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景网联:助力中国创新提速五年
彭志强:各位企业家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和大家分享的是盛景对未来新的宏伟规划——中国 创新服务 高速骨干网。我相信,这将是盛景新十年征程的开端,也将是中国 创新 服务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作为中国最大的创新 创业 服务平台 ,我们有勇气、有责任、有底气去改变这个世界,推动我们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为什么要打造"中国创新服务高速骨干网”
1.痛点:创新服务领域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在这样一个共享经济的新时代,因为高效的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难题,Uber、Airbnb、滴滴、WeWork已经创下了资本的传奇。在供给侧改革、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在思考,如何将共享经济运用于创新服务这个领域。
在创新服务领域,信息不对称同样非常严重。全国各地中小企业如何获得高品质的创新服务资源,这是一个巨大的痛点。尤其对于二三四线城市来讲,过去唯一的可能就是飞到北上广深;与此同时,对于创新服务机构来说,如何去开辟全国市场,也同样是一个巨大的痛点和难点;各地方政府,现在都在谋求转型升级,如何借助创新去引入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增长、调整,这对每一个锐意进取的地方政府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么多的痛点和难点,就是盛景构建中国创新服务高速骨干网的一个大的背景。
2.企业级服务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今天已经在电子商务这个领域改变了世界。因为他们通过把消费品送上门,让客户更方便,更轻松,更简单。这带来了巨大的力量,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而在过去几年,生活服务业的移动互联网化成为了热点。如何让客户更方便、更轻松、更简单?这是任何一个领域都要去思考的一个方向、趋势和必然。
今天,我们走到了企业级服务这个风口。我们希望把企业级服务,尤其是创新服务送到全国各地,送到每一个经济体,让当地的中小企业更方便,更简单,更轻松。
这是一个巨大的趋势,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由此会推动中国的巨大进步。
3.中国不能在重走美国产业空心化的老路
中国的互联网在快速发展。因为有BAT,中国互联网和美国基本上没有时差。但是,在企业级服务领域,尤其在2B这个领域,包括智能制造领域里面,我们跟美国的差距还非常遥远,可能依然还有二三十年的时差。
我曾经讲过一句话,中国切勿在超越的一刹那再次陷入落后的陷阱。中国互联网化的发展不能仅仅集中于在消费品和消费服务领域,我们不能再重走美国产业空心化的老路。但今天中国的互联网如果仅仅按照目前BAT的路线去发展,我们可能真的会再次走上产业空心化的错误道路上。
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工业4.0,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等方面下大力气,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关键所在。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一定要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有强大的中小企业,而不能仅仅是一个消费品和消费服务的市场。
盛景的愿景与使命:“构建中国创新服务高速骨干网”
所以,我们盛景希望投入九年的积淀,希望构建一个中国创新服务高速骨干网,引领中国在企业级服务、创新服务领域的一个新的浪潮。当找到这样一个定位的时候,我们感到非常的振奋。因为,一个优秀的企业需要定义未来,定义价值观,更需要定义你自己。
