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盒子变形记,互联网金融四年沉浮(上)
【编者按】企业发展与市场变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走过风浪的企业的发展史往往与行业风云变化相互渗透、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对积木盒子的发展报道,映射了互联网金融四年沉浮。
本文发于“极客公园”,作者“张雨忻”,亿欧编辑转载。文章字数过万,分三篇发布,本文为上篇。
2013年,余额宝的出现掀起了互联网金融的浪潮。在经历了疯狂补贴拼流量的“全民P2P”阶段,互联网金融行业如同坐上了过山车,有了一番大起大落。而如今,这个行业正在回归到技术主导的Fintech时代。短短四年之间,这个卷入万亿资本的行业经历了潮起潮落,其中的玩家们也在市场、监管、用户的诸多变量中不断腾挪进化,积木盒子过去四年的不断变形就是其中的缩影。这不仅是一个关于金融创业与公司治理的故事,也是一个曾经的风口行业从疯狂到理性的折射。
2011年,魏伟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
技术出身的他曾辗转于诺基亚、华为、飞利浦,后来便萌生了创业的想法。自立门户的他创办了一家IT外包公司,公司很快被上市公司文思创新收购,他便逐渐淡出了公司的管理。
他曾经说过:“我想深度嵌入到一个领域中去,用技术的知识和背景去解决这个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这大概便是他在2011年离职、进入中欧商学院就读的原因——寻求改变的机会。
同样在这一年, 董骏也进入了中欧 。2008年,在华尔街跨国银行工作了5年的董骏回到中国,创办了恒信悦华,一家位于云南的中小微金融服务机构。创业是他回国的原因,他想要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做一些尝试。
或许是创业者的天性,与魏伟一样,董骏也想寻求更多改变的可能,这让成为同学的两人在一个问题上产生了交集:在技术的帮助下,金融行业的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那么我们能在这个方向上做点什么?而这个问题成为积木盒子故事的缘起。
2012年,互联网金融在国内还没热起来,真正敲开用户的大门、把互金这个概念推到每个人面前的余额宝也是到了2013年6月才进入历史进程。 就是在这一年,董骏和魏伟以及他们在中欧的另一位同学彭笑玫创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企乐汇,这也是积木盒子的前身。
与许多P2P平台一样,2013年成立的积木盒子从诞生之初便坐上了高速列车。他们大概不曾想过,这个行业在接下来的3年多时间里会发生那么多戏剧性的故事。红极一时的P2P竟在不到3年的光景里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热度迅速下降,诈骗、跑路、融资遇阻、裁员的消息不绝于耳。
然而野火烧不尽,在监管、流量和负面消息的重压之下,互金行业还是以另一种姿态绝处逢生了。从“互联网金融”到“Fintech”,这个行业的价值取向开始修正和回归。经历过一轮大洗牌之后,互金行业正逐渐从恐慌和惨淡中恢复过来,沿着调整后的路径重新生长起来。
一家公司关键的战略决策,离不开对自身业务逻辑的推演,也同样离不开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以及沿着行业发展路径顺势而为。在这波大起大落的互联网金融大潮里,积木盒子完成了自己的一出变形记,而在这出变形记里,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它所处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在这些年里都经历了什么。
成为少数派:在补贴成性的行业中寻找商业壁垒
企乐汇是董骏和魏伟在2012年做的第一个公司,也是积木盒子的前身。这是一家企业尽职调查数据服务平台,可以理解为企业征信公司,持有央行的企业征信牌照,通过自己开发的一套征信标准为金融机构提供企业的尽职调查服务,帮助它们决策是否要给一家企业发放贷款。
但两人很快意识到,这还不是一门完整的生意。企乐汇将数据提供给金融机构之后,后者还需要再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加工才能形成最终的决策,作为数据提供方,企乐汇只是参与了这个行业闭环中的一个环节。如果要把自己的核心能力变成一个完整的、合理化的商业模式,就必须要切入交易,让技术能力真正落地。
