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人工智能陷入了人才困境,该怎么破?

加速会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前不久,领英发布《全球AI领域人才报告》,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总数超过5万人,排名全球第七位,印度、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分列2-5位。而美国有超过85万的AI人才。

动脉网(微信号:vcbeat)搜集了中国11所高校和中科院4所研究所(计算机所、声学所、软件所、自动化所),共15家单位的AI专家和硕博人才,发现其中有数据统计的9所高校和中科院在读的AI硕博人才总和为2300多人。

 

在医学领域,动脉网发现47名医疗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CTO或者首席科学家,有30名都在国外或者中国的香港、台湾进修过,占比63.8%,而与医学专业相关的人才仅有7人,占比14.9%。

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和模式识别5大研究方向中,模式识别的专家最多占比30%,语音识别的专家占比仅为4%,多数来自中科院声学所和哈工大。模式识别可以简单理解为机器学习,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没有出来以前,在大学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专业就叫模式识别。

 

15所高校人工智能专家盘点

 

动脉网盘点了15所高校(含中科院计算机所、声学所、软件所、自动化所)73名专家的研究领域和所在实验室的硕博人数,希望可以得出中国未来三年产出的AI人才的专业和大致数量,具体情况如下:

 

医疗人工智能陷入了人才困境,该怎么破?

人工智能各领域专家占比

医疗人工智能陷入了人才困境,该怎么破?

医疗人工智能陷入了人才困境,该怎么破?

语音识别专家比例偏少,和国内人工智能医疗创业公司的类型中语音录入企业比例相似。在动脉网的数据库中,从事医疗智能语音录入企业仅有3家,占比不到3%。医学影像、文本分析这一类型公司的占比最高。

 

医疗人工智能陷入了人才困境,该怎么破?

各领域创业企业占比

 

各高校在读的硕士、博士AI人才数量

医疗人工智能陷入了人才困境,该怎么破?

各个高校的实验室中, 中科院、哈工大、清华在读的硕士、博士数量最多 ,但是这十几个学校在读的硕博人才加起来有2300多人。除了列举的这一些高校以外,还有一些学校也拥有人工智能相关专家和硕博人才,比如中国科技大学、电子科大、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等等,此次未加入统计范围内。

 

中科院是中国输出高端AI人才做多的机构之一。中科院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所有计算机所、软件所、声学所、自动化所,这四个研究所种可查到的在读AI硕博人才为709人。国内著名的AI语言识别专家专家田捷、计算机视觉专家吴恩华、机器学习专家常虹、刘成林等等都在中科院从事行业研究。

 

尤其要提一下中科院声学所。目前声学所共有在学研究生465人 (其中硕士生 234人、博士生 231人)、在站博士后25人。 这是中国智能语音人才的摇篮,大多数高端人才均出自这里

 

在医疗人工智能行业领域,Big Vision创始人陈建新,中科汇能CTO车浩、云知声CTO梁家恩都是从中科院毕业的,后两位均来自于中科院声学所。

 

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有15个研究中心,硕士生370人,博士生308人。虽然无法查到和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在读硕士、博士具体数字,但这些研究中心大部分与人工智能有关。

 

比如感知计算研究中心有20余名博士生,20余名硕士生在读。哈工大语言语音教育部实验室研究人员包括博士生导师7人、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10人、博士研究生50余人、硕士研究生70余人。这个实验室是除了中科院声学所之外,在智能语音领域发展最好的高校,除此之外还有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研究中心等等。

 

哈工业有很多人工智能的专家,比如说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刘挺,机器学习领域的郭茂祖等等。百度人工智能技术平台体系负责人王海峰也是毕业于哈工大。

 

目前动脉网搜集的资料中,哈工大毕业的AI人才没有在医疗AI创业公司中担任CTO或者首席科学家(如果您有相关信息欢迎与动脉网联系)。

 

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辈出,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贾培发教授,王家廞、马少平、荣钢教授任实验室副主任。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13名国内著名专家组成,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汝为教授,副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石青云教授。把这个实验室称为 “国家队”都不夸张。

 

目前该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有教授(研究员)12 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7 人,讲师(助理研究员)6 人。现有博士生145 人,硕士生79人,共计224人。

 

