线,该产品能以40线达到83线传统激光雷达的角分辨率,扫描结果非常接近Velodyne的64线激光雷达的点云质量,且在机电特性、体积等方面占据优势。
这部分归功于禾赛科技没有循规蹈矩地将线数规定为2的整数幂。
“这并不是一个必须遵守的定理。”李一帆清楚地意识到,市场上之所以只有16、32、64线数的产品,是因为Velodyne最早定义了产品形态。
如今规则被禾赛科技修改了。
以Pandar 40为节点,禾赛科技迎来快速成长,自2017年起不断提出新品,出货量与市占率持续提升,成为激光雷达国产化的代表。
禾赛科技创始团队/禾赛科技官网
“不论是美国、欧洲还是在国内,我们在客户群体、尤其是最顶尖的客户群体中,口碑是最好的。”李一帆向亿欧汽车表示,禾赛科技的产品可靠性、服务、后续产品竞争力等不逊色于外国厂商。
这得益于禾赛科技“降维打击”的策略。
中国制造业“苦低端久矣”。中国公司进入高端制造业,大多从低端产品入手,在“国产替代”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技术、资金与市场,最后向上渗透。
这种方式容易上手,却不易精通。以中国车企为例,自主品牌早年大多依靠低端车型起家,在经历20多年发展期后,无不囿于高端化困境。
禾赛科技选择另辟蹊径,其首款产品即是高端产品,意欲占领顶级玩家市场后,再“降维打击”中低端市场。这一策略后来也的确助其中低端产品赢得了大量的市场。
“预研一代,开发一代,成熟一代”,这是禾赛科技的研发思路。在10款80分的产品与1款95分的产品之间,禾赛科技选择了后者。
禾赛科技激光雷达产品/禾赛科技官方
技术为王
“如果我们的价格被迫上涨,那么我们就要保证产品性能足够领先。”李一帆直言,如果大家的产品半斤八两,在硅谷供应商和上海供应商之间,美国客户一定会选择硅谷供应商,“没有任何理由。”
李一帆告诉亿欧汽车,激光雷达行业目前仍属于早期。但若能实现大规模应用,雷达成本将迅速下降,这还需要几年时间。
但李一帆对于“5年之内降到200元”这种结论持保留态度,甚至觉得说这话的人“有点不负责任”。
当前,一颗机械激光雷达的价格高达上万美金,量产“上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短期内实现大幅降本并不现实。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王瑞
依靠自研团队,禾赛科技已经构建了产品“护城河”。
据悉,禾赛科技聚集了光学、精密机械、模拟电路等多个领域的研发人员,其中不乏来自斯坦福、伊利诺伊等高校人才,这使得禾赛科技能够紧跟行业技术前沿、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我们在中美两国的业务量是差不多的。”李一帆向亿欧汽车透露。
目前,禾赛科技在海外拥有一众客户,遍布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70座城市。美国加州DMV公布的获得无人驾驶公开道路测试牌照的公司中,超过50%已经是禾赛科技的客户。
疫情为禾赛科技的海外业务带来挑战。
“无论是什么因素,我们必须直面,”李一帆对于禾赛科技面临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但我不相信,这些事情会在本质上改变客户的决策。”
以禾赛科技某位美国大客户为例,李一帆坦言,对方选择禾赛科技时主要考虑技术领先性,“当产品性价比等处于优势时,以商业利益为考量,客户们仍会选择禾赛科技”。
结语
目前,全球自动驾驶渗透率仍然处于低位。特别是L4及以上高等级自动驾驶,渗透率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据IHS数据,预计2030年,高等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将达到10%,2040年将达到50%。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王瑞
自动驾驶的新机遇,让禾赛科技未来可期。业内的主流意识是高等级自动驾驶离不开激光雷达,其渗透率一旦提高,车载激光雷达的市场将更加广阔。
“如果你做的技术代表未来,解决的是核心矛盾,那么你应该长线乐观,而非悲观。”李一帆对未来充满期望。
本文来源于亿欧,原创文章,作者:王瑞。转载或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