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的困局:孤独、空虚、冷

加速会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滴滴出行的困局:孤独、空虚、冷

滴滴投资人朱啸虎先生再次炮轰神州专车,其中的常识性错误在文章发表后几小时就有多位媒体人发表文章给予了回应,观点我基本认同就不再累述了。作为一个被互联网圈小伙伴们认定的 滴滴出行 的持续批评作者,我一贯坚持独立视角剖析 滴滴出行 的商业逻辑,与其说有幸第一时间拜读了朱先生的文章,还不如说我在等。感谢朱先生文章中透露的信息帮我补齐了商业情报分析中重要的一环—— 滴滴出行 早期投资人的心态。

以朱先生的身份与立场如此直接的炮轰滴滴出行被媒体普遍认定的对标对象神州专车,我认为有失体面但合情合理。在我看来神州专车以及目前所有的出行公司都不是滴滴出行的对标对象,甚至称作友商或者竞争对手都是牵强的。

滴滴快的合并以后,滴滴出行诞生那一刻,就注定孤独,就已经是“独角兽”了,与UBER中国合并之后就更加孤独,可惜不是孤独求败,而是陷入画地为牢的困局当中,是一只自己挖了一个刚好能装下自己的坑,并且自己坐在里面的“独角兽”,孤独的仰望星空,面对空虚的GMV,忍受着资本寒冬的冷!

我一点都不怀疑朱先生的职业素养,也不去质疑朱先生发文的动机,更不会去解析文章中的常识性错误。我只是剖析滴滴出行的商业逻辑,像朱先生一样直接了当的来一发。

孤独:滴滴出行本不可耻

在滴滴打车与快的最初烧钱火拼的岁月里,我就发文阐明二者绝不是在取悦屌丝,是AT在争夺支付入口,以一个难得的高频消费场景切入,快速扩大用户群并培养线上支付习惯。不久滴滴快的合并了,滴滴出行诞生了,界定了出行市场,伟光正的形象竖立起来了,当时我真的信了。

但是滴滴出行接下来与Uber继续补贴扩大市场,百度借投资Uber重新加入战团,易到边缘化,嘀嗒拼车虽活着但几乎没有了声音,神州专车以B2C模式加入战团,以Beat U强势营销进入大众视野,出行市场一时波澜壮阔!

滴滴出行最风光的时期也许是创业团队最纠结的时期,因为腾讯与阿里作为投资人已经成为滴滴出行不断融资的技术正确背书,让滴滴出行拥有了强大的融资能力,资本市场的宠儿,估值一路飙升。 但是轰轰烈烈的出行革命既没有革了出租车公司的命,也没有进一步减少友商数量,躺枪的却是没有及时抱上BAT大腿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同期BAT都拥有了支付牌照,互联网金融大幕拉开。

在资本洪流中,滴滴出行的初心被无奈的压制了,多元化业务模块的布局虽然有,但只有能够快速贡献海量GMV的快车专车模块在巨额补贴中快速膨胀,而其他业务模组只是存在而已。我想这不是创始团队想要的,但没有办法,资本需要GMV。

神州专车能够以最短的时间与路径登陆新三板向着IPO一路狂奔,步步为营的完成资本布局,滴滴出行为什么不能?因为二者的目标不同,滴滴出行在资本的裹挟下要为AT的互联网金融布局服务,击鼓传花一样的不断融资,不断拉高估值,公司看起来值钱远比赚钱重要,而且后期进入的投资人多是战略投资,融资多少,估值就增加多少,那么早期投资人的股权如果不套现是不是就可能被极大稀释,这是要IPO的节奏吗?

在某种意义上滴滴出行的业务只要贡献出能够支撑估值的GMV与市场占有率就行,哪怕付出资本催肥的代价,枉顾政策风险的代价,为了成为独角兽而成为独角兽!唯有独角兽才能讲高估值的故事,才能不断融资。

初心不在的滴滴出行何等孤独?没有其他公司跟他同行,只有业务的竞争,只有互相伤害,没有共同隆起真实的市场,有价值的用户群体聚合到对手那里,而自己在不断的异化消费群体,既不能固化也不见得有盈利的价值,无异于自己烧钱挖坑,又自己烧钱填,这种恶性循环,滴滴出行自己只能硬撑,四处出击都是虚招,从革命者变成了超级招黑体。滴滴出行的孤独本不可耻,但着实可悲!

