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东聊了他前半生看过的书,而更可贵的是看书习惯本身
11月5日, 张向东 在《生活月刊》与Kindle联手举办的“阅界”活动,分享“终生阅读”感受。“30岁后,读不到哲学或艺术,不算读书”。对于卡尔维诺、毛姆这样可以一读再读的作家,他有自己的荐书见解。作为一位独自骑行过全球五大线路的旅行者,旅行时他从不参考指南一类的书籍,但有些关于旅行的作家和书却让他记忆犹新。以下是 张向东 自己的讲述,文章来源于 生活月刊 ,虎嗅转载。
文| 张向东
一
我是在陕西长大的,长到18岁,到北京读北大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读完之后就开始创业。所以我的生活经历就很简单,创业开始在PC互联网领域,做了一家公司,那家公司失败了,然后就跑去广州当了20个月的记者,紧接着又回到互联网的行业。我做移动互联网,开了一家公司,做了10年。那个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了,紧接着我就退出来,我就做自行车了,现在我的公司叫700Bike。
▲ 陕西的乡下大部分的门楣上都刻着四个字,就叫“耕读传家”,这代表了中国传统北方的文化里对于生活的要求。
阅读在我的生活里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于一个确实还算有阅读习惯的人,有时我会想,人的经历当中有一些埋下的种子是从哪里来的,我就想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我们老家,我刚才提到过我是在陕西乡下长大的,陕西的乡下大部分的门楣上都刻着四个字,就是“耕读传家”,这代表了中国传统北方文化里对于生活的要求,“唯有读书高”,无非就是这种说法。在我的村落,大部分的家里面都挂着这个门楣。所以这个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我,小时候我总是希望自己去多读一些书,觉得这是对的。
我是1977年出生的,在那时中国的教育,或者说你获得知识的方式也主要靠书本上来,家庭电视也是到了我们读中学之后才有的,所以书是非常高深的一件事情,大家觉得非常好,就努力地读书了。但其实能从书里获得的内容又很匮乏,大家也知道教育给出我们的指引其实并不见得那么好,或者说特别单调吧,并不是一个丰富的东西。小时候虽然生活经历那么的偶然,那么的随机,但是那些书在你的生命里变成了一些暗示,它可能会指引你未来的生活,只是你当时不知道而已。
举个例子来讲,那时家长特别讨厌的就是我们看武侠小说,因为武侠小说非常流行,但是又被当作青春叛逆期的一种行为,就跟现在打游戏一样。当时完全不是从文学来讲,就认为读武侠小说和打游戏给小孩的刺激是一样的。我们就是想看看武侠,看看想象中的世界。但是到我读大学,北大中文系陈平原教授专门开了一门武侠课,我们才知道武侠也有这么好的文学价值,或者说起码它存在文学价值。
那时很有意思的是,我们还买不起书,有一次我们就去书店里租书,我骑着自行车,然后去租书店里租了金庸的小说,放到车框里,走到大街上碰见了我的舅妈,我舅妈跟我打招呼,我当时吓得出了一身的冷汗,因为我知道舅妈看到我在看武侠小说肯定要告诉我妈,我妈知道了之后肯定要打我。但是你们知道吗,我舅妈不识字,而且武侠小说租书店的老板会把书包一个封皮,所以书皮上没有任何书的信息,我舅妈拿起书来看了一下,“这么厚”,武侠小说都很厚,“好辛苦,下次来了给你杀鸡补一补”。我舅妈反而觉得我很辛苦,当然是开玩笑的。
