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回国创业到赴美上市,信而富创始人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加速会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文丨欧拉 零和

2000年,在中国信贷的荒原之上,王征宇作为“拓荒者”回国。

他看中了中国信贷市场的3大空白:征信、信用评分系统、信贷业务,并按照这条轨迹,迈上了征途。

他一直裹挟在时代潮头之中,经历着中国征信和消费信贷缓慢崛起,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与跌宕。

从拓荒者,到成功上市,这条漫漫征途,他一走就是17年……

01归国

王征宇感觉自己又饿又累。

他已连续两周没有好好睡过觉,只能抽空吃几口饭。

在布置精美的房间里,坐满了西装革履的华尔街投资人们,一道道美食端了上来——热汤、培根,还有饭后甜点草莓芝士蛋糕。

一桌子人优雅地用餐,时不时抛出几个尖锐犀利的提问。

尽管又饿又累,王征宇却不允许自己出一丁点错。

“对每个问题,说法都是事先规定好的”,王征宇在两周的时间里,经历了车轮战般的早餐会、午餐会,他却没有时间碰食物。

他每次都需要在投资人优雅进餐的过程中,回答投资人的轮番轰炸的提问和质疑,“每小时换一个地方”,一遍一遍重复地讲。

一天车轮战结束后赶往机场,飞机从美国西海岸的晚上九点起飞,落地东海岸时,是当地早上六点,新的车轮战再次开始。

在两年多时间里,向纽交所提了交9次上市申请书之后,王征宇终于走到了这最后一环——路演,向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全球各地的投资人卖出信而富约15%的股票。

两周超负荷奔波的“提线木偶”式路演,就如“上紧的发条”一般,让他神经高度紧张,他甚至能听到发条咯吱咯吱的紧绷声。

哈佛商学院有一个经典案例,年年都让学生们讨论:如果让你坐着时光机倒回2000年,面对庞大的中国金融业,你会不会参与?

大部分学员的答案是“会”。

在美国,90年之后,信贷市场已蓬勃发展。

而此时的中国,仍然处在一片蒙昧、混沌未开、一张信用卡都没有发出去的阶段,一片巨大的空白市场,正在逐渐醒来,暗暗涌动着无数个长出伟大公司的机会。

如果美国的今天,是中国的明天,那么有三件事,一定可以做,就是:征信、信用评分系统、消费信贷。

而这个著名案例,写的就是信而富。

同样,王征宇当时也看到中国巨大的缺口而回国。

王征宇,50后,中文系本科毕业。

90年代初,在上海那波著名的出国潮中,他以30岁左右的“高龄”前往美国留学,在那个多数人一穷二白的年代,王征宇不客气评价,“美国只是尺寸大一点儿的上海”。

从伊利诺伊州大学统计学博士毕业之后,他直接成为Sears集团数据主管。

“如果你是学统计学的,懂信用评分模型,当时你在美国工作就是随便找,现在也还是随便找”,王征宇回忆,当时信贷发达的美国,他们是“紧俏品”。

芝加哥的别墅,优渥舒适的生活,体面高薪的工作,王征宇迅速完成了幸福人生的标配。

而后,他感觉到乏味。

“他是一个天才型精英,他做什么都比较容易,普通的成功,已无法满足他”,和王征宇同事多年的信而富风险管理副总裁吕宇良称。

而此时的中国,一个巨大的机会向他招手:国家需要建设史上第一个征信系统,国家需要掌握技术的顶尖专家回国。

2001年,王征宇就这样带着十几位与他背景相似的博士,回国了。

彼时人行刚刚在建立第一代征信系统,尚无几人听说过“征信”两字,王征宇却在受邀的讲座中,面对将办公室塞得满满当当的听众,画出“长城一般宏伟、集成电路图一般复杂”的征信系统框架图。

