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程师吴恩达,在谷歌和百度工作有何不同?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吴恩达真的适合在谷歌”。在谷歌广告部门工作超过8年的一位高级工程师这样告诉腾讯科技。

在加入百度之前,吴恩达曾在谷歌主导创建了“谷歌大脑”(Google Brain)这一奠定了谷歌今后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地位的重要部门。他与分布式计算领域专家、谷歌技术奠基人Jeff Dean以及Greg Corrado一起,构建起了基于大规模分布式运算和大数据的“谷歌大脑”的基础体系,运用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将人工智能在谷歌产品中的运用带上了新的台阶。

最著名的一个例子是,吴恩达及团队运用16000个中央处理器核心,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训练的神经网络,让该系统仅通过收看大量的Youtube视频,来识别“猫”的图像,这在当时业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该技术至今仍然运用于安卓系统中的语音识别系统。

谷歌数据中心内景,不计其数的服务器上闪烁着LED光,仿佛人脑的神经元一般。

“谷歌大脑”日益成为谷歌各产品的背后驱动力,无论是其核心的搜索技术、广告产品还是Youtube视频等,都无一不运用到“谷歌大脑”的技术研究成果。

因而,当吴恩达在两年多前出任百度首席科学家,领导百度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时,外界曾期待他带领新的团队,在百度也同样打造出“百度大脑”。

但就在百度在去年百度大会上首次对外公开“百度大脑”后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一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吴恩达却以公开信的方式对外宣布将从百度离职,这一事件无论对于百度还是整个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来说,都将会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事。尽管对于他的具体离开原因,目前外界众说纷纭,还没有定论,但腾讯科技通过此前的调查采访了解到,这一事件或许暴露了百度自身的一些问题,例如不同部门之间此前缺乏合作共享。

实际上百度的搜索的数据此前并不向吴恩达所领导的研究院开放。如果这样的情况属实,或许成为吴恩达在实现自己一些具体想法上的一大障碍。

吴恩达去年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曾形象地将人工智能研究比喻成建造太空飞船,他认为,高性能的计算能力相当于飞船的“引擎”,而数据则是飞船的“燃料”,而缺乏了“燃料”的飞船,自然飞不起来。

而数据在部门之间不互通的情况,对于吴恩达来说,或许难以适应,因为他在加入百度前所在的“谷歌大脑”则完全是另一种状况。

“谷歌大脑”(Google Brain)一位高级工程师对腾讯科技表示, “谷歌大脑”在进行相关人工智能研究时,基本上谷歌内部任何部门的数据都可以随时拿来用。

“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意识很强,” 这位工程师说,“事情都是能够往前推进的。”

“谷歌大脑”在谷歌内部承担着人工智能研究以及应用到具体产品中的重任,“谷歌大脑”部门与谷歌的其他具体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割裂和独立存在,而是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位工程师说,“谷歌大脑”的人工智能技术成果,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谷歌各个具体产品中,例如广告部门、Youtube部门等,“合作共赢”是谷歌大脑和其他部门之间体现的最明显的一种关系。

这样的说法,腾讯科技在另一位谷歌广告部门的工程师那里也得到了证实,这位工程师表示,部门之间的数据完全共享和公开,例如他所在的广告部门,随时可以使用搜索部门的数据。

“连招呼都不用打,数据直接用就行。”这位工程师说。

除了数据以外,谷歌内部各部门的代码也几乎完全开放,这位工程师说,除了部分关键代码,比如他原先所在的安全部门,其他代码都可以看到。

他表示,谷歌内部80%的部门是合作关系。

“曾经有搜索部门的主管转到广告部门,他就鼓励用搜索部门的数据,促进跨部门合作,”这位工程师说,“这样很容易出东西。”

对于数据和代码的使用,谷歌内部完全是靠员工的自觉,并没有一个统一严格的管理政策,对于大型科技公司而言,数据无疑是最为宝贵的资产之一。谷歌内部一直以来的数据公开共享的惯例,也让数据的得到了最充分的使用,价值获得了充分的释放。

从谷歌到百度,再从百度离职,吴恩达的中文说的越来越好的同时,或许也更多地品尝到了中美科技公司之间的不同。

推荐文章:

吴恩达离职背后:百度AI派系之争,马东敏陆奇定胜负

本文被转载3次

首发媒体 亿欧网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谷歌软件工程师吴恩达宣布离职百度吴恩达离职吴恩达离开百度吴恩达机器学习谷歌ai技术吴恩达 百度百度吴恩达ai工程师谷歌工程师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