前一阵我还把金庸的小说重新翻出来看了一遍,有朋友送了我一套三联的版本,我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我说自己这几年豪气不足了,所以读一下武侠补补豪气,我发现还真的挺有用的。还有一些书,当时你的生活经验很简单,有一些东西就引发了你的共鸣,因为跟你的环境是相似的,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今天是在杭州,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对于西北的那种感情,可能跟西北的人的感情是不一样的,但是恰巧在那时中国的文学界出现了“陕军东征”的热潮,包括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等等一系列的作家作品都非常有名。像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当时是我们认识的最早的文学,现在我们知道有毛姆、博尔赫斯这样非常棒的作家,但我们那时候缺乏这样的东西,实在没有营养,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这些书,当时尤其对我那个年纪来讲,他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我们都是大家传着看这本书,在宿舍里面点着蜡烛,没有电的,边看边抹眼泪,然后蜡烛把头发点着了,然后抹一抹头发,第二天起来脸上就跟小花猫一样,全是黑一块白一块的样子。
当我大学一年级,我还在想怎么去赚钱补贴家用。然后我做了一件现在看上去很幼稚的事情,我跑到西安建筑工地里边去打工,打了20天的工,扣除了食宿费之后,包工头只给了我100块钱,当然有时候想想我好傻,为什么我不去做家教或者什么的,能赚更多的钱,但是我想可能就是因为受《平凡的世界》的影响,它的内心里给出了你一条路,就说你就像书上的孙少平一样这样去做,受一些苦,人生是对的。当时不觉得,它原来是这样指引你,原来文学给你的影响是这样的大。
还有一些东西,你不知道当时对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那时读无可读,什么书都读,比如我把《围城》读了七八遍,可能那时是我读到的最好的文学了。
现在我能记得《围城》的开头第一句话,“红海早过了”,我还记得那里面各种各样有趣的比喻,当时觉得心情不好都可以拿来当一个幽默的段子来读,比如“除了醋以外,红酒和汤无一不酸”;也会提到很感人的句子,比如他写道,“赵辛楣睡着之后,方鸿渐感到深宵旷野独行者的恐惧”。这些细节在那时让我感觉到里面的文字好棒,后来我们知道钱钟书根本不是一个作家,他是一个学者,但我们那时读的东西太少了,我们可以看的东西太少。我们那时没有书可读,我们就读一些古典的东西,比如《史记》,或者大人会说古文是高级的东西,我就拼命地去读《史记》,读了很多遍,这对我也有好处,就是高考我的语文考了全省第一名,考了满分,可能跟这些也有关系。
二
少年时的那些印象很快就过去了,我觉得在青年时代,你开始需要对人生的指引,这个时候你对书的渴望是这样的。你需要更明确的、清晰的指引,比如在职业方面。当我进入大学,我就想,我将来应该去做什么。小时候读那些文学,我想做一个作家,等到读大学,觉得将来的生活很长,要养活自己,要有抱负,那时就开始去想我应该做什么,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1995年我上大学,1999年大学毕业,那时互联网诞生了,我记得我们老师拿了这本《未来之路》过来,那一年比尔·盖茨登上了全球首富,而这本书恰巧是我们那个老师所在的北大出版社引进到中国来的,所以他给我们班的同学每人一本。紧接着1998年比尔来到我们学校,大家也知道雅虎那时冉冉升起,整个北京的中关村的路上都是互联网的广告,都说要改变世界,我们学的就是信息科学,我们就是看了这个之后不由自主地就在想我们要去做比尔·盖茨,实现理想还能当世界首富这多好。我们去做志愿者,这些IT的硅谷的精英频繁地来到中国,给我们宣讲,那时我们去打工的方式主要是给那些公司当指引,这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太直接了。
1999年我们同级有一个同学,我想你们也应该知道,许知远,他是我们那一级里面很早抱得大名的一个人,写了一本书叫《纳斯达克的一代》,就是那个时代那些在中关村附近读书的学计算机的人,都想着去创业,要去做改变世界的人,作家的梦想早就被扔到一边去了。