在中国处在这样一个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之下,未来五到十年必须集中的、跨越式的完成数以十万计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我们必须要有大动作,要有跨越式的思维。所以,我们就想到高铁。因为高铁给我们国家带来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创新服务领域,我们能不能像高铁一样,能不能成为一个高速骨干网推动中国在创新服务领域跨越式、集中式的发展,能不能成为中国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宏伟愿望。
1.全国建设300个“创新服务集群中心”
我们会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模式,实现全面的覆盖。同时要发挥创新的集聚效应,建立300个创新服务集聚中心实体。这好比300个创新高铁站,这个高铁站修到哪里,就会带动当地的发展。我们希望,盛景将来带给当地的经济转型升级更澎湃的动力和更快的发展速度。
我们把这个O2O创新服务平台命名为叫“盛景智汇”。希望“盛景智汇”,能够通过线上的移动互联网,和线下的实体中心将来自全国的100万家优秀的中小企业,和来自全国和全球的一万家创新服务机构形成紧密的连接与协同,根本性的解决创新服务当中的信息不对称,将资源最大化的利用。
硅谷之所以成为世界创新中心,就源于它对于世界顶尖资源的连接能力,连接资源的广度、高度与深度。它既具备全球化的虹吸效应,又具备全球化的辐射效应。所以,硅谷的企业都是全球化思维,全球化营销。
所以,我们盛景希望构建一个全球创新的超级连接器。它具有向全球化的外延的延展能力,又有在中国区域化、本地化的、扎根深耕各级市场的能力,从而构建起地方、全国、全球的三级高速连接体系。这样的连接体系,我相信也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全球服务创新网络。我们不仅仅可以共享出租车的出行,共享闲置的房屋,还可以共享联合办公,更可以共享企业级的服务、创新的服务。
2.创新的高铁:中国和全球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
我们今天所构筑的“中国创新服务高速骨干网”,形象的比喻就是创新的高铁,是中国和全球创新的基础设施。
谈到基础设施,我们可以看看阿里巴巴。今天阿里巴巴的各个业务模块如果上市,加起来总市值估计已接近五千亿美金。通过淘宝、天猫,阿里巴巴解决了电商信息流的问题;通过支付宝和蚂蚁金服,解决了资金流的问题;通过菜鸟,解决了物流问题。所以,阿里巴巴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就是电子商务领域的基础设施。为什么叫基础设施?任何一家企业和个人,只要参与到电子商务相关领域,你就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大或小要跟阿里巴巴产生这样那样的关联。对于阿里巴巴来讲,或早或晚,或大或小,将会获得相应的收益,从而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
而盛景希望成为创新服务领域的基础设施。我们希望,在这个领域,未来任何一个想参与到创新、创意、创业的企业家或者个体,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早或晚与盛景的基础设施产生这样那样的关联——这就是我们未来盛景的一幅宏伟的蓝图。
3.过去9年的奋斗,帮我们节省了20亿!
围绕创新的五大要素,盛景已经进行了9年的耕耘。从创新方法论与工具、资本、人才,到技术,到市场推广,任何一个中小企业要想进行有效的创新,任何一个经济体要想进行转型升级,这五大要素缺一不可。创新的五大要素必须要齐全、聚集,还要有化学反应,这是创新的难点所在,但恰恰也创新的价值所在。
在盛景未来的9年,我们要做的事情是:让这些创新要素在全国各地聚集,并产生化学反应。过去,我们也走了很多弯路,耽误了很多事情。但是,当今天我们要迈向一个新的征程的时候,我心里也很清楚:过去9年的奋斗,帮我们节省了20亿!我们用时间,换得了今天的一个高起点。如果其他公司或部委想要做类似的事情,我大概测算至少需要20亿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过去9年的每一天并没有白过,任何事情都是一种承上启下的积累。
展望未来,我们再次出发。基于过去9年的积淀,我们已经有了新的开始。未来有多近,在于你已经走了多远。过去9年的积淀,使得盛景今天迈向创新服务高速骨干网的计划,绝不是海市蜃楼,而是装着满满的信息,我们心里非常有底气,也很踏实。因为这就是我们过去9年一直在做、在积累的事情。
借助我们开放的平台、全球化的母基金、全球创新大奖这些一个一个点状的珍珠,我们今天只是用创新服务高速骨干网把它们串联起来,把它们变成一个完整的激动人心的未来想象空间。
如何构建"中国创新服务高速骨干网"?
