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种分化:为什么你赖以生存的能力,现在没用了?
近几年,你可能发现了一些显著的趋势:
- 有些人历经万难,终于习得了一项稀缺的技能,却发现已是“屠龙之技”;
- 有些人花了10年的时间终于成了专家,却发现所在的领域已经被颠覆了;
- 有些耗费多年心力,塑造的品牌优势,却几乎在一夜之间被取代了。
比如,互联网运营优化师、管理培训师、门户时代的新闻编辑、FM广播、传统的平面设计师、传统漫画家。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很多原本吃香的技能变成鸡肋了呢?
导致原本优势丢失的根本原因,是”竞争标准“的改变。
“当我把专业技能修炼得至臻化境,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很多人高估了自己优势被打破的可能性,也高估老资历领域和行业的竞争门槛。
人们总觉得资源、技术上的领先优势难以被超越,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出的傲娇的自信,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如果把你送回到距今100万年左右的第四次冰河期,你一定会认为,猛犸象会统治未来的世界。因为他们进化到了几乎所有适应当时寒冷广阔的环境的特质,巨大的身躯让它们几乎没有天敌,出色的耐心使得它们无惧长途跋涉,可以忍耐几个月不进食,厚重的皮毛能轻松抵御极端气候。
但就是这种历经千万年进化出的强大生物,由于气候的变化(四季变得分明)顷刻之间纷纷倒下,以致最终灭绝了。
而那些更适应新环境的哺乳动物,比如夏天褪毛,冬天再长出来的动物,比如,汗腺发达,散热保温能力强的动物,再比如会使用工具生产,制造避暑、御寒设施的(人类)。而这一过程只用了猛犸象进化时间的千分之一不到。
还比如,几千年的人类社会长河中,无论生产力水平、文明程度、人口、政治经济发达度还是军事实力,亚洲一直遥遥领先于欧洲不止一个档。
领先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
东汉时期,有个人叫窦宪,是临朝称制太后的亲哥哥,本来是个纨绔子弟,却因为偶然的机会一举驱逐了骚扰中原边境几千年的北匈奴,后来北匈奴的残部无容身之地,只好跑到欧洲,不想却纵横欧洲80年,还直接导致了号称最强帝国的西罗马覆灭。
这种军事上的巨大差距,其实间接反映了经济上的差距,在农耕时代,竞争的标准是农业生产力,欧洲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冷热不同季,多山地,本来就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再加上王国众多分裂,人口稠密,严重拖累经济发展;而亚洲的环境则是,四季分明,冷热同季,地域广阔,平原居多,人多但比较分散。
而当“工业革命”到来之后,以前的标准就被打破了,单容积下的生产效率,机械动力,能源效率等等影响了新的竞争标准。这时候,农耕时代靠单纯堆积手工劳动力的生产模式,谁拥有更多人、地,拥有更好的气候这种优势就不存在了。
很多时候,在漫长历史中积累了领先的优势,但并不意味着,打破它需要同样漫长的时间。
比如,以前照相技术追求专业,操作繁复,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这样的竞争标准持续了近百年,直到柯达研发出第一部给非专业人士使用的傻瓜相机Instamatic,将相机的市场规模扩大了数万倍,而这一过程仅仅花了不到3年时间。
再到后来,安妮、胡辛束之辈用几个月的时间,就把过去几十年漫画界好不容易统一起来的标准打破了,新的风格,更适合互联网阅读,不重绘画的专业度,更注重故事性。当然这也招致了很多传统漫画家的不满,但历史的脚步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
再如,小米只用了3年时间,就赶上了打破了很多老资格手机厂商、硬件商巨大“技术积淀”。
包括前面提到,“工业革命”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打破了过去农耕时代数千年建立的竞争标准。
因此,进化的本质并不在于,你花了多久建立优势,而是你能不能迅速识别“竞争标准”的改变,从而制定应对的策略。
你可能会问,是什么让大多数人没有及时意识到“竞争标准”的改变,迅速改变自己的策略,以至于让自己沦为了落后的物种?
我的答案是,两个字“隔离”。
我们都学过生物学,知道物种的分化来自于隔离——生殖隔离、异域隔离……
假设一群百万年前猛犸象,由于地壳运动,生活的场所和大陆分离开,而它们所在的小岛逐渐漂流到了温暖的海洋,一部分象适应了环境,褪去了厚皮毛,头骨、耳朵变大(易于散热),就生存了下来。
这就形成了新的物种。
假设你乘坐时光机,穿越过去,强行把这一波象带回原来的冰原地带,或者把没有演化的猛犸强行运到这个小岛,结果会怎样?