那时数字、科学这些东西出来得特别多,有一本杂志媒体的朋友也知道,就是《连线》杂志 (Wired) ,它的设计师号称是Gucci的设计师,当时给他们写专栏的是尼葛洛庞帝 (NicholasNegroponte) ,像搜狐的张朝阳都是读着这个尼葛洛庞帝的专栏出来的,我那时也是。那时还有一个人的专栏,凯文·凯利,就是KK,他的《失控》这本书还是我们几个朋友引进到中国来的,那时我每周都会去英文阅览室等着看凯文·凯利的专栏,也没想到过了10年之后我们把他的书引进到中国来,而且这么一本我们认为卖不掉的一本书,700多页的一本书居然在中国卖成了畅销书,我是完全没法想象的。但当时的那些东西埋下的种子,就成了我内心选择互联网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三
下面的这个部分我会说得多一点,就是终生的阅读。当阅读成为一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变成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影响你对生命的塑造。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你来讲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起码对我来讲,我认为长时间的阅读习惯这件事情对我影响,在我个人的人格塑造里边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也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必须通过阅读去塑造自己的人格,这只是说我而已。我读很多乱七八糟的书,但其实我真不算是一个系统读书的人,所以有一些说法并不是很系统的讲法,大家听到也就当作一些启发而已。
比如有一些书能带给你更多的想象力,让你的心态变得更好。就说《三体》,幸运的是我是在《三体》还没有正式出版的时候读到的,我也有幸跟大刘成为一个有时候能邮件交流一下聊聊天的一个人。当我第一次看《三体》,当我看完它的最后一册,第三本我看到凌晨四点,我当时觉得没有任何烦心的事情,所有个人的这些东西都太渺小了,不要说烦恼的事情,公司里边解决不了的项目,你看完会觉得原来这么大的宇宙里面,我们个人无非是那么小的一小片尘埃一样,那么我们到底多重要呢,这在当时对我的影响也很大。有意思的是《三体》数字版是我的上一个公司做的,现在大家看到的《三体》的IOS版创造了苹果App Store上2013年、2014年的记录,也是我们做的。
还有一些东西也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些改变,比如旅行。我一直是一个比较抗拒《背包客指南》那种旅行书的人。我觉得那种工具书对我来讲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也看过几本跟旅行相关的比较好的书,如柏瑞尔·马卡姆的《夜航西飞》。这本书也是比较著名的一本书了,大家知道作者一生就写过这一本书,我觉得说她是上个世纪里面最杰出、最有魅力的女人都不过分。
但是因为《走出非洲》和它差不多同时出版,而那本书被拍成了电影,所以这本书没有那么大的名气。她的一生作为英国人,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非洲度过的,她的所有时间都给了两件事,一个是训练马,一个就是驾驶飞机,其实她是一个快递员,但她创造了太多项的记录了。
我觉得她的文字写得非常美,让我最后选择自己骑自行车去旅行,给了我非常直接的启发。比如她的书里提到,我们到了很多年之后才发现最不了解的那个人是你自己,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去跟别人交流,希望别人来认识我们,了解我们,但是我们发现我们最不认识的是自己,就是跟你一起走的那个陌生人是你真正的自己。这也是后来我为什么去骑自行车,我愿意一个人去骑车,可能是她对我最大的启发之一吧。当然还有 (其他关于旅行的书) ,我相信大家都看过,比如《旅行的艺术》等等。
