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的蛰伏与今日的爆发,马斯克航天事业的最大对手或许会是他

加速会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16年的蛰伏与今日的爆发,马斯克航天事业的最大对手或许会是他
依靠亚马逊CEO贝索斯的“钱袋子”建立起来的“蓝色起源”(Blue Origin)火箭发射公司,终于在成立第16年之际,迎来了自己第一位愿意付费的“太空旅客”。

本周二,作为第一家与蓝色起源签下发射合同的企业,著名的法国卫星运营商 Eutelsat Communications将成为新格伦号(New Glenn)系列火箭的第一位客户。

有些意外的是,这个消息是贝索斯在华盛顿正在召开的2017卫星大会上亲自宣布的:

“在几个月前,我们就开始与多位客户进行接触。其中,Eutelsat对我们的火箭非常感兴趣。通过这次合作,我们的收获将不可估量。”

16年的蛰伏与今日的爆发,马斯克航天事业的最大对手或许会是他

这是蓝色起源的第一位用户Eutelsat

但是请注意,贝索斯隐晦地提到了“多位客户”。

还没等大多数媒体反应过来,仅隔一天,风头正劲的卫星创业公司OneWeb也高调宣布,自己已经把未来十年内的多个发射合同交给了蓝色起源:

5次独立发射,多达400颗小卫星,2021年正式起飞。我们都交给了蓝色起源。

执行主席Greg Wyler在说出这些数字的时候有点洋洋得意,但更多人却在暗自乍舌另一个事实:

what?这些单子都给了蓝色起源?

随后,颇懂“礼尚往来”的贝索斯在Twitter上确认了这一协议,并向OneWeb执行主席Greg Wyler隔空示好:

的确为OneWeb提供5次发射,很开心与你们合作。

16年的蛰伏与今日的爆发,马斯克航天事业的最大对手或许会是他

第二位客户OneWeb

大概这个时候,很多媒体仍然处于茫然的状态。因为在过去几年里,贝索斯顶多炫耀一下自己的技术团队又取得了某某技术突破,丝毫不提“什么时候赚钱”这回事。

很凑巧,就在这次宣布获得订单之前,大多数人都被蓝色起源刚刚组装完成的BE-4火箭发动机吸引过去。因为这一重大成果将成为包括新格伦号(蓝色起源)、火神号(联合发射联盟公司ULA)在内多艘明星火箭的“新灵魂”。

16年的蛰伏与今日的爆发,马斯克航天事业的最大对手或许会是他

BE-4发动机

实际上,就公司的商业运作而言,16年来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当然这也就意味着从未赚过1毛钱)的蓝色起源在很多时候被当成是贝索斯的“个人爱好”,而非像SpaceX那样的”商业榜样“。

而现在,尽管有些“精心谋划”的痕迹,但这两家名声不小的卫星运营商却同时高调宣布将在2021年使用蓝色起源的火箭完成发射任务……

这个举动本身就是对蓝色起源的高度信任。

其中,Eutelsat计划将在未来4年内发射5颗卫星。这家赫赫有名的卫星运营商几乎包揽了欧洲、中东、北非以及亚太地区上空所有卫星的所有权,目前拥有一支多达39颗卫星的“监测战队”。

而OneWeb的背后则站着日本电信巨头软银,后者掌握着前者20%的股份。此外,在空客集团的支持下,OneWeb还计划将发射约600颗卫星,为全球提供更快更廉价的上网服务。

当然,这家卫星创业公司展现出来的野心还不止这些:

OneWeb曾暗示过,在2019年开启正式的商业运作之后,公司或许还将发射多达2000颗新卫星……不过究竟把这些合同交给谁,Wyler却三缄其口。

显然,赢家不会是一家发射公司,但蓝色起源却是其中之一。

(此外,透过这些庞大的订单量,你是否看到了一个具备勃发之势的新兴市场?)