两波象都会因为不适应迥异环境而死掉。
因此,并非任何的演化,都是进化。
你不能断言,新老两个物种哪个更先进,只能参照它们是否适应所处的环境做判断。
最近有一项研究证明,只有很小一部分物种分化,使种群获得收益,而大部分隔离的则只能导致物种退化。
所以,当你感觉自己正在通过学习和努力让自己变强时,很可能并不是进化。
物种化的隔离
那么当前都存在哪些隔离,使得人们分化成不同的种群,导致大部分人实际上是在朝着退化的方向分化呢?
引发物种退化的隔离
意识隔离
1、没意识到有必要
进化的第一步阻碍是主观必要性,人们只关注可见的目标,对于那些自认为现在没必要的事情,自然不会ALL IN。
比如,上个世纪,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急剧上升,美国很多州都存在道路乱停车的现象。
由于警力有限,治理起来相当困难,很多司机都抱着侥幸心理,虽然处罚严厉,但自己不一定会被抓到。
面对这个问题,大部分的交通警长都想,“哎,算了,反正哪个州都这样,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就算治理好了,也不涨薪水”。于是乱停现象依然持续。
后来这个问题怎么解决的呢?
一家公司和警署合作,代警察追查乱停车的行为,并负责罚款,而其中一部分罚款计为公司收入。如果公司滥用权力,车主有权力反诉其侵权,因此很多人停车的时候就会非常小心,生怕出停车线一点点,这形成了互相监督的生态。
这样一来,警署省了力,公司心满意足,私家车主心悦诚服。
对于公司业务是有必要的,而对于交警,就没那么必要了,所以结果也就完全不同。
如果你了解欧洲中世纪史,一定知道,14~15世纪爆发的大规模“黑死病”,削减了欧洲1/3的人口,让本来就缺少基础劳动力的各王国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因为意识到生存的必要性,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去其他大陆寻找生存空间。这一运动的开山鼻祖哥伦布,出生地正是黑死病爆发的中心地带“热那亚公国”。
而对船舶制造等运输业相关的技术进步也为日后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还比如,共享单车火爆之前,政府部门就铺设过一些刷公交卡使用的单车,因为操作者觉得没有盈利的必要,也就不会设法升级产品,提高易用性,加大传播力度,甚至连个品牌名字都没有。
很多时候,大部分人觉得学习一项新技能(比如商业分析能力,智能算法)没有必要,不会因此让自己考更高的分数,不会因此涨薪,更不会直接影响企业利润。
但要知道,决定竞争结果的,不是当前有没有必要,而是将来竞争标准变化后作用大不大?
2、惯性
牛顿第二定律:物质质量越大,改变其速度越难,需要更大的合外力。
同样的,行业规模越大,品牌影响力越大,灵活顺应市场来调整其定位和策略也就越难;一种思维模式越固化,改变起来也就越难,这就像让高速奔跑的熊突然调头一样困难。
一旦适应了一种思维,就难以学习新的。
研究发现,年纪越大学习能力越弱,这不是因为人们学习的能力降低,而是因为忘记旧知识的能力降低了。
所以,人7岁以后几乎不可能完全掌握一门新的语言的发音——如果你7岁以后开始学普通话,那么无论你怎么练,发音里总是有一点乡音。
相对应的,为什么学会科学分析方法很难,就是因为放弃习以为常的旧知识太难了。
这时,当你学习了更加先进的决策理论,你就很难用新学会的知识去替代旧的知识-这意味着你不得不放弃自己已经习惯的思维方式。
在学习因子分析法、线性回归分析、现实渐进决策之前,你已经用自己的方式做了几十年决策了(比如周末去哪玩),仍免不了采取灵感迸发的思维方式。
认知隔离
1、知识间本身的认知墙壁
首先想一想,最初,知识是怎么分类的?