我们终于超越了原来的阅读模式,小时候那种误打误撞,碰见什么书看什么书的方式。慢慢地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更好的书,有一次我翻到了卡尔维诺的这本《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大家知道卡尔维诺是作家中的作家了,他不是那么地有名,或者不是一个大众流行文化里那么流行的一个人,但真正的写作者会非常非常尊重这个人。大家知道卡尔维诺的传说吧,就是说他的脑袋在最后做脑科手术,那个医生讲说这是他见过全世界最完美的大脑,他的脑袋作为一个文学写作者,他和一个科学家一样的大脑那么精密。
我读卡尔维诺最早的起因也是跟旅行相关,《看不见的城市》我以为是很好的旅行书,当然是很好的旅行书了,非常非常美,当我看了之后,我觉得这个人可以写得这么好,我就四处去找他的书,算是读完了卡尔维诺基本上全部在中国出版的书。其中这本我认为是最棒的,就是《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这本书是卡尔维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去美国各个大学做演讲的讲稿,是他对文字的总结。卡尔尔诺本人就是对文字本身有贡献的人,在这本书里他用六个关键词去讲文字之美,我记得第一个叫“轻盈”,我记得还有一个叫“反复”,最后一个叫“连贯”,这些东西对我后来的写作有很大的影响,大家有空也可以翻一下。
也有一些书的意义是让你对原来的一些东西进行反思,比如历史,历史从来都是由战胜者来书写的,所以我们对真正的历史其实是不知道的。我记得我初次读到了跟我们的教科书不一样的历史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大家都知道黄仁宇先生是历史的亲历者,就是当代史的亲历者,他是在天津读的书,然后当了军官,还获得了蒋中正的中正剑的奖励的那样一个军官。后来他去了美国,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从洗盘子开始,再到去大学里面研究历史,最后成为了历史方面的学者,但他一直说自己不过是一个历史从业者。
当我读到《万历十五年》的时候,已经是他的人生的晚年,但我当时还没有那么好的读书习惯,比如看到一本书,我去查这些作者的信息,我没有去查,我只是随便翻翻而已,看到他的书好,我就去关注这个人。我过了一阵子之后发现黄仁宇先生刚刚去世,他去看电影的时候跟他的老伴走出汽车的那一瞬间倒下去就去世了,去世得非常安详。那时我惊讶说这个人怎么年纪这么大,我读他的书时我觉得这个人应该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研究历史的学者才对。黄仁宇的书变成中国非常热门的书了,但是他的这本书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就是《缅北之战》。黄仁宇先生当时在腾冲当战地记者,腾冲修了一个中国跟缅甸的公路,就是在这个地方,这其实是黄仁宇先生最早的写作,其实看上去是很稚嫩的,作为一个前线的记者发的一些报道文章,跟后来的历史写作肯定是没法比的,但你从中能看到黄仁宇当年的这些方向。
还有一个德国作家,就是《铁皮鼓》的作者格拉斯。我在工作之余因为太喜欢书了,跟几个朋友做了一个组织,这个组织有时候会出版一些书,所以才会有《失控》这本书,那么还出版过另外一本很小众的书叫《十三亿》。《十三亿》是我在2008年做的,这本书就是从博客里边每一天选取一个事件的亲历者把它放在一起,每天一篇,做了366篇,成了这样一本叫《十三亿》的书。格拉斯还有一本著名的书我也推荐给大家看,叫《我的世纪》。《我的世纪》是格拉斯从1900年开始写,每年写一个故事,写到了2000年,贯穿了所有德国的历史,而且格拉斯在所有的版本里边,要求这本书不可以有注释,只有中国版有注释,因为我们中国人对欧洲史不懂,确实如此,我们对欧洲史真的一点都不懂。那么正因为我读了这两本书,所以才有了《十三亿》。
