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让你对话马云、比尔盖茨,该如何做到“平视对方”?

加速会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编者按:本文转发自微信公众号 “清醒贪心记”(qtnotes) ,作者: Autumn,麦肯锡七年咨询

之前被《对话王兴:太多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一文刷屏,我也转了,觉得有年轻、读书、思考的商业领袖,挺好的。

作者是《财经》记者宋玮,昵称“小晚”。

公号三表龙门阵这样评价此文:

小晚过往的作业展示出了远超同侪的水准,老板们愿意向她交底,是因为她有专业能力在兜底……

而这个“底”的呈现在业内太难见到了,记者“平视”采访者的角度都做不到,更谈不上“交锋”了。

性格模糊的老总,满是不能触碰的雷区,一团和气的文字,……,这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人物采访稿的全部。

(而小晚)连珠炮式地发问,主动抛出敏感话题,把受访者逼到山穷水尽处,我看到的《对话王兴》一文能感受到双方的攻防较量,能感受到大信息量背后的压榨,阅读体验自然很棒。

是的,平视下才有交锋、交流甚至交心。

俯视与仰视之间,只有相互糊弄的礼节或者表演罢了。

01 性格模糊、一团和气

过去两年,做过公关工作。斗胆说一句,稿件“性格模糊、一团和气”的局面,也非公关团队与媒体记者所愿。

举个栗子,在负面不断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各家平台都会强调自己靠谱。有一种流行观点,“小额分散”的借款项目,更为安全。(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借给100个人,每人1万,比借给1个人100万风险低)。

可是我们CEO对记者说,

这话不对,风险程度与单笔金额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他说的当然有道理。小额分散的借款可能有“系统性风险”,意即将鸡蛋放在100个篮子里,偏偏这些篮子都在一辆卡车上,结果卡车翻了。无论借钱给谁、借多少,关键是产品设计与风控能力。

尽管如此,CEO此言一出,我们公关团队心里一沉——他的本意完整表达出来了么?有说服力么?会被用户们接受么?在全行业突出“小额分散”的趋势下,会被认为“顶风”么?

(这个采访发生在2016年8月末。如果你是互金行业的,就会明白他这么说,从公关角度讲,有多么“不合时宜”。)

买房买车买药买奶粉买理财产品,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作为用户要去伪存真,忙都忙不过来。毕竟,我们每一个,很难成为所有方面的专家。在海量噪音下,真诚的声音,亦会造成未知的影响。

渐渐地,有想法、有个性、有真知灼见的CEO们,不得不被改造成了“性格模糊,一团和气”,善于外交辞令。而有心求真的记者们,想掏出一点真话,并不简单。

被访者怕不专业的记者乱写,记者们怕不真诚的被访者忽悠。双方都需要极大的智慧与努力,去建立一场平等、真诚、有价值的谈话。

02 平视对方

在名利场上,时时与对方保持“平视”,谈何容易。

面对老板,我们揣摩上意;面对甲方,我们投其所好;面对客户,我们小心翼翼;面对大佬,我们称颂追捧……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可是,若不能平视对方,又何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呢?

我以前团队有个90后,特别不把老板当老板。

有一天,CEO对我们营销部说,“我们要争取金融专业用户,去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做广告吧!”

90后的卤道夫同学立刻怼回去,“哪有这样做决策的?应该先决定人群,再分析一下各种媒体形式,询价比较……”(大约教育了我30分钟。)

然后,他去搜集信息,分析之后觉得值得一试。此处省略3,000字,选择了陆家嘴地铁站厅展示区。位置不签约不给保留,最近的档期也得等三个月后,我们速度签了。

然后,飞到上海,由供应商带着去实地考察。在站厅来来回回走了几遍,我看到卤同学脸色不好,悄悄问他,“你是不是觉得不行?”

卤道夫一皱眉说,“嗯”。

二号线是比较早的地铁线,站厅较为陈旧昏暗,效果比远程看图片差不少。站厅里大家行色匆匆,广告位置大多为立柱;论视觉冲击力,不如站台等车时迎面大横幅的灯箱。同时投放不同形状的灯箱和立柱,又增加了创意的难度和完稿成本。

然而,我天性犹豫,掂量着档期已定,这时候跟供应商改,不知道是否合适。

卤道夫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要改!我去说!可以商量的!来得及!”

