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弥留之际,英特尔Alloy会是一条求生之路吗

加速会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VR弥留之际,英特尔Alloy会是一条求生之路吗

前注:Alloy并非消费者级产品,它是一款面向开发商的非MU定位,结合RealSense的移动终端化MR技术。

今8月份的IDF上,英特尔发布了MR一体机Alloy。虽然从外观上来看,它也许只是一款普通的 VR ,但实际上,Alloy的诞生引起了整个 VR 和AR领域的密切关注。

Alloy和传统的 VR 不太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它被称为MR( 此MR非Mix Reality,而是Merged Reality 融合现实 )。简单来说就是将佩戴者与现实世界隔绝,形成VR沉浸的同时,再通过前置的RealSense技术让佩戴者不需要任何控制器即可完成人机交互。

此外,RealSense本身三摄像头协同,Alloy可以判断前方障碍物距离,因此佩戴者不会在前行过程中撞到障碍物。

下面这个视频就是8月份IDF大会上Alloy的展示,可以更直观地看到Alloy的实际体验效果。

Alloy在定位技术上区别于以往的VR头戴设备,它没有采用常规的九州MU,而是采用了一种名为Six DoF的技术。对此,英特尔感知计算事业部中国区总监汤振宇是这样形容的

六个自由度的跟踪,我们叫Six DoF,Degree of Freedom。这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可以跟踪你的上下左右前后的移动,还有你这种旋转的角度。我知道你的上下左右前后的三个方向,我还要知道你的角度的变化。所以你任何的动,他都会反映在虚拟的世界里。真实的世界跟虚拟的世界是一个一对一的坐标关系。我在真实的世界在走路,在动,在虚拟的世界也会同样。这就给一个VR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因为这样可以把你的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真正的映射起来。

我们都知道英特尔在计算量上还是很有发言权的,毕竟一个做底层处理器技术的企业,全世界90%的服务器芯片都是英特尔的X86,再加上RealSense和Six DoF所带来的机动力,这闻起来似乎是一个新终端。

作为终端,和谷歌眼镜对比是怎样的?

当然,Alloy和谷歌眼镜的终端理念是截然不同的,放在一起讨论并不是什么好的做法。首先来说,比起终端,谷歌眼镜更像是一种信息可视化的代行工具。根据统计,人类所采集的信息90%都是通过肉眼获取的,而谷歌眼镜本身的处理能力并不高,它用的是一种取巧的办法,把较复杂的工作放在连接的移动设备上,再把结果以AR的形式返回给佩戴者。

Alloy的做法其实也类似,只不过是把一些任务交还给了云端,所以从这点可以看出来,Alloy是一个完整的终端,谷歌眼镜只是一个显示器罢了。不过不能排除在摩尔定律下,处理能力缩小到可以安装到眼镜上的可能性,因此谷歌眼镜仍存在一定的终端可实施性,只是离商业化有点远。

其次就是在双目视觉上的取舍,从技术角度来说,结构光和双目视觉是当今手势捕捉的两大主流方向。

拜RealSense技术所赐,Alloy做地非常到位。在视频演示中就能看到,即时佩戴者举起手里的钱,Alloy依然能够把物体反馈到VR场景之中。

谷歌眼镜则是用了更轻量化的技术,通过简单的动作识别去实现拍照等常见功能。两者之间并没有孰强孰弱之分,只是在方向上发生了分歧。

最后一点就是光的强弱,这也正是目前基于视觉识别技术最尴尬的一点。对此汤振宇是这样形容的

人的视觉其实一样的,人已经是上帝创造的最理想的生物。我们的眼睛,适应性能力很大很强的,但突然我打个强光一下肯定就盲掉了,所以视觉一定会有光线的影响,这个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说我用视觉方案解决,我是完美的方案,什么环境,进去就可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里可能会有疑问,谷歌眼镜给人的佩戴体验非常好,但是Alloy无法避免VR设备那种包裹的感觉。这就要回到一开始在这个小标题下的问题,本身谷歌眼镜和Alloy的垂直细分领域就是完全不同的,拿到一起说只是在技术上做个简单的比较。Alloy其实已经做得很轻便了,至少在现场体验过之后,确实能感觉到Alloy比其他VR设备要轻便许多,也不难猜出合作厂商最终成型的消费者版依然会是比以往更轻便的头戴设备。