大家都喜欢听音乐,我跟大家也一样,小时候就听明星音乐了,然后大学就开始听摇滚了,等到大学毕业了以后上了班就开始听听爵士这些,或者民谣之类的。我现在年纪大一点,我听古典了,然后我就问我一个朋友,一个很懂古典音乐的朋友,我说你给我推荐一本书吧,然后他就给我推荐了《怎样欣赏音乐》,我觉得写的特别好,那是一九三几年还是一九四几年的一本书,算是我的音乐入门书了,我也按照这个思路去找,还找到了这本书,也很好看,叫《音乐大历史》,从巴比伦到披头四,就很好玩,这是BBC的音乐节目,这个人非常耐心,讲得很好玩,然后一集一集讲下来音乐的历史是怎么样的。我们原来都是随机地听音乐,随便听听就好了,但是如果你听一个东西,你对知识上有一些了解,你会发现你从中得到的乐趣会更多、更大。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当我喜欢一个作者,我们看他一本书,然后我们去追寻他的足迹看他更多东西。比如毛姆,他说自己是二流的作家,这么一个神奇的人,他的叙事特别好,当然他是一流的作家了,但是他跟博尔赫斯、跟卡尔维诺相比的话,他不是那种作家中的作家,但他一定是一个很好的作家。我们都读过他的《月亮和六便士》,我们都会读他,我记得我是在第一次创业我读了《刀锋》,那时我就觉得我一定要成为那样的人才对,我怎么会想成为一个比尔·盖茨呢,老是在纠结的状态里面。
毛姆的作品特别多,他原来当过间谍,他的性取向上并不是那么的平常,然后他很会讽刺人,喜剧他也写得也非常非常地好……毛姆的各种小说很容易引起尤其是青年人的共鸣,因为他是一个有着丰富阅历的人。就像你在酒吧里碰见了一个特别有阅历的人,站在你旁边跟你讲两个故事,然后你那时很年轻,你觉得这个道理原来是这样,人生原来是这样,跟老师讲的不一样,你听到会很受启发,这就是毛姆给你的感觉。毛姆永远坐在你身边,跟你在酒吧里碰到的那样的人一样。有时候你想他为什么这么厉害,当你读到了《作家笔记》就会知道。《作家笔记》不是一本小说,它好像就是很潦草地写下的一个故事,但是每一页上可以写5个小说。他是这么丰富的一个人,他是极其敏感,极其有洞察力的一个人,所以我认为毛姆真正最好的书不是《刀锋》,不是《月亮和六便士》,是《作家笔记》,真正展现了一个作家的才华,就是他是如此地敏感和有洞察力。他讲故事的能力太强了,我有时候纳闷为什么现在的电影公司不去把毛姆的小说拍成电影呢,随便一本都可以拍成很好的作品。
读书多一点的话,我觉得对你有一些好的帮助,就是让你的旅行更有趣,比如你读过博尔赫斯,然后去阿根廷,你看到的东西当然是不一样的,比如你没阅读过博尔赫斯,你去阿根廷看到的东西当然没有魔幻般的感受,你看过阿根廷之后再去读博尔赫斯,会觉得没有博尔赫斯的小说里面那么魔幻。
我去阿根廷骑车刚好是阿根廷的雨季,这个地方离智利很近,雨停了我会拍一点照片,大部分时间是在下雨的,南美人对我也很好奇,说你是一个北半球的人不知道南半球是雨季,选了这么一个好时机来骑车。当然也是因为旅行的经历吧,加上我喜欢阅读,我后来写了一本小书,今天带了它的简体版,去年在台湾也出了一个繁体版。
阅读的这些事情对我的人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我不断阅读的过程里,也让我有了表达自己的欲望。前几年我工作比较繁忙,但起码到一个地步之后,我也有了写作的欲望,我写了一本小书《短暂飞行》,这本小书跟创业毫无关系,就是我在旅行里面的所思所想,也并不是一个游记。我大概写了有多半年的时间,写完这本书,书出版以后,我才发现原来自行车对我的影响这么大,所以我就决定,我打算去做自行车了。所以我当时就给我们的董事会写了一封信,写的有点煽情,就是我不想白白爱过自行车,我说证明爱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为它付出时间,我打算把我后半辈子的时间交给自行车。
我讲了这么多,做一点小总结。第一就是关于阅读,我讲的都是我个人的东西,希望对你们有启发,但是不值得效仿。读书是一个很私人的事情,它很私密,甚至比你的存款多少还要私密,比你的薪水多少都要私密,它直接暴露了你个人对于世界的理解,所以一个人的书架上有什么书,代表了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然那个书架如果是给别人看的,那是另外一回事。
