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创业30人」他要用人工智能技术补足10万病理医生缺口
DeepCare是一家将 人工智能 用于 医疗影像 的识别和筛查的科技公司,专注于研发医疗影像检测、识别、筛查和分析技术,通过融合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和 大数据 挖掘技术,致力将医疗影像识别技术提供给便携式医疗器械厂商和广大基层诊疗中心。
本期《亿欧视也》专访“人工智能创业30人”之DeepCare CEO 丁鹏 ,以下根据丁鹏口述整理,略有删减。
从零到一:人工智能浪潮下的柳暗花明
当你想开始一个事情,从零到一的过程在每一个时点来看其实都有很多问题,但是你走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回头来看,它其实就会觉得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
一开始我们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是有点一厢情愿的感觉,什么是一厢情愿呢,有人说我们是拿着锤子满世界找钉子的人,手里有一个工具,但是去找这个钉子,往里砸。我一开始就觉得医疗这个事情我想做,影像我感兴趣,那该怎么做、从哪开始做、找什么样的医院、找什么样的医生、要给他多少服务费用,刚开始都不知道,非常难。
但是柳暗花明的是,我们只去与北京的一家特级三甲医院聊过一次,对方就同意合作了。这不光我们自己的工作或者态度问题,还有一个大环境和国家大战略的问题。中华医学会这样的权威机构就曾提到人工智能和医疗结合。我经常会想,如果是过去的十年再 退回 到今天来看的话, 我们是在一个大浪潮之中,就是这个大浪潮不需要我们自己去培养市场,而市场有内在的动力去跟像我们这样的小公司、小团队去合作。
内因外因:打铁还需自身硬
想在这样的好时机下面做成一家公司,就像高中学政治课讲的那样,有两个因素,内因和外因。
我们在中国本土来做这种创业项目,其实本质上是做生意,我们是做公司,需要去赚钱,要养活我们自己,为股东带来利益,为社会带来价值。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些资源的注入,例如核心医疗资源的注入。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技术翻译者,把大医生脑子里面的知识翻译成算法,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那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跟大医院去合作,和商业合作伙伴去合作,它能帮我们贡献一些渠道资源、销售资源。国家的战略环境、贵人的引导、还有政策上支持,这些都是外因。
而内因就是一句话,打铁要自身硬。外因都跟的上的时候,你自己要真正有实力。很幸运我们是一个非常有战斗力,非常务实,非常踏实,非常有执行力的一个团队。在创业过程当中,我很感激身边有这么一群靠谱的小伙伴能相信我,相信这个事情,跟我们一起去把这个事情完成从零到一的推进。
如何说服和聚集这样一群人? 我觉得不是我来说服的,是这个事情本身来说服,就像拿投资一样,并不是先有了钱再做事情,任何事情都是先有事情本身,有了合适的人,资本也好、资源也好,就会自动的到你身边来,所以还是刚才说的打铁要自身硬嘛 。我觉得是这个事情好,很多人或者是绝大多数人认同是这一点,都愿意加入到事情当中来。
方向聚焦:病理科就是活多、钱少、责任大
中国大概需要的是十几万的病理医生,但现在的供给只有一万多。而且一个残酷的事实是,这些医生的水平差距比较大。面对这样的事实,新技术能否解决一个传统行业的问题?能否把大医生的知识传播出去?
病理科,我总结了一下叫活多、钱少,责任大,脏活、累活、苦活多。没有人愿意做病理医生,本身读医学院的都少。但这个工作又是很重要的,因为任何疾病的最后都要有细胞组成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一个判断。在美国,病理医科和外科医生其实是同等重要的,如果病理医生不 出 精准的判断的话,外科医生没有法做手术,没有办法去制定放疗、化疗,它俩应该是两条腿平衡的,相互制衡,相互辅助。
但是在中国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它不是这个样子。我好朋友的太太也是北京特级三甲医院的一个病理科医生,她每天工作时间很长,没有时间带孩子,而且她的工作内容其实很枯燥,就是看片子。所以这个过程完全是重复性、机械性的劳动,像这种劳动应该被机器取代。
所以说,医疗影像应用于病理科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你能释放医生的生产力,你能让他不用看那么多了,你能让他辅助看的更准,让他看的更快,本质上你能帮忙医生,帮助医院去创收。其实每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但是靠一个新的技术和市场配合起来,能惠及到很多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人,我觉得是这个事情非常有意义。
产品落地:稳比快更重要
上一次工业革命是释放人的双腿,这一次的工业革命就释放人的脑力劳动了。因为每一次的工业革命它本身就是释放生产力的一个过程,所以这也是很多人,他不断能表达出来他能够意识到的这一点,很多人也是说,人工智能把这个概念炒的这么大,那么但是从价值判断上来讲,它确实有这个可能性。
最后一英里是最难走的,这一英里应该由企业来完成的,对于产品落地的最后一英里,高校是做不了的,因为基因不一样,所以应该由企业来做。这里应该会有很多人来做,有很多样的尝试,这也是我们现在所感到的。但是我觉得以现在已经出现的端倪来说,我们的一些尝试已经是可以进行的。
所以我觉得是这一轮的人工智能 产业升级 ,就是释放人的脑力,从最简单的就是做一些几分钟,十几分钟人能做的、仿照人能做的、相对重复性的劳动,这也是我们刚才说的年轻人,大学生和研究生在选工作的时候,应该选一些符合这个时代召唤的一些工作内容。
我觉得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横向的时代,就是所有人都在建平台,在平台上搜索消息、发布消息、完成交易。所以互联网时代容易产生巨头,像BAT。但是人工智能时代一定是个纵向的时代,医疗、安防、金融也好, 无人驾驶 也好,都属于是to B的声音。
在这些领域当中,很难说我有一个平台性质的公司,什么都做。因为每一个行业都有各自的规矩,像安防有安防的规则规矩,医疗有医疗的规矩。 其实现在最缺的不是算法工程师,是产品经理。 这个产品经理要在这个行业里看十年,门门道道都知道,打法和战术上很清楚,能贯彻。
有了这个基本的认识之后,我们必须要和行业相结合,之后要和这个行业里的场景相结合。因为现在人工智能是弱的人工智能,它是要单点、单场景来突破的,你突破了一个,迁移的能力就相对强。但是最开始第一个产品落地要稳,不仅要快还要稳,因为无论对任何领域来说,稳有时候比快更重要。(编辑:视也姚莉)
本文作者视也,亿欧专栏作者;微信:i-shiye(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务”方便备注);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