从零到一。这两天发生在蓝色起源身上的”惊天逆转“,不由让我们想起去年9月份时的Uber:

在经过一段常人难以察觉的潜伏时间后,Uber似乎在一夜之间成功跃入无人驾驶界的“第一军团”。

而蓝色起源这两笔份量不轻订单,也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这家一直默默无闻的“标签公司”将在未来10年内成为商业卫星发射市场的主流“战将”。

嘿,想要分SpaceX与阿丽亚娜一杯羹的那个人终于出现了。

这个市场,蓝色起源最不缺的就是竞争者

谈到商业卫星发射市场,美国航天基金会在2016年发布的报告可以先给我们一点提示:

2015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约为3353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产业占比高达76%。

但实际上,这个赛道潜力虽大,但真正有实力去参与竞争的公司其实没几个。其中,蓝色起源在很长时间内可能都无法超越的竞争者有这么两家:

马斯克的SpaceX与法国阿丽亚娜航空公司。

16年的蛰伏与今日的爆发,马斯克航天事业的最大对手或许会是他

市面有雄厚竞争实力的火箭型号们

其中,作为一家民间发射企业,SpaceX创造的奇迹已经不必多说,它几乎成了美国的骄傲,也让马斯克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全球创业者的榜样。

在2013年中期,SpaceX的“猎鹰9号 龙飞船”的这个组合成为目前唯一一个完全由美国自主研发的发射方案——在加州制造、在德克萨斯州试验、在佛罗里达州发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让美国摆脱了俄罗斯在航天领域对自己的掣肘。

但是,大多数人看到的则是SpaceX取得的商业成就。

自2009年以来,SpaceX几乎囊括了商业发射市场10亿美元的业务。虽然我们很确定商用航空业有极大的市场空间,但单一公司获得如此大的份额,这在航天业里却是闻所未闻的。

同样,作为SpaceX目前最强大的竞争对手,阿丽亚娜(Ariane)的运载火箭以“可靠”与“稳定”而闻名业内,也是欧洲空间局试图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分一大杯羹的“杀手锏“。

此外,与SpaceX极为相似,低成本也是阿丽亚娜系列运载火箭适应市场变化的优势之一。

想想看,积攒多年的成功发射经验,同样在研发运力更加强大的重型火箭……SpaceX与阿里亚娜的确给了贝索斯太多压力。

因此,在“如何确立自己的优势”这个问题上,蓝色起源选择了“另辟蹊径”——将”可重用助推系统“作为蓝色起源最重要的研发目标之一,不惜一切代价来开发火箭发动机与助推系统。

而结果就是,贝索斯成了第一个能让火箭到达太空边缘又能完好无损返回地球的CEO,而蓝色起源研发的引擎系统也被许多公司所采用。

譬如,就在2015年,默默无闻的蓝色起源成功实现一枚运载火箭的垂直着陆回收,创造了新的历史。也让马斯克对其刮目相看。

16年的蛰伏与今日的爆发,马斯克航天事业的最大对手或许会是他

升空!

不过, 既然大家抢的是商业航天市场里的生意,除了技术要硬,价格其实才是客户“货比三家”时最先考虑的要素之一。

实际上,选择蓝色起源的新格伦号,或许也有欧洲通信卫星公司想降低运营成本的缘由。

其CEO Rodolphe Belmer在一份公开声明中这样表示:

“我们一直在追求基于创新的长期发展策略——降低太空进入成本的同时,提高卫星的运行效率。将新格伦号列入我们的清单,当然符合这一切。另外,这对于提高卫星发射行业的盈利能力与可持续性来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

Belmer的话向我们提供了2个重要信息:

首先,蓝色起源的发射价格应该不会太昂贵。

商业咨询机构艾睿铂的航天与国防分析师Luigi Peluso就表示,通常来说,一艘火箭的“首航”会给予客户很大的折扣。因此,第一笔单子创造的利益或许不值得一提。

其次,虽然是公司的“第一次”,但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公司的竞价能力。

毕竟SpaceX之所以深受NASA和众多卫星公司的青睐,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其低廉的价格。

