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上市热潮的背后:拓展融资还需注意防化风险
A股银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 上市潮 ”。在监管层鼓励 中小银行 补充资本、银行资产质量总体改善等大环境下,中小银行A股IPO明显提速。 今年以来,已有紫金银行、青岛银行、西安银行和青岛农商银行四家银行相继成功登陆A股 ,苏州银行已过会并在准备发行程序中,同时,5月份以来,证监会先后受理包括齐鲁银行、广东南海农商行、广东顺德农商行、邮储银行、上海农商行等五家银行的A股上市申请材料。 根据2018年银行IPO过会情况,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三四季度或将迎来银行过会“小高潮”,年内上市银行数量有望达到40家。
根据证监会官网最新披露的首发企业信息名单,排队待审的银行为16家。加之证监会分别于6月18日、19日、21日受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材料,预计A股IPO排队银行将达到19家,数量创逾一年新高。
卜振兴,金融学博士
如何看待中小银行的过会小高潮。
一是,中小银行集中上市符合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要求。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在我国社会规模中,银行贷款、非标融资、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比例分比为71.59%、10.07%、14.29%和3.49%。股权占比不到5%, 直接融资 占比较低。 金融供给侧改革就是要解决直接融资占比过低的问题,因此,中小银行上市满足这一政策指向。
二是,中小银行上市有助于信用传导。 货币传导的机制就是从人民银行到政策性银行,从政策性银行到中小银行及非银机构等,因此,中小银行作为信用传导的重要渠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近年来受制于 资本充足率 等的限制,信用投放存在问题,而上市融资可以补充一级资本,为未来 信贷投放 提供了基础。
三是,规模不是问题,经营是核心。 中小银行最突出的特点是规模较小,但是规模小仅仅代表经营实力,不代表经营的整体状况,很多中小银行立足自身实际,提质增效,各项指标表现都比较优异。因此,投资者对于中小银行不能带有有色眼镜,小不是问题,经营才是核心。
四是,投资者要擦亮眼睛。 上市公司不断增加,对于投资者而言,一方面是可选择标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对投资者的投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郝志运,中改院博士后
我国中小银行似乎一直“很差钱”,相比利润留存、内部增资扩股和外部战略投资者等资本补充渠道,在股市挂牌融资可以筹措更大数额的资金,也可建立起再 融资渠道 以适应长期发展需要。 然而,应辩证看待中小银行“上市潮”,它使得作为直接融资的股市资金并未有效流入实体经济,仍旧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且银行股在资本市场比重过高,容易放大金融杠杆,加剧银行和证券跨行业、跨市场交叉传染的风险,这对政府 宏观审慎监管 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提出了考验。
对于中小银行的集中IPO, 一方面要加强 发行审核 ,遴选出真正符合上市条件的优质银行,严禁上市圈钱行为 ,将有限的股市资金配置给实体经济; 另一方面要加强金融监管,完善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引导中小银行资金流向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和民营经济 。总而言之,既要支持中小银行、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银行体系,又要服务实体经济、建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这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应有之义。
张海亮,金恪投资董事总经理,CIIA
最近几年,随着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银行表外回表内一系列政策及宏观等方面的影响,中小型银行相对于全国型银行等大型银行相对缺乏融资手段,所以这几年中小型银行集体上市融资是可以预期的。 由于银行上市融资的规模相对比较大,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管理层为了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一定会把银行的融资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这几年信托,股权类基金,p2p受到监管等因素持续爆雷,我们预计未来爆雷还会持续化,包商银行被接管也不是一个偶然事件, 未来中小银行如果不能有效的开拓融资渠道,这类银行的底层信贷类资产以及产品都有可能出现违约风险。
李源,中央财经大学博士
5月24日接管事件的发生,为我国中小银行是否稳健运行蒙上了阴影。此时,中小银行过会“小高潮”的出现,意味着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主的中小银行的资本金有了新的补充渠道。 在通过引入股权资本提升资本充足率以支持银行外延扩张的同时,也有助于优化银行治理机构。 这对保障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防范系统性风险有重要意义。 而核发规模普遍缩水的原因除考虑到股市规模外,中小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的影响更加值得重视。 归根结底, 上市只是为中小银行增加了资本金补充渠道,未来稳健发展和价值提升仍需要中小银行自身积极去转变发展理念、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控体系。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