当滴滴出行与Uber中国合并时,孤独到了极致。仅有的对标对象在获得了想要的在中国市场的GMV数据去作为全球融资背书与高估值后跑了,留下一个大坑让滴滴出行这只独角兽自己坐在里面。

躺着进三甲的易到与滴滴出行貌似高度雷同,却赶紧主动宣布“不玩了”,并且明确界定了易到专车高客单价,远高于滴滴快车专车,也高于出租车,以此明确与滴滴出行快车专车划清了界线,而易到专车客单价与神州专车在一个区间不是巧合,是市场的选择。

嘀嗒拼车始终在强调“顺路拼车”,嘀嗒没有“专车司机”只有“车主”,始终没有提供即时叫车服务,一直提醒用户至少提前20分钟规划行程。神州专车也以攻为守的推出了“U 平台,永不抽成”,不仅以共享精神之名给滴滴出行画了一个道,还在C2C模式的盈利软肋上狠狠的插了一刀。

空虚:空的盈利模式,虚的超高估值

专车新政与地方实施细则看起来在绞杀滴滴出行,让其盈利模式长期利空。这个锅有关部门一定不会背,这是滴滴的烟雾弹,在转移公众视线。

C2C模式两头空,那么多的融资除了两头补贴扩大司乘两端的规模,几乎没有直接经济效益,其他的四处出击都要先投入后产出,进军租车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哪个不是超长线,远水解不了近渴。假如没有政策束缚,快车专车业务继续野蛮的扩张难道就真的能盈利吗?至少可以质疑吧?如果能够继续融资也可能还会支撑一段时间,但是违背市场价值规律的补贴烧钱策略迟早也会受到市场的惩罚。

政策利空其实伤害了滴滴出行虚高的估值,那是一个现在写出来毫无意义的数字,没有IPO之前多高的估值都是自说自话。IPO失败就灰飞烟灭的公司还少吗?他们都有估值的。目前高估值普遍成为很多未上市科技公司的包袱,一方面高估值不利于继续融资,另一方面自降估值又是投资人不愿意看到的,只能竭尽全力的扛着这个包袱。

我认为滴滴出行可以扛下去, 政策是给滴滴出行留了生路的 ,退去野蛮,找回初心,退回滴滴打车的模样,参与到整个出行行业的创新升级当中,还是有机会的,重新将已有布局的业务模块扎实的做下去,还是有故事可讲的,因为雾霾散尽市场还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滴滴出行应该还有足够的可利用资金重新来过,就看投资人还有没有这个耐心,从前用资本换空间,以后可以用资本换时间,资本终归是好东西,也许能够迎来互联网下半场,真正的消费升级。

冷:资本寒冬中不求抱团取暖但求各自珍重

在已经到来的资本寒冬中,借用一句贵圈的术语,很多投资人会面临“人设崩塌”的风险。资本还会涌入,但是会选择一个行业中更务实的创业公司,盲目追高的现象会减少。整个行业以后的融资中我希望避免已经出现的互害现象。

神州专车的融资之路已经多次出现互害现象,阿里投资神州专车的乌龙事件,登陆新三板前夕的某律师举报事件,起诉某自媒体人事件,虽然这些小动作都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值得警惕,一个上市公司具有公共属性,需要披露财报,接受公众监督是义务,但不能被别有用心的指责。

互联网带来的媒体变革让新闻源多元化是好事,碎片化的信息非常容易泛滥,容易形成不对称的互害事件,身在明处的企业容易处于舆论导向中处于被动。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源,但绝对不可能人人都是斯诺登,即使受害公司不做利害关联推断,如果每次融资,每次披露财报都会“吃官司”,吃瓜群众不会去联想吗?大家都不会希望一个正常公司被迫将危机公关常态化,更不愿见到友商之间把“反公关”当公关做。

最近所谓乐视水逆事件,媒体中常有扣帽子,帖标签,甚至舆论判决的言论,各种阴谋论泛滥,难道还不让所有的企业在资本寒冬中后背发凉吗?贾跃亭发布了反思发展的邮件,难道公关传媒不应该反思自己的作为吗?

其实出行行业中各个企业在资本寒冬中都明白了方向,易到CEO周航先生,自认是一个文艺青年,对专车的界定很清晰,优质优价,差异化运营;神州专车大当家陆正耀先生,业内老算盘,什么都算到了,对专车租车的判读哪一句话不是经过市场验证的?嘀嗒拼车的创业团队一直坚持初心不改,迎来了政策利好。

滴滴出行的快车专车业务已经在快速萎缩,不可逆转,难道不清楚吗?我都能接触到多位前滴滴员工了解到一些情况,比如客服团队在缩编,以前一个客服专员一天能接到三百多投诉电话,如今也就七八十个,投诉大量减少,至少有两种解读方式:

  • 一是快车专车数量急剧下降,用户以及订单数量也急剧下降,所以投诉少了,这显然是看衰的解读;
  • 另一种解读是涨价了,用户满意度也大幅提高,所以投诉少了,这是看好的解读,我也就吃口瓜假装信了。反正滴滴出行不需要披露财报,自己不说,谁知道是什么情况?可是在碎片化信息充斥网络的今天,官方极度利好粉饰的解读有多少可信度呢?

最后,还是对滴滴公关策略提一点不成熟的小建议,真诚是最好的套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要对朱先生提一点不成熟的小建议,您比我还清楚滴滴出行与神州专车背后的投资人中有多少是重叠以及事实重叠的,比我还清楚投资的逻辑,已经身处资本寒冬了,不求友商之间抱团取暖,起码可以停止互害,各自珍重,在孤独空虚冷的时候,好的舆论环境肯定能给滴滴出行带来些许暖意。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加速会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滴滴出行收购优步中国刘翔状告滴滴出行滴滴出行顺风车滴滴出行破解困局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