1.两面市场的高效连接,类Uber的高效 共享模式
怎么实现这一切?平台型模式已经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清晰的结构框架。我们左边要连接中小企业,在地方上对中小企业连接最紧密的就是地方政府;在右边要连接创新服务机构,所以我们要打造创新服务的共同体。我们既有在线互联网的模式,也有线下的创新中心。我们会通过盛景创新社群予以转化和落地,予以实践和推动。
这个平台型模式,在盛景过去九年里面,已经有所推进并且初具雏形。今天我们要做的,是把它从品类上,从过去相对比较侧重于新三板,侧重于商业模式,扩展到更多的品类;在区域上,从过去比较侧重于北京,今天变成在全国各地,变成互联网模式。
所以,今天的创新高速骨干网,并不是我们一夜之间突然想出来的,它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对盛景过去9年的总结和传承,也是对我们未来9年、10年新的展望和规划。
2.联合万家机构建全球化信息服务的共同体
这是一个类Uber的共享经济模式。右边的创新服务机构,我们要采用认证审核制。企业家的时间是最宝贵的,所以我们需要选择优质的创新服务机构。为此,我们要构筑创新服务共同体,甚至要进到生态链的投资。我们希望,通过多年努力连接到一万家优秀的创新服务机构,从而连接起100万中小企业。
这样一个创新服务共同体,大概有接近15个大类,六七十个小类,数百种的服务项目。从创新的顶层设计、新三板挂牌上市、股权 融资 、债券融资、投资、法律与审计等等,实现清晰的结构化分类。每个分类背后,都可以找到这个领域最优秀的,最适合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我们尤其侧重于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的加速发展,而不是草根创业者的起步。因为在创业服务领域,已经有很多机构在做了。盛景作为一个平台型公司,大量的投资和支持了创业服务领域的公司。而我们盛景自身希望在针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领域加大投入,变成我们的主营。
我们要构建的”全球化创新服务共同体”,具体来讲,传统从职能型、行业型、区域型三种维度,来对创新服务机构进行划分,进行结构和管理。未来的盛景,不仅有一个综合性的平台,也会有垂直的平台。在某些行业的领域里,我们会进行纵深布局,同时还会有一些区域性的机构。当我们从这三个维度去划分创新服务共同体机构类型的时候,我们未来的对接效率会更高。
3.”七剑下天山”推动供给侧改革
不仅如此,我们把创新服务共同体叫做“七剑下天山”,这反映了我们不仅仅是要实现供需对接,而是我们要全力以赴地推动供给侧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获得更好的创新服务支撑。
今天中国的创新发展为什么遇到这么多的挑战和瓶颈?其实还是因为创新服务机构不够多,质量不够高,模式不够好。所以,我们不仅要培训中小企业,我们还要大量地培训创新服务机构,不仅要培训,还要大量地投资。
在供给侧方面,我们既有企业服务的早期孵化器,从小培养,也会有面对企业服务的独角兽成长营,通过”培训+增值服务“做加速,也会有全球创新大奖的企业级服务行业大赛,还会有企业服务的直接投资基金。同时,通过我们的母基金加强连接力,引导更多的一线天使、VC、PE投资企业服务领域。
在美国,投资在2B领域的资金占到整个VC、PE的40%,在以色列占到80%,而这个数字在今天的中国只占5%。因此,我们希望和引领更多的风险投资投资在企业服务领域,这是中国发展的下一个大风口,大浪潮。与此同时,我们还会建立企业服务的联合办公空间,让企业服务的小伙伴聚集在一起,让大家共同发展。最重要是我们创新服务集群中心的建设,可以帮助这些服务机构拓展全球市场。
所以,通过“七剑下天山”,我们已经在强有力地推动供给侧的创新和改革。
4.2B企业服务领域:知识是入口,服务是结果
数以百万计正在寻求创新的中小企业,既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也有巨大的商业机会。对于盛景来说,我们希望帮助这些中小企业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财力投入之下实现低成本的创新,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的对接和供给。为了实现这一切,需要大家真刀真枪地走到创新的道路上。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会员制提升服务质量,既有在线的高端培训,也有线下的高端活动,也有服务对接。
