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英伟达、竞争AI云平台,华为与阿里终有一战
继阿里、腾讯、金山、美团等相继宣布“AI云平台”战略后,华为有望成为这一领域的新玩家。
一财科技记者获得独家消息,华为将与在视觉计算技术领域表现突出的英伟达展开深度合作,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方面共同构建公有云AI平台。
华为对这一平台的定位是:进行联合行业解决方案开发,打造公有云AI引擎,向客户提供革命性的云体验,合作细节有望在HC华为云计算大会上对外正式公布。
事实上,云端领域对于 GPU 计算能力的需求在持续增长,而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各家科技巨头也开始了第一轮的布局。
阿里作为中国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公有云公司,此前在云栖大会上高调发布ET城市大脑、ET工业大脑、ET医疗大脑,并同样与英伟达签署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实验室,进行高性能计算领域相关技术的联合攻关。金山云和美团云同样也选择了“结盟”模式,前者与英特尔合作,强化对数据分析平台和能力的打造,后者和英伟达合作,在人脸识别、图片识别上力求有更多的突破。腾讯也在通过自身职能服务开放平台“小微”构建人工智能的生态能力。
而在云计算市场“迟到”的华为如何构建自己的云生态,目前还是一个疑问。但不管如何,人工智能领域的提速显示华为云正在追赶。
华为布局人工智能云平台
人工智能的赛道上已经挤满了选手,华为作为其中的一员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在几天前的IFA 2017大会上,华为的麒麟970正式对外亮相,这是业内首款把AI理念引入终端并成功发布的芯片产品。
不过,这只能称得上是华为人工智能布局的一小部分,华为称,AI的研发从五年前就已经开始。
根据华为官方的说法,华为的诺亚方舟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作为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管理 AI 的技术合作、识别 AI 主要应用场景和需求管理等研究的前沿阵地,诺亚方舟实验室的创新产品和技术主要聚焦在数据挖掘、人机交互、智能系统以及大数据系统领域,主要致力于“从大数据到大智慧”,对未来5-10年的技术发展方向做前瞻性的研究。
而随着研究与尝试的深入,华为发现发展端侧智能的路线愈发明晰,让端侧智能运算部署能力迎头赶上,人工智能只有在端云结合、协同工作的环境下才可以健康发展。
“云端智能的优势在于强大的运算能力,基于大数据给出大智慧,在策略性输出上有极大优势。而端侧具备了智能强大的感知能力之后,手机就会成为帮助用户思考的分身和伙伴。两者达成平衡与协调,才是未来终端发展的出路。”华为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云管端上的协同性是华为在未来竞争中最大的优势。
从目前华为的业务来看,“端”中有手机等硬件设备,“管”是华为的传统优势,而构造“云”上能力则成为华为战略中的一个布局点。“虽然终端看上去跑的更快,但是随着云业务逐渐成为未来商业模式的基本形态,华为必须加快布局。”手机中国秘书长王艳辉对记者说。
从人工智能的特点来看,背后的庞大数据量决定了其必须“跑”在云端,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这也是包括华为在内,那么多云计算领域的公司都会如此重视人工智能的原因。 但除此之外,对于华为布局AI平台还有另一层意义。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此前在诺亚方舟实验室座谈会上做了一次内部演讲,在演讲中首次系统谈到了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他认为,巨大的存量网络是人工智能最好的舞台。
“我们所有的人工智能要自己的狗食自己先吃,自己生产的降落伞自己先跳。基于我们巨大的网络存量,现阶段人工智能要聚焦在改善我们的服务上。通过在服务上的积累和改进,五年后就可能产生世界上最强的人工智能专家,同时把大量优质服务专家解放出来为攻克上甘岭投入更多战略部队。”任正非说。
也就是说, 华为的存量业务是华为人工智能布局的最大缘由 ,而从华为云业务的服务对象看,行业和企业客户对人工智能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目前虽然并不清楚英伟达与华为的合作详细内容,但可以从英伟达此前在与阿里云合作时透露出的想法,猜测此次的合作方向。
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企业与云计算总经理AshokPandey说,面对企业(B2B)市场,以往英伟达依靠自身和合作伙伴来服务客户,但中国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市场,有着规模巨大的中小微企业,英伟达不可能有能力覆盖到市场的每个角落,合作伙伴同样也不行。而携手阿里云,就能很好地解决“覆盖”的难题,将英伟达的技术通过云提供给中国各地的企业用户。所以我认为英伟达与阿里云的合作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一种商业模式的转型,即云平台变身成为一个“最大型”的合作伙伴。
也许, 和阿里一样,华为云在用户上的“覆盖”能力是目前英伟达最为看重的。
AI平台追逐战
国际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公有云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市场总容量为100亿元人民币,份额排名前四的厂商分别是阿里云(营收40亿元,占比40.67%)、中国电信(营收8.5亿元,占比8.51%)、腾讯云(营收7.3亿元,占比7.34%)、金山云(营收6亿元,占比6.02%)。
根据IDC排名,华为云在中国市场属于“other(其他)”阵营,但根据内部人的说法,华为计划三年内成为中国公有云市场第一玩家,赶超阿里。而在德银发布的中国云计算市场的预测中, 预计到了2020年,阿里云、腾讯云和华为云将位列三甲。
问题来了——华为云做得到吗?
目前从人工智能云平台的部署来看,阿里云似乎走的更快。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在阿里的战略体系之中,云计算一直都是电商、物联网的核心驱动力。从2015年开始,阿里云发布的首个可视化人工智能平台DTPAI,集成了阿里核心算法库,包括特征工程、大规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在此基础上,阿里推出的人工智能ET,目前已具备智能语音交互、图像视频识别、交通预测、情感分析等技能。ET的优势在于对全局的洞察和实时决策上,在复杂的局面下快速做出最优决定。
而去年,阿里云正式与英伟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广阿里云高性能计算平台HPC,大力拓展深度学习市场,并建立联合实验室,进行高性能计算领域相关技术的联合攻关。
阿里云首席科学家章文嵩表示:“深度学习领域的创业创新企业是阿里云HPC最重要的客户群之一,未来阿里云将发挥自身在公共云计算领域的优势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积累的应用经验,与英伟达一起为深度学习的新兴企业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
并且,英伟达的合作伙伴不仅有阿里,还有美团。此前,美团云表示将推出高性能GPU云主机,它采用了英伟达TeslaM60GPU与英特尔E5-2650V4CPU的组合。
腾讯云和金山云则更多的强调服务业务。比如腾讯云去年年底宣布向全球企业正式提供7项AI服务,包括人脸检测、五官定位、人脸比对与验证、人脸检索、图片标签、身份证OCR识别、名片OCR识别(OCR即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而金山云则联手英特尔推出AI服务,包括促进人工智能的离线训练、在线服务在云计算平台的大规模应用、OPTANE(傲腾)存储介质在云计算云存储领域的应用等合作内容。
“华为云在人工智能上的优势是什么?目前看仍然是技术。”王艳辉对记者说。
华为早前研究出了领先于业界的神经应答机(Neural RespondingMachine),发布业内第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单轮对话生成模型。还有发明神经机器翻译(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技术,支持深度记忆框架,达到一流机器翻译能力。
此外,华为还发布了自己主导的业界第一个基于Spark Streaming的流分析开源算法库。从技术上看,华为在人工智能上是有准备的。
但王艳辉认为这显然不够,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是生态联盟,从目前技术的成熟度来看,还只是到了可用的阶段,距离规模化和产业化应用依然有一大段路要走,所以需要更多的技术联盟、产业联盟、应用联盟。“不过也许正是因为刚刚开始,留给华为的时间窗口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