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娱产业人才走势:流向体制外、向互联网迁徙
文娱行业是当下的一块热土,宏观经济下行带来的“口红效应”,让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和文娱产业爆发增长呈现出“冰火两重天”。以电影院线为代表的线下娱乐消费和以网剧为代表的线上娱乐消费,成为拉动文娱产业的两驾马车,使其在经济大盘疲软下依然强劲。
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文娱产业总体规模有望达到一万亿元。万亿级的市场蛋糕,自然会吸引资本趋之若鹜,在火热的资本环境推动下,中国正在进入文娱产业“黄金时代”。
文娱产业“黄金时代”的到来,也吸引着“淘金者”向优秀公司集聚。文化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文娱产业从业总人数达230万人,相比2010年增长13%。
根据脉脉数据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文娱行业雇主在脉脉站内发布的招聘需求中,总岗位数量超过30万个。文娱产业人才的流动曲线,也反映着行业态势变化。本文将在结合脉脉数据、业内走访的基础上,力图勾勒出文娱产业人才流动轮廓图,并以此分析文娱产业的态势走向。
一、 体制外人才“暗涌”
不差钱的文娱行业,把优秀人才齐聚麾下待价而沽。而产业内部不同公司的此消彼长,也和人才流动互为因果。根据娱论派和脉脉最新发布的文化娱乐行业薪酬报告和人才迁徙数据,我们总结了体制外文娱产业人才流动的几个有趣的现象。
看清“钱景” ,你是否拉低了行业薪酬水平?
“把自己卖出个好价钱”,这话简单粗暴,但话糙理不糙,大部分招聘网站的调查均显示,薪酬、待遇是各行各业职场人跳槽首要考虑的因素。“钱景”不仅意味着荷包鼓起,也是职业发展前景最直接的外化。
在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看来,文娱行业似乎和娱乐圈天然划等号,天价片酬、超级IP、资本扎堆……这些舆论场上的热词,为文娱业披上了一层光鲜外衣,让人对其薪资充满遐想。
娱论派联合脉脉调查发布的薪酬报告,揭秘了外界看来颇为神秘的文娱行业薪资。报告将文娱产业主要分为以光线传媒、万达影视、华谊兄弟为代表的传统公司,和以阿里影业、爱奇艺、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
这个数据也表明,无论工作年限处于哪个时间段,互联网薪资均高于传统公司,“壕气”背后也凸显发展势头上的更胜一筹。
沈骁曾在传统影视公司工作了三年,今年选择跳槽到互联网平台,在他看来,自己考虑的因素无非有两个:一是薪酬,二是趋势。“互联网代表了未来的一个大趋势。当你做的东西,逐渐旧了,开始被淘汰,,资金跟不上,就会选择离职。”
与鲜肉明星的天价片酬相比,文娱行业刚毕业的鲜肉“螺丝钉”起薪都不高。意料之中,互联网公司相同工龄下,技术、产品薪资高于其他岗位,技术岗毕业生起薪达12.4K。技术岗位体面且多金,又没有沾上文娱名利场上的浮华,这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职业之一。
传统公司中的制片岗位薪资最高,体现了其作为文娱内容生产各环节枢纽的核心地位,技术薪资仅次于制片岗位。即使在传统公司,技术也有赋予文娱产业的重要意义。
薪资图表中会发现除万达影视、华谊兄弟外,传统公司衍生品生产岗位薪资相对较低,作为IP全产业链重要一环,衍生品没有获得更多人力投入倾斜,侧面反映出国内影视产业IP体系真正建立尚需时间。
“皮皮虾,我们走”—— 66%传统文娱人才正向互联网迁徙
如今,文娱人才进行职业规划时,首先会在以内容生产为主体的传统公司,和以平台为主的互联网公司中做取舍,人才的流动也直观反映了两个领域的动态嬗变。
互联网的流入流出主要都是在域内,向传统媒体方向流入的不多。但传统公司人才向互联网公司迁徙的趋势比较明显,在调查的5家传统文娱公司中我们发现,人才流向排行前三的公司,人数为56人,而这些人中有37人选择了互联网,占总数66%。
整个文娱产业中, 无论是传统人才还是互联网文娱人才,都将阿里影业和爱奇艺视为跳槽首选 。不过阿里影业的人员流动性也非常大,就像一个巨大的互联网人才“中转站”。
传统行业人才之所以规模化向互联网涌入,除了因为互联网薪资的普遍偏高,更在于互联网带给影视行业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想象空间。
