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影视公司电视剧收入TOP10榜单,头部公司占市场80%份额
2017年的电视剧市场注定是属于不断刷新记录的一年,其版权价格之高一度让人瞠目咂舌。
年初电视剧《孤芳不自赏》单集综合收益突破千万元一集,正式宣告中国电视剧产业潜入千万元时代;
随后传出《如懿传》的总售价为13.5亿元,根据备案时的90集计算,单集售价高达1500万元,一两个月时间售价直接提升了50%;
再到年中的时候,慈文传媒出品的青春都市题材电视剧《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同样达到1500万元的单集价格,正面证实了1500万元的新纪录;
再到年底传出欢瑞世纪2400万元单集的《盗墓笔记3》,市场再一次沸腾,一年之内,中国电视剧竟然接连跨过1000万、2000万元的两个大关,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版权价格的不断刷高掩饰不了影视公司电视剧业务收入的低迷,文娱商业观察统计了主要的A股影视公司电视剧板块的收入,发现TOP10中有4家公司在2017年电视剧收入是下降的,出乎意料之外。
2017年也是电视剧公司加速分化的一年,头部公司占据市场的80%左右份额,他们资本运作成熟、产业布局广泛、内容产出能力强、爆款机制成熟,正在成为强者越强的代表。
华策欢瑞等跻身第一梯队占据82%收入份额
在这份TOP收入榜单中,电视剧公司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首先以10亿和5亿为分界线,A股电视剧公司梯队已经非常明显。
处在第一梯队的华策影视、欢瑞世纪、唐德影视、慈文传媒和完美世界电视剧营收均过10亿元,占到总体115.73亿元的82%,处于非常集中的态势。
第一梯队也几乎包揽了2017年所有的热门大剧,从年初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暑期档的《楚乔传》再到国庆期间的《那年花开月正圆》,第一梯队的公司总是能制造话题、引领大剧走向。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华策影视,其2017年实现46.04亿元的电视剧收入,遥遥领先于其它电视剧公司,印证了电视剧第一股的实力,根据比例计算,仅华策影视一家收入就占到TOP10总榜单收入115.73亿元的40%,相当于第一梯队其它4家的收入总和。
根据艺恩的一个报告,2017年,国产大剧整体网络流量近6000亿,年增长率达到40%;华策影视出品的全网剧累计产生网络流量超1500亿,占国产大剧流量的约25%;年增长率约50%,超过市场平均增速10%;有8部全网剧作品的网络流量超过30亿,占华策影视全年首播全网剧的53%。
而慈文传媒是五家中唯一业绩下滑的企业,让人有些不能理解。2017年起参与了《楚乔传》《那年花开月正圆》等热播大剧,《凉生》更是卖出1500万元单集的天价,一片形势不错的情况下为什么出现营收下滑?
查阅年报资料发现, 公司旗下主要生产电视剧的公司东阳紫风影视、上海视骊影视、上海蜜淘影业三家主要公司的营业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紫风影视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1.31亿元锐减至2017年的3000万元,下降幅度超过75%。
2017年虽然有大剧光环、创纪录价格等因素加持,但慈文传媒依然是电视剧小年。
靠并购组成的第二梯队依然危险重重
徘徊在5亿元收入的A股影视公司我们归类为第二梯队,包括华录百纳、当代明诚、当代东方和上海新文化。这几家公司电视剧收入都是靠并购电视剧公司实现的,并非原生的电视剧公司。
比如当代明诚并购强视传媒、当代东方并购盟将威、以及2016年底购买星爷的空壳公司而迅速在网剧领域崭露头角的上海新文化,其通过星爷的空壳公司以1.68亿元一次性代理了《食神》等10部星爷经典IP网剧改编权,再高价开发卖出获利。
上市公司并购电视剧公司可以迅速扩大自己的业务,切入电视剧领域的时间和规模,远远超过原生孵化电视剧业务的公司,但也暗藏着巨大的风险,尤其是在中国并购不成熟的市场条件下,一过三年对赌期,到底是人是鬼还是妖精显露无疑。
以当代东方为例,在经历三年的高速增长,2017年电视剧业务首次实现下降,并且下降幅度高达45%,很可能与对赌期过后业绩变脸有关。
当代东方电视剧业务则是拼盘收购而来,主要由盟将威贡献,该公司以《精忠岳飞》《背靠背》《新龙门客栈》等电视剧闻名,盟将威影视和编剧宁财神、导演王骏晔等人合作紧密。
但是这家公司在2017年已经过了对赌期限,盟将威原来的创始团队徐佳暄、杨德华及徐汉生等成员疑似组建新公司嗨乐影视,并频繁拿到融资,目前公布的《热血长安》《热血学园》《巴清传》都和盟将威共同出品。
这不仅暗示着创始团队与盟将威即将分道扬镳,还暗示着当代东方往后的业绩进一步下降。
一句话: 高度依赖人才的影视行业,买来的终归是买来的,很难构成自己的护城河。
光线等第三梯队公司是潜力股
电视剧营业收入在5亿元以下的公司我们看作是第三梯队的公司,虽然TOP10榜单上只有光线传媒一家,但是众多影视公司如华谊、东方网络等涉及电视剧的公司,都可以归到此类。
这一类的公司有电视剧基因,但是在业务多元化的过程中曾一度在电视剧行业迷失 ,比如华谊兄弟电视剧业务一度和其电影业务一样都很强,但是后来多元化转型过程中电视剧板块逐渐弱化,直到2017年又重新重视起来,推出“I计划”,《集结号》《老炮儿》《私人订制》等昔日电影IP纷纷电视剧化。
再比如光线传媒2017年虽然业绩数据都不错,但是细细看去依赖于投资收益,本身业务层面的创收能力不如2016年,整个2017年电视剧、电影领域表现得不好。
还有一类公司,虽然没有被纳入A股统计,但是依然需要关注,即嘉行传媒、唐人影视等一批欲IPO的影视剧公司。他们的整体实力都是非常强的影视公司,但是受制于规模等种种因素,每年产出有限的精品, 因此单电视剧的收入规模达不到5亿的量级,但是一旦成功IPO,释放资本红利,破5甚至是10亿的天花板是轻而易举的。
相关推荐:
华策影视、华谊兄弟等上市公司纷纷布局影视出海
做好这四点,电视剧才能“安全”播出
解析2017电视行业的痛点与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