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豆瓣猫眼造假的,我们采访了多位刷分专家,看看是谁想“一句顶一万句”?

加速会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说豆瓣猫眼造假的,我们采访了多位刷分专家,看看是谁想“一句顶一万句”?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 ,作者吴立湘、曹乐溪。

“豆瓣电影评分,让我如何再相信你?”“ 猫眼 专业影评人凭什么’一句顶一万句’?”

近日,《摆渡人》、《长城》等贺岁档大片纷纷身陷口碑争议,某些媒体(小娱先辟个谣,这个媒体真心不是《人民日报》,这只是《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了该篇报道而已)等站出来发声,直接点名豆瓣“信用遭质疑”, 猫眼 专业影评人打分脱离群众,而“亵渎电影”等大V公号“为博眼球、圈粉丝、流量变现等目的,发布恶意的、不负责任的言论”。

总而言之,以上被点名者均被扣上“严重破坏中国电影生态环境”的大帽子。

尤其有一段,直指豆瓣造假:“《摆渡人》在一天之内豆瓣评分变化幅度较大,而且零点场以后,集中放出了大量一星的豆瓣评分,疑似惨遭水军恶意攻击。

对于一个评分网站来说,有案例有推演有截图,已然是一场宣判。问题是,豆瓣真的有被形容的这么容易刷分吗?

为此,娱乐资本论专门采访了中国最早做豆瓣口碑维护的人、淘宝刷分卖家、曾在 猫眼 上刷过分等多位电影营销人员。力图揭开刷分产业链的事实真相。

事实是什么?

豆瓣一个有效评分成本近百元,猫眼一个有效评分起码2、30元,因为太贵,“这个产业链早就萎缩了。”

但一石激起千层浪。今天小娱发现,猫眼电影APP上的专业评分已全部被撤下。

说豆瓣猫眼造假的,我们采访了多位刷分专家,看看是谁想“一句顶一万句”? 对于是否同样接受到指示“整改”,豆瓣方面则表示“不方便说”,关于豆瓣评分的一切解释,可以参考去年发布的《豆瓣电影评分八问》。

一篇看似普通的文章,全盘否定了电影评分体系和影评人的存在价值,撇开政治正确不谈,我们可以先来聊聊这篇文章观点的逻辑性:

观点1:豆瓣不公正?多位营销成员表示,刷分成本高到可怕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某媒体的文章通篇谈论的“不公正”,其实是指给大片打差评,说白了就是中国电影人及其作品很珍贵,骂不得。影评社区和网票平台上的评分,虽然存在一定的人为刷票嫌疑,但绝大多数都是吃瓜观众投出来的,情绪化打分并不值得提倡,但作为消费者,看过电影觉得不好看给差评也无可厚非。

由于平台评分基数往往都在十几万以上,刷高分和低分的行为属于少数,对最终的评分统计结果影响甚微。也有网友认为,“新片一向是刷分挺严重的,所以新片出来的分数没有什么参考意义,等几个月再去看分数就比较靠谱了。”

能刷多少分:从2分到零点零几分

或许有人组队在刷《摆渡人》的一星,但同样也有来刷好评的。小娱就接到淘宝商家爆料称,《摆渡人》上映前后都有不少家找上来求刷豆瓣“想看”和高分的,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淘宝卖家为了显示自己实力的自夸之语。

“20块刷一条”,但用真实账户ID刷分往往只能刷几百条,对于上万条的评论影响甚微。

说豆瓣猫眼造假的,我们采访了多位刷分专家,看看是谁想“一句顶一万句”? 实际上,影舞时空总经理任国源,这位中国电影圈最早的一批豆瓣评分维护者,就是见证了刷分这个行业的变化。

据他介绍,最早一批豆瓣刷分者都是5年前开始的,“当时电影营销市场刚刚起来,片方开始有余额投入在豆瓣上。”