网络剧、网络综艺、在线影院、网络大电影、移动直播,这些新兴概念在短时间内出现便以蓬勃势头对传统行业形成颠覆,人才从传统行业向互联网平台的转移,也是顺势而为的自我革新。
“当观众和资本都开始转向互联网时,我们有点惊诧了。对于我们做文娱内容的人来说,转向互联网与其说是主动迎接挑战,不如说是面对潮水袭来时不得不做的选择。”从传统公司加盟视频网站的高管张晓东说。
曾在传统影视公司工作的杜海波表示, 自己跳槽来互联网就是因为在传统行业一眼可以望到头 ,“看到自己的职业路径,很多东西都是固定的,,但到了互联网企业,工作中存在的快速变化让人兴奋,尽管也会有痛苦与不适。”
传统公司向互联网的迁徙,不仅体现在人才的流动,也体现在了传统公司业务布局向互联网的拓展。
例如去年6月,华谊兄弟宣布8部网络大电影的拍摄计划,同年7月,万达院线2.8亿美元全资收购时光网,宣布进军网络院线;而更多传统一线电视剧公司如新丽传媒、慈文传媒、完美建信、正午阳光等也分别依托网剧爆款如《余罪》、《老九门》、《灵魂摆渡》、《精绝古城》等抢滩互联网。
尽管文娱人才整体呈现出传统公司向互联网流动的趋势,但传统影视公司依然对人才保持较为强劲的吸引力。数据表明,主流传统影视公司人才跳槽时,第一选择还是在传统公司域内,其中华谊兄弟是传统公司人才跳槽的首选。
另外,传统影视公司人才流动中,还存在体制内向体制外的单向迁徙。尽管同为传统影视行业,人才也在寻找市场化更加彻底的栖息地。
例如,央视、浙江卫视、中影集团、上影集团、浙报传媒等体制内传统机构,为光线、万达、华谊、博纳、华策等体制外传统文娱公司,输送了大量人才。
万达华谊互挖墙脚, 爱奇艺腾讯也在组“CP”
去年年底,文娱行业的年度大戏无疑是万达和华谊两家公司的“互怼”。一场由“小墙皮”脱落引发的争执,把此前不见光的话题摆到了台面上。纷争中,两家高管都指责对方“挖角”自家高管。
有趣的是,文娱行业人才流动数据也印证了两家的“相互指责”,数据显示,万达影视人才流向最多的公司是华谊兄弟,华谊兄弟流向最多的也是万达影视,更多的“小墙皮”在两家公司之间相互流动,相爱相杀。
2016年万达文化产业收入占万达集团整体收入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在年底万达集团年会上,王健林宣布万达已经转型成功,不再是地产企业,文化成为万达的支柱型产业,因此,在向泛娱乐产业攻城拔寨的当下,万达自然是求贤若渴,网罗人才不遗余力。
而对华谊兄弟来说,这家老牌文娱公司近年正在遭遇挑战,2016年,作为华谊“门面”的电影业务并不亮眼,除了参与投资《魔兽》外,年度票房靠前的电影已经很难看到它的身影。
在互联网和粉丝经济时代,华谊在洞察年轻趣味方面似乎慢了一步,而通过优秀人才输血更新企业基因,是华谊翻盘的机会。
类似万达、华谊这种欢喜冤家的最佳“CP”,也存在于互联网公司的人才流动中。根据艾瑞2017年1月的数据显示,爱奇艺、腾讯视频APP分别以4.74亿和4.25亿的月活设备数领跑行业,组成网络视频第一集团,而在人才流向的公司中,爱奇艺和鹅厂员工都将对方视为跳槽首选,“说好要做彼此的天使”,比心。
裁员!裁员! 资本波动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
公司资本变动通常也会加速人才的流动,收购兼并会推动人才利用更加集约,重合业务需要“甩肉”,去掉多余人员,同时也可能存在不同企业文化的不兼容,带来员工的外流。而如若企业资金链条濒临断裂,更需要通过裁员实现“节流”。
文娱人才流动数据也反映了这点。数据可见,传统公司人才平均净流入都为负值,岗位收缩明显。而互联网公司人才净流入基本均为正值。但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合一集团和乐视影业,它们成为报告中所调查的十家主要公司中人才净流失最高值的前两家公司,合一集团的净流失还高于乐视影业的7倍。
2016年4月,合一集团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成为阿里全资子公司,2017年3月,原优酷土豆旗下的合一影业团队,也被整合进阿里影业中,资本运作推动合一集团成为阿里大文娱板块的一份子,解决了企业内部同业竞争等问题,也会带来人力的大幅度瘦身。
而乐视生态面临资本危机也带来了裁员。贾跃亭于去年11月份致全体员工信中公开承认乐视正面临“大公司病”,在急速扩张的背景下,资金链出现断裂,到去年12月,乐视被爆裁员10%,网络上甚至还流传出乐视公司员工排长队办理离职手续的图片。
张佳琪就是去年乐视资本动荡中被裁员一名员工,她说当时乐视提前一个月告知了他们,给了一个月薪水作为补偿金,给出的理由就是公司资金链跟不上,需要减少员工节省成本,“我印象中总共裁员了三批,前两批是绩效表现不好的人,第三批是试用期的,不凑巧我刚来恰好在试用期内,只怪我当时跳槽来这个公司前,对它了解不够深入”。
