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ye中国总经理苏淑萍:自动驾驶最大的好处就是安全
5月12日上午,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7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中以 人工智能 高峰论坛”在成都顺利举行。科大讯飞、 Mobileye 等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企业受邀参与了会议,并发言。会议围绕着“共同聚焦中以人工智能创新合作新机遇”主题展开相关科技、投资、创业”等内容的讨论。
会议上Mobileye中国区域总经理苏淑萍就Mobileye在 无人驾驶 领域扮演的角色、起到的作用,以及无人驾驶对整个行业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阐述,以下内容根据苏淑萍的演讲速记整理(有删减):
首先介绍一下公司,1999年公司成立,在以色列的耶路撒冷,目前在全球700人不到,分公司在上海,员工14个人,主要做业务拓展和本地业务支持,在全球有将近50个国家开展业务,也在大多数的车厂得到了应用。2014年8月1号,公司在美国上市。
这张图上是在目前为止Mobileye已经发布的一些技术,在这个上面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能够 识别车辆、行人、车道线、红绿灯,这个上面有一张绿色的地毯。在我们可视的范围之内,每一个像素点都标出来可通过或者不可通过,如果可通过就标成绿色的点,不可通过的就根据物体标上不同的颜色。如果是一辆车子,我们在前面可能会标上红色,侧面标上粉色,甚至我们会把旁边的道路根据材质不同打上标志。
对未来的自动驾驶来说,可以通过这个区域做出更多的个性化应用。 在正中间有一个蓝色的线,这根线其实是一直在往前跑,这根线是电脑,或者说是我们这个系统自然通过深度学习的方法自己找到的一条行驶的路径。它是根据它所获得的所有信息的输入之后,自己找到可以行驶的一个方向。
非常简单的介绍一下公司和我们的技术,在接下来我会把相关的应用层面分成两个层面来讲。
很多人说我们是业界的大牛,我并不这么认为。第一,公司在这块做得比别的公司时间长了一点而已。第二,在这个领域做得非常专注,没有拓展别的技术。第三,的确是大环境起来了,目前,ADAS是安全法规进一步提升的要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自动驾驶 ,目前在整个汽车行业来说都是一个最热的热潮,也是我们认为在未来30年到50年之间会对汽车行业带来最大变化的一个趋势。
从ADAS这个角度来看,Mobileye有两个主要的产品线,或者我们叫应用。第一块就是现在在各车厂已经在实施,然后在市场上大家也都买到ADAS的一些功能。比如像最早的AEB、ACC。在这个过程当中,Mobileye提出的芯片里面搭载了我们的软件,在二级供应商的产业链上出现的,我们跟业界大量的人合作,通过他们给车厂解决提供解决方案。在中国我们得到了好的应用,在国内我们第一款的搭载了我们系统的这个自主品牌车是上汽去年发布的I5,包括今年的I6也是搭载了我们的品牌,相信未来几年我们会在自主品牌车上得到更多的应用,也是非常感谢在座的各位主机厂朋友的支持。
在过去的10年当中,我们通过提供视觉在行业内的一些创新应用,从2017年开始,(英)上面搭载了第一款通过视觉和雷达集成的(CW)这样的功能,到现在大家对视觉的技术越来越认可,我们通过在2010、2013、2015年实现只有一个摄像头来实现多功能,最早的从LDW,到交通标志识别,到后来的AEB到后面的ACC,所有这些功能都是用一个摄像头实现的。在2015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奥迪实现了只用一个摄像跟车的功能,大家知道在特斯拉上面搭载了我们的技术。到目前为止,应该来说自动化程度,就是车载的这个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一款应用。在2016年我们有行业的最新一个应用,是去年推出的XC90和其他车上搭载的夜间行人的识别。
除了我们在前装的应用之外,我们也有在后装的产品,后装的产品我们主要是用在一些车队和这个系统,通过跟一些行业保险、租赁行业的合作来进行推广,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侧重商用车这个领域,是因为在目前来说,全球的这个安全事故都是高居不下,在中国也是非常严重。一方面中国的事故伤害非常高,在这个当中群死群伤事故非常严重,所以我如果没记错的话,在3月7、8号交通部发布的一个规定,在行业里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他们已经要求在一年之内,14个月之内9米8以上的客车搭载这样的功能,相对来说这个标准在中国是蛮激进的。
接下来讲一下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在未来Mobileye做什么东西?能够给这个行业带来什么东西?我们公司现在做的是三大技术支柱,第一块是感知,就是视觉感知这块。第二块我们叫REM,做一张适用于自动驾驶的地图。第三个是教会车如何去开车,或者说和现有的人开车的车流去混的行进。
之前大家都知道Mobileye是一个以单目摄像头做视觉的技术,很多人会问我一个问题,你们以后会做立体和双目的吗?我们现在是做的三目,再后来是八目,在前方是三个摄像头,在侧边一边两个,后面一个,加起来是8个,这个大家都知道的环视系统是完全不一样的,环视系统现在更多的把周围的图像捕捉进来,给驾驶员提供一个去看周围环境的图像,但它并没有对这个图像当中的目标物去进行检测。
第二个部分,讲的是我们的地图。Mobileye不会做地图,这个不是我们的强项,但是现在基于我们的ADAS地图,已经装有这么多我们系统的车在跑了,我们是不是可以新建一张地图?它最大的挑战在什么地方?地图搜集成本非常高,地图更新速度不够快。通过我现有已经搭载的这些,如果我们在路上已经有上百万辆的车在路上跑,这个时候搜集这个数据的成本不是特别高。第二个,因为大量车的实时更新,所以我们的系统更新速度也是非常的快。
以我们现有的技术来说,不考虑成本和太多法规因素的话,也许用不了5年,我们就会看到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如果路上100%换成这样的车需要多长时间?50年、30年、100年?基本上大家都认为不太可能100%。从5年到50年这个中间是什么阶段?这个过渡阶段是说我们自动驾驶车会越来越多,有人驾驶的会越来越少,但是自动驾驶的车和有人驾驶的车是混流的。现在做得是把车智能化,让它网联,你要汇入到这个车流当中去,碰到各种复杂的情况怎么处理,这个才是我们碰到的最大的挑战。
从刚才讲的这三块来说都不是独立的,不是说我要把每一个技术都是独立系统的,这三个系统对这个车辆的操控来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最后,我相信这个行业的步伐比我们想象的会走得更快。
重磅福利!【 2017中国互联网+新商业峰会 】, 6月15-16日两天3000人次, 大咖云集, 期待你的参与, 限量钜惠 票 等你拿!
本文作者亿欧,亿欧专栏作者;微信:i-yiou(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