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主义与中资在美投资机遇与挑战
经济是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核心议题。为迎合底层选民意愿和民粹主义诉求, 特朗普 在竞选期间提出了极具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色彩的经济政策主张,我们暂且将之称呼为 特朗普 主义,主要集中为六大特征。晨哨数据显示,美国是中资海外并购第一目的地国,特朗普主义给对美投资带来多少机遇?又有几大风险?
鉴于当前美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特朗普政府就任后必然会采取一系列动作,对奥巴马政府时期的经济政策进行较大调整,进而给美国的投资环境带来显著影响。特朗普时代,美国将可能会对中国的出口商品设置各种贸易壁垒,包括征收高额反倾销、反补贴关税、实施特殊保障措施和临时性提高关税等。对于中国企业,尤其是纺织服装、家电、消费电子、金属和塑料制品、玩具等产业内极易受到美国贸易保护措施影响的企业来说,通过加强对外投资包括对美直接投资是规避这些贸易壁垒的重要途径。而在对美直接投资上,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对华经济政策的变化,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构成了潜在挑战。
一、特朗普主义经济政策六大特点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提出了一些激进的政策主张,包括对中国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分别征收45%和35%的关税、威胁退出WTO等,但从其过渡团队的人员构成及胜选后的公开表态来看,特朗普政府所采取的贸易政策相较于之前的竞选承诺会更为务实、理性。然而,当前美国国内的政治氛围以及特朗普的政治基础,意味着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相比前任政府会具有更加明显的保护主义倾向。可以预见,特朗普在其任期内将会更加专注于国内就业,通过政府干预来促进美国制造业尤其是汽车、钢铁等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并在对外经济政策上强调对等性和贸易平衡问题。
第一,推出新的“购买美国”法案,通过减少进口和增加本土产品采购来扶植国内制造业。 加大国内基础设施投资是特朗普政府提振国内经济和增加就业的一大抓手。在基础设施投资上,特朗普政府将会进一步规定联邦政府资助的投资项目必须优先购买在美国本土生产的产品。
第二,降低企业所得税和放松企业监管规则,吸引制造业回归美国。 特朗普在竞选中多次强调要通过给公司减税和松绑的方式来创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将生产基地回迁美国。当前,美国国会在共和党议员的推动下,已经开始推动公司税改革法案的起草,特朗普政府在该议题上将会获得国会共和党议员的较大支持。
第三,进行能源改革,取消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开采限制,并通过推动能源出口减少贸易逆差。
第四,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阻止本土企业外迁。 除了通过给企业减税和松绑来吸引企业留在美国外,特朗普政府还将通过惩罚措施来阻止本土企业外迁,包括威胁对外迁企业的产品施加高额关税或排除在政府采购清单之外等。虽然这种政策在经济上成本高昂,且受到经济学家、国会保守派议员的广泛批评,但在政治上却得到蓝领中下层的支持。
第五,经贸政策上的“重商主义化”,强调减少进口和扩大出口。 从其关于商务部、美国贸易代表和国家贸易委员会负责人的提名人选可以看出,“贸易鹰派”将主导特朗普政府的经贸政策。为在政治上回应国内特定产业的保护主义诉求,特朗普政府将会针对重点国家尤其与美国存在较大贸易顺差的国家加强贸易执法。另外,国会授权总统进行贸易谈判的“贸易促进授权”(TPA)在2018年之前一直有效,并且可以延长到2021年。特朗普政府很可能利用该授权,并通过威胁退出现有贸易协定和增加关税的方式,与贸易伙伴重新谈判现有贸易协定的相关贸易规则,借此减缓外国商品对本土市场的冲击,同时帮助美国企业进一步打开国外市场。
第六、对华经贸政策上,特朗普曾扬言对中国施加高关税以及将中国界定为“货币操纵国”。 虽然特朗普的几位经济顾问近期开始降低贸易保护调门,特朗普政府未来的对华政策也未必如之前所声称的那样敌对,但一些保护主义主张会付诸实施。特朗普政府在上台初期很可能会在经济上对中国采取一些敌视性动作,如在市场开放、人民币汇率问题以及中国出口产品倾销和补贴等问题上向中国施压,从而导致中美经贸摩擦在短期内升温。
二、特朗普主义与对美投资机遇
第一、特朗普政府关于税收、企业监管和能源领域的政策主张一旦付诸实施,将会显著改善美国的营商环境和增加美国投资市场的吸引力。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主张一旦落实,包括将企业所得税从当前的35%降到15%、放松对企业的市场监管、取消不必要的监管条例和增加对传统能源的开采等,将会显著降低在美投资的税收、合规和能源方面的成本。美国国会当前由共和党控制,特朗普政府在这些领域的政策主张转化为立法的可能性很高。
