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市场未来结构定型,公办园约占比50%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幼教市场未来结构定型,公办园约占比50%

此前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受此政策影响,美股港股A股幼教板块曾应声下跌,人心惶惶。

针对此次教育部解读,有五大点值得关注 :进一步确立了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和发展目标;对民办幼儿园支持政策没有变,抑制非理性快速扩张行为;幼教结构定型,营利性的民办园有20%的空间;对小区配套园进行整改;《学前教育法》,列入了全国人大立法进程。

除此之外,我们第一时间联系各方人士做出深度解读。

一、进一步确立了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和发展目标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专门印发关于学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在建国以来还是第一次,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吕玉刚司长在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若干意见》是党中央对新时代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和重大部署,进一步确立了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和发展目标,进一步完善了学前教育政策保障体系。

这其实给所有幼教行业的发展定下基调和方向—— 学前教育公益普惠。

二、对民办幼儿园支持政策没有变,抑制非理性快速扩张行为

在此次文件中,第24条最为引人关注。其中条例明确,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

针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姜瑾副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对第24条规定做出回应: 对民办幼儿园支持政策没有变,抑制非理性快速扩张行为。

其中,姜瑾副司长进一步解释说,优先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文件是从这样一个定位出发,对近些年在民办学前教育领域出现的一些过度逐利的行为和乱象,提出了一定的限制性规定和要求。

这些要求实际上并不是为了限制民办教育的发展,而是对于现在经营民办幼儿园和管理民办幼儿园到底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要规范地做,提出一个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划出红线,明晰底线,目的是更好地引导社会资金理性地投资,引导依法依规办园。

除此之外,姜瑾副司长进一步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在第五条和第九条,对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第九条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引导更多的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换言之,若普惠性民办园提供的学位多、质量好,其可以拿到政府更多的财政支持。

最后姜瑾副司长表态: 事实上,政府对于社会资金举办民办幼儿园,积极鼓励大力支持的政策没有改变。希望抑制非理性、快速扩张的冲动,能够有利于更多的有教育情怀、有教育理想的人,来投资学前教育。 踏踏实实、脚踏实地地举办学前教育,办优质的学前教育。

三、明确幼教分层结构:公办园大概占50%,普惠性民办园大体占30%,实现80%的目标;营利性民办园有20%的空间

为了让绝大多数的幼儿能够享受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政府提出了一个双线提高的思路: 一方面要提高公办园的比例,另一方面要提高普惠性民办园的比例,两条腿走路; 尤其要把公办园的比例提高。也就是强调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大力发展公办园;逐步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到2020年全国原则上达到50%。同时,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吕玉刚司长表示,如果公办园的水平不提高,那么就意味着市场空间大。市场空间大,收费的水平就很难抑制住、很难压下来。入园贵的问题很难得到解决,因此必须坚持公益普惠的方向。

“从全国来讲,公办园大概占50%,普惠性民办园大体占30%,实现80%的目标;营利性民办园有20%的空间,满足一些特殊家庭的选择性需要,可以上高收费的民办园。这种高收费,相比于过去过度逐利的行为也应得到了较大遏制,大体是这样一个结构。” 吕玉刚司长做出了相应分析:“我 们通过调整,既提高了普惠水平,也鼓励支持了普惠性民办园的发展,也给营利性民办园留出空间。不是不发展民办园或是遏制其发展,是希望公办民办并举,各类幼儿园都得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不同学前教育的愿望要求 。”

这意味着 幼教市场的结构基本定型,普惠性民办园大体占30%,实现80%的目标,营利性民办园有20%的空间。

四、小区配套园整顿

《若干意见》要求将小区配套幼儿园办成公办园或者是普惠性民办园,目前很多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即使有配套园,也有很多是非普惠性的。

对此, 吕玉刚司长明确,小区配套幼儿园竣工验收、移交,必须要经过教育部门签字画押认可 。除此之外,要做好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土地出让、建设、验收、移交办园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对配套幼儿园缓建、缩建、停建、不建和建了不交等问题要进行治理。在整改到位之前,文件明确提出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对过去存在的问题,下一步要进行专项治理。开展专项治理的文件马上要下发,要求各省区市对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情况进行专项治理,要在明年年底前治理整改到位。

除此之外, 教育部明确,针对当前学前教育存在一些亟待治理规范的突出问题,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小区配套园治理、无证园治理、过度逐利行为治理以及幼儿园“小学化”治理等专项治理工作。

五、《学前教育法》,列入了全国人大立法进程

在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上,吕玉刚司长还透露,《学前教育法》,这个已经列入了全国人大的立法进程。现在教育部正在组织力量研究起草这个法的文本,建立督导问责机制等方面的重要举措。

各方观点:

法国巴黎银行亚太区执行董事朱泉星:我觉得教育部解读是好事,进一步澄清和支持国家要规范幼教的决心。对社会力量促进幼教发展也是好事,定了规则,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皖新资本CEO郭剑寒:定了调子,有利于真正做产业的人而非套利的人。

21世纪教育集团:坚决拥护。

广证恒生研究员田鹏: 我觉得这次官方的解读,最有价值的是监管层对学前教育定位的问题 。我们之前发的点评就提出来这么一个观点:今年以来的政策,无论是民促法送审稿、校外培训规范意见,还是近期的学前教育,本质上都没有脱离监管层对各个细分领域的定位,但是市场往往预期不足。所以后续政策研判其实是需要非常重视监管层对各个教育的细分赛道的定位和态度的。

比如,当你从“民办教育是公立教育的有效补充”的这个定位出发去思考的时候,结合这几个细分领域的实际情况,对这几个政策就会有更深入的认知和一定的预判。这次监管层的对于学前教育的定位非常清晰了,就是定位为“公益性”,后续政策的细则都不会脱离这个范畴。

另外比较有意思的是监管层强调了小区配套园这一点,而且把这个定位为“重要”的学前教育供给,后续这一块的整治力度估计还会加大。

比较遗憾的一点是现在对于存量的已经上市的园所,监管层没有提出明确的处理意见。 看原话是:下一步我们将共同对相关的企业和幼儿园进行全面排查,针对不同的情况按照《意见》的要求分类提出一些治理的要求。具体的一些政策还在研究制定的过程中。

雅居乐教育高级投资经理李韬韬:全篇在强调学前教育的公益普惠性和对学前教育的监管的规范,后续的政策的制定也是以此为依据。 个人认为,未来出台的法规不会对目前学前教育的资本逐利行为的限制有放松。 政府部门是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但是鼓励的都是普惠性幼儿园,对于营利性幼儿园的支持很少,这个在一定程度上对踏踏实实做教育的这群人是利好的,对于资本来说,很难说利好。

相关推荐:

学前教育市场将重新洗牌?三位专家为你解读新政

【政策解读】最严幼教政令面前,民办园将何去何从?


在产业不断创新发展、智能融合、技术推动的新形势下,创业者需要一场可以指导各产业发展方向、厘清各产业发展脉络、引导并链接资本风向、有重大影响力和启发性的行业聚会。  

2018年11月29日-30日,由亿欧公司主办的“智能产业 美好生活”2018亿欧创新者年会曁第四届创新奖颁奖盛典将在北京国贸大酒店盛大召开,这将是一场汇聚5000名各产业创新者、行业领袖、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行业盛会;是一场以引导、指引产业风向为目的,启发并分享成功案例,将国内外先知学者的思想提前带到国内的预见性盛会。

2018亿欧创新者年会曁第四届创新奖颁奖盛典详情链接:

https://h5ip.cn/fsjN

幼教市场未来结构定型,公办园约占比50%


随意打赏

幼教行业市场幼教市场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