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市卫计局局长共话: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医疗卫生发展机遇与挑战
亿欧大健康12月27日消息,今日, 粤港澳大湾区 智慧医疗 卫生发展论坛暨中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民就医工程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社、中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联合主办,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会上,中山市卫计委副局长伍中庆对过去三年中山市健康信息平台成果进行了展示。此外,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主任林德南、上海市医改办副主任许速、香港医院管理局专家林景云、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顾问罗奕龙等人分别就各自所在城市的智慧医疗建设情况做了分享。
机遇与挑战并存,粤港澳协同发力智慧医疗
作为继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在过去4年中创造了GDP“四连增”的成绩。而在医疗健康产业,“智慧医疗”是大湾区的新关键词。
会上,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顾问罗奕龙表示,在智慧医疗的布局上,澳门确立了电子健康记录、大数据应用、社区协作信息系统以及移动网上服务四大发展方向。 其中,在电子健康记录上,澳门市政府率先推出了电子健康记录互通系统先导计划,全面整合公私立医院、慈善医院以及大学附属医院这四类医院病历,实现数据在院与院之间的互联互通。
在社区协作信息系统上,澳门已搭建药物处方配药服务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及时掌握各大社区药房药品供应情况,从而为居民匹配合适的药房取药。在移动网上服务上,澳门推出了移动APP。该APP能为居民提供就医轮候信息的实时情况,并能对自身健康进行管理,同时APP还打通了电子医疗券端口,极大便利了居民就医。
而深圳目前则主要采取PPP模式,着力打造健康云平台、电子健康卡、健康大数据中心。 通过这些底层设计,以此将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医保、 家庭医生 、健康管理等医疗服务全流程打通。在健康大数据中心上,深圳已有72家公立医院、600多家社康中心、全市公卫机构及部分民营医院接入数据中心,覆盖业务数据达76亿笔,结构化数据超过10T容量,健康档案共建180多万分。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主任林德南介绍道。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合作, 林德南认为,彼此在预约、保险结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电子病历的互联互通、区域心脑血管境外急求、紧缺药品借用、远程会诊、健康大数据挖掘与分析上都存在合作空间。
“要加强粤港澳的协同发展,第一要增进彼此交流;第二要让粤港澳大湾区的标准得到统一;第三要打好各自基础,发展各自特长;第四要拥抱互联网+时代。”中山市卫计局局长雷继敏表示。
但由于各地信息化水平差异大,缺乏城市间协调合作机制,远程会诊收费及利益分成政策界定等因素,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也面临不少困难。
健康中山 区域平台正式上线运营,能给湾区智慧医疗提供哪些经验?
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中山市算是走在全国前列。2000年,中山市各家医院已陆续开展医疗信息化建设;2015年,中山市卫计委又委托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筹建“中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营运项目”。本项目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中山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建设;第二个阶段为健康中山运营服务平台。截至目前,该项目第一阶段已完成,进入运营期。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搭建以信息互通为基础,依托“健康中山”APP,全面打通了居民健康服务、居民医疗服务、综合管理服务三个闭环。 在居民健康服务上,居民可通过下载APP预约挂号,实现线上线下就医服务;还可通过签约线上家庭医生,进行在线复诊;以及用APP直接在线支付诊金。在居民医疗服务上,通过互联网+医疗形式,医疗工作者可进行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医疗服务,进一步强化医联体的建设;在综合服务管理上,通过将医疗卫生管理体系、运营管理体系、计生监管体系打通,卫生管理者可动态掌握卫生服务资源和利用信息,从而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少医疗差错、提高医疗与服务质量。
据中山市卫计委副局长伍中庆介绍,目前整个项目已覆盖30家公立医院、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77家基层卫生站。
而健康中山第二阶段目标是大健康产业运营,把线下医院、基层、妇幼保健、医保、药品供应商、养老机构、体检机构、家庭医生、政府进行有效连接,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全市所有医疗健康资源,实现“医养防护”一体化管理,进一步促进中山市健康产业发展。
编辑:郭铭梓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