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满足挑剔的年轻人?首先要读懂亚文化
事实上,亚文化不是按照年龄的阶层来分的,而是按照场景划分,某个群体因为共性汇聚在一起,然后产生交集。虽然不能将“90后”等同于亚文化群体,但是反过来说,亚文化也一定是前卫的、独特的、新潮的,当然以年轻人占绝大多数。
我们每天都在谈论如何俘获年轻消费群体,当90后已经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在消费观念和文化追求上已经远远超越了前一个世代,这其中一定绕不开似乎正有势头逆袭成为主流的亚文化话题。
无论是曾经的80后、现在的千禧一代、还是未来也将主宰市场的Z世代,对于亚文化的追求和关注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当下的90后消费群体来看, Nielsen 数据显示, 2012 年到2014 年, 90 后群体个人经济情况预期指数持续高于整体水平。对未来充满信心以及对未来收入相对较高的预期也造就了 90 后群体高于整体的消费意愿。易观国际和腾讯的数据中可以看出, 77.3%的 90 后在消费过程中认为自己喜欢是最重要的因素,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化、标签化、潮流趋向化和“炫耀”目的的消费趋势。
奢侈大牌的年轻亚文化改变
Gucci:成为千禧一代最爱的奢侈品牌
Gucci的母公司开云集团公布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集团总收入大涨31.2%至35.735亿欧元,旗下奢侈品部门收入同比增长31.6%至24.17亿欧元,得益于Gucci业绩的领军作用。
不得不承认,新的Gucci让我们耳目一新甚至惊艳,设计灵感来源于六七十年代,尤其是Gucci 崛起的六十年代。调查显示,千禧一代的购买Gucci的力度正在增长,2016年四季度就比第三季度猛增70%,也就是说千禧一代几乎买了Gucci一半的产品。
首先,复古的风潮是年轻人买单的最主要原因,况且这又是基于一个面料、设计都无可挑剔的奢侈品大牌。其次,在六十年代,是时装和亚文化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为女权运动的爆发,出现了经典的 Mary Quant 的迷你裙、圣罗兰的吸烟装等。而那个年代也是当今最受亚文化年轻人追捧之一的嬉皮文化,“垮掉的一代”的出现和发展高峰。而在Gucci新系列的设计和广告宣传里,所有细节都在体现着六十年代亚文化的精彩之处。
近期,Gucci又放新招,在官方的Instagram上推出了名为“Gucci memes”的一系列搞怪图像,Gucci在世界各地找到合作的艺术家,让他们为新系列的手表进行拍摄,然后这些照片再交给Instagram或twitter上有名气的恶搞图制作者,进行充满创意的二次创作,这一系列的广告片才最终完成。
在读懂年轻人,理解亚文化上,Gucci的确做到了。
Chanel:一步步的年轻化尝试
虽然Chanel曾经说过不会为了年轻一代改变营销策略,但最近的Chanel已经明显释放出了对千禧一代的吸引。
2016年的Chanel就选择了15岁的Willow Smith、16岁的Lily-Rose Depp到17岁的欧阳娜娜作为广告主角,企图建立与年轻人的紧密联系。而在3月,Chanel的2017/18秋冬系列展,老佛爷酒吧把虚拟火箭搬进秀场,营造成太空站的样子,为服饰注入了年轻人青睐的科技感设计。随新款时装同时发布的,还有为了推广新款唇釉而设计的全粉红色系Chanel的表情包。
除了太空秀场和粉红表情包,还有被多次报道的东京表参道Chanel Coco Café快闪店,引来很多年轻女孩前往。无论设计还是营销手段,都是在满足着年轻人个性化的胃口。
潮流文化冲向主流
当代青少年的亚文化其实泛指如今以摇滚乐、街头滑板等被年轻人追逐的潮流文化,可以看到在这些群体中的多元、多形态的汇合。这些文化产生的活动其实互不相同,在共同喜好社群中的社交、趋向性的购物、看音乐会和展览等等。
小睿曾经介绍过一些当下最受年轻人喜爱的潮流品牌,在服装零售中,“潮流”的意义不是时装、运动、商务,它是独立存在的个性选择,背后所代表的是个人的消费主张。对于品牌来说,属于哪一类才是年轻人真正关注的意义所在,这就是亚文化在潮流商业中的体现。
无论是Michael Jordan的Air Jordan,洼冢洋介与Supreme,木村拓哉穿红了Bape、Goro’s,Kanye West设计Yeezy,时尚品牌们一直都在关注亚文化领域的潮流明星,借助亚文化渗透主流文化的机会,来收割利润。
购物中心如何挂钩亚文化?
亚文化代表的潮流明星似乎更加贴近这一代的消费群体,这是亚文化本身的属性使然。想要追逐潮流明星IP,实现潮流幻想,因为亚文化在其中的关联,因为商业搭建的桥梁,而变得可实现。
对于当今的消费群体,与生俱来的时代环境优势让他们在消费方式上选择很多样,但是很多年轻人即便可以在网络消费,仍然选择了走出家门。因为不同于网络,现实中的社群平台是实现亚文化多维交集的关键所在,购物中心作为平台,引领文化比商业价值更加重要。
消费迭代,不变的是文化,新零售时代下的多元商业形态需要平台来释放能量。无论是与潮流偶像IP的距离,深爱品牌的产品和文化,媒体渲染的光芒,都能通过平台建立的社群网络拉近距离、亲身感受。据国家数据统计,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27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或许在未来真正博弈的是文化。
似乎,在我们谈论年轻消费群体、社群商业和文化商业的时候,都能在亚文化中找到答案,亚文化群体的价值将成为市场不容忽视的核心。
亚文化冲淡了国界、阶层、群体乃至性别的差异,带来新的文化认同和交集,基于社群商业的亚文化有着巨大的可发掘价值。年轻就代表着天马行空,为年轻人创造平台,等待他们反创造的更多可能性来浇灌世界。
(RET睿意德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Linda)
求报道、意见反馈、调戏 小秘书 “佳佳” 请加微信:
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 加速会微信公号,成长快人一步!
如果你在创业, 想认识更多的创始人,彼此学习、资源共享 ,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 : 创始人通讯社群 !
如果你在职场,想 认识更多媒体圈朋友(编辑/记者、市场、公关、媒介、品牌) 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 媒体圈通讯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