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力下降,成本上升,部分日本服装企业撤离中国

加速会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竞争力下降,成本上升,部分日本服装企业撤离中国
据 日经中文网 报道,不少进驻到中国的 日本服装 企业,开始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压力,萌生退意。曾经在中国有300家门店的伊都锦(Itokin),由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不善,在2016年退出了中国市场。

拥有许多门店的日系小清新服饰好俪姿(Honeys)也在不断地关店。当年我还在大学时,Honeys出现在北京各大主要商圈的百货商场,比如西单大悦城、朝阳大悦城、君太百货,但如今却已显少见到该品牌的身影。

此外,日本著名鞋厂朝日(Asahi)也计划在5年内将生产线全部迁回日本国内。近年来, 日本服装 企业在中国的数目虽有增长,但增幅已经很小了。部分日本服装企业在中国感受到了来自成本与销售两方面的巨大压力。

竞争力下降,成本上升,部分日本服装企业撤离中国

竞争品牌太多,部分日企销售额逐年下降

Honeys 2006年进驻中国,算是较早进入中国的外国服饰企业,比H&M与Gap等快时尚品牌都要早,Honeys 以低价战略打入中国市场,并且以其独树一帜的小清新可爱风,受到“学生党”的欢迎。

不过,在优衣库、Snidel、Lily Brown等众多日系品牌加速开店,以及欧美快市场品牌 Zara、H&M 不断抢占市场的当下,Honeys因未能及时调整战略,在激烈的竞争中,业绩有所下滑。

根据 Honeys 发布的财报,自2013年起,Honeys销售额就在不断地下降。而且在中国的店铺数目,也在下降。从最高峰时期的近600家,减少到了495家。Honeys计划在2017年春季之前,再减少30家中国门店。

竞争力下降,成本上升,部分日本服装企业撤离中国

在价格上,Honeys走廉价路线,却拼不过H&M的价格低、款式多、上新快。而且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中国的消费者,似乎更舍得花钱了,愿意买一些更高级的日系服装品牌,例如Snidel。60% 中国消费者 认为,选择品牌时,质量和时尚一样重要,而价格的影响已经靠后了。

在风格上,可爱风似乎只适合“上学党”,像我这个年纪,不太敢尝试这种学生风格了。像H&M、Zara这样的欧美品牌既有少女系、又有职场系列,覆盖的目标人群更广泛。

从这两个维度上,Honeys在竞争中并不占什么优势,很容易在茫茫的品牌中被人遗忘。另一家日本品牌伊都锦的退出的原因也比较类似。

目前在中国的快时尚品牌都不太景气,根据 Mintel 发布的报告,从2011年到2016年,中国快时尚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但是,预测从2016年到2021年该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逐步下降到12%的水平。

零售业的大环境与自身品牌缺乏竞争力,是部分日本服装企业退出中国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制造的成本越来越高,让日企考虑退出

除了零售环境与品牌自身的原因,中国制造成本的不断提高,也是部分不盈利的日本服装企业想要退出的原因。曾经日本制造业因为廉价劳动力,将生产转向中国,但现在中国的工人越来越贵了,工资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生产成本飙升。

2015年,中国媒体曾刊登一篇题为《 中国制造正从美国市场里消失 》的文章。文章指出,若以全球出口总额排名前25的经济体作比较,同样一件产品若在美国制造的成本是1美元的话,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有人在美国购买了7件耐克、阿迪等运动品牌的服装,回来后检查标签,发现只有一件是中国制造。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从中国“大撤退”,在其他劳动力更便宜的国家如印度、越南“安营扎厂”。

这两年中国制造的成本不断上升,主要是源于:一、劳动力急剧减少,导致工人薪资大幅提高。据 国家统计局 数据,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首次出现下降,2015年减少487万人,劳动力的短缺导致了,工人的身价水涨船高,从2004年到2014年十年间的涨幅达187%。

二、汇率波动,日元贬值。2015年6月2日汇率中间价为100日元等于4.9196人民币,创下1994年8月31日以来的历史最低值。目前100日元等于6.0624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会对海外工厂造成不小的影响,中国作为生产基地的优势在动摇。

日本旅行箱生产商SUNCO早在去年就重启了日本的自有工厂。原本其产品都在中国生产,但随着工资上涨和日元贬值的影响,导致公司不得不提价,因此客户开始流失。经过慎重的考虑,SUNCO决定回到日本,以更高的品质来吸引顾客。

此外,开篇曾提到,朝日计划在5年内将生产线全部迁回日本国内。该 公司 表示,在中国,10年内人工成本暴涨到原来的约7倍。考虑到汇率变化风险的后,朝日将投资10亿日元将生产线迁回国内,引进自动裁剪皮革的设备,提高生产效率。迁回日本,产品价格会上涨20-30%,但生产速度可以缩短2-3个月,能够提高畅销品的出货能力。

对于部分日企来说,感受到了中国制造成本近几年的高,纷纷转战国内。其实比起一些欧美大牌,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日本品牌转回本土革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算是比较长久的办法。

中国制造成本开始变贵并非是什么坏事,对于中国国内来讲,制造业的确需要升级了,要拒绝长久以来被扣上的“廉价”帽子,不能长期停留在中低端,依靠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需要以智能制造、机器人等新技术来优化升级生产线。

对于国外企业来讲,中国制造的成本上涨也是在倒逼一部分不具竞争力的服装企业进行改革。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服装企业也需要升级啊。

   



随意打赏

企业竞争力核心竞争力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