而当时因为豆瓣防作弊机制还比较弱,能大概在电影上映的前几天增加“1、2分”,当然,之后因为排片和自然评分的增加,刷分难度增大,他们也没有了动力去刷。

但到了2015年,这个刷分比例已经低到令人发指。据一位 刷分专家 C先生向小娱透露,“我当时用的是很烧钱和高级的方法,也就是真人水军,换ip测试,然而只有低于3%的数据能被录入存活一天。”按这个方式,转化成分数的话,几乎只有0.x甚至0.0x。

成本多少:从20元一条到百元一条

实际上,豆瓣刷分这个产业最可怕的不仅是效果的下降,更重要的是成本的直线上涨。而这,也促使了任国源向宣传策略咨询服务的转型。

说豆瓣猫眼造假的,我们采访了多位刷分专家,看看是谁想“一句顶一万句”? 据任国源介绍,最早一个有效的评论大概是二十多元,但所谓有效,也是基于当时豆瓣评分总数较少而来的。

但现在一个热门电影,豆瓣上的评分数动则数万到十数万,几百个评分很难搅动任何水花。

到了2015年,C先生做了一次刷分实验,结果令他大跌眼镜:他选了一个只有不到1万评论数的电影,每次花数万元刷1万个评论,其中最多有3%的评论能存活一天,也就是说,一个有效评论大概是100元左右。问题是,昨天刷的分今天又掉了又得重新刷,“连续刷了一周,分数最终几乎也没涨。”

至于之前媒体中所谓的撞库(被盗账号),首先是这个成本很高,而且随着豆瓣反撞库机制的升级,“成本不但高,可用数量也有限。”

其实早在一年前豆瓣创始人阿北的《豆瓣电影评分八问》里,就解释过豆瓣对刷高分低分等“非正常评分”的处理办法,反刷分早已经是豆瓣电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豆瓣这两年的原则是“所有能判断属于非正常评分的一概不算”,不分高低贵贱颜色。

实际上,目前比较常用的刷豆瓣方式,主要还是刷评论:“找一些豆瓣红人把我们的电影写的好一点有趣一点,再用水军去点赞,点赞数高就能排到前面。”不过,他们也表示,这种方式不能常用,“用的多的红人,发现会被豆瓣降低权重。”

猫眼如何刷:撞库、肉鸡为主,成本涨到像买票

小娱在和几位口碑维护人士聊天的过程中,惊讶的发现其实现在也有人在刷猫眼的观众评分(不是专业评分)。

说豆瓣猫眼造假的,我们采访了多位刷分专家,看看是谁想“一句顶一万句”? 实际上,据娱乐资本论了解,猫眼的评分现在只统计了有过购票行为的观众,没有在猫眼购票的观众并不会被统计进去。

难道说,猫眼的评分都要一张票一张票的买吗?

实际上,一位曾经攻克过猫眼评分的营销人员G女士告诉小娱,“猫眼主要用撞库和肉鸡可以攻克。”所谓撞库,也就是社工库里流露出来的账号。因为猫眼偏工具型的定位,让这个APP的活跃度不高,所以不少用户很难发现自己的账号被盗了。

但是,G女士了解的情况也是一年多钱,近期猫眼的技术也在升级,“我们成本涨了不少,大概也和买一张票差不多了,完全划不来。”

观点2:豆瓣雇佣“水军”操控评分,观众受低分引导拒看贺岁档电影?

某媒举出的例子是关于《摆渡人》,豆瓣40%网友给出了1星的低分,而高权限真实账户的4星、5星好评“被”消失,由此得出结论:豆瓣评分系统有人工干预,而干预者是豆瓣本身。

说豆瓣猫眼造假的,我们采访了多位刷分专家,看看是谁想“一句顶一万句”? 厉害了word豆瓣,不仅是影迷社交平台,还能左右中国电影市场?而且专门和贺岁档大片过不去,“夹带私货”抹黑国产电影?