2013年8月,积木盒子上线。从数据到交易,是积木盒子发展过程中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彼时正是P2P行业最热闹的时候,积木盒子的入局并不算早。 2013年3月,Lending Club联合创始人苏海德回国创业,创办了点融网。积木盒子成立不久后的10月,点融网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而有利网、爱投资等成立较早的P2P平台已经迅速积累了数亿的交易额。
与当时的大部分P2P平台类似,积木盒子采用的是与线下担保机构合作、面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担保公司负责对融资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并提供担保,线上平台则作为资金入口为融资企业连接来自用户的借款。
通过企乐汇积累的数百家企业数据,积木盒子得以对接到启动所必需的线下债权,迎来快速增长。根据积木盒子的公开数据,其累计贷款额破亿用了约4个月,破两亿则再多用了40天。虽然平台在上线时间上没有优势,但在规模上,积木盒子依然迅速完成了初期积累。彼时,行业正处在疯狂生长的阶段。
疯狂生长的背后是因为P2P模式释放了金融的前端,使其互联网化,从而有可能实现迅速规模化。 然而,接管前端就意味着接管客户,所以,当时P2P平台疯狂生长的逻辑非常简单粗暴:融资、烧钱、通过给用户补贴利息实现获客,在获得理财端用户后再以此去撬动资产端的借款人。
虽然通过烧钱可以迅速做大平台的规模,但积木盒子在前端获客上一直做的比较克制,在董骏看来,靠补贴获取的用户并不能成为平台的壁垒。并且,烧钱获客的模式也很快让董骏开始感到担忧:“这只是一个资金和资产对接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没有秘密的,也没有足够的壁垒,所以,我们希望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
那么,P2P的壁垒到底在哪?把时间线拉到现在来看,无疑是资产,它考验的是风控这一核心的金融能力,并且需要时间的检验。而在当时,积木盒子也选择了在产业链上游的资产端构筑壁垒:担保公司提供的资产只是一部分,不能完全依赖,平台必须要有自己开发资产的能力。
于是,在大部分平台都在烧钱做流量的时候,积木盒子成为了少数派,进入资产端。但是,与大部分创业公司选择的信贷工厂模式不同,积木选择了更传统的IPC模式,并为之成立了积木时代公司。
两者相比,信贷工厂模式对企业的信贷需求进行流水线式的、批量的处理,贷款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专业化分工并标准化处理,这也是后来创业公司通过数据和模型能更容易的介入信贷工厂模式的原因。
而IPC模式则完全不同,它深度的介入到每一家有借贷需求企业的业务和管理当中,考察它们实际的业务经营状况,给每一家企业做的风控方案几乎都是定制化的。目前,积木时代在全国有30多个经营点,员工700人,均分布在三四线城市,是一块很重的业务。
可以说, IPC模式非常的“不互联网化” ,一家创业公司为什么会选择这么重的模式?对获取资产方式的选择其实体现出董骏对于金融这门生意的理解:“金融市场非常大,无法赢家通吃,也不是靠规模能够取胜的,过度的追求规模反而会带来风险。反而是一个高质量的、稳定的、持续的风控体系更为重要,由此搭建起来的壁垒也更牢固。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身处一条炙手可热的跑道上,那就更应该选择稳健的跑法。”
2015年初,积木盒子开始在资产端布局车贷和房贷,对应的业务模块分别是“厘米库”和“方寸屋子”,其中,厘米库主要从事二手车的消费金融业务,也有一些车商贷业务。几年过去,虽然车贷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整个盘子仍在增长。
现在来看, 在2014年便开始布局资产端是一个不讨好却有前瞻性的战略决策,是积木盒子第二个重要的发展节点。 毕竟,金融的本质是资产分级和风险定价,在资产还未能被合理定价的阶段,谁能长期在资产生成上占据优势、更好的给这些资产定价并且妥善的管理这些资产,谁就能够掌握核心竞争力,建立壁垒。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逐渐回归理性,回归金融本身,有资产能力的公司更好的活了下来,而那些拼命烧钱做流量和规模的公司,则随着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一起,从云端跌落。
关联阅读:
积木盒子变形记,互联网金融四年沉浮(中)
积木盒子变形记,互联网金融四年沉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