如果单看2016年4月SpaceX公布的单次火箭发射价格,6200万美元/次(猎鹰9号)的发射费用的确比阿里亚娜5号(将近1亿欧元)便宜太多。

但单纯比较每次的发射价格显然不太靠谱,毕竟不同型号的火箭,其质量、推力以及有效载荷都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我们把一些重要参数列了出来,供大家参考:

16年的蛰伏与今日的爆发,马斯克航天事业的最大对手或许会是他

4种商业市场明星火箭型号的部分参数对比(数据来自SpaceNews、各公司官网与维基百科),作图:36氪

 从这4种市面上的明星运载火箭的几个参数来看,SpaceX重型猎鹰(9000万美元/次)的运载能力无疑是最强的,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性价比却很高。

此外,你也会发现蓝色起源的新格伦号火箭与阿丽亚娜5号的运力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是,对于新格伦号能否在价格上具备竞争力,我们却不能依靠性能参数来妄下结论。

不过,科技网站The Charged的航空分析师Nick Hall对这个问题基本持否定态度,但却没有怀疑蓝色起源未来可能有赶超SpaceX的潜力:

“与重型猎鹰的价格相比,新格伦还远远达不到SpaceX的水准。但是,如果它能降低燃料成本,或许在将来会比重型猎鹰便宜。根据立方根比例定律,既然新格伦瘦长的传统型火箭比重型猎鹰的周长更大,那么其附加动力就会更足。此外,它的壳体可以更薄,这样就会降低其质量及燃料带来的消耗。”

谈到价格这个问题,两个月前因为接到国外发射订单而名声大躁的民营公司蓝箭,也曾因为“价格低廉”这个优势成为航天爱好者圈子里的热门话题。

不可否认,蓝箭火箭发射价格的确较为低廉,仅为800万美元/次。但是,我们在比较各家公司的价格时务必也要参考其质量、载荷以及推力等参数。

根据蓝箭公开的文件显示,其使用的LS-1号火箭直径2米,共有4级,额定载荷为400千克,SSO(太阳同步轨道)载荷为500千克。

16年的蛰伏与今日的爆发,马斯克航天事业的最大对手或许会是他

LS-1的资料

显然,比起SpaceX与蓝色起源的各种火箭,LS-1的“身形”要小太多,因此有效载荷与前者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你会发现其客户丹麦Gomspace公司的卫星都是“微星”系列)。

而一位网友也调侃,这台小型火箭更像是一个“刷了漆的固体导弹“……

16年的蛰伏与今日的爆发,马斯克航天事业的最大对手或许会是他

LS-1的部分参数

当前,为了揽到更多的活,包括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都开始争相降低报价,为争夺商业卫星发射市场拼劲了全力。

2016年1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文部科学省就公开宣布,将在2020年把小型火箭艾普斯龙运载火箭的发射费用削减30%,降至2500万美元;

而作为老牌航天大国,俄罗斯为了争夺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在运载火箭报价上同样具有优势。譬如其质子号运载火箭的价格就在7000万美元以内,而在4年之前,该类合同的价值高达1亿美元。

但是,眼光毒辣的SpaceX与蓝色起源已经具备了大幅降低发射成本的秘密武器——”可回收助推技术“。而马斯克曾在2013年亲口承诺:

“如果重型猎鹰实现了可回收,其2200美元/千克发射成本可以降至2020年的660美元/千克。”

可以想象,一旦达到如此低的轨道成本,进行近地轨道探险,实现登月及探测火星的愿景从理论上来说就不难实现(当然,这没有考虑到人的适应力)。

贝索斯的太空精神有点不一样:

贝索斯曾在很多场合里表示过自己对太空遨游的痴迷。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自5岁在电视中看到阿姆斯特朗首次登上月球的那一刻开始,“把数百万地球人民迁移至宇宙进行办公与生活”就成了他的未来愿景之一。