往往是由于遇到新问题,以往的知识和经验总结不能适用,从而诞生了新的知识,有的人把经验汇总,又形成了新的知识。
举个例子:
人类要把飞机送上天,就需要搞清楚提供多大的上升力可以平衡机械本身的重力,并保持动态平衡,然后就是这些动力从哪来。
在此之前,物理学已经形成了很多理论(如:量子力学、能量学、电磁学等),包括莱特兄弟在内的飞机研发者发现,照搬原有的量子力学原理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于是又参考了很多其他学科(比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
而后,基于研发飞机的,科学家在广义物理学中拆分出了“流体力学”。
知识本身是基于个别问题的特殊状态的结论,后来人总结结论和其他相似问题的共性进行归类,但当遇到新的矛盾,共性又不完全适用啦。
哪怕是生活中的小事,也同样是这个道理。比如,你第一次亲自去菜市场买菜,这时候想起母亲教过你的怎样识别茄子、白菜、萝卜的新鲜度(比如掐一掐),怎样跟菜贩砍价(姑且可以称之为“买菜经济学”)。
但这时候,你要买海鲜,可你妈从来没教过你怎么识别海鲜的新鲜度,你就不能照搬“买菜经济学”的理论,而是可能查一查相关资料,或者看看别人是怎么买的,再或者先买来,无论好坏总结经验,以后就知道了(分支-买海鲜经济学)。
所以,知识本身有分类,但并不是按固化的学科分门别类使用的,而对知识的幻象,取决于人为地给知识划分边界。
“世上本没有边界,有人划分就有了边界” ——伊卜生
场景隔离
“环境是身体的容器”vs“思想是事物的容器”
1、仰视状态:环境是身体的容器
假如你正在逛街,你该如何描述自己当下的状态呢?
“今天天气真热,我正在向前走,去xx大厦买衣服,哎呀,我现在有点饿,应该先去吃点东西。”
这时候,大楼,街道,餐馆都是装载你身体的容器,想象一下,就像把你缩小100倍放在茶杯里,你必须仰视的观察周围的一切,你的视角就会受限,只能看到容器内壁发生的现象,无法从外部观察什么导致了现象。
比如一滴水悬挂在杯子上,你感慨道:“看,一滴晶莹剔透的水珠。”,而你却不知道水珠是怎么形成的。
是因为倒水的时候,残留在内壁?
亦或是因为外部压力或温度变化,导致蒸汽凝结?你都很难知晓。
人类的本能决定了我们从内而外,以仰视的姿态观察周围的事物。
所以在你描述自己状态时,几乎没有人会这么说,
“坐标39.9’,116.3’,某个类似人的物体,正以2米/秒的速度,朝12点钟方向位移,哦,对,那个类似人的物体就是我。”
如果真的遇到这种人,你一定会认为TA脑子有病了。
但事实上,这是一种俯视的姿态,它更利于人们全面透彻的观察事物,而不止局限于所见。
2、俯视状态:思想是事物的容器
我们的身体当然不能缩小到足以装进茶杯,或是放大到可以俯视一切,思想却可以,但对于没有认知到这点的人来说,却很难。
比如,你正在为自己的产品写一句slogan,如果是仰视状态,你想的就是,”我要让用户使用我的产品,我要让他们下载留存,对,一定要这么做“。
于是便有了这类的slogan:
“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
“神州行,我看行”;
“超乎你想象的极速体验”。
这时候,你会认为,我觉得这产品实在太好了,只要我多夸夸它,别人也都会这么认为,至于怎么好,让用户去想吧。
如果你可以转到俯视状态,观察他人和自己,就很容易发现,这不可能。
想象一下,你走在街上,目之所及的地方有几千个汉字,突然看到这么一句广告语,“xx奶茶,好喝得超乎你想象”,你会不会停下脚步去陷入沉思,我到底怎么想象的?又会不会思考,这产品到底怎么超乎我想象了,于是为了一探究竟,就买一份回来?