总之,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之下,我们希望真正地团结那些有志于创新、下决心创新转型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来真的,不来虚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各个业务板块里面,都把资本的协同当作一个重要的内容放在里面。因为只有大家把钱都拍出来,这才是真的。创新只有动真格,只有动真刀子,才能真的有可能推进。
我们认为,知识是入口,服务是结果。虽然很多人在谈服务,我们今天谈的也是服务对接的平台,但是我们要回到事物的本质。知识是入口,在企业级服务领域里面,这是一个洞见,这是一个行业的本质。如果把一个VC摆在你面前,如果你不懂得如何设计你的商业模式,甚至不懂得如何估值,即使放一万个VC在你面前,谈一万次也是白谈。我们在淘宝、天猫上去买一样货品,或是用滴滴打车、Uber打车,不用人教你就会。但是,企业级服务如果没有人教你,你就傻眼了。所以,在企业级服务领域,知识是入口,服务只是一个结果。
盛景的在线APP盛景智汇,会有数百堂高端企业服务培训课程。在全国各地,我们不仅仅要做服务的对接,还要首当其冲把企业家的思维、观念的转变、创新方法论、工具的掌握变成前提条件。当我们有了”知识是入口“的认知之后,未来的盛景智汇APP,我们的互联网服务就会从免费到收费,不断地扩张内容,不仅有在线,还有线下,因为企业家希望有更多的集群头脑风暴,希望有更多的私董会,希望见到更多的大咖和分享他们的真知灼见。
5.用双层免费模式高速推动创新大规模普适性发生
对于创新服务集群中心,我们会在全国建立300个,在地级市、百强县区做我们前期的着力点。今天我们要先从顶端抓起,先从见效快的地方抓起,从高铁到铁路,到高速公路,到公路,我们希望构建一个企业级服务的基础设施,这也是在全中国,乃至在全世界历史上面都是最为宏大的一个企业级服务基础设施的建立计划。我相信,这一切一定会加速中国的企业服务和创新服务五年乃至十年以上,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举措。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从现在一点一滴的开始,未来就会一步一步的实现。
盛景创新服务集群中心的运作模式,我们称之为双层免费模式。我们希望有志于当地经济转型的地方政府,能把当地的空间免费提供给盛景,而盛景会免费提供给这一万家创新服务机构,从而产生规模效应、产生平台效应,从而变成共享模式。这样做最简单的好处就是让创新服务机构迅速的形成集聚效应,从而推动创新大规模普适性的发生。我们希望通过双层免费的模式高速的实现这一点,由此解决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的巨大痛点,形成这样一种非常清晰的区域创新、集群集聚模式,最终高效地帮助区域生态建设提速五年以上。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在BAT、华为、小米等这些最优秀公司的带领之下,跟美国、日本这些先进国家基本上没有任何落后的感觉了。但是,我们在中小企业、在传统产业、在创新转型方面的落后还是非常之大的。所以我也希望盛景的团队、盛景的学员、盛景的合伙人一起努力,能够为我们区域创新生态至少提速五年以上,我相信我们完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
对于盛景来说,我们有右边的创新服务共同体,有左边的中小企业,盛景要作为一个平台把它连接起来,我们有300个线下的实体集群中心,有在线互联网的APP,有500位城市合伙人,所以今天不是给大家说一种可能在做的事情,而是我们已经在做,而且我们这次是全力以赴的,没有任何的保留来做这件事情,因为我们觉得这件事情整个逻辑是非常通畅的,而且它是一个历史性的,一个前无古人的一个风口,一个大的机会。
这是历史赋予盛景的使命!盛景不往前走,谁往前走?
1.双层免费模式能否走下去?
大家可能会关心,做这样一个宏大的事情,盛景又是双层免费模式,你怎么盈利,能不能走下去?我们推崇低成本创新,我们认为创新要把知识变成钱。所以,我们的创新服务集群中心,首先要能够低成本的运作,而且要能够盈利。这样才能做成一个良好的样板。
盛景本身已经具备了全球化连接资源的能力,全国性O2O运营的能力。我当年在清华紫光上市公司管理了22个分公司,管理了数十亿的业务,而我们团队成员有非常多的合伙人都有类似,甚至更大规模的运营经验,还有生态链投资协同能力。小米顺为基金支持了小米的快速发展,构筑了生态链。盛景希望未来我们的母基金能够协同到创新服务骨干网的建设。
所以,在这样一些宏伟的蓝图背景之下,我们决定做一件我们过去不想做,不敢做的事情,就是把智库连上。过去太多地方政府邀请我们去地方上,我们说非常抱歉,我们人有限,我们去不了。甚至去年地地方政府委托盛景管理的地方基金达到10个亿,我们也说非常抱歉,我们去不了。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委婉的拒绝来自于学员和地方政府需求的时候,有一天我们想这可能就是痛点,这可能真的就是来自于市场的呼声。
