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战?持久战?数字音乐发行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式挑战”

加速会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区域战?持久战?数字音乐发行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式挑战”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音乐财经”(ID:musicbusiness) ,文 | 安西西 邬楚钰,校对 | 刘而江,编辑 | 董露茜 

国内独立音乐市场强势崛起,无论是摇滚、民谣、电音、嘻哈、金属、爵士等,每一个细分领域里都出现了一批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音乐人,如何做好他们的数字音乐发行服务?这既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也潜藏着暗滩激流,一场较量正拉开序幕……

“我应该直接去和平台谈授权,还是把版权交给一家公司打理?”6月下旬,一位已小有名气的独立音乐人和经纪人坐下来,再度聊起关于音乐发行的问题,他本来没有精力自己打理,但后来发现版权越来越值钱了,能从平台方要来多少版权费一靠“数据”,二还是要主动“谈判”。

数字音乐的发行,到底是直接与平台谈独家授权合作,还是找一家合作方代为上架省心省时?这个问题对于独立音乐人来说似乎有点纠结,上述音乐人表示:“签署的合同会不会有漏洞?(合作方)到底会不会按照承诺的尽心尽力帮我要到好的资源?给我的报表到底是不是真的?”

对于细分音乐市场里已经居于头部的独立音乐人——发行方定制化服务的专业度显然更加重要;对于长尾市场里尚默默无闻的无数位独立音乐人来说——发行方服务的标准化与便捷性更加重要。目前国内的情况是,一方面唱片公司在为旗下艺人做代理发行业务,会直接带着版权与数字音乐平台谈合作;另一方面,国内也涌现出了包括派歌、Qport和星球发行这样的数字音乐集成发行代理商,为独立音乐人和厂牌提供发行服务,对接国内外的发行渠道。

成立已超10年的独立音乐数字分销商TuneCore已经成为国内学习和借鉴的好榜样。10亿美元,这是TuneCore帮助音乐人迄今为止赚到的钱,也确实是一件值得欢心鼓舞的事情。但问题是,这10亿美元是TuneCore帮音乐人挣来的钱,它100%免费给音乐人发行音乐,100%销售收入返回音乐人,版权100%属于音乐人,TuneCore自己又靠什么活着呢?

在2016年2月音乐财经的一篇文章中,《 独立音乐人的数字版权代理“有利可图”吗? 》曾分析到了TuneCore的收入来源:1、基础服务,0分成代价的背后,TuneCore的音乐人用户需上缴年费,2、为音乐人提供各种收费服务。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免费服务、不拿版权、不参与收入分成,这怎么看都是苦活累活。但是在中国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些玩家,它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这个夏天,一场有关独立音乐数字发行业务的竞争正暗暗进行中。

如何建立竞争壁垒,谁会找到大规模赢利点?

区域战?持久战?数字音乐发行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式挑战”

派歌、Qport和星球发行,是目前国内数字音乐发行代理的互联网平台玩家。Qport背靠滚石移动,派歌隶属街声(StreetVoice),两者都以台湾为基地,在大陆展开经营业务。星球发行是看见音乐旗下的主要业务之一,位于上海,它将发行代理与版权管理结合起来,也是三者中唯一的内地公司,工商资料显示,该公司的投资方为IDG。(参见旧文: 赛车手沈佳如何做版权发行? )。

区域战?持久战?数字音乐发行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式挑战”

派歌官网信息

2017年的这个夏天,派歌显得格外热闹,拿下的合作似乎都已经是独立音乐领域里的头部内容。派歌Packer成立于2014年,它的特色是将音乐发行与媒体宣传、演出洽谈、音乐节目和电台推荐的业务整合在一起。派歌的负责人梁淑美将平台定位为“音乐人的理财专员”,协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增值理财方式,建立透明、清晰的版权管理系统。

派歌背靠音乐内容社区StreetVoice,近水楼台先得乐,加上在大陆地区的推广,目前手上的知名厂牌和音乐人资源较丰富。在刚刚举办的28届金曲奖中,派歌代理发行的作品入围34项,拿下3项大奖的最大赢家草东没有派对,以及最佳演唱组合Mr. Miss的作品,都是由派歌代理发行。在过去一年里,陈粒专辑《小梦大半》、李志《在每一条伤心的应天大街上》等相当多大陆音乐人的作品也是透过派歌,登录台湾Apple Music、KKBox等台湾各大主流音乐平台。他们的音乐也借由派歌在Spotify、YouTube等平台的业务分布,传播到全世界。派歌许诺免签约费、上架费,至于发行收益拆分,官网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在 6月15日一篇文章 中,派歌负责人梁淑美表示,“我们2016年年底制定预算收入时还比较保守,结果没想到今年2月还没过就已经完成了目标”。