第二、传统制造业投资的政治环境改善。 特朗普本人发迹于建筑业这一传统产业,汽车制造、钢铁、家电等传统制造业是其经济政策的核心,主张重振制造业和推动制造业岗位的回流也是特朗普赢得美国“锈蚀地带”蓝领中下层支持和获得大选胜利的关键。鉴于对传统制造业的重视和对制造业岗位回流的强调,特朗普政府将会欢迎和鼓励外国对美国制造业尤其是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的传统制造业的“绿地投资”。
第三、基建和能源产业的投资潜力增大。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对石油、天然和煤炭等传统能源开采进行松绑是特朗普的重要竞选承诺,而中国企业在铁路、港口、高速公路建设以及传统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技术和资金上的比较优势,且中国建筑和能源企业之前在美国已经有过较为成功的投资案例。但与上届政府相比,特朗普政府将会在由政府支助的基建项目上更加强调“美国优先”原则,即优先购买美国商品和雇佣美国工人,也会对中国企业直接投资美国能源产业存在较大疑虑。通过调整相关的投资策略,更多地与美国当地企业进行合作,以及更多地采购当地产品和雇佣当地工人等,中国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美国基建和能源产业的投资机会。
三、特朗普主义与对美投资挑战
第一、中美经贸摩擦的升温和两国矛盾的升级会恶化中国对美投资的总体政治氛围。 种种迹象表明,特朗普政府时期的中美关系将会呈现“低开”趋势,两国关系的摩擦也将不可避免地外溢到经贸领域。一方面,在投资领域收紧对中国企业的监管,可能成为特朗普政府应对中国竞争压力和对中国进行敲打的工具;另一方面,与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在美国遇到的情况类似,美国国内对中国负面性舆论也会随着两国关系的走低而升温,进而恶化中国企业对美投资的舆论环境。
第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上的不同,中美两国在对外资的开放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美国无论在外资准入还是自由化水平上,都要远高于中国。 之前中国对美投资较少,投资准入和待遇上的对等性问题并不突出。而随着中国对美投资的迅速增加和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显著提高,投资对等性和互惠性问题逐渐成为美国一个重要诉求。作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会更加强调双边经贸关系的对等性,加上希望通过对华投资了促进对中国的出口,特朗普政府很可能通过对中国企业的对美投资进行限制,来要求中国在市场准入和投资待遇上做出更大让步。
第三、中国企业的对美并购投资将会面临更严厉的安全审查。 由于中美关系的复杂性,美国国内政策界对中国企业的对美投资一直疑虑很大,认为中国企业的投资具有政治和安全上的动机,包括获取美国的先进技术、控制关键产品的供应、从事情报和间谍活动等。特朗普及其团队在竞选期间也多次指责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认为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获得了政府提供的各种补贴和资助,进而削弱了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对美国的产业安全构成了威胁。可以预见,随着中美摩擦的升温,特朗普政府将会加强对中国企业并购投资的安全审查,尤其是在半导体等敏感产业。由于涉及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国家安全,半导体产业一直受到美国政府的密切关注,外国企业在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并购投资往往会受到较为严格的审查。日前,白宫科技顾问委员会发布一份报告,称在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的半导体技术发展已经威胁到美国的芯片制造商和美国的国家安全,并建议对中国芯片产业采取更严密的审查。奥巴马在即将卸任之际发布这项报告,不仅给特朗普政府提供了对中国的产业政策进行打压的借口,同时也意味着美国将会进一步收紧中国对美国半导体企业的并购投资。
总之,随着特朗普政府的上台,中美经贸关系会在短期内经历新一轮波折。在对美投资上,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既会带来新的机遇,也造成了潜在挑战。鉴于未来美国国内投资环境的变化,中国企业在对美投资上应及时作出调整,包括放缓在半导体等敏感性行业的对美投资、探索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领域内对美投资新方式等,积极利用新的投资机会,同时避免投资摩擦,维护自身在美投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