我有一次跟我同阶段创业的一个朋友见面,他赚了很多钱,家里可能在北京每个区都买了房子,其中一个房子地面以上就有四层楼。我去他家我发现他家里一个书架都没有,一本书都没有,我说你怎么不读书呢。他是我师弟,他有点怕我。我说你怎么连书架都没有,后来他买了另外一套房子,我去他家做客。他说你看,我有书架了,我一看有书架,书架上就摆了一本书,是我的书。
我不是嘲笑他,真的,因为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不一样,我这个师弟很聪明,非常的棒,他创造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人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程序员式的那样一个人,很好的一个人,所以我不觉得说一个人读书就多么厉害,好像我读的书比他多我就怎么样,他也经常说我,师兄你是文化人,我完全是一个粗人,我都不知道将来给孩子讲故事讲什么。但是并不是他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无趣,程序员有另外的一个世界,不一样的。
另外就是我觉得读书这件事情,我们不要那么工具化,应该让它成为一种习惯,就像我们总是需要生活中的一些好的习惯。有时候我会问我的弟弟妹妹们,比如你觉得你有什么好的习惯吗,你每天都做的,对你的人生有很大帮助的一件事情,让你对世界的理解有帮助的事情。我觉得对我来讲还是有两三项的,其中一个是每天早上起来会锻炼身体,我不去健身房,但是我会锻炼,我觉得以我的这种锻炼习惯,会让我多老都还是有能力给自己系鞋带的。然后骑自行车是我的好习惯,我另外一个好习惯就是读书。
读书对我是一个安静下来的方式,让你摆脱平时那么多的工作,在焦虑的感觉之后,给你一个独立的世界。你打开书,外面的那些现实的东西跟你没关系了。有时我会觉得很渴望那一刻的到来,因为我毕竟是一个创业者,每天要做很多事情,还挺忙的,但是我洗完澡爬上床的一瞬间,我觉得我看书了,我特别幸福。因为那个世界是一个真实的,真正存在那里的,像乌托邦一样的东西,就是真的纯粹思想,跟很多东西都没有关系。
我有一个朋友,我可以说他的名字,就是王烁,《财新》杂志原来胡老师的助手,他非常厉害,今年他被评为耶鲁大学未来影响世界的领袖之一。我特佩服他的就是,只要有5分钟的时间,他都会看书。他每年看书的量巨大无比,特别可怕。当然他身体力行,他有两个孩子,他也管自己的一个公司,还要每天写作,但是他的阅读量是非常惊人的,这种习惯的建立对人是非常有帮助的。
各位今天也许回去可以问一下自己,我有什么好习惯没有,不一定是阅读,就是好习惯,这个好习惯是你坚持了10年,你每天都会做,而且它对你有帮助的这样一个东西,如果没有的话,建立一个还是蛮不错的事情。这就是一种信念,它帮助你思考。其实一本书里面真正的内容我觉得也很少,可是它需要一整个体系去把这个东西给说明出来,就像一套理论一样。
刚才放了《打工女孩》,《打工女孩》是张彤禾写的,我也翻过这本书,当然他的先生更有名,彼得·海斯勒,他的中文名叫何伟。何伟写了中国三部曲,当然加上后来的那一本也都是非常好的书,站在一个美国人的角度看中国特别的样子。我关注何伟是因为我喜欢看几本杂志,美国一本杂志叫《国家地理》,很早就有了彼得·海斯勒的文章。他写浙江,当时我看完之后印象特别深刻,其中一个细节就是每过大概3分钟就会换一种产品,比如他去义乌,起初是打火机,过一会是拉锁,他的观察非常有意思。所以我就搜这个人,我发现他当时在台湾出版了《甲骨文》,还有其他两本书,我当时一直以为这本书不会引进到大陆来,当然现在他在国内是非常非常地有名。当你通过另外一个人对你的观察,这种探索的方式好像让你变成了一种很有能力的人,你本来只能用一种方式来思考中国,但你看了何伟的书,你就会用何伟的方式去思考中国,非常地有意思。当然他也代表了一种好奇心,我们这个世界还是有趣的,只是有时候我们自己变乏味了而已。
有时候我会让自己看一些我从来不想看的书,但读过之后会发现,原来还是挺好玩的。你根本就不知道另外一个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只是你一直不知道这个世界存在而已。比如你们今天过一会可以试着看看你从来不想看的书,比如你们是不是诗歌看得少,可以试着看一本诗集,没准你会获得另外的感受,这都是有意思的组成。