区域战?持久战?数字音乐发行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式挑战”

区域战?持久战?数字音乐发行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式挑战”

Qport官网信息

再来看Qport,在宣传资料中,它是台湾滚石移动投资千万、耗时2年8个月开发的数字音乐发行代理平台,是iTunes大中华地区优先官方代理商,它的发行体量尚小,但是在服务公开透明化这方面做的较为出色。从Qport的使用说明来看,它对独立音乐人非常友好,从音乐发行的概念到版权、版税的分化,都做了详细的解释,利益究竟如何拆分,也做了清晰的说明。其中Label Copy的功能为音乐作品的著作权做统一的整理,以便对发行收入做更明确的分账。Qport的盈利模式同样很透明,即发行收入分润+增值服务收费,另外关于版税报表、如何请款也可在FAQ板块中找到相应的答案( 旧文: 音乐人全球宣发渠道Qport上线,免费上架111国音乐平台 )。

区域战?持久战?数字音乐发行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式挑战”

星球发行官网信息

在星球发行的官网首页写着资料有,“帮你把音乐卖到全世界:帮助音乐将作品推广到全球播放渠道,并提供版权注册、发行、推广、统计、收益结算一整套服务”,也就是说:它是Distributor,通过发行帮助音乐人获取流媒体、下载的收益,即机械复制权收益(Mechanicals);它也是Publisher,管理音乐人的词曲授权、环境音乐公播授权和影视、广告、游戏配乐授权,并整理收益。“音乐人保留版权的控制权”、“免费发行”的说明非常醒目。其中,关于“免费”部分,说明中这样解释,“免年费,免注册费,免上架费,随时一键发行,最快24小时上架全球”。除此之外,平台的使用说明中没有其他关于收费的解释。

总结国内这三家数字发行商,虽然模式初显,但无论是学习国外模式(后文会详细介绍),向独立音乐人收取年服务费,还是用互联网平台思维,在免费的基础上,获取数据做增值服务?未来如何实现大规模盈利?还有待观察。

区域战?持久战?数字音乐发行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式挑战” 数字发行这一模式在国外已经成熟,各大流媒体平台也有标准化的报表,虽然版权方和平台总是因为“撒谎与否”这种问题公开吵架(7月初 ,Kanye West与流媒体平台Tidal就因为“独家发行”与“拖欠300多万美元”反目成仇),但合作方之间关于报表的基础信任还是在的。

国内一直欠缺信任基础。特别是近年来,版权市场水涨船高。数字发行方是否可能数字发行商在版权曲库量足够大的情况下,可以形成类似三大唱片公司这样的收入模式,从流媒体平台拿到预付费?毕竟,在曲库量不够大的情况下,发行商凭借长期良好的沟通可以向平台要到一些好的宣传资源是没有问题的,但代表众多版权拥有者(词曲录音版权尚在版权方自己手里)形成强大的议价能力,影响渠道价格,先拿到版权预付费,这也是实际可行的。这一点,可以参考独立音乐版权代理机构Merlin对渠道所能产生的影响力。

问题在于,在国内各大数字音乐平台返回给版权方的报表有“时滞”的实际情况下,音乐人与唱片公司尚且存在“透明度问题”的情况下,如何梳理清楚产业链关系,让发行方充分获得版权方的信任?这是数字发行平台在国内合作中面临的一大挑战。这使得数字发行方要真的从版权方的利益角度出发,做好服务的同时,帮助他们收回“真金白银”,才能建立长期合作的高度信任感。

其实把音乐上架到全球各个平台并不难,真正的难点是如何把华语音乐传播出去,帮助播放量占到一定的市场份额,产生更多的全球影响力,也在同时能够获得更多的版权收入。2015年,在豆瓣音乐推出大福唱片时,也推出了“一键发行独立音乐”的“大福音乐”服务,它的方式很简单,和Believe Digital合作就实现了帮音乐人把歌曲发行到200多个国家的所有音乐平台。

