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财报发布前看Model 3供应商的发展之路
去年早些时候,日本铝业集团(UACJ)收购了美国密歇根州的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SRS工业公司,SRS此前在为特斯拉Model S生产零部件。随后,在去年7月Model 3量产版设计定型后,在组建供应链的角逐中,他们顺利赢得了Model 3的订单。UACJ表示,新的投资将用于支持Model 3的“车顶轨道和框架支承部件”的生产制造。该公司预计,此项投资将使他们的产能在年底前提高50%。
这条新闻新闻曝出来真是满满的信息量啊,我们都知道Model S早期为了尽可能延长续驶里程采用了全铝车身设计,但到了Model 3上,出于成本和维修考虑,特斯拉改用了钢结构设计。这一新闻表明,即使放弃了全铝车身,但特斯拉仍在努力提升Model 3车体的“铝占比”来提升车辆续驶里程表现。
去年的第一季度财报公布后,特斯拉CEO Elon Musk在写给股东的信中表示,公司决定在2017年下半年开始交付首批Model 3,为了满足这一要求,特斯拉需要和供应商制定严格的时间表和苛刻的质量标准,以便在下半年实现Model 3的量产。受此消息提振,特斯拉当日股价强势上涨7%。
但短暂的利好之后,便是无尽的“折磨”。在随后的财报电话会议中,Musk进一步表示,所有Model 3的电控系统和零部件供应必须在2017年7月1日前截止。这个时间表有多激进呢?Musk本人随后表示,这是一个“不可能的节点(impossible date)”。但所有供应商也都注意到了Model 3发布会后蜂拥而至的40多万订单,虽然特斯拉非常激进,但还是纷纷开始主动接洽特斯拉,配合特斯拉供应链管理团队。
上面的日本铝业公司便是努力得到回报的典例,但不是所有供应商都像它那么幸运。上个月月底,一家Model 3供应商被曝出被特斯拉取消了大订单,成为Model 3严格采购计划的牺牲品。
德国供应商SHW Automotive宣布,出于公司的轴驱动泵未能“达到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量产要求”,该客户已经取消了一亿美元的订单,消息公布后,SHW的股价暴跌近10%。虽然SHW未直接透露客户身份,但从订单规模和时间节点来看,特斯拉很可疑。
随后这次事件公开化,特斯拉走上了前台。一位接近特斯拉的消息人士表示,特斯拉是在去年9月订购了该批订单,直到最近才被告知质量不达标,要求取消订单。SHW表示,公司不同意特斯拉取消订单的理由,并将保留要求赔偿的权利。
特斯拉随后作出回应称,特斯拉的原则是终止任何无法满足其合同要求和违反保密协议的供应商。很遗憾,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严格执行,以保证Model 3的量产计划的稳步推进。
当然,在正式量产尚未开始前,汽车制造商通常都有Plan B计划,启用备用供应商来保证在规定时限内将汽车供应链组建完成。距离7月1日尚有几个月磨合期,再加上2月20日的小规模试产传言,暂时没有迹象表明该事件会对Model 3 量产产生严重影响。
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关系是利益共同体,这些参与组建特斯拉Model 3供应链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随着特斯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关于Model 3包括但不限于供应链的更多信息,将在当地时间2月22日下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一并得到披露,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
我是36氪汽车小组记者郑晓康,关注特斯拉、无人驾驶、新能源车、车联网、出行及后市场,欢迎直接与我联系,微信:1573510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