VR弥留之际,英特尔Alloy会是一条求生之路吗

再来看看一只脚踏进坟墓里的Magic Leap

Magic Leap的故事已经被当作是VR和AR行业S型发展曲线的标志了,而Alloy在此时跳出来,会不会步入Magic Leap的后尘呢?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很久,汤振宇的回答是这样的

英特尔为什么投资在这儿,第一,因为这是人的常见的一个需求,你会需要一个设备,这样带着你,让你有沉浸感,让你可以看电影,让你可以很舒服的享受,让你可以去交互,让你可以去跟这个真实的世界和虚拟的世界更好的融合。可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技术没到那个地步,一些核心的技术,没到那个地方。我可以这么说,如果谁现在能够六个自由度的跟踪做的非常好的话,一定VR就火了,完全会带来你不同的沉浸感。所以,英特尔并没有说做什么内容,做VR设备,包括Alloy,其实一个参考设计,我们只告诉它,我们可以把这个能力展现出来,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提供这种参考的设计。当然我们相信,通过基础的技术,或者是根本性技术的突破,会带来一个巨大的爆发。像英特尔这样的公司,我们不可能等这个起来后我们再跟着这个东西,我们希望在之前布局好。

这段话很长,而且可以看出汤振宇对Alloy,乃至英特尔的信心。在我看来,Magic Leap的现状是必然结果。VR和AR并不属于底层技术,他们所强调的沉浸感是需要技术和内容双方支持的。可现如今,就连《Raw Data》算作内恐怕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杀手级VR/AR应用能够真正让人觉得“哇!这个技术真好啊!”

所以,求生之路是指?

之所以标题会是疑问句是因为我或多或少都对新生VR或者AR技术持保留态度,“它能成功吗?整体推进的同时,内容能不能跟上?满足计算量的底层需求以后,其他技术能否令消费者满意?VR市场目前处于下滑路线,Alloy本身的高价格能否得到开发商的青睐?”

不知是否有人记得“Virtual Cycle”,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园。从底层技术出发,先到云端、数据重心,再把数据和终端相互连接。终端虽然拥有自己的处理能力,但是离开了数据,它终究不能理解世界。数据虽然包含必要信息,但是它不能和世界进行交互。Alloy充当了终端的角色,这对于那些依赖PC、手机和家用机的VR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常见的VR一体机与其说是头盔,不如说是一整套沉重的移动设备,因为用户要将显卡、处理器等设备背到背心上。Alloy则可以直接用一个头盔解决所有的问题。

嗯,看起来似乎不错,然而问题在于市场。距离VR真正成熟,往少了说恐怕都还有个三五年。也就是说,面对Alloy的将会是一场持久战。不过这话在VR领域也是老生常谈了,谁都知道VR飞得高,炒得热,落地慢。关键在于锅还是那口锅,但是里面装的可不一样了。

以前那些,就算厂商们不断宣传推广,顶多也就是“珍珠翡翠白玉汤”,而Alloy可是正儿八经的宫廷御宴。

只不过这条求生之路不是一个人在走,微软有Hololens,高通有骁龙VR。似乎VR反而成了“终端化”的解决办法。你问我看好不好?我本想回答“无可奉告”,但是如果只有一个厂商选择这种方法,那么也许是它想险象环生。可是现在这些大厂商都在这么搞,尤其是英特尔、微软、高通这三家底层技术厂商,那我还怎么去说他们都是在唱衰呢?

Alloy提出的DoF概念非常新颖,我相信这是一个吸引消费者的点。多角度定位以及RealSense的应用让Alloy产生了剧变性的差异化,也许它真是VR、AR、MR的求生之路呢。

   



随意打赏

英特尔 alloyalloy vr英特尔vr第一vr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