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人物丨抓住第三波时代浪潮,零售国际化与中国供应链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一周人物丨抓住第三波时代浪潮,零售国际化与中国供应链

亿欧说:亿欧零售专注于新科技、新理念与零售产业的结合,是互联网创业者和产业创新者的首选学习平台。

高管说

五星控股 董事长丨 汪建国

对互联网商业的三大发现:

1、互联网是好的,但对于你来说不一定是好的,因为互联网确实让商业的集中度更高: 零售总共20几万亿,一个京东,一个阿里,就占据了几万亿,一下占了十几的份额,使得你原来的份额变小。

2、纯线上称之为第一波,将互联网+称之为第二波,如果我们在特定区域,为特定的顾客提供特定的商品和服务,可能还有很大的机会。 互联网+、互联网运用,特别是科技技术发展太快了,如果能抓住物联网、 人工智能 、 大数据 、 云计算 这一波,我们仍然可以再次站队,但是这个机会不是人人都有的。

3、这个时代可能不取决于你自身的资源和能力 ,在现在的背景下,你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资源却可以办更大的事,因为资源是流动的,因为通过互联网手段和工具,你可以去整合资源、吸收资源、集聚资源,尽管能力不够、资源不够,但是你可以有野心,可以整合更多的资源。

亚朵 创始人丨耶律胤

第一天创业时,我们想做的不仅仅是一个住宿的酒店。我们认为未来的中国社会一定是一个消费社会, 对品质有追求,消费者越来越年轻化 ,并且互联网在整个消费发展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是我们当时的判断。

我们本身就是 新零售 的最佳践行者。 新物种的“四个变化”包括场景再造、反经验、混合内容和设计感。 今天不是我们应对别人,而是别人在考虑如何应对我们。亚朵从一个服务的提供者变成内容的提供者。当有了内容之后,服务不再单纯。也就是说,从经营房间的企业变成了经营人群的企业,而且是通过内容和人群做了一个非常广泛的连接。

杉井奥特莱斯总经理丨姚志明

杉杉最早是从2007年有做奥莱的想法,因为是要做有别于传统商业的奥特莱斯,所以我们需要寻找合作伙伴,2009年确定和日本三井不动产合作。

奢侈品牌的资源从定位来讲就不可能在宁波开两个奥莱店,我们这里已经开了,所以不可能再去银泰,所以他们会引进一些国内的品牌,以娱乐休闲、餐饮为主力业态。从销售能力上讲,也是杉井这种标准奥莱会更强。

资本论

全景国际董事合伙人丨 王玉凡

深圳的零售百货行业有新一佳,人人乐,天虹和茂业四小龙。初时,都是意气风发。锐不可当。几年下来,现在各自运营和命运差别已经很大了。

我感觉最可惜的是新一佳。他们创始团队当时是非常棒的,心气和志向很高。最近走到破产清算的边缘,说明有些优秀的创业团队可以为自己造就舞台。但如果没有强大的平台来支撑,即便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转变为创业团队也是挺危险的。

新一佳,没能早些上市IPO,或许是个原因 。否则情况会大不同。人人乐老板年纪太大了,又是家族企业,不重用、授权和重奖职业经理人,落败早有定论。茂业老板资本运作能力最强的。收购了成都商场,举牌大商集团。但一般擅长资本运作的人,就很难踏踏实实做好零售百货行业。

前者世人瞩目,亿万钱财如卷席,就很难用心经营,赚取相对微薄零售百货的营业利润了。天虹算是发展得中规中矩的,各方面资源和积累,能力都不错。其实天虹可以发展得更好的。可能跟深圳,华南零售百货行业竞争太激烈有关系。

沃尔玛中国区总部就在深圳。如此国际行业大鳄在侧竞争,想冲出来确实挑战和难度很大。

昆仲资本 创始人丨王钧

核心观点:做投资,有些基本功

第一,身为投资人,你勤奋吗? 昆仲资本一直在提要投行业里“第一或唯一”的企业,也就意味着投资人 必须要多听多看,必须深度调研到大多同类公司 。仅仅看过一两个项目,即高谈阔论该项目如何好,缺乏说服力。

第二,身为投资人,你真懂你在说什么吗? 研究功底和行业积累是必备技能 。如果没有深入的行业研究,没有深耕过某个投资领域,很难对行业与企业的发展有很好的判断。

第三,身为投资人,你能听到市场的声音吗? 能够、擅长、及时倾听市场的声音对早期投资人来说非常重要。众所周知,如今的中国市场周期极短,如果不能及时把握住时间节点,风口一闪即逝,留下的就只剩遗憾或泡沫了。

第四,身为投资人,你有“根据地”吗? 王钧对资源有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每个合格的投资人应该能够打穿一两个行业或领域。要能够在重点行业内,找到顶尖的企业家和生态圈里的关键人士,并具有与业内顶级人士平等互惠沟通的能力。

专家言

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丨顾国建

核心观点:零售业的国际化及对中国供应链的看法

日本零售业的国际化出现了一个奇观,即日本国内的零售业比在国外的零售业发展的要好。日本的大型超市(GMS)和食品超市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其代表是八佰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的金融风暴的到来这些日资企业退出去了,日资的零售业进入中国市场第二波是由伊藤洋华堂和佳世客(现今的永旺)为代表的。

伊藤洋华堂成都的成功是因为当时成都市场上大卖场和百货店都很弱,佳世客在上海的失败则是因为上海的大卖场和百货店都很强,佳世客代表的日式GMS没有明显的价格和品牌优势。 

外资在中国的零售业至今为止没有很成功的,难道是本国的供应链支持不上,对中国的供应链整合效率又低于中国本土的企业吗?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郭之富,亿欧专栏作者;微信:guo_05(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随意打赏

第三次浪潮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