在全球所有流媒体音乐平台中,华语音乐市场还是在华语地区,欧美音乐的“新兴市场”也在华语地区(参加音乐财经一篇旧文: 十年来,欧美音乐如何从乏人问津到大热? )。这场看似是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其实还是一场争夺中国市场的区域战,譬如Believe就一直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谁要打赢这场竞争战都不容易,而且要在免费基础上实现“规模盈利”,也就注定了是一场持久战。

区域战?持久战?数字音乐发行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式挑战”

国外玩家:年费是基础,增值服务五花八门

2007年10月10日,时钟拨回10年前,英国巨星摇滚乐队Radiohead发行新专辑《In Rainbows》震惊了整个唱片业,这次不是因为惊世的音乐作品,而是因为他们既没有采用传统实体销售店的发行方式,也没有在类似iTunes的数字音乐商店上架,而是将歌曲的MP3下载链接直接放在乐队的官网上,由乐迷决定是否为专辑付费。

10年后的今天,国内有不少原创音乐人选择直接把作品上传到音乐平台发行,加上一个“赞赏”按钮,与当年Radiohead的发行方式何其相似。数字音乐时代,发行音乐的成本大大降低,音乐人似乎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发行作品,独家发行还是全渠道发行,这取决于音乐人自己怎么考量这个问题。

在数字音乐发行代理方面,国外的平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CD Baby、TureCore(被Believe收购)为代表的,倾向为独立音乐人服务的平台,另一类是以The Orchard(被索尼收购,现已全面代理索尼的数字发行业务),Believe(可能被三大音乐集团收购)为代表的,更多对接唱片公司的平台。

区域战?持久战?数字音乐发行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式挑战”

首先是CD Baby,它是全球第一家也是最大的独立音乐数字发行商,平台本身也是音乐商店,已有33万音乐人入驻,目前运营比较稳定。除了数字发行,平台将实体发行也纳入了业务范围内,音乐人在网上提交所需的材料就可以制作出自己想要的CD或黑胶实体专辑,再通过合作的实体商铺进行销售。

数字发行的收费方面,CD Baby不收年费,对基本的发行服务,它只收取一次性付清的作品注册费和9%的代理提成。值得注意的是,它推出了CD Baby Pro版权代理业务,也就是说只需要到CD Baby一站,独立音乐人就可以完成版权划分+发行这个流程。CD Baby和TureCore的音乐作品注册费都是按数量定价,也存在Distrokid这样的平台,打出无限歌曲一次性交清注册费的模式。

TureCore采用的是无代理提成模式,只收取注册费和年费。TureCore最大的优势是音乐作品在iTunes和Spotify上的趋势报告能做到次日反馈,信息透明而且可视化程度高。其中,销售趋势报告(Sales Trend Reports)可以告诉音乐人,他的音乐在哪个地方最流行,并据此规划他的营销策略和巡演路线。除了数字发行服务和版权管理服务,目前平台上还为音乐人提供13项收费服务,各服务的价格不等。这些服务包括为音乐人统计YouTube、Facebook上的收益,以及高级的数据分析服务。

查看TuneCore母公司Believe Digital的营收数字,我们可以看到,Believe Digital连续六年盈利,在2016年的数字音乐销售收入超过2.85亿美元,同比大涨40%,并且这家公司全球总营收的五分之一来自于视频平台YouTube,它还顺利完成了高达6000万美元的第三轮融资。根据BuzzAngle的数据,Tunecore在去年成为全美除三大唱片公司之外数字流媒体播放量(包括音频和视频)最高的分销商。在Believe老板Denis Ladegaillerie看来,“接下来的十年,艺人、唱片厂牌和数字分销商之间的关系重构将会是主要的变化。市场将会从原有以版权为基础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服务为基础的模式。”

此外,值得注意的平台还有Loudr,目前它的发行服务已经与CD Baby合并,而其本身的特色是对翻唱歌手十分友好,平台会帮助翻唱歌手拿到授权,再发行到iTunes等平台上。Loudr还能够对合作作品进行有效分账,这对经常一起做翻唱的YouTubers来说特别有吸引力。

在发行渠道方面,Mondotunes比老牌的CD Baby和TureCore还要多,达到200多家,这是由于它与环球的发行商进行合作,共享发行渠道,也是因为如此,音乐人上传至发行的周期至多长达30天,加快则需要另收费用。

Synphonic平台也较有特色,它对所有音乐人开放,但更关注EDM音乐人,重点发行渠道是电音集合地Beatport。收费方面,它既不收代理提成,也不收年费,只收取一次性的注册费。与之相对的是较长的收入返回周期和较高的最低收入返回额,Synphonic在其他方面收费的缺口,可能会通过对发行收入的资本运作来弥补。

