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美金、3000人、36个月:华为Mate30系列研发背后的珠峰之路
十一黄金档热映的电影《攀登者》,让人们了解到中国登山队首登珠峰的悲壮故事。正是通过这些故事的赤诚热血和家国信仰,才让“登上高峰便是征服高峰”这句话的意义格外深刻,超越千万人曾留下的脚印,然后到达从未有人到达过的地方。
不论在任何领域,“登峰”与“探索”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本能的存在,让我们这一物种不仅仅满足于生存,还要在衣食充足之后不断在艺术、体育、科技上挖掘探索,不断为文明涂抹上新的色彩。
即使是在我们最熟悉的手机这一看似平凡无奇的产品背后,同样也有无数攀登者写下的“珠峰故事”。10月13日在华为智能生活馆(上海爱琴海)举办的华为学堂大咖秀上,华为消费者业务第一手机产品线总裁李小龙就为在场的花粉和听众们讲述了华为 Mate30 系列背后的“攀登者故事”。
手机研发:登峰求索五十年
如果将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帕在1973年发明的民用移动电话看做第一代手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产品进化的规律。从当时体积比固话还要笨重的大哥大,到如今轻薄到可以被折叠甚至被卷曲的智能手机,手机这一产品进化的规律大抵有两个方向,其一是“登峰”,在已有的技术趋势中不断向前推进,征服更高的顶峰;其二是“觅求”,不断拓展技术的触角,刺探创新。
前者的进化曲线相信人人有目共睹,从砖头大小的大哥大,到“能砸核桃”的诺基亚,再到如今动辄200-300g的手机,感官变化背后是 芯片技术 、材料技术等的不断精进。包括给人提供大量便利的 摄影功能 ,2004年时松下才刚刚突破了在手机上实现自动对焦,而今天华为Mate30系列已经提出了“电影摄像头”的概念。这其中包含了感光元件、摄影算法、色彩调校等等无数细节领域的突破。
至于后者,更是让手机从只能打电话的“砖块”,发展到今天与生活中无数场景牢牢绑定的必备工具。很多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功能,都来自几年前或者十几年前一次或许看似不必要的创新。例如2000年,在手机存储能力通常只有二三十兆时,三星就推出了一款整合了MP3功能的手机,以及在2011年,谷歌联合Visa发布了Mobile wallet service(移动钱包服务),从此线下支付便与手机挂上了钩。现如今在这些领域中,第一个发现处女地的人或许已经被后来者超越,甚至干脆不再开垦,但创新的意义,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在手机发展的近五十年里,攀登者们思考的一直是这两个问题,这个功能还能做得更好吗?这一产品还能有其他用处吗?
在华为学堂,聆听Mate30系列的险峰风光
即使在手机正无限接近于全能的今天,攀登者们仍然在登峰与求索之路上前行。李小龙用三个“一代”来形容华为Mate30系列产品——商用一代、研发一代、探索一代。
在这款手机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华为如何向上攀登,超越自己曾经留下的脚印。
在发布了有“第一代5G手机”之称的华为Mate20 X (5G)后,华为Mate30系列的5G版本相比上一代又实现了长足的超越。建立在华为纵横通信领域的累积之上,Mate30系列5G版坚定地选择了支持SA/NSA的
5G双模组网
模式。SA(独立组网模式)可以带来更低的时延,更好地应用于工业互联、自动驾驶、医疗等场景。李小龙提到,虽然中国三大运营商坚持选择SA组网路线,但很多海外运营商从投资和回报的角度考虑,只选择将基站建立在4G核心网下的NSA组网。华为Mate30系列5G版支持5G双模,既能在当下满足海内外用户的5G需求,也能从长期应对组网模式的更迭。
除去支持5G双模组网的功能外,这款“第二代5G手机”还搭载首款旗舰5G SoC,并且有着精密的天线设计,保证在高效且稳定流畅地连接网络的同时,通过芯片整合降低跨芯片的信号传输消耗,将功耗进行进一步地压缩。相比上一代产品,华为Mate30系列5G版开始更多地考虑现实应用问题,例如在5G信号逐步实现覆盖的过程中,如何通过5G与4G网络的无缝切换来保证用户体验,而不仅仅是考虑能否成功连接5G网络。
