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FPB出新规,重点整治“现金贷”,限制债务陷阱
10月5日,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出台新规,限制现金贷债务“陷阱”。该规定要求出借人放贷前评估借款人是否有能力还款。在《联邦登记》发表21个月后,新规将会生效。
事实上,美国关于 发薪日贷款 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在经过五年的调查研究、阅读超过百万条反馈意见后, CFPB 得出结论:发薪日贷款的商业模式建立在让借款人深陷债务泥潭之上。
互金通讯社了解到,通常来说发薪日贷款额度较小,会在借款人获得薪水之前到期,期限通常是2到4个星期。一般年化费率超过300%,甚至可以更高。贷款的一个条件是借款人填写延期支票来还款,或者允许出借人自动从自己的薪水账户扣款。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超过4/5的发薪日贷款会在一个月之内被复借,通常在贷款还款日或还款日之后不久(被复借);事实上,大约1/4的发薪日贷款初次借款人会复借9次,甚至更多次。借款人要偿还的费用远远超过一开始他们借出的费用。通常在一次复借后,1/5的发薪日贷款借款人最终都会违约。
如果借款期限在18个月内,一半的发薪日贷款或者发薪日贷款-分期网贷借款人的银行账户会被扣款(注:由于账户资金不足,这种扣款可能会失败)。这些借款人要承受约185美元的银行罚金,他们还要偿还出借人因此收取的一些费用,例如滞纳金或者还款费用。
CFPB发现如果借款人在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账户被扣款失败,36%的此类账户会被关闭。这通常发生在此类账户因为资金不足被扣款失败的90天以内。
CFPB认为不断的借新还旧让单一的难以偿还的债务变成了一个长期的债务陷阱,CFPB现任负责人Cordrady打了一个比方:这有点像搭上出租车穿越小镇,结果发现自己置身穿越国境的耗资巨大的旅途,还没有能退出的斜坡。
CFPB新规试图让这个恶性循环从一开始就停止:不要让债务从一开始就难以偿还。它决定把"板子"打在出借人身上:首先要评估借款人是否有能力还款。
新规要求出借人向在CFPB注册的信用报告系统报告和获取(相关出借人的)信用信息来完成完全偿付能力测试或本金偿付能力测试。出借人可以申请成为CFPB的注册信息系统,CFPB会予以认定。
作为消费者信用报告公司,这些注册信息系统要接受相关联邦法律的监管。出借人被要求汇报基本的贷款信息和这些信息的后续情况。
发薪贷具有高效率、高风险、高利率三大特征,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无疑会给平台肆意发挥的机会。此次CFPB出台新规与国内监管开始重点整治 现金贷 ,在时间和理念上不谋而合。
“现金贷”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发薪贷,我国的“现金贷”业务兴起于2015年左右,正值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期。
从服务方式看,我国现金贷出生就带有互联网基因,主要通过互联网平台运营及提供服务,在便捷性上完全不逊于英美同行。同时现金贷具有的推进金融市场化、完善金融供给体系、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增加消费者选择空间的巨大社会价值不容忽视,近年来,国内现金贷业务迅速崛起,已成为互联网金融与消费金融融合发展的代表性产物。
但也因为发展迅速,导致国内现金贷业务目前面临舆论“妖魔化”困境。例如部分平台设置利率过高、收费等信息披露不明、诱导用户续贷(长期周转)、刻意弱化逾期提示以造成用户逾期罚息等行为,严重伤害了消费者权益,造成行业名誉透支。其次部分平台自身风险控制能力薄弱,但为了提升竞争能力,盲目比拼放款效率、授信额度,形成风险隐患。因此,国内监管部门的重拳整治已经“在路上”。
据了解,央行副行长易纲近日公开表示, 普惠金融 必须依法合规开展业务,要警惕打着“普惠金融”旗号的违规和欺诈行为,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经营,都要纳入监管。
在此之前,银监会就明确要求做好现金贷业务活动的清理整顿工作。随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地也连续发文整顿现金贷业务。
业内人士认为,消费金融在中国发展到现在,对于整个互金行业及普惠金融领域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细分市场。但是,由于消费金融中小额现金贷相对落地难度很低、速度更快,所以目前看到了大量现金贷的身影,而未来消费金融领域真正有大前景的还是有场景的消费信贷(消费分期)和针对优质用户的大额现金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