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刚刚成立的金融科技委员会,具体是做什么的?
央行网站5月15日消息,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金融科技( FinTech )委员会,旨在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
央行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科技表示了肯定。央行表示,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为金融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金融安全带来了新挑战。愿与产学研用各方携手,共同推动我国金融科技健康有序发展,为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贡献力量。
央行对金融科技既研究又监管又使用
具体而言,央行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要做几件事:
第一,将组织深入研究金融科技发展对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稳定、支付清算等领域的影响,切实做好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指引。
第二,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引导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正确使用。
第三,强化监管科技(RegTech)应用实践,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丰富金融监管手段,提升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
也就是说,央行对于金融科技,首先要研究金融科技对于传统监管带来的影响,引导金融科技健康发展合理使用,运营金融科技来提升监管能力。总结起来就是央行对金融科技的态度就是希望金融科技不要为传统宏观经济管理和货币政策添乱,对于金融科技的积极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并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来辅助监管。
央行对于金融科技比较开明
央行这样的态度应该说是相当开明的。尤其是在今年的强监管环境下,更是难能可贵。在银行、保险、资管等领域,今年的管理非常严格,最近新华社更是连续出了七篇文章评论金融安全与金融监管。并非要为金融创新踩刹车,管理层的目的还是着眼于金融稳定以及金融稳定背后的社会稳定,不能让金融领域出现系统性风险。
就金融科技而言,可以说是双刃剑,既可以推进普惠金融,也有可能带来监管难题。就正面因素来说,可以通过金融科技来推进普惠金融,例如那些蓝领群体,如果没有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可能有可行的风控方案,也就无法批量为这类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一些新兴技术如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则可以帮助进行远程身份鉴定,使用户不必一定要到现场去办理业务。
但金融科技的负面因素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不可不察。例如量化投资是不是会加剧市场波动,大数据环境下如何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和隐私,大数据风控模型是否足够有效以控制信贷风险等等。最关键的还是数字货币,会否冲击原有的货币体系,使用起来会有哪些风险,如何反洗钱,等等,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在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化解风险,发挥其积极作用,是金融发展的应有之义。
其实这种对金融科技的思路在对二维码支付的监管上已经有所体现。2014年3月,央行支付结算司发文暂停支付宝、财付通的线下条码支付业务,担心的是安全问题。当时称,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将条码(二维码)应用于支付领域有关技术,终端的安全标准尚不明确。相关支付撮合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隐患。
央行当时强调,是暂停而非叫停。但很多市场观点还是认为这是央妈袒护银联和传统银行,打击新兴技术。事实证明这只是市场的臆测。2016年8月,央行主管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正式承认了二维码支付的合法地位。
以后的央行金融科技委员会应该也是承担这样的职责,对于新兴技术开展研究,明确风险,探究价值,对新兴技术形成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
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的探索早就开始
央行还提到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实际上监管部门对于金融科技早就进行了探索。在数字货币方面, 资料显示 :
2014年,央行成立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专门研究小组,论证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行性。
2015年发布人民银行发行数字货币的系列研究报告,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原型方案完成两轮修订。
2016年1月20日,央行召开的数字货币研讨会上,央行首次对外公开发行数字货币目标。
11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研究所公开招聘相关专业人员,从事数字货币研究与开发工作。
2016年年底,央行表示法定数字货币的原型系统Demo有望在春节后推出。
还有媒体报道称,央行在发行数字货币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央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测试成功,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在该平台试运行。
证监会以及上交所、深交所也在运用大数据来强化市场监管。资料显示,上海证监局招聘了大数据研究和挖掘的人才,专门模拟不同账户之间的关联。通过无数次的模拟分析找到看似无关,但本质上相关的账户之间的交易关联。通过大数据挖掘的在监察和侦查中的应用,几乎可以还原账户之间的事实关联,所有可疑账户都被纳入时时计算机的监控中,杜绝了大量的侦查人力、物力。上交所市场监察部开展大数据应用,建立多种数据分析模型,深度挖掘,寻找案件线索,通过锁定基准日、筛查高频户,结合账户开户、历史交易情况等,确定嫌疑账户。
金融科技是生产力,既可以用于完善金融业务,也可以用于优化监管。相信未来金融科技在监管部门的工具箱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
求报道、意见反馈、调戏 小秘书 “佳佳” 请加微信:
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 加速会微信公号,成长快人一步!
如果你在创业, 想认识更多的创始人,彼此学习、资源共享 ,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 : 创始人通讯社群 !
如果你在职场,想 认识更多媒体圈朋友(编辑/记者、市场、公关、媒介、品牌) 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 媒体圈通讯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