反观去年贺岁档的《老炮儿》、《寻龙诀》,豆瓣分别给出了8.0和7.6的评分,如果这批观众还是今年评论《摆渡人》《长城》的观众的话,那小娱只能说,片子有没有人看,最终还是要靠质量来说话的。

说豆瓣猫眼造假的,我们采访了多位刷分专家,看看是谁想“一句顶一万句”?

观点3:专业影评人观影趣味“脱离群众”,却权大通天?

文章举例说,在猫眼平台40万观众给《长城》打了8.4的平均分,然而45位影评人给出的专业评分仅为4.9,《铁道飞虎》和《摆渡人》的观众打分和专业打分同样差异悬殊。

说豆瓣猫眼造假的,我们采访了多位刷分专家,看看是谁想“一句顶一万句”? 由此作者开始义愤填膺地质疑影评人的评分机制和信用度,认为这些人数极少、“对作者电影、小众电影、实验电影、电影节电影有共同趣味”的人,凭啥能和人数众多的普通观众并列,在评分上拥有同等权重?影评人被人收买篡改评分,或者不依靠事实仅凭知识分子的傲娇站队怎么办?

据娱乐资本论了解,猫眼设立的专业评分体系是这样的:专业影评人均由行业内资深人士组成,在电影圈研究评论领域至少有三年以上资历。但因为猫眼票务平台的身份,难免也会被片方纠缠。但据小娱了解,实际上它的打分机制和普通用户一样,没有任何人为干预。

关于第一点,则显得令人摸不着头脑。在小娱看来,影评人的作用本来就是对电影做出专业评论,什么时候变成了要和观众口味一致?而且评分仅供观众参考,并没有绑架或左右观众选择的功能,怎么就成了被批评的对象?

文章结尾给了我们答案:看起来是在批评影评人站队,最后却把矛头指向恶意影评:“博眼球能赢得一时的利益,但实际上却是饮鸩止渴,大浪淘沙终将被淘汰。”问题来了,什么是恶意影评?在小娱看来,那些和电影宣发绑定在一起,把一部下三滥的作品吹嘘到制作精良、口碑空前的,才是对中国电影最大的恶意。

而现在的情形只准唱红不准唱衰,影评人不能和观众一致“低”,只能一致“高”,被多方裹挟下得出的“好评”,能是真正公允的么?

平心而论,影评人在并不成熟的中国电影工业体系中的位置颇为尴尬,有人被资本收买,但也有一部分有操守的电影人仍然坚持与片方划清界限,为观众提供真实而有质量的影评。

说豆瓣猫眼造假的,我们采访了多位刷分专家,看看是谁想“一句顶一万句”? 自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渠道垄断,“毒舌电影”的估值已经超过数亿元。越来越多影评人开设个人公号,通过自身影响力来传播电影的口碑,而非宣传方营造出的泡沫,一个良性的舆论环境正在逐步建立。

这导致片方被迫发生的一个转变是,过去在宣传过程中片方可以通过对有限的几位影评人、几家媒体的控制,有目的性投放给目标观众。新的传播环境,给电影宣传带来了不少的困扰,并且由于单个影评人自身的话语权加重,这导致片方的口碑管理目标更为分散。

真正有影响力的影评人,恰好是通过和观众的双向互动,而达成现在的影响力的。

在今年电影票房市场进入平缓发展期时,有批急赚快钱的制作人,把票补减少、观众口味刁钻、甚至整个经济大环境不好都当成挡箭牌,一有人认真谈论电影质量就风声鹤唳,给对方扣上“扰乱中国电影环境”的锅不得翻身。

还好有明眼人。就在今晚,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在朋友圈发声:“读过《中国电影报》关于评分体系的质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大家也都不会为此焦虑”。

关于专业影评的话题,森局则温和地为其正名:“曾在与猫眼负责人一次交流中,探讨过’专业评分’的话题,大家的共识是: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样本量,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与度,让专业评价更开阔,更具说服力”。

原创文章,作者:娱乐资本论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加速会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猫眼电影豆瓣猫眼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