我们还可以看到近几年陆续都有新上线的各种免费数字音乐发行服务。2016年10月,英国就上线了针对独立音乐人的免费数字音乐发行服务FreshTunes,对于音乐人发布的新歌,FreshTunes不收取任何营收、版权或权利费,这意味着音乐人能够完全拥有全部收入。同时,FreshTunes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增值服务获得营收,这包括艺术作品创作、歌词字幕创作、铃声创作,在 FreshTunes YouTube 频道、LANDR 自动播放音乐大师和 MFiT 上推广艺术家视频,从而使音乐内容达到 iTunes 的质量标准。

区域战?持久战?数字音乐发行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式挑战” 总的来说,国外面向独立音乐人的数字音乐发行代理商成立时间长、数量更多、划分更细,商业模式也更为多样化。国内外独立音乐人的群体在扩大,服务于独立音乐人的平台自然会越来越多,不过,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索尼、环球等音乐集团可能收购Believe,而Believe已经收购TureCore这条通路。

音乐发行代理这一行业,未来是否会变成“三大”布局自家产业的战场?我们拭目以待。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音乐发行代理这门生意仍然可以做,而且与版权管理、细分音乐以及数据分析结合,可以做出颇有新意的服务。目前国内的数字音乐发行代理起步不久,几家平台的特色尚不明确,靠抢占厂牌、音乐人资源,扩大代理体量是提升竞争力的一条路,继续细化服务、提高发行效率,让音乐作品更有针对性地流向“垂直乐迷”,也是这些公司们正在摸索的路。

背景资料

首先我们需要厘清“音乐发行”到底是什么。20世纪初西方商业音乐起步,音乐发行商(Distributor)是连接唱片公司和零售点的纽带,零售渠道大致可以分为唱片店、书店和沃尔玛等大型超市这三类。唱片公司帮助签约艺人制作音乐、灌录成专辑以及做市场推广,与发行商签约就属于市场推广重要的一部分。

而在国内,磁带、CD等实体音乐制品在发行前有重要的一步,即是出版。唱片公司需要找到出版社进行审批、获取版号,随后与音像公司合作,生产实体专辑,再到书店、音像大楼和其他销售点铺货。21世纪初,上海声像出版社、广东星外星、北京京文唱片等公司承担着发行业务,它们与索尼、EMI、环球、英皇娱乐、太合麦田等公司签订合约,为旗下艺人发行简装或精装的实体唱片,在制作方面赚取一定的利润,并且将发行所得的一部分扣除后,返回给版权所有者。

随后,数字时代的“下载”给传统的音乐发行行业带来巨大冲击,美国有Napster、中国有QQ音乐百度音乐等平台,人们可以无限、免费地获取音乐。近几年QQ音乐、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开始对下载音乐进行收费,数字音乐也逐渐走向正版化,许多传统音乐发行商就在数字化的浪潮中走向死亡,只有与一些与大型唱片公司保持紧密合作的发行商存活了下来。

传统唱片发行业务渐入坟墓之时,数字音乐发行在不断发展。数字音乐发行指的是将音乐上架至数字平台上的行为,包括iTunes等音乐商店和Spotify等流媒体平台,当然也包括QQ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将音乐商店和流媒体结合在一起的平台。数字发行减少了仓库储存、销售延迟等问题,也面临着盗版、收益不明的困境。

从实体时代“唱片公司与发行方签保底发行”,一万张到数十万张不等,如今数字时代,渠道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载体和听歌渠道发生了变化,不变的是发行业务的价值——好的发行商让音乐作品能够顺利流通到乐迷手中,更能帮助音乐人和厂牌提高作品曝光度和物质收入。有价值,便有生意可做。

   

求报道、意见反馈、调戏   小秘书 “佳佳”  请加微信:

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 加速会微信公号,成长快人一步!

区域战?持久战?数字音乐发行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式挑战”

如果你在创业, 想认识更多的创始人,彼此学习、资源共享 ,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 创始人通讯社群

区域战?持久战?数字音乐发行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式挑战”

如果你在职场,想 认识更多媒体圈朋友(编辑/记者、市场、公关、媒介、品牌) 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 媒体圈通讯社群

区域战?持久战?数字音乐发行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式挑战”



随意打赏

论持久战旷日持久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