但此时的中国,还没有做好准备,似乎并未打算将征信开放给民间。

“当时很多征信工作,都是公益性的,并没有工资”,王征宇卖掉了美国的别墅,拿这50万美金给员工发工资。

和王征宇一起回国的博士们,一个接一个黯然返回美国。而此时的王征宇,对中国的信贷发展,依然充满了信心。

“Never show your surprise,Never lose your cool(荣辱不惊,云淡风轻)”, 这是王征宇的信条。

他带着书生的高冷和孤绝,面对任何意外,都依旧云淡风轻。

02寻路

美国东部时间,4月28日上午。

王征宇穿着标准的华尔街着装,黑色西装,配白衬衫加领带。

他站在一个空旷的纽交所大厅中,看不到人群,听不到呼声,他只看见大厅所有的柱子上,都挂着“信而富”蓝色的旗子。

上市敲钟,恐怕是所有创业者的终极梦想,曾经在无数暗夜梦回,都渴求出现的命运时刻。

但此前两周的路演,已经把他透支殆尽,这个时刻来临之时,他反而平静如常了。

他突然看见,前方升起了中国国旗,被蓝色海洋包裹的那一抹红,分外显眼。

纽交所升起中国的国旗,除了向中国市场示好,也因为信而富是今年纽交所首个中国赴美上市公司。

从回国创业到赴美上市,信而富创始人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王征宇一下失控了。

他以前看到运动员夺冠后,看到国旗一挂,就双目含泪,他不理解。如今,同样场景他遭遇时,冲击之强,超过他的想象。

“他像回到了十几年前”,吕宇良说,此时,所有人已忘了,王征宇是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

十多年前,征信之后,王征宇迅速找到了可做的第二件事情——信用评分系统。

当时,FICO也刚刚进入中国,在王征宇看来,这是最大劲敌。

“可惜他们的销售,并不太懂技术”,王征宇轻笑,他带团队做了一个简单系统,靠“会动的PPT”的来完整阐述他的理念,击败FICO,拿下了银行的项目。

此后,王征宇势如破竹,拿下了国内银行信用卡评分系统的半壁江山。

然而,这离他真正想做的事情,依然差距甚远。

某种程度上说,银行过于强势,作为“技术和系统供应商”的乙方,话语权太少,且不受重视。

王征宇数年前尝鲜测过16型人格,结果是极端理性的“建筑师型”:“INTJ”,这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内向、直觉、理性、判断”。

建筑师人格内心深处对于所有的规则和限制都会反复质疑,这解释了王征宇为何极度理性的同时又是个冒险主义者。

他是50后没错,但他是十几年来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考了潜水证又玩越野,热爱新鲜事物又精力过度旺盛的“老男孩”。

信用评分系统成就,依然无法满足王征宇,只剩下最后一件事——消费信贷了。

2005年,王征宇到美国融了一笔钱,开始做信用卡发卡代理。业务刚刚发力,2009年监管政策一来,代理业务如同今天的校园贷一样,一夜消失。

归国十年,王征宇第一次陷入迷茫之中。

对于信而富来说,团队阵容豪华,包括Zopa的投资人和美国Prosper的投资人等华尔街大佬,都成为他的股东,资本雄厚——而他历经十年,却依然不见起色。

王征宇开着车四处越野,新疆沙漠,西藏无人区,“狮背”江西上饶月亮山——他开着车,冲上山顶,一条羊肠小路两边,是百丈悬崖。

“越野难度不大,挑战心理极限,难度在于内心承受力”,他用这种方式训练自己的心智和胆量,“为人所不为,不是大胆,而是信心。”

路再险,只要有了斩断退路的决断和意念,又有何惧?

03征途

敲钟前,王征宇按惯例在纽交所的黑皮本上签名,本子里有太多他偶像的名字。他花了17年,终于与他们站到了一起,将信而富带到了这个全球公司的奥林匹克赛场。

但他却仍然只能遥望偶像的背影。

和A股不同,纽交所是个实力悬殊的赛场,少数头部公司拥有极高的股价,大部分的公司都被埋没在泱泱众股中,股价常年在低处盘旋震颤。

最终的时刻到来。

王征宇按下按钮,“当当”之音响彻大厅。对于企业家来说,这恍如天籁之音。

在欢呼和掌声中,王征宇举起双手向众人致意。

从回国创业到赴美上市,信而富创始人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难得,他露出了笑容,17年的艰难和曲折,似乎都为了给自己授予这枚勋章。

信而富在2010年开始做“生活贷”,4年间“别的机构每年翻几番,我们增长20%、30%”。

那时窗户外面已是万马奔腾。

2013年,余额宝的横空出世,互联网金融的时代开场。

首先上场是P2P军团,大家都在跑马圈地,喊打叫嚣之声不绝入耳,随后,消费金融大军来袭,行业厮杀成海。

王征宇恐怕是中国市场的另类,他保持这自己的步调不乱,不紧不慢。

“我这段时间在干什么?我在收集数据,打磨我的风控模型”,王征宇花了数年的时间,用数据不断验证、迭代模型。

“如果你也在美国那么一个成熟的市场中待过数年,你就知道国内1.0、2.0阶段的消费信贷,他们的未来在哪里”,他坚信,金融的核心,就是风控,金融是一场马拉松,比的绝对不是爆发力,而是持久力。