此外,曾先后走出过一批行业巨头,被视为网络视频行业“黄埔军校”的搜狐,如今却后继乏力,甚至在文娱人才流向最多的Top10中都没有搜狐。不论是主动地缩招、裁员,还是人才对其缺乏信心,都印证了搜狐的逐渐边缘化。
去年年底,原搜狐总编辑陈朝华离职,搜狐内容部门人力架构大调整的新闻也甚嚣尘上,而据近日蓝鲸财经报道,从今年四月起,搜狐将启动新一轮大规模裁员。
大数据分析、影视制作人才成刚需 ,专业设置需解决产业痛点
文娱行业猎头李乐透露,近两年文娱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比较稀缺其实是大数据算法人才,大数据是近几年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从影视行业来说,海量数据的搜集、储存、分析、处理,对于捕捉用户的偏好,实现更智能的个性化推荐,是文娱内容未来必然走向。
根据麦肯锡的一份分析报告,预计到2018年,对于懂得如何利用大数据做决策的分析师和经理的岗位缺口将达到150万人。
在2016年教育部公布的高校新增专业中,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南大学三所高校率先在国内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以呼应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而在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高校新增专业名单中,有32所高校成为第二批成功申请“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新专业的高校。
同样在在采访和翻阅数据中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影视基础行当从业者的需求量同样非常大,数据显示,国内每年生产600-700部电影,3万多集剧(包括电视剧、网络剧)以及超过1000部网络大电影,对于基层制作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去年两会期间,冯小刚在小组讨论中曾表示,他将成立影视技工学校,做成影视行业的“蓝翔技校”。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影视业某些专业有人才过剩的现象,比如表演、导演专业等。但是技术性强的专业又表现出人才不足的现象,比如后期制作、造型、化妆、灯光等等。
江苏稻草熊影业总经理刘小枫同样认为,影视制作领域比较缺乏偏低层的技术工人,如专业的场务、制片、灯光等辅助性工种人才。鉴于相关专业设置的缺失,急需有职业中专性质的学校提供这方面的基础培训。
“冯小刚正在打造的‘影视蓝翔技校’就是在弥补这个层面的缺失,这种做法非常好,这样的学校还可以再多一些。”文娱产业发展一日千里,唯快不破,事实上,这也给高校相关传媒、影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课题。
一方面,相关高校应当坚守自身各个学科本身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应该针对文娱产业的趋势走向,调整专业设置。中国传媒大学新开设的电竞专业,也是顺应互联网发展的专业调整。
目前,高校相关专业存在与行业脱节的现状亟需完善,提高高校专业对产业风向的灵敏嗅觉,同时与文娱行业头部公司建立紧密联动,势必可以成为中国文娱产业人才的源头活水,输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优质人才。
二 、后体制时代,人才走出“围城”
对于文娱行业来讲,“体制”成为一道无形的界线,被来来往往的人来回拉扯着。 后体制时代,这座“围城”也不再是固步自封的堡垒 ,有的人进去,有的人出来,一并加入当下“迁徙”的大潮流之中。
为此,我们抽取了2015年至今广电行业50人次的高层人事变动,发现外流人数占到36人,变动后传统行业留存14人。外流人员中,电视台方面占比达78%,央视离职情况最为突出,共13人先后离开,除导演哈文等3人以外,其余10人均为主持人,包括观众熟知的赵普、张泉灵、郎永淳等,新闻主持人这个“减寿”的岗位尤其留不住常客。
传统行业人员流动是现今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使创造无数辉煌的广电行业压力十分巨大,这种 人员流动现象既来自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来自于体制内的一些深层次矛盾。