又比如在一向擅长的快充领域,华为仍然在通过不断研发来实现冲顶突破。除了将有线和无线快充功率分别提升到40W和27W,华为还开始探索充电场景的突破,在汽车场景中开拓了有线快充和无线车充。李小龙特地提到,在充电功率的计算方式上,实际上华为无线充电的输入功率是36W,充电最后一个环节的有效功率才是27W,这个功率已经非常接近有线充电了。但华为仍然选择一种更加妥帖的计数方式,而不是用所谓“36W无线快充”去博消费者的眼球。
当然我们也能看到华为Mate30系列是如何求索无人之地的。
就拿“电影四摄”这一概念来说,其背后就包含了很多关于手机摄影的全新突破。在华为学堂活动现场,李小龙着重展示了延时摄影这一功能,以往大多数厂商的解决方案都是提取整个视频流,再从中抽取个别帧的图像来模拟延时摄影的功能。而华为首创了应用超感光摄像头,单帧拍摄再合成视频流的方案。
相比之下,采用这种方案的手机拍摄的延时视频画质更加清晰,手机硬件强大的感光能力还能支持光照较弱时的暗态拍摄。因此,华为Mate30 Pro率先实现了4K超广角暗态延时摄影。不论是昙花开放的过程或是挥杆打高尔夫的瞬间,这些原本需要专业器材才能捕捉的画面,如今只需要普通人按下手机快门。台下听众们看到PPT中Mate30 Pro在瞬间捕捉气球破裂瞬间,并通过延时摄影功能将动作放慢时,都不由得啧啧称奇。
其实手机厂商们的攀登故事,和人类探索世界的轨迹高度相似。在大航海时代,人们逐渐走出蒙昧无知的状态,所探索到的每一片土地都是擦亮未知。就如同2000年的手机研发,音乐、短信、游戏、存储……每一种功能与手机的排列组合都充满了新鲜感。而到了今天,手机功能延伸之广如同人类脚步遍布世界,攀登者们只有上九天、下五洋才能继续迈进。
这也是为什么,华为要攀登珠峰。作为手机厂商的第一序列,华为在身体力行地告诉世界,险峰之上,还有无限风光。
再造顶峰:李小龙讲述Mate30背后的攀登者故事
今天当我们谈论大航海时代或是首登珠峰时,其中的漫长旅途早已化作了几句记述甚至一个符号。同样科技创新背后所需要付出的汗水,沉重得几乎让“科技创新”四个字显得苍白无力。
就像在很多人的想象中,手机研发的过程都发生在高大上的实验室。但在这一次的华为学堂中,李小龙却讲述了众多不易想到的特殊场景。李小龙告诉大家,华为在攻克珠峰的过程中,攀登者们的很多工作是在高铁、楼顶甚至天安门城楼上完成的。为了保证华为Mate30系列的商用5G体验,华为执行了覆盖面最广、场景最复杂的5G测试,包括海外二十余个国家、中国三十余个城市以及五万个以上的测试用例。这次“十·一”阅兵的直播,就应用了华为的5G CPE,华为还特地组建了“保障小组”,以保证阅兵直播万无一失。而为了保证高铁通话畅通,华为的工作人员们在中国复兴号、日本新干线、德国ICE等列车上都进行实地测试,他们乘坐了八百趟以上的列车,走过了四十多万公里,车票堆起来有一人多高。
同时在攻克珠峰过程中,攀登者们钻研的也并不都是5G、延时摄影这样高精尖的课题。很多时候一个小小的功能,都值得组建特工队去专门对待。就拿抢红包这一功能来说,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华为甚至特地组建“抢红包工作组”,通过机械手臂在屏幕上不断点击进行几十万次以上的测试,实现对于抢红包数据包的识别,并立刻把手机提频,优先传输数据包。既实现帮助用户更快的抢红包,也不会在因开启所谓的“抢红包模式”让手机长期处于高能耗的状态。
又比如为了测试华为Mate系列的防冻能力,工程师们带着产品走过了极地、走过了珠峰。还曾经深夜穿着军大衣蹲守在野外的山坡上,只为了更好的调整Mate30系列拍摄银河的算法参数。
在华为学堂大咖秀上,李小龙将华为Mate30系列的研发成本告诉了全场的消费者:3亿美金、3000人、36个月。这些金钱、人力与时间的投入,组成了一支攀登队伍,走遍严寒之境,走过银河出现和昙花开放的地方。
从这些研发故事中,除去创新的星光和攀登者的汗水,我们可以读出华为对于手机产业“终极问题”的回答。在八十年代,以摩托罗拉为代表的那一批攀登者问自己,这个功能还能做得更好吗?这一产品还能有其他用处吗?在不断得到肯定的答案后,攀登者们继续攀登了近五十年。而在今天,几乎已经接近顶峰的华为再次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手机现有的功能还可以变得更好,手机还可以有其他用途。
抵达顶峰的人,也在身体力行的再造顶峰。这一场攀登,永不停止。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