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贷行业协会郭大刚:现金贷逆势狂涨背后缺乏征信,迟早崩盘!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北京网贷行业协会郭大刚:现金贷逆势狂涨背后缺乏征信,迟早崩盘!

【编者按】 网贷 P2P逐渐走上合规化,最终的洗牌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也应该会持续进行下去,无论是从业者还是媒体都冷静下来。相反, 现金贷 逆势狂涨走上风口,舆论更是褒贬不一,这个监管空白的领域和当年 的网贷P2P似乎如出一辙,积累的风险不容忽视……

本文转载自零壹财经 ,作者 郭大刚 ,原文题目《缺乏 征信 服务基础设施,现金贷崩盘只是时间问题》, 亿欧编辑整理,供行业内人士参考。


个人理解,中国国内的“现金贷”业务与美国的payday loan有本质的差别。

“现金贷”在中国国内的业务标签是“微额”、“速贷”,都声称业务模式源自于海外的payday loan。声称市场规模都是基于对就业人口中低收入者的需求覆盖。基于信用,成本更多是贷后线下催收和贷前的信息对称性定价。

法律问题是解决交易的安排等等,前提是首先要有合理的业务逻辑和必要的持续盈利能力。

核心问题是要有清晰的风险边界和适当的风险控制/对冲的安排。

对于风险边界,如果机构没有明确的认识,那么就是要承受整体风险敞口的局面,那就需要做好相关的风险准备。

盲目的扩张交易额和存量规模,就意味着发展速度越快,风险累积越快。

有关“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的报道,从2016年10月至今,已近半年,各部门的政策陆续出台,政策导向非常清晰。

2017年春节之后,进入3月,各个媒体都出现了有关现金贷、网贷行业交易规模和在贷余额数据的内容。

作为以中国民间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为研究标的的观察者,看到这些媒体报道的内容,不免生出一丝的担忧来。

824网贷监管导致行业内大部分中小规模的以房地产抵押形成基础资产的平台机构无法在既定的时点达到小额分散的刚性要求。而小额分散基础资产的开发需要相当的积累周期。这就导致了前期大量投资获得的投资人资源面临着失去价值的困境。前期业务风险较高,对于贷前贷后风控能力要求较高,线上资产获得性较强,基础资产获得渠道较多的现金贷就成为这些平台机构的救命稻草。相当一部分机构按照监管套利的习惯思路认为备案是特许经营,类似于牌照管理,所以牌照存在价值,应该坚持到获得备案, 即使业务毫无起色或者没有竞争力、甚至有一些亏损和风险,只要获得备案,就可以通过后期的牌照交易收回前期投资成本获得预期收益 。所以就出现了在2016年8月24日之后,随着专项整治的深入开展,现金贷业务规模和媒体关注度反而逆势狂涨的局面。

专项整治是规范市场的过程,更多的对于市场参与机构提出明确的能力要求。伴随着市场规则的建立,部分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应该出清,而不是变相借尸还魂。

那么,这个阶段涌入现金贷市场的机构和前期已经规模开展现金贷业务的机构相比,在基础资产形成能力上并没有更有效的核心能力,反而是更缺乏核心能力。这些机构继续沿用前期的思维方式,试图更大规模的通过互联网方式开展营销获得更高的杠杆率。这就使得现金贷业务面临更快的风险累积,从而危及到存量市场。

大家要意识到,通过互联网加杠杆,基于互联网的交易过度耦合,风险传递高效而无法隔离和阻断,这就会向既有的金融系统传递金融风险。

技术是双刃剑。

对于业务创新而言,金融业务首先要考虑的是确定要面对的风险而不是仅仅是预期收益。在不能够清晰定义业务风险边界的前提下,面临的风险就是无穷大;在不能够承受相应风险的时候,面临的就是绝对的必然的高风险。对于创新业务,首先是要描述清楚风险边界,再看看是否有承受能力,或者合理的分散风险的能力,再考虑其他的业务逻辑。

面对外部性,如何避免个体生病全体吃药的解决,是我们大家共同面对的挑战。规模越大的机构,外部性带来的挑战越大。

在中国当前缺乏征信服务基础设施的前提下现金贷业务无法确定资金使用场景,无法解决多头负债带来的过度借贷问题 ,缺乏建立在 大数据 基础设施上的反欺诈核心能力,由于互联网的外部性导致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 崩盘只是时间问题,平台一旦通过互联网开展这类业务,骗贷者就像蝗虫一样蜂拥而至,啃噬完一个平台再到另一个平台继续,平台基本就踏上不归路了 ,业务拓展速度越快,在平台上累积的信用风险就越大。甚至某些持牌机构也开展类似的业务,罔顾风险累积,一旦出现市场情绪驱动的情形,很可能快速传递,穿透风险防火墙,演变成系统风险。

建议在加强民间借贷信息共享,建立和开放个人征信系统,在建立大数据反欺诈等核心风控的基础上,再考虑渐进地开展类似业务。

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出现了在贷余额持续增长的内容。

在专项整治之下, 如果网贷行业的在贷余额还上涨,是真实的资金需求驱动的吗?还是骗贷风潮再一次席卷? 有专家说是,专项整治的小额分散政策导向之下,网贷机构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的不降反增;有的专家说是,被动应对政策导向,继续创新叠加区域政策差异带来了存量新增和迁移双重驱动的结果;有的说,是消费市场迅速崛起带来的井喷驱动.........

我个人认为, 在中国货币体系的框架下,治标治本,杜绝压下葫芦浮起瓢,要根除非法集资形成原因,简单被动的,只能带来风险收益提高下更严重的风险累积,直至最终崩溃 ,而现在互联网系统过度互联之下,一发千钧,无法简单隔离风险,无法独善其身,系统性金融风险和涉众性社会风险是风险防控的首要。

随意打赏

北京p2p网贷北京网贷平台北京网贷协会北京网贷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