在高速发展的科技和思维意识的转变中,曾经那些将“体制”视为“铁饭碗”,挤破头也要进“围城”的人如今却又争着走出这座“围城”。
广电——新媒体的“黄埔军校”
传统行业从业人员大批流向新媒体这一现象已经清晰可见。据了解,某广播电视集团人才流失趋势由以往每年几十人到2016年增长为100人以上。广电也因此被冠上了“黄埔军校”的美称,似乎在源源不断地为新媒体公司输送人才。
近日,微博爆料《跑男》前总制片人俞杭英近期将从体制出走,可能和龙丹妮、谢涤葵、岑俊义等一众王牌制作人一样,跳出体制后自主创业。所以,越是影响力大的广播电视台、越是重要业务部门,人员出走往往越严重。
事实上,新媒体公司在内容制作方面为传统文娱人熟悉的领域,又是前景一片光明的产业,自然成为广电人“走出去”的理由。
梦想、趋势和薪资,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鱼和熊掌不再是一道单选题。广电成为“黄埔军校”,这其实是后体制时代的产物。
此外,这里还涉及到了是人才的“流失”还是“流动”的问题。没有稳定的人才,一个行业的发展就缺乏持续性;没有人才的合理流动,各种生产要素也难以实现优化配置,人尽其才也是一句空话。
从主流媒体角度看,关键性人才流失对电台电视台造成巨大冲击;但如果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角度看,广电人才不是“流失”,而是“流动”,这是技术发展带来的视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这也给广电行业在用人机制方面带来一些启发和反思,比如转变人才管理观念和职能,改人才“单位所有”“部门所有”为“社会所有”,制定人才流动“放管服”政策,畅通人才流动渠道。
其次,也应在用人制度和薪酬激励制度方面做改革,尽量缩小体制内外机构在收入分配上的差距等。“黄埔军校”可以立名,但广电也需要源源不断的“生源”和优秀的骨干“教师”。
“向外走”、“向上走”能否成为流动趋势
“向外走”是当前广电行业人员流动的主流趋势,但也有一部分人选择在体制里“向上走”,这主要是基层广电人才的“水往高处流”。与发达地区的老牌强台不同,市县级广播电视台人员更多的不是从体制内向体制外流动,而是向省级台或发达的市级台流动。
因受平台、经费、人员编制等因素限制,基层广播电视台往往存在“人才引进困难,培养起来留不住”的情况,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为严重,导致台内人员结构老化和非专业化。
抛开上面所说人才流动的硬性因素外,我们在这次广电人才流动调查中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星座现象,我们发现,白羊座、狮子座和射手座是跳槽换岗的TOP3星座。
充满活力的白羊、霸气外漏的狮子、放荡不羁的射手怎能耐得住“围城”束缚呢?看来,今后人才招聘中不仅要看颜值、能力和性格,星座也应该加进参考项了。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不难得出结论: 文娱产业存在体制内向体制外的流动,在体制外公司中存在传统内容公司向互联网平台迁徙的大趋势。
尽管如此也不能否认,传统文娱公司对人才依旧有强劲吸引力,依然是域内人才首选的流动方向,传统文娱公司中,万达影视、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在薪资和人才认可度方面,依旧保持不俗的数据表现。
人才流动受宏观经济、产业形势、资本风向等多元因素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在动态变化中,但无论风往哪个方向吹,优秀人才都在向最具潜力的公司汇聚,暗流涌动,生生不息。
求报道、意见反馈、调戏 小秘书 “佳佳” 请加微信:
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 加速会微信公号,成长快人一步!
如果你在创业, 想认识更多的创始人,彼此学习、资源共享 ,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 : 创始人通讯社群 !
如果你在职场,想 认识更多媒体圈朋友(编辑/记者、市场、公关、媒介、品牌) 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 媒体圈通讯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