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亏损3千万,靠卖馒头成为亿万富翁,还要IPO!
作为国人早餐的传统项目之一, 包子 一直是街头小吃店、早餐车以及社区包子铺里的常规品类。
近日,一家做包子生意的企业—中饮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饮股份”)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公司专业从事中式面点速冻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一家“连锁门店销售为主,团体供餐销售为辅”的中式面点速冻食品制造企业。具体产品主要包括包子、馒头、粗粮点心、馅料等。招股书显示,中饮股份本次ipo拟发行不超过6200万股,募集资金9.64亿元。
中饮股份旗下最知名的是“巴比馒头”品牌,主要运营模式是加盟,90%左右来源于加盟商。2016年至2018年度,中饮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7.19亿元、8.66亿元和9.9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762.10万元、1.12亿元和1.43亿元。
销售区域方面,巴比馒头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销售占比达到90%,由于主要生产基地位于上海市,产品配送具有一定的区域半径,销售区域较为集中。
股权结构方面,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控股股东刘会平持有公司1.01亿股股份,其配偶丁仕梅持有公司1,902.78万股股份,刘会平、丁仕梅夫妇合计直接持股数量占公司股份总数的64.64%。刘会平、丁仕梅夫妇系公司实际控制人,另外,丁仕梅的姐姐丁仕霞持有股权3.72%。
从“刘师傅”变成“大富翁”
中饮股份的前身,也是一家普通早餐店。
中饮股份的创始人,刘会平是一名只有初中学历的青年,老家在安徽安庆的一个偏僻小镇。初中毕业后,刘会平凭借所学的面点手艺,在多地卖过包子。当时酒馆竞争激烈,他想找一个产品相关、操作简单、投入又不高的行当,在哥哥的资助下,选择了做馒头。在常州经营1年后,生意没有起色,又先后去了贵阳、南宁等地开店。
1998年3月,初生牛犊不怕虎的21岁的小伙刘会平怀揣着借来的4000 元钱只身前往上海寻梦。很快他盘下了一个早点摊子,刘会平的第一家馒头店开张了,由于对上海人的饮食习惯不甚了解,刘会平的生意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每天营业额不过200元,而摊位月租金却要6000元。两个星期后,刘会平只好关掉了店铺,血本无归。
在姐姐的支持下,1999年年初,刘会平的第二个包子店在上海的福建路上开业了,这次的生意比上次好多了。但没多久,他的隔壁也开了一家包子店。由于那家店的包子味道更适合上海人的口味,刘会平的生意很快衰败下来。
遭遇了两次失败,刘会平始终认为包子店是一门赚钱的生意,上海有2500多万人,如果仅有 20%的人在外吃早餐的话,那也至少是 500万人的生意;就算每人每天早餐花 个 4、5 块钱的话,那就是整整 2000 多万元的营业额。
为了让自己的包子开下去,刘会平反复品尝、琢磨上海人的口味,他开始意识到,想在以饮食讲究著称的上海站稳脚跟,必须拥有自己的特色,卖出自己的风格。另外,对于包子店来说,成功与否与店面的位置、包子的口味以及有效客户关系都非常大。虽然在上海大大小小的面食店五步一家,但在经营和制作上各有不足:小摊位虽然价格便宜,但卫生条件欠佳;大店面为图效益,采用机器拌馅,味道不够可口。大店面和小摊位的缺口,让刘会平信心倍增。
刘会平决定进行差异经营,在黄浦区的繁华地段开了一家新店,取名为“刘师傅大包”。口味上,他高薪聘请了一位在上海工作多年、熟悉上海人口味的面点师傅,经营花样多且价格适中的各色包子。食材上,馅肉从安徽老家采购然饲料喂养的猪肉,味道纯正,青菜全部采取人工切碎,保证口感脆爽。定位上,把店堂装修得既干净又卫生,把包子的价格定为每个7 毛的低端路线,克服了小店的脏乱,包子味道却又胜过大店,且价格又低,深受顾客的欢迎。
接着,刘会平决定在上海最繁华的、也是租金最贵的南京路上开店,南京路上多是豪华饭店和大型连锁餐厅,包子铺和周边环境格格不入,这一决定一开始并不被看好。但是,刘会平认为,南京路人流量大,且多是来不及吃早餐的白领,市场需求很大。就这样,刘会平成功把6毛钱一个的小包子卖进南京路,那一年,他赚了50多万元的纯利润。
2003年9月,刘会平把包子铺更名巴比馒头,随后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先后开了9 家专卖店其中 4 家自营4家加盟1家合营,基本辐射了上海整个市区。
2005年9月,放开加盟店后,扩张速度惊人, 2012年底,中饮集团的加盟店达到了1360多个。
为了保证所有包子的口味一致,刘会平开始建立馅料加工厂,随着加盟店越来越多,为了跟上产能消耗,中央工厂也跟着扩建,2009年拿出2000多万元,筹建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工厂,以此作为所有店面的“中央厨房”。
巴比馒头对门店的供应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中央厨房”直接配送制作完成的包子馒头;另一种是中央工厂配送馅料,包子现场制作,包子外的其他产品则全部由中央工厂配送。
截至2018年底,中饮股份拥有15家直营店、2641家加盟门店,并在上海和广州建立了生产基地。刘会平已不再是不再是不到 10 平米店铺的当家人,而成为了一个中式面点的制造商了。他的利润除直营店外,开始转为向加盟店销售包子馒头的原料或半成品,以及收取加盟经营费、管理费等。
炒股亏损3千多万
不过,赚钱的中饮股份似乎曾经迷恋上了炒股,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中饮股份投资收益分别为-3225.62万元、1088万元、18.16万元,2016年亏损3000多万元,主要是由于当年投资股票亏损3860.61万元,导致当年投资收益大幅缩水,随后便未进行股票投资。
2017年未理财收益则出现开始增长至1116.58万元,还将2016年度购买的2.9亿元的理财产品赎回,2018年未购买理财产品,将货币资金存入银行,期末银行存款约4.6亿元,产生利息1581.22万元,资金十分充裕。
存在现金收款及第三方回款情况
现金收款及第三方回款一直是ipo审核关注的重点问题,中饮股份仍存在上千万的现金收款以及第三方回款现象,内部管理不够规范,报告期内,现金交易额为2134.17万元、1339.62万元、762.65万元。
除此之外,报告期各期第三方回款金额分别为4907.64万元、4373.92万元、1784.63万元,主要系对加盟商销售、团餐销售、以及子公司克圣新材对外销售形成。
从辗转创业失败,到“刘师傅大包”初露锋芒,几年的奋斗和经验,使刘会平总结出了一套独有的“吃亏”生意经。如今,“巴比”馒头已经成为上海的居民每天早晨离不开的早点,但是尽管靠加盟模式急速扩张但是区域仍然集中在华东地区,地方性品牌属性明显,要想成为中国的包子大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要承担加盟模式背后带来的管理混乱问题,另外,中饮股份内部的规范化管理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