当然不会,你知道这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
而当你进入俯视状态,思考的不是我要把产品卖出去,而是用户为什么需要产品,比如他们需要提高对自己的期待(比如xx习惯养成训练营),或者他们需要建立和巩固某种情感联系(比如好丽友、朋友圈)。
过去,大部分的竞争,标准都是来源于外部,谁占据更多外部资源,谁就大概率拥有竞争优势,比如拥有大量资金、固定能源、政策导向、大规模的流量资源(其实我非常反感把用户换算成流量)等等。
所以你可能只需要,搞定控制资源的那个人,或者自己成为那个人,就能占据绝对的优势,而这种优势,无论别人怎么努力,都很难超越。
不过现在,竞争标准越来越呈现出内部化,这是由于所有人都有了更丰富的选择的权力。
举个例子,过去人们从电视、广播获取信息,播音风格自己到底喜不喜欢,不重要,也没人在意,反正没得选,要么看,要么就不看。
但随着荔枝FM、喜马拉雅等个人电台的平台兴起,情况就不一样了,我们有了自主选择的自己偏爱的风格的权力。
而对于自媒体运营者来说,就必须从用户心智中找到答案,哪一种是他们喜欢的,如果不能提供,即使占据头部流量等资源,也没用。
当竞争标准由拼“资源获取多寡”,转而偏向拼“信息处理和创造能力”时,内容提供者训练自身的决策能力,就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为关键。
而正确的决策并非源自众多偶然因素的集合。
“最好的助手是自己的头脑,而不是别的东西。” ——Casimir Fabre
很多人抱着“奇迹式思维”,觉得只要笃定一次机会,就可以破局。
然而,想要一件事的结果完美,可能需要做10次细节决策,指望每一次都像抛硬币一样,正确几率50%,那么计算一下全部命中的几率是多大?
对于一次商业或日常决策行为,这种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况且偶然决策未必是抛硬币,更像是掷色子(几率就更小了)。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像杰克.韦尔奇,彼得.德鲁克、亨利.福特那样,拥有超凡的判断力,而他们绝不是依靠掷色子做判断的。而是,跨越前面提到3种造成弱势种群分化的隔离。
怎样做呢?
1. 跨越竞争标准的局限
人们在大多数时间都在适应规则,而不是想办法打破它,所以试图打破规则的人,才显得特别突出。
比如,人类发现了杠杆原理,假如杠杆一端是另一端长度的3倍,还能保持平衡,那么短的那一端物体的质量就是长的一端的3倍。
那么,称量物体质量,就只能用”称“吗?
如果物体的体积无限大怎么办?
于是曹冲告诉我们,利用浮力也可以称量大象的质量;阿基米德说,如果是稳定元素组成的物体,可以先切下一部分,计算其密度,然后换算整个物体的质量。
商业创新就是不断打破规则和借用其他领域规则的过程。
19世纪前半夜的美国,石油运输只能依靠铁路,铁路大佬肆意加价,使得石油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后来,洛克菲勒发现,炼油厂内部是靠管道输送成品油,然后再封装进油桶。既然短距离运输可以用管道,那么为什么长距离不行?
于是,洛克菲勒不惜巨资修建了史无前例的,贯穿美国东西的石油运输管道,从而打破了铁路商的垄断。
同样的,以前一把剃须刀几乎伴随男人终身,如果刀片钝了,就在磨刀石上磨一磨继续使,这样既不方便,又没有什么商业价值,因为重复消费的可能性实在太低了啊。
于是吉列首先采用了刀架 刀片模式,刀架是免费送给用户的,刀架才是真正盈利的地方,这样就把本来耐耗的产品变为了高频的消耗品,从而开发出了剃须刀市场的价值。
那既然这个模式可以在剃须刀市场成立,也应该可以适用其他行业,事实也证明,后来的很多商业模式,都借用了刀架 刀片模型。
如果你翻一翻历史,就会发现,很多原本耐耗型的产品,正是借用了这一战略,才开创的大市场。
比如,
打印机 喷墨(施乐)
——最开始,施乐打开市场依靠免费为企业提供打印机,但喷墨和和纸张是高频次消耗品,也成了新的盈利点。
快速成像相机 胶卷(柯达)
——起初照相只是少数专业摄影师的职业,市场很小,这是因为冲洗照片实在复杂,直到胶卷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一状况。
游戏机 软件(任天堂)
——像早期的电脑一样,游戏机并不是家用品,而只出现在游戏厅,游戏是固定设置在机器里的,这样就意味着,用户花大笔钱买款游戏机只能玩少数几款游戏,时间久了一定会腻。
后来,任天堂首度推出了软件下载服务,这就让那些玩家不再流连于各种大型游戏机,而是把可以它们内置的通通下载下来。
于是,后来的游戏厂商竞相模仿,才迎来了个人游戏市场的繁荣。
当你深入任何一个行业,都会不由自主地默认了延承了很多年的规则,但这些规则之所以存在,往往是由于大家都习惯了它的存在,最重要的已经习惯了规则下的玩法,而不是去想改变以往的规则,现在可能还有更优方案。