我们就会倒过来想,既然市场这么需要,我们是不是可以联合起来,我们是不是可以往前走一步,我们甚至在想,如果盛景不往前走,那谁会往前走呢?所以,这就是我们承担历史使命的一个选择。
2.打造300个创新中心,创造千亿市值
那么,有了这样一个决心以后,我们就在想,有没有可能再往前走一步,有没有可能更为开放的建立盛景的合伙人体系,我们既然已经有美国的合伙人了,我们能不能有地方上的合伙人,我们能不能更开放的架构我们的团队体系呢?所以我们又产生了城市合伙人这样一种新的组织架构,我们经过6个月的MVP,在全国挑选了第一批15位城市合伙人。
我们这次决定迈出历史性的步伐,我们与城市合伙人共建合资公司,而且是100个合资公司覆盖300个创新城市服务集群中心。那么,这是一个重大的组织创新,我们不仅仅是有简单的业务合作的方式,而是一种合资公司的模式,我们不仅分享培训咨询方面的短期收益,我们也分享在未来的母基金和投资方面的收益。所以,我们这就是全品类,一次性和我们地方的合伙人进行合作。
这就是BAT把它的基础设施交给了地方的伙伴来运营,如果未来是它的千亿市值的公司,如果未来是一家甚至千亿美金市值的公司,这里面蕴藏多大的可能。未来我们想从100个合资公司,覆盖到300个创新中心,甚至上千个创新中心,所以这是组织创新的新标杆。
所以,盛景的创新服务高速骨干网计划我们不是说着玩的,是动真格的,我们既有商业模式的创新,又有产品的创新,更有组织结构的创新,所以我们相信这件事情有极大的可能做成,无非是早一年,还是晚一年的问题,无非是早两年,晚两年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下决心做的,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来没有失守过。我们在创业的第一天就提出要打造中国领先的中小企业服务门户。9年以来,我们换了很多的姿势,换了很多的路径,换了很多的战术,但是这样一个大方向从来没有改变。所以盛景的千亿市值新蓝图是一个共享经济的新的尝试,它是一种全新的品类,它是创新的高铁,它是创新的基础设施。
那么,这些关键词我想它有着足够的想象空间,但是激动人心的它也足以支撑我们迈向一个千亿市值的公司。也许它是一千亿人民币,也许是一千亿美金;我们希望保障一千亿人民币,冲刺一千亿美金。当然这条路还很漫长,还有很多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但是我们愿意为之而努力。
3.一起携手起来All in赢得未来世界的尊重
我们希望All in。我们相信这次All in有更多的可能。
在2个月之内有10位合伙人加入我们团队做这样一件事情,而我们会有近100位学员的城市合伙人加入做这件事情,我讲的就是最近几个月的事情,今天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的代表他们也鼎力支持我们。
此外,我们有近两百家服务机构,已经加入我们的体系,我们相信有这么多的共同体的资源,大家都有共同的认知,这一次我们的All in一定会取得我们预想的成果,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更多的地方政府,更多的企业家,更多的城市合伙人和我们一起All in。因为这件事情不仅对我们自己非常重要,对这个国家也非常重要。
对于盛景来说,我们希望帮助这个国家成为一个世界创新型强国,这是一个时代的机遇,也是一个时代的挑战。所以,我们这一群人在一起做一件事情,就是帮助我们国家成为一个世界创新强国,我也希望盛景是中国成为世界创新强国当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我相信在十年之后,盛景对于中国的贡献会大于至少等于华为、联想等等对于中国的贡献,因为他们都致力于把自己变成一家万亿级的公司,盛景永远致力于帮助数以十万计,百万计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从而帮助我们这个国家,推动我们这个国家成为世界创新强国,这是我们所有团队的初心,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我们做全球创新大奖赛的时候,当时我们的利润才七千万,我们要拿出从奖金到活动费用一共250万美金、1500万人民币办这场大赛的时候,内部有很多讨论。我在思考之后,也有一些纠结和彷徨,是不是要这样做,是不是等我们企业做大了再做这样的事情。但是,后来我想,就应该在我们企业还不大的时候,第一时间投入进去。过去的200年中国靠瓷器、丝绸、茶叶走遍全世界,过去20年我们靠低端附加产品走遍全世界,但是没有赢得世界的尊重。我们希望在未来的10年,20年,中国可以依靠创新和资本走遍全世界,赢得世界的尊重。
全体盛景的学员企业,全国的中小企业、资本创新服务共同体和地方政府,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赢得未来世界的尊重,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