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红利下的“做号江湖”:一天20篇、每篇5分钟、月入5万……

加速会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几天前,我的朋友圈被《 杀死今日头条 》刷屏了,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历史总在重演——BAT联合围剿今日头条却又剿灭不掉,反而眼睁睁看着今日头条一步步茁壮成长,颇有当年红军反围剿的态势。

BAT三家如何砸钱做内容分发平台这种事儿,我不是那么关心,但文中提及的自媒体账号运作细节倒是耐人寻味:

他在内容生产上类似于早期的微博营销号,通过剪辑搬运YouTube视频在一点资讯、天天快报和今日头条等渠道发布。此前这几家平台都有补贴,对这类内容质量不高、版权存疑、不能正常接广告商业化的自媒体来说,“骗取平台补助”和“猜测算法规则获取高额流量广告分成”是主要变现途径。

这位视频自媒体人在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工作,视频剪辑是他赚外快的方式。他的帐号上线三个月,累计播放量已经有600万,每月因此而获得的额外收入超过4000 元。

我做过几年科技媒体记者,然后去了一家公司做PR,在我写稿的那几年里,我和大部分同行都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日常跑会,采访,写稿,梦想着有一天自己的稿子能够十万加,然后自己在圈子里扬名立万。即便是做了PR,也对媒体充满敬畏,并在庸常的时日里养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见解,认为写作(写稿)本该如此。

直到我遇到了一群“做号者”。

我也见识到了稿子是如何野蛮生产出来:从贴吧、微博、微信、门户里扒拉出300-500字,修改,再加上自己的“修饰”和“想象”,然后贴上三张图,取一个标题,发布。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每天“写”20篇。

遇到厉害的做号者,三四个人的小团队,一天就能生产100多篇稿子,不求质,但人海战术仍然对应出百来万的点击量,差不多也是千把块钱。

做号党是一群游离于读者、平台的边缘隐秘群体,却在这波内容平台红利下茁壮成长, 和平台的打压玩着猫捉老鼠的游戏,甚至还得到一些平台的暗中扶持 ,正如生长在热带雨林里的真菌,每一个雨后清晨,都是他它们冒出泥土的时刻。

做号者的江湖

比起内容“生产者”或者“搬运工”,“做号”是一种更形象的说法。它指的是 通过运营者前期注册大量的自媒体账号,然后通过抄袭、洗稿、伪原创等各种低成本生产内容的方式,再通过各大平台渠道分发出去,获得大量流量,从而赚取广告分成

虽说现在大量的互联网都开始把内容作为流量入口,甚至连VPN上网的都有自己的内容feed流,但由于开通广告收益或者有平台补贴的平台主要还是今日头条、企鹅自媒体、UC订阅号、网易号、百家号,因此这些平台是做号者的主战场。

他们中有还在念大学的学生、有在企业上班的白领、也有在三线城市工作的公务员,也有全职做的机构。共同特点就是:男性居多,年龄集中在18-30岁,住在非一线城市,“网感”很好。

他们的日常生活是疯狂攒稿——最早是直接搬运,一字不改地抄袭,后来各大平台上线了原创保护后,同平台抄袭变成了跨平台抄袭,比如从头条号里抄一篇发到百家号里,一些熟练的做号者,还会顺手调整段落的顺序和语序,躲避算法检测,这相当于双保险。

今日头条也好、UC头条号也好,一点资讯也好、你们看到的、吐槽的那些的水文或者垃圾稿,那些标题党和耸人听闻的文章,90%以上是由这些“职业做号人”生产的。

对于做号者来说,传统的那一套:不论是策划选题、采访这些新闻流程,还是一般写作中所要求的逻辑性和文笔,统统都不重要,他们只关心流量,以及流量背后的收益。

内容红利下的“做号江湖”:一天20篇、每篇5分钟、月入5万……

一位做了两年号的朋友告诉我,如今广告分成没以前那么好赚了,去年百家号刚开始推广的时候,补贴非常丰厚,他一篇稿子最多能赚 6000多块的补贴分成,但现在,正常情况下,一篇稿子赚到1000多块钱已算不错了。但即便收益缩水,做号诱惑依然很大。

 

有些人一天工作强度高达十几个小时,每天能产出几十篇水稿,一些做得比较早的号、加上权重比较高,已经能稳定每天1~2千元的收入。由于保持长期坐姿,每一个做号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问题。

 

做号者也有一些群,和同行群一样,主要交流做号的心得,分享收益,以及共享最新的小道信息和平台最新的政策。

 