他坚持自己底线和速度,但逐利的资本,和残酷的现实,未必同样善意。

直到现在,了解王征宇的人,对于他这个“商人”的身份标签,依旧模糊难辨。在他们眼中,王征宇依然是17年前,意气风华的归国博士,依然保留着精英的清高和内敛,“有些事情他做不来”。

直到2014年,王征宇还会亲自上阵写代码,到夜里三四点,旧部兼“学生”吕宇良看不下去,辞去银行工作回到信而富帮忙。

王征宇并不善于表达情感,只能用某种含蓄的方式,来回报这种惺惺相惜。

王征宇就等候在吕宇良办公室外,直到他下班,然后在凌晨空旷的上海,驱车两个小时,将吕宇良送回家。

“他是一个极为爱惜羽毛的人,利率坚决不破国家规定24%的线,他和其他金融从业者不太同,他不是利益熏心的商人”,央行的相关负责人陆严寒(化名)如此评价王征宇。

就是背负着“天生我才”的使命感,让王征宇一生难释重负。

信而富需要融资之时,都不是王征宇去谈,而是CFO出面,“他是一个文人,不适合谈钱”,陆严寒称。

信而富的股东中,并没有中国的资本,“华尔街的资本,更为冷静”。

“我们去努力改变世界,获得回报只是顺便的事情吧?”在他价值观里,赚钱是顺便的事,而非目标或方向。

多年以来,三轮融资,加上上市,他一直也没有爆发式的赚到很多钱。

信而富的战略是“low and grow”,在保持小额、低息的情况下,追求借款人的复借率和长远发展。

这就是王征宇——站着赚钱还不算,风度不能失,发型不能乱。

04终点还是起点?

“你有没有巅峰之感?”

面对一本财经的提问,王征宇摇头。

从回国创业到赴美上市,信而富创始人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上市敲钟的那一刻,他想到了爬山的经历。

他爬到了半山腰。

他回头,仿佛会当凌绝顶了,后面有无数跟随的人。

他再抬头,发现离山顶,依然有漫漫长路,且前行者无数。

敲钟的一刻,他仿佛觉得自己在半山腰,后有追击者,前有先行者。

“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王征宇说得没有错,华尔街让他猝不及防。

信而富原定的发行价也不高,但在4月28日晚即将挂牌之际,信而富突然下调其发行价,最终从每股10美金跌至6美金。

信而富上市当天的庆功宴上,王征宇鼓励大家:“我们如果软弱,不一步一步把公司业绩做起来,连资本市场都会欺负你”。

这大概是这位书生,唯一的一次失去了“荣辱不惊,云淡风轻”。

因为信而富的破发和第一季财报,媒体一直解读不断,负面多于正面。

“我告诉投资人说,上市估值高一些低一些都没有关系,估值从任何时间上看,对比未来,都是被低估的”,王征宇在媒体的发布会上,祈求媒体对信而富多一些耐心和期待,“它就像一个Baby,请给它时间成长”。

而此时,信而富的股票正在强势回归,一日涨幅高达13%。

王征宇不由得想起不久前,他去江苏越野,开着他橙色的牧马人,按他一贯地剑走偏锋往公路边陡峭的山坡去冲——哐当一声,车翻了,车轮底朝天地指向天空,他跟车子一样头朝下。

从回国创业到赴美上市,信而富创始人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但他没有受伤,也并不太慌乱。

他在发动车子之前,总是扎好了安全带,他要“突围”,但他早就想过了翻车的一刻。

没什么大不了,把车子翻正,前路遥遥,再次出发。

17年前,王征宇穿着白色的衬衫回国。

17年后,这位博士穿着黑色西装,站在纽交所,接受掌声和资本的挑战。

如今的他,反而站得更加笔直——面对重压,一些人会弯腰,一些人会把脊背化为钢铁。

   

求报道、意见反馈、调戏   小秘书 “老雅痞”  请加微信: xinyapi

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 加速会微信公号,成长快人一步!

从回国创业到赴美上市,信而富创始人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如果你在创业, 想认识更多的创始人,彼此学习、资源共享 ,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 创始人通讯社群

从回国创业到赴美上市,信而富创始人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如果你在职场,想 认识更多媒体圈朋友(编辑/记者、市场、公关、媒介、品牌) 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 媒体圈通讯社群

从回国创业到赴美上市,信而富创始人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加速会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信而富赴美上市信而富 上市信而富现金贷信而富上市信信而富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