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全国七大赛区,三个北大毕业生搭伙做了个“大学生世界杯”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覆盖全国七大赛区,三个北大毕业生搭伙做了个“大学生世界杯”

在盛夏充满了荷尔蒙气息的大学校园里,你刚在宿舍LOL完一个人闲逛到操场, 足球 场边的观众围了一圈又一圈。凭借本能,你一眼就看到了心中的女神。情不自禁地你凑上前去,原来是校队又有比赛。你偷偷地瞄了一眼女神,看见了她手中喝了一半的宝矿力和原味球衣,可她的眼里只有场上飞奔的那个10号……

对于大多数非体育特长、也并不天赋异禀的大学生球迷来说,这可能就是你真实校园生活的尴尬写照。

“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很喜欢踢球,但是自己踢得比较差,我很拼命地跑但是确实不如别人。所以 我没有机会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但是我又有一种渴望,认为能够代表北大去参加比赛是一种荣誉。

动美体育 CEO姚辉坤毕业于 北京大学 ,如他所说,全国还有许多大学生球迷同样无处释放自己关于足球、关于青春的“荷尔蒙”。因此,他与其他两位北大的校友在2015年创立了动美体育,推出 高校联盟杯 足球赛,为这部分“被遗忘的人”提供实现足球梦想的场景。

“要做大学生 世界杯 ”

姚辉坤2013年从北大毕业,对于校园生活还有着相当的感情:“其实90%的人毕业之后进入社会,都只能做一颗螺丝钉,所以我们要给大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

成立动美体育、切入大学生足球赛事市场,姚辉坤说一方面是因为现实存在的痛点: 校际比赛少、参赛仅限于校队、参赛学校有门槛、赛事影响力有限 等。另一方面则是基于自身的优势,“我们创业的时候刚毕业一年多,对校园比较了解,团队也很熟悉”,姚辉坤说。

2015年,第一届高校联盟杯举办,仅限于北京地区的32支大学球队;2016年时,赛事扩张到包括北京、武汉、南京、成都、西安在内的五个赛区,除了北京还是32支队伍之外,其他四个赛区均是16支队伍;而 即将开战的第三届高校联盟杯,则进一步覆盖了全国七大赛区,包括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共计128支球队。

“如果你是球迷就会对32这个数字很敏感,因为世界杯决赛圈是32支球队,我们要做的就是‘大学生世界杯’”。姚辉坤说道:“我们的赛制也是按照世界杯,先是小组赛然后是淘汰赛。今年七个赛区的比赛将会两个两个错开进行,几乎可以覆盖全年。”

高校联盟杯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赛事规模,姚辉坤透露,这些学校资源最初都是由团队一个个去谈下来的。在第一届比赛结束后,开始陆续有除北京之外的其他地区和学校主动联系,询问参与赛事的可能性。

不通过与学校、政府等官方合作去推广赛事,姚辉坤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想保持赛事的非官方化:“如果比赛变得官方化了,所受的限制可能就比较多,你懂的。”

在他看来,“非官方化”恰恰是高校联盟杯的优势所在:“ 与竞品相比,我们的优点就是开放性 ,每一个大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我们的参赛范围理论上覆盖全国所有的本科学校。”

“一步步来,活着最重要”

尽管目前高校联盟杯已经覆盖了多个城市和赛区,但由于是错开举行,因此目前动美体育的全部15个人完全能够应付:“我们都是 就地取材,在一个城市办完比赛就走,不设分支机构,这为我们节约了一大笔成本。

目前,动美体育的成本除了人力之外,主要就是赛事举办上的支出:“赛事的成本包括场地、物料、裁判和宣传费用等,目前而言并不高。虽然成本当然是越低越好,但是我们也不会刻意压低成本,还是要把赛事的体验做好。”