(我是领导还是你是领导啊。哈哈哈哈。)

好在供应商非常配合,陪着我们在地铁里一站一站看。最终,我们重新决定了组合策略,拿下了185个满意的位置。

作为卤道夫的直接与间接领导,我和CEO并没有媒体采购投放的直接经验。花钱请他来上班,不正是需要他“平视”领导,贡献自己的专业能力么?

在过去的多年里,我深深庆幸团队的“平视”与“攻防”。若和唯唯诺诺的下属、没有想法的乙方一起工作,我们能企及的最高高度,无非就是我们自己的高度。这样于自己有什么帮助呢?

术业有专攻,在某一领域的能力,与年龄、职衔、身份,未必有直接关系。在一场场热血的争执与质疑中,我们撞出火花,分享彼此的专长,一起做出信息最大化下的决定。

即使说错了,不说出来,不被碾压,不被指正,又如何知道自己错了呢。

03 如何保持平视?

但是,在对方的年龄、职衔、光环、气场、姿态之下,如何保持平视呢。

谁想做个一味迎合的角色,谁不想表达自己的声音,谁不想发挥价值呢。

有时是专业上不自信,有时只是在心理上怯弱了。

我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偏于“尊敬长者、服从领导、听爸妈话”。在麦肯锡第一次跟滨哥去见客户,见到大约长我十岁左右的负责人,我礼貌地称她为“某某老师”。

大约发现了我的怯意,滨哥对我说,

Autumn,从今以后,你试试不要再叫她老师,不要叫任何客户“老师、老板、老总”,就叫名字。

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你在智力上与对方是平等的。

你不是在答题应考,期许任何人的批准或认同。

你是在用自己的才慧,与对方一块儿解决问题。

你要知道,你成为一个thought partner(思考伙伴),才为对方创造价值。

就这么简单,用“直呼其名”来克服心理障碍。而从那一天起,我开始称呼客户名字,也开始一场心理暗示,“我是你的思考伙伴”。

一开始,有点怪怪的,不习惯对年长位尊者直呼其名,尤其在中国文化里。

你可以感受一下——

想象自己跟马云开会时,喊一声“Jack,我是这么想的……”

想象跟比尔.盖茨开会,这样开场,“Bill,here’s what I thought……”

想象跟父亲大人开会(假设去我爸所在的国企提案),说一句,“某某,我建议你……”(没真的试过,难保我爸不当场翻脸。)

有感觉么?

社交习惯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语言习惯中。

称呼“老师、某总”,带着礼貌与尊重。

淘宝客服让“亲”盛行,拉近顾客与店主在网络两端的距离。

叫全名的时候,嗯,知乎上有个经典的段子,“杀气是什么?你妈喊你全名的时候。”我四岁的女儿也知道,我掷地有声喊她全名时,立刻乖乖刷牙洗澡睡觉收玩具。

在取消“老总、老师、老板、老大”之后,所有随之而来的语气口吻都要跟着调整,以配合这种平等的叫法。

这个小技巧,并不是说,要没礼貌,要不顾及情境地与对方叫板;而是强迫自己告别仰视的姿态,逼着自己在心理上、表达上、智力上,成为与对方棋逢对手、相互激发的伙伴,专注于解决问题本身。

It works on me.

04 内心里平视

这场心理暗示,旷日持久,十年未绝。

当我见客户、见领导、见明星、见任何一个或功成名就、或气场强大,或我对之有所求者,若我有一丝怯意,我会在心里说道,“I am your equal thought partner”。

告诉自己,如果我坐在这张桌前,那我之于对方,如同对方之于我一样,是有价值的。职场上长期的关系,建立在价值交换之上,仰视的姿态并不增加价值本身。

时至今日,唯一不同的是,我不再刻意避免称呼别人“某某总、某某老师”了。入乡随俗,礼貌无错,不必突兀。

若你在专业领域有所积累、做足功课、建立自信,表面的东西,也不再重要了。

平视,是在内心里。



随意打赏

高晓松对话比尔盖茨比尔 盖茨和马云马云和比尔盖茨比尔盖茨和马云马云比尔盖茨比尔·盖茨马云演讲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