一本书有时是一个好的索引,就是你看到了这本书,你可以通过它再去看到更多有意思的书,比如这个作者他提到的书,或者他喜欢的一些人的书就很有意思。王小波写了一本《绿毛水怪》,故事非常美,很有意思,前半部分的主要故事就是男女主人公之间互相借书看,有人就做了一个书单,就是《绿毛水怪》里边提到的这些好书。我没有像崇拜卡尔维诺那样的方式去崇拜王小波,但我认为王小波的品味是非常好的,而且他非常有建设性,他的思考方式是非常有意思的,让我们看到了我们中国人缺失了文化之后的很多毛病,思维上荒诞的东西,所以他推荐的文学书真是非常地好。刚才我们提到的那种方式也一样,一个作者提到了毛姆,毛姆是不是别的书也值得去看,毛姆的书受哪些作家的影响,你也可以去看,那些作家的书在哪里你就可以找出来,对自己有很大的启发。
我这个人智商很平常,我有一个好处就是我周围的朋友很多都很聪明,我就会经常问他们,这是我的一个屡试不爽的法宝,就是在某些领域里面特别有成就的,特别有建树的那些人,我就问问他你最近在看什么书。每年在北上广我都会请一次客,我会请我有趣的朋友坐在一起,基本上我都会说大家说那些闲话也没什么意思,就让大家每人推荐一本书。推荐完了之后每次的饭局大家都觉得印象深刻,因为每一个人讲那本书,一定是代表他这一年里面最大的启发。
当实在没什么书看,有时候人会进入一个书荒期,觉得书也没什么可看的了,或者说进入了一个疲倦的状态,那时你可以找出曾经对你启发最大的一本书重读。尤其当你过了5年、10年重新阅读,会带给你很大的启发。有时我会把原来觉得很好的书看成一本坏书,当然也有可能原来你看的对你有启发,这次看出了更多的启发,这更好。就像和一个老朋友聊天,过了几年之后你再跟他聊天,可能他的一些表达,虽然是同样的表达,但他给你的启发就不同了。
另外一个就是自我要求了。我们有时候把书当消费品,或者当一个快消品,像对待牙膏,或者一杯水,但实际上阅读的价值不在于此,不仅在于此。我觉得当你在30岁之前,你可以任性地读,可以碰见什么读什么,但当你到了30岁之后,你出于对生活的思考,对自己生命的思考,这个时候必须读到哲学和艺术。我对我自己是这么期待的,并不一定说大家就要这么去做。我们对于自我认知最重要的那些东西,比如我们大家会讲说无非就是哲学的几大问题,在这个阅读的过程当中你会知道其实很多聪明的人都已经想过了,一点都不出奇和意外,但是那些困惑也肯定不会有答案,但是这里边那些思考是有价值的,你去读它们会帮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理解得更透彻一点吧。
我再向你们推荐一本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当然也是很经典的一本书了。我特别喜欢他的一句话,第一次看到对我来讲是非常震撼的,就是他第一句话就讲“从来都没有艺术品,只有艺术家”。这句话我觉得对我来讲太重要了,还有就是最后一句,“书是思考的借口”。我们并不要求用别人的思考来替代你的思考,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另外一种创业方法,没有一个人可以告诉另外一个人读书的方法,没有人可以告诉你人生怎么过,没有人可以告诉你说书应该怎样去读,书无非就是一个让我们帮助自己在这些琐碎日常的生活里面不断地去思考自身的这样一个介质而已。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机场书店
最后给大家放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上是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机场的书店,它原来是一个剧场,改造了之后把现在剧场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咖啡馆,你可以坐那喝东西,吃点什么。那个地方就是书店,但我觉得这对书也是隐喻,有时候每一本书就像一个剧场一样。今天就说这么多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