2. 跨越大脑存储方式
人们总以为,只要不断地单向填充知识,大脑就会变得强大,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很多人依照宏观学科进行记忆:
如果单纯地按照1:1记忆存储,人脑的能力是远逊于计算机的。
你终其一生,充其量只能记住了几千个汉字,几十个公式,几百个案例,但电脑可以在0.1秒以内就完全拷贝以上所有的内容。
而且对于那些自己不喜欢但可能很有用的东西,人们还会选择性的遗忘,即使强行记住了知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模糊,这样比较来看,大脑比起电脑好像没什么优势。
说到这里,我嗅到了一些悲观主义者哀叹的声音。
其实不必,人脑却拥有电脑不可比拟的优势,只是大部分人没有充分利用。
获取新知的本质是,大脑形成新的神经元突触,对重新连接新旧信息,并把他们保存下来,而这些信息弥散状的分布在整个大脑(对应各种感知器官)。
当遇到问题时,大脑只需要调用回忆中少量的信息碎片,就可以进行推算,并得出对策略。
因此,更有效的调用信息碎片,而不是调用某个学科分类,就能高效的利用它们,提高判断力。
我就发现不同学科中微观研究对象之间的关联。
”相似性关联:以上微观的概念的共性是,它们都是直接影响结果的关键作用力“
利用跨知识解决问题本质:
最近有两位朋友几乎同时找到我:
工商管理专业的创业者A & 出身于电影学院的导演 B
A经营一家闲置物品买卖平台,上线以来下载量不高。
B最近导了一部小众电影,已经开机,但宣传不知道怎么开展。
而他们所学过的专业知识
—— A学过的微观-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
—— B掌握的剧作、表演、摄影、美学…..
但这些给不了他们直接的帮助
他们问: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知名度不够,是不是应该请些名人代言?”
“我们怎么让更多人下载,让更多人知道看这部影片?”
“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海报设计的更酷,这样就能起到眼球了?”
其实,你会发现,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并不是最本质的,核心的,主要的矛盾,相比于“人们为什么需要闲置物品平台和为什么要看电影,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表面的,边缘的,次要的。
当人们在看待眼前的某个事物的时候,往往局限于事物本身,自己眼睛能看到的部分限制了思想,而不是去看它们为什么会发生。
后来通过交流,我发现其实他们共同面临的关键问题其实是,如何让受众感知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于是我调用自己的记忆碎片,并在它们之间形成关联。
我立刻在大脑里搜寻相似的理论,随即想起曾经看过载瑟摩尔的理论“顾客感知价值(CPV)”,其中提到感知价值是通过“价值信号”进行传递,利用信号的暗示作用帮助用户简化品牌信任和选择过程。
而后,我又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信号经济学”里关于传递品牌信号的解释和迈克尔.斯宾塞的信号传递模型(Signaling Model),随即又想到,其他学科对信号也一定有不同的解释,比如进化论,生物有传递信号的本能,它们又是怎么传递的。
还有,之前看过的影视剧,《权力的游戏》里兰尼斯特家族财政危机,为什么还要借钱给乔弗里举办奢华婚礼,卡内基建好世界第一架斜拉钢索搭桥,拉来一头大象从桥面走过,其实也都是在向外部传递“家族财务能力”的信号。
于是,据此给出A&B建议,通过环节设计向受众传递信号。
比如A的闲置买卖平台,如何传递信号呢?结合战略实施的步骤:
——设定战略目标
“能通过平台,把大多数人认为没用的东西卖出去。”
——设计表现方式
极端化、人格化表现:”某个用户的朋友送了TA大件物品,留着占地方,扔了可惜,放在家里,老婆还嫌弃,却在平台上卖出去了“。
——选择传递路径,触发使用场景
采用幽默生活漫画风格传递信号,并激活感觉:“哎呀,这么low的东西都能卖出去,我扔过很多比这个值钱的物件,可惜了,以后有用不着的东西可以放上去卖”。
很多人之所以陷入了日复一日、循规蹈矩的生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跨越思想的隔离,激活新的神经突触,用新的方式解决大多数人用通用的办法,却没有解决的问题。
以上整个的过程也验证了,跨越大脑的存储方式,调用原来储存的信息碎片,形成新的连接,从而激活了新的神经突触,之后想到老问题新的解决方案,总是行之有效的。
3. 跨越场景视角