“我们办比赛的模式相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肯定是重一些,因为要落地线下,但是与传统的办赛模式相比,就轻了很多。”姚辉坤说,“ 实际上我们从去年就实现了盈亏平衡,去年还有一些盈利,目前我们的每年收入在百万量级。

与许多初创企业的创始人不同,姚辉坤十分注重公司的资金状况。2016年4月,动美体育获得了张特的长欣资本领投的400万元天使轮融资,姚辉坤表示目前公司的资本还很充足:“ 支撑个两三年没有问题。

对于 业余赛事 来说,赞助是最大的收入来源,动美体育也不例外。“现阶段业余赛事肯定还是要靠赞助,由于我们 切入的是大学生市场,球队名都是各学校,具有一定知名度,背后还有大量的校友和家长,因此商业赞助价值比较高 ,在拉赞助上没有太大的困难。”

不过姚辉坤也坦言 过于依赖赞助的收入模式并不健康,因此也在尝试探索创新的营收手段。 “我们现在跟上海申花合作,向球员提供球鞋,也和赛客体育合作在售卖球衣。”姚辉坤透露,“同时我们也会承办一些第三方的赛事,获取收入。除此之外,我们今后还希望针对大学生市场做一些创新的盈利点。”

体育赛事 有着很长的商业链条,周边的衍生价值十分可观,因此姚辉坤表示之前也考虑过在培训和场地方面进行一些拓展,但是最终还是决定缓一缓。“这些目前可能不是我们擅长的事,还是要分阶段来。先把高校联盟杯给做精做细了,再考虑之后的拓展。”

“不是互联网+体育,应该是体育+互联网”

在2015年创立动美体育之前,姚辉坤还曾经有过一次创业经历,当时他从稳定优越的央企研究所辞职,做了一款垂直体育领域的App,叫做“梅开二度”。

“当时这个名字很多人以为是二婚的婚恋平台,其实我们做的是垂直体育的图片社交产品”,姚辉坤笑着说,“这个项目从我们进行开发到最后倒闭,前后一共半年时间。现在总结起来当时是因为对市场的调研不足,定位不准确。因为实际上喜欢拍照片发出来的主要是女性,而我们的垂直于体育主要瞄准的是男性用户,他们并没有发照片晒的习惯。而且这跟当时我们团队擅长的东西也有偏差,做App需要比较强的开发能力,我们在技术上可能有所欠缺。”

“这次失败给我的教训就是一定要 深度思考,切准市场的痛点,然后搭建有执行力的团队 再推进。”姚辉坤说。

除此之外,这次失败的互联网+体育的创业经验让这个学电子的“理工男”加深了对体育的理解。“ 之前大家都在说互联网+体育这个概念,但是我个人认为其实应该是体育+互联网更合适,体育在前面,是一个基础作用,互联网是工具。 我们之前的失败可能就是没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

总结了前一次失败经验的姚辉坤现在将公司发展的重心放在线下,他认为做线下赛事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源和宣传,同时强调速度。“其实大众体育很多人都能做,没有什么技术门槛,我们 要建立壁垒首先就是要快 ,要先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经历了2014年底到2015年时体育产业的沸腾,做过线上也做过线下,姚辉坤对这个市场还处于观望态度:“ 体育产业的风口可能还没来,可能刚来,也有可能已经过了 ,每个人的感觉可能不一样。可能在2015年的时候风刮了一下,但是并没有造就一个很优秀的体育公司。在国内目前的形势下,体育公司盈利还是比较难的,往往还是很传统的盈利模式。”

在创业初期,姚辉坤和团队过了一段苦日子,最惨时需要靠女朋友养活,这让他如今还时刻保持着危机感。尽管他认为以目前的资金状况,动美体育算是“活下来了”,之前制定的阶段性目标也都已经完成,可是他显然按还想要活得更好:“我现在每天都在琢磨怎么盈利的事。”

本文作者池源,亿欧专栏作者;微信:Question0809(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随意打赏

北大毕业生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