这话虽然听起来有那么一点煽情,但从蓝色起源不赚1毛钱还能活16年的这般状态,的确证明了贝索斯在用生命来践行自己这个“小爱好”。

大概喜欢航天的亿万富翁都有那么一点相似性。与马斯克一样,贝索斯一直坚持全程参与整个太空项目的管理过程。譬如亲手为蓝色起源撰写招聘启事,再譬如亲自制作公司的官方网站……

此外,据不少媒体报道,与备受NASA信任的SpaceX不同,蓝色起源从政府那里拿到的“赞助”简直是微乎其微,大多钱其实都出自贝索斯自己的腰包。

嗯,算了算,大概其对蓝色起源的投入已超过了5亿美元(被网友戏称“卖书钱”)。

不过贝索斯有一点倒是与马斯克截然相反。在2015年以前,比SpaceX年长3岁的”老大哥“蓝色起源完全默默无闻,研发进程几乎呈”保密“状态,每年只有零星的消息传出来。

虽然曾有媒体猜测公司经费紧张,但加拿大航天员埃里克.希德豪斯却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蓝色起源公司倾向于讨论已经完成的事情,而非正在计划进行的事情。换句话说,这是一家注重成就的公司。在航空航天这样艰辛的行业中,实际通常比预期要花费的时间多得多。“

的确,在2011年蓝色起源秘密进行首次私人太空船发射试验并大获成功后,贝索斯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这样说过:“我们必须确信自己设计研发出来的航天器万无一失,才准备了这次发射。”

是的,这就是典型的贝索斯式发展模式——”小牛慢跑“。

他总是喜欢循序渐进,提前数年去进入一个并不被看好的全新领域。这从亚马逊的发展历程里就能一窥端倪:

从卖书开始,一步一步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巨头,又从零售业突然跳入云计算的池子,还顺手做了个智能音箱Echo……

这种做法在很多人眼中显得不够激情,且不够专一,但事实证明,这能比任何“人”都活得长久。

实际上,直到去年秋天,蓝色起源才因为新格伦号的发布震动了整个航天界。

华尔街日报甚至做出这样的评论:如果一切顺利,到2021及2022年,具备着强大的助推器研发能力,蓝色起源可能会成长为SpaceX一个成熟的竞争对手。

当然,它也有着与阿丽亚娜航空公司及ULA争抢订单的能力。

“我有耐心且有信心以自己的方式来降低太空飞行的成本,让大多人都有可能实现自己的太空梦想,但我们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方式,快跑固然能让我们更快地靠近目的,但“小步快跑”却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更能注重细节。“

因此,“发射卫星“只是贝索斯实现太空梦的第一个步骤,蓝色起源最想做的生意其实是”太空旅游“,而终极目标是将人类送往宇宙……

在这一点上,贝索斯、布兰森与马斯克其实很适合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后者却提前了一大步——别忘了,马斯克刚刚宣布要在2018年把两位神秘富翁送上月球……

不过,据华盛顿邮报最近得到的一个消息,在蓝色起源公司内部流传着一份专门呈交给特朗普团队及NASA的7页白皮书,这份报告详尽地阐述了公司对“殖民月球”的野心,譬如怎样开发一台可以精确降落在月球南部某个陨石坑的月球航天器。

咦,等等,这份报纸不是在2013年被贝索斯买下来了吗(微笑脸)?难道消息是真的?

这场全新的太空竞赛(包括理查德布兰森与他的维珍银河太空旅行公司),似乎在新政局的推动下有了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一向对科技行业态度不明朗的特朗普曾在就职演说中这样强调:

“美国已经做好了解开宇宙奥秘的准备。”

这也意味着,全球商业航天市场将随着民间公司的加入与政府的鼎力支持,迈进一个新的时代。

“不断前进,永不言败。”

就像这句公司Logo的含义一样,蓝色起源的开跑,让我们期待它在未来10年内更加出色的表现。

   



本文被转载3次

首发媒体 加速会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