前面说了,仰视状态和俯视状态观察角度的区别,当你处于仰视时,你观察到的只是整体任务中的某个部分或环节,单独处理这个部分,往往解决不了本质问题。
假设你现在想打造一款火爆的口红品牌,而你处于仰视状态,看到的是这些:
建立在这种视角上的思维逻辑——我们生产了产品,找到用户集中的地方,推给用户。
而当你把精力都用来处理这些时,你发现,品牌的影响力仍然很有限,你很难理解用户为什么选择一款口红,也就不知道如何改变用户认知或是植入新的认知,就像前面提到的,你只看到水珠,以及它如何滑落,却不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
而当你处于俯视状态时,从起至终的观察一次消费行为,你就会发现,状况其实是这样的:
视角转换之后,不妨来还原一次你所看到的用户消费决策过程。
——动机产生
一切的行为都是由动机(比如关心他人,在乎自己)推动的,所以想一想起初,什么心理导致了后续的行为。
举个例子,你的办公室里,总有几个同事很耀眼,受领导器重,受异性欢迎,他们要么穿着时尚,要么学识渊博,而让你有被忽略的感觉,于是你产生了要像他们那样,找回属于自己的优越感。
怎么办呢?
——锁定需求
选择一:买一款LV的包吧,这样天天背着很引人注目,可转念一想,以现在的工资收入,至少要攒3个月,才能实现,还是算了吧。
选择二:
看看咪蒙的文章,
《是的,我更喜欢努力的自己》
《嫉妒使人进步》
《我就不向这个操蛋的世界妥协》
确实缓解了一些,但没解决本质啊,回到职场,现状依旧。
选择三:
学习新知识吧,这又是个长期规划,而且太内隐了,不能改变眼前的情形。
选择四:
选择一款普通价格2倍的口红,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既外显,又在承受范围内。“
——品牌筛选
“选择国际大牌吗?办公室那些LOW人可能不太懂,不过他们最近都在关注xx网红,认知度很高,而且这个人个性跟我很像,TA正好推荐了一款流光唇膏。”
——最终决策
“买这么一款唇膏该调用那笔心理账户里的资金,它可能相当于一张演唱会的票,一次演讲门票,一次和朋友的周末晚宴,本来打算给同学孩子买礼物的钱。既然没有亮眼的装扮,晚宴其实可以不参加,而且好几个人我都不太熟,就动用这笔资金吧。”
当你观察到了整个过程,翻回头,就知道怎样输出品牌价值观,促进动机的产生,如何选择品牌价值的传递路径,甚至如何定价。
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是由零部件组成的,而任何成功也都可以进一步的拆解,当你身处特定环境下,只用眼睛观察就相当于仰视,那么你就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组成。
比如,你想把饭煮熟,眼睛观察到单一的条件,只要有火加热,饭就可以熟。可如果在喜马拉雅山上煮饭呢?水烧开只有73.5度,这样的话连鸡蛋都煮不熟。
海拔越高,水的沸点越低,是因为气压变低了,既然气压越低越难煮熟东西,那么反向说明,气压越高越容易煮熟,人类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高压锅。
现在我们知道,火和气压,是煮熟东西的必要条件,而这是仰视状态所观察不到的,对于大多数人就很难利用。
正因为如此,当你面临一项任务,想要做到比一般人出色时,请首先想一想,自己在仰视它,还是在俯视它,看到一部分,还是看到了全貌,而这决定了你得出的最终方案的质量。
结语
我一贯力求思想不受束缚 —— 达尔文
边缘学科越来越多,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应用的知识范畴也会越来越广。
信息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是用户行为的微小分化,直接导致竞争标准的变化加剧,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科成了边缘学科,越来越多的细微行为开始产生,跨越这些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求报道、意见反馈、调戏 小秘书 “老雅痞” 请加微信: xinyapi
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 加速会微信公号,成长快人一步!
如果你在创业, 想认识更多的创始人,彼此学习、资源共享 ,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 : 创始人通讯社群 !
如果你在职场,想 认识更多媒体圈朋友(编辑/记者、市场、公关、媒介、品牌) 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 媒体圈通讯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