在医学AI产业领域,多名CTO来自清华大学,比如翼展科技的CTO边海峰,致远慧图的丁大勇(张钹院士的学生),拍医拍的联合创始人杨琼等等。

 

北京大学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语言学研究所研究所的人才,也是国内AI领域的翘楚。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已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0余名(截止2003年)。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封富举、查洪彬、王立威、林宙辰、张志华、王厚峰都是国内耳熟能详的人工智能专家。目前的127硕博人才是2003年的数据。

 

浙江大学在图像识别领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人工智能研究所目前有教师49人。 值得一提的是浙大的人工智能专业更加偏向于医疗,在这里医工结合的人才培养的很好。

 

另外浙大和微医合作建立的微医浙大睿医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集合浙大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医学院、药学院等相关院系的技术优势,搭建高校、企业、医院资源共享的开放式的医学服务平台。

 

南京大学的人工智能因周志华教授而在国内AI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其个人就已培养毕业11名博士生、20余名硕士生。目前南京大学有两个人工智能实验室。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研究所教师12人,博士21,博士后1人,硕士66人。智能化信息处理研究组有教师11人,博士9人,硕士43人。

 

西安交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也有不错表现,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每年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约110余人,学术带头人,所长为郑南宁院士。

医疗人工智能公司的AI人才现状

据行业人士向动脉网透露, 现在人工智能人才短缺,医疗人工智能的人才更加短缺, 他所在的实验室中,他的上一届和下一届毕业的同学里面,只有他一人从事医疗行业,这个现象在高校中比较普遍,AI人才从事医疗行业的大约只有十分之一。为此,动脉网梳理了一下医疗创业公司CTO和首席科学家,看他们毕业于哪里,都是什么专业?

医疗人工智能陷入了人才困境,该怎么破?

 

医疗AI创业公司CTO的大学专业

医疗人工智能陷入了人才困境,该怎么破?

 

动脉网搜集了47位人工智能医疗企业的CTO和首席科学家名单,除去14 位专业不明确的,其中医学相关专业的比例仅为21%,人工智能专业占比52%。

 

这说明从事医疗行业并不是在他们学习期间就决定了的,而是在后来的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看到机遇,扎根医疗领域。

 

另外,虽然人工智能医疗公司的CTO不是医疗出身,但据动脉网了解所有的医疗AI创业公司都会聘请临床医学专家作为公司的医学顾问,使公司的产品更加接近临床应用。很多AI创业者在这个过程逐渐变成一个“医学专家”。

医疗AI创业公司CTO毕业国家

 

医疗人工智能陷入了人才困境,该怎么破?

 

医疗人工智能陷入了人才困境,该怎么破?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了海外人才有归国发展的欲望,领英的全球人才报告显示, 在中国拥有海外工作经验的AI从业者占比9%,医疗行业的比例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从目前获取的数据来看,CTO来自美国和中国的人数最多,欧洲、加拿大、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也有零星的分布。很多医疗AI公司的CTO都是在中国念得本科或者硕士,然后出国留学,学成之后回国创业。

 

在美国他们毕业学校多为麻省理工、卡内基梅隆、加州大学约翰霍金斯大学等高校,其实从统计数据来看,并没有说哪个学校毕业后一定在医疗行业做研究,这其实看个人的眼光与机遇。

 

医疗人工智能陷入了人才困境,该怎么破?

在这些CTO中,有留学背景的比例占到61%。

 

医疗人工智能陷入了人才困境,该怎么破?

 

在这些CTO中,博士毕业占比70%,硕士占比18%,本科毕业为12%。医疗人工智能还是一个技术门槛很高的行业。

 

根据这次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未来的AI的人才主要分布在几所高校的实验室里,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出国深造后回国,一部分人会直接创业或就职于大型科技公司,无论是医疗AI公司或者其他行业公司的HR,如果想招到优秀人才,那么这些学校会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在采访过程中,动脉网还了解到,中国的高校目前非常重视培养AI人才,但是缺乏培训与医疗结合的AI人才。而正是缺失的这样的交叉学科人才反而对行业理解更深入,更受企业的欢迎。



随意打赏

医疗人工智能 企业人工智能 医疗诊断人工智能 医疗领域人工智能 医疗影像人工智能医疗公司人工智能医疗应用精准医疗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技术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医疗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