内容红利下的“做号江湖”:一天20篇、每篇5分钟、月入5万…… 群聊天截图

互联网从来不乏草根,这些做号者如同当年PC时代的站长一样,在各大平台里疯狂制造内容垃圾,但散户还不足撑起整个市场, 这个市场真正的大玩家,早已经机构化运作了

 

离北京20分钟高铁的廊坊,有一家专门做平台号的公司,公司近百人,每天产出几千篇文章,单个平台每天阅读量1000万保底,不久之前百家封杀了这家公司2000个违规的账号,但他们依旧每天开工,丝毫没有受影响的迹象,可见生命力之顽强,利润之高。

 

写稿五分钟,标题有套路

 

无论是以算法平台为导向的今日头条,还是以算法 人工推荐的企鹅自媒体平台,又或是同样宣称用机器算法推荐的网易号,一篇做号者的稿子能否赚钱,标题占了80%的因素。

 

一篇300字和5张图的稿子,如果被平台推荐,或者被机器认为受众很喜欢,那么至少千元的保底收入,而生产的成本,大概只需要10分钟到15分钟。来源可能就是捕风捉影的一张图,可能是贴吧某个粉丝的帖子或者微博上某个用户的吐槽,然后就根据这张图闭着眼去杜撰想象,瞎编几段文字,比如明星离婚了,怀孕了,出轨了……这些永远是娱乐版块的热词。

 

他们信奉的是流量第一,收益第一。人海战术,只要能骗过机器,或者博到认同,真实性如何,按照那位朋友的话说:

 

“除了明星本人知道,谁又能知道到底这些新闻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有时候连明星自己都不知道,前一天还否认出轨,第二天就被人抓到现行,谁知道呢?”

 

比如前不久,周杰伦和林俊杰同台献唱《算什么男人》,同样的内容,结果标题党把它变成《震惊!DOTA、LOL知名选手互斥对方不是男人,引万人围观》,同样引得大量网友围观。

 

除了标题,他们甚至还摸索出一套热词规则:比如要围绕热点去写;娱乐圈就一定要写杨幂、刘恺威,这样才有流量,相反写朴树或者陈道明这种明星,就肯定阅读量不高;科技领域,就盯着阿里、百度、支付宝、微信这些词使劲写,而且一定要有情绪,比如马云的支付宝,比如刘强东怒了,微信隐藏功能全在这里,这种句式“点击量一定很高。”

 

毫不夸张地说,单论标题的吸引人以及点击转化率,做号者的取标题能力绝对超过90%的正规媒体老师。

 

可惜的是,做号者对于内容的摸索,也就到此为止。这一代最狡诈的流量猎取者,都在忙着起标题。

 

灰色流量的秘密与暗处的友谊

 

对于平台来说,文题不符的标题党必然伤害用户体验。对于机器初审的平台来说,骗过机器模型就行,但对于人工 机器的平台,标题党和低质内容,又是如何猎取流量的?

 

一个公开的秘密就是,像企鹅、UC等都有自己的后台绿色通道链接,通过这些链接注册的账号,权重,推荐都会比普通账号要高。当然,优秀创作者有绿色通道不代表什么,但在上述平台上,做号者竟然也能通过自己的关系或渠道拿到这些链接,很快就能将账号做起来,从而保证每天稳定的收益。

 

此外,一些平台(我就不点名了)的频道竟然还将这些做号者聚集在群里,频道编辑一旦发现有话题可以做,就会在群里“下单”,然后做号者“抢单。编辑翻完牌子,接单的人则在最短时间内出稿,交稿。

内容红利下的“做号江湖”:一天20篇、每篇5分钟、月入5万……

这中间虽然没有利益交换,但双方默认的游戏规则是,我免费撰稿,平台负责推荐,一旦平台推荐,按不同的推荐等级,能获得不同的收益,一篇被推荐的稿子,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像企鹅自媒体的推荐渠道,就有QQ浏览器、QQ公众号、腾讯视频、腾讯新闻、天天快报等5个推荐位,几千万的阅读量很轻松。

 

这样一来,平台既省了编辑的成本,又对这些做号者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多年前,王微曾对低质量的UGC内容有过“工业废水论”。细看这些暗中支援,甚至放宽条件的平台,大多是内容分发市场的追随者。毕竟,当“随刷随有”成为市场标配之后,必须要有大量内容填充。

 

而在现在的格局下,为了快速追赶头部对手,弥补和竞争对手在内容数量上的差距,后起平台对做号党进行默许和扶持,以内容水化为代价,获取大量工业废水流量,就成了很正确的选择。

 

一个侧证是,前一段今日头条透露了他们原创维权的数据,数据显示,在只有2000多个活跃维权账号的情况下(毕竟维权没什么收益),几个月的时间,就监测到了十几万侵权稿,删掉了7万多篇。平台对于填充内容的渴求,可见一斑。

 

UC震惊部的事情相当于戳破了一个泡沫,即UC头条号上很多内容官方默许标题党,标题党这这件事其实是饮鸩止渴,但经不住流量的诱惑。

 

升级的战争:打压与卧底

 

相比之下,不得不承认,微信和今日头条和标题党、低质内容的竞争早领先一个时代。

 

对于平台来说,海量内容供给之后,只有技术才能完成真正的打压和审核。对标题党和谣言认定,平台都会通过人工标注相应类型,返回给机器训练,进行识别。微信的谣言模型库是现在国内最全的一家,这当然也和微信移动端一哥的地位有关。

 

今日头条对标题党的审核也很严,头条内部技术团队关于标题党分类的讨论就有十几页,他们曾经把另外一家平台的标题抓取,发现超过15%都被认定为标题党。笔者的稿子就曾经多次被机器建议“修改标题”。而如果一篇稿子热度过高,会被机器自动打回重新审核,防止标题党。

 

甚至,为了更好的更新策略,今日头条会派“卧底”到各大做号公司去交钱学习怎么踩现在的机器关键词,之后再对应更新机器的打压策略。

 

虽然跟很多办公室白领认知不符,但这本质上是因为打击标题党符合先发平台的利益——工业废水从长期来看,影响了平台的品质和调性,最关键的是,低劣内容影响用户的信任度,并且把流量集中化,这对依赖更多个性化分发卖更多广告位的商业模式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所以已经进入稳定期的平台,必然是打击。

 

很多高速成长的平台也因此表现出了犹疑。比如“震惊了”的UC,也发布公告处理了一批违规的公众号,并且紧急上线了专注严肃的阅读的UC名家。

内容红利下的“做号江湖”:一天20篇、每篇5分钟、月入5万……

 

 

之前UC也严厉打击了做号党,封停了一批账号,包括非法、不健康内容,标题党、文不对题、以及时效性超过 3 个月的旧闻都采取了最高封停的处罚。

 

内容红利下的“做号江湖”:一天20篇、每篇5分钟、月入5万……

 

所有平台都意识到高品质内容的重要性,尽管它的阅读量和播放量看上去没那么耀眼,所以头条启动了千人万元计划,企鹅有芒种计划,UC也祭出了量子计划,无非是通过扶持的方式,来提高平台内的内容质量。

 

但人性的幽暗就在于,性、暴力、色情的流量就是比其他所有流量加起来都高,没办法,改不掉。互联网马太效应,更是会让很多问题集中凸显出来,而即使是微信和头条,机器 卧底,从本质上看,我也不觉得能彻底根绝这些灰色流量收割者。

 

只不过,从低到高,是所有人必然走的路,必然爬的坑。就怕坑里呆着太舒服,最后不愿意出来了。

最后说一句,做号是一门生意,和黑产无关,只是太边缘化拿不上台面,一线城市的记者可以轻轻松松跑一个会然后拿500块钱的红包还嫌弃各种路远招待不周,三线城市的做号者5点下班后撸稿撸到十二点然后第二天起床看到收益多了500块钱于是高高兴兴的上班去了。

 

两种人生,两种选择。

(科技唆麻,不飞不快,独特视角解读互联网世界,欢迎关注公众号:techsuoma)

   

求报道、意见反馈、调戏   小秘书 “佳佳”  请加微信:

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 加速会微信公号,成长快人一步!

内容红利下的“做号江湖”:一天20篇、每篇5分钟、月入5万……

如果你在创业, 想认识更多的创始人,彼此学习、资源共享 ,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 创始人通讯社群

内容红利下的“做号江湖”:一天20篇、每篇5分钟、月入5万……

如果你在职场,想 认识更多媒体圈朋友(编辑/记者、市场、公关、媒介、品牌) 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 媒体圈通讯社群

内容红利下的“做号江湖”:一天20篇、每篇5分钟、月入5万……



本文被转载4次

首发媒体 加速会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微信公众号红利期微信公众号红利公众号红利期公众号红利内容红利红利创投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