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成本升高,阿迪达斯将部分生产线撤回德国机器人工厂
据 New Europe 报道,德国运动巨头阿迪达斯近日宣布,将要把部分产品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回德国,由人力制造转变为机器人制造。并计划在美国开出第二家机器人工厂 Speedfactory,将产品逐步地变成美国以及德国制造。
海外工厂劣势凸显,品牌纷纷选择本土自动化
阿迪达斯在声明中未透露究竟会撤出哪条生产线,目前为阿迪达斯代工的是中国的鞋履制造商裕元集团,工厂多设在东莞、浙江等地。
除了阿迪达以外,耐克和安德玛也都有计划投资和建设新形态的工厂,外界猜测很有可能就是高度自动化的工厂。
阿迪达斯的Speedfactory 2015年创建于德国,除少量技术人员外,该工厂全部由智能机器人进行产品的生产工作,在去年10月推出了第一双由机器人制造的跑鞋。
品牌们纷纷撤离中国,在本土建立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工厂,主要是因为中国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不断增高,中国工厂优势消失,劣势开始凸显。
此前, 德勤 发布报告称,自2005年以来的十年期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了五倍,比1995年涨了15倍。另外,因为人口老龄化,第三行业的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相关职业机会,愿意进制造业工厂工作的年轻人数量上和比例上都变少了。
不少制造工厂都抱怨,在中国比东南亚更难招到工人。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招工难,利润不断被压低,一些发达经济体的企业已经把他们的生产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国家或搬回自己国家。
根据 爱燃烧 计算,一双100美元的阿迪达斯鞋,在亚洲制造的成本在21美元左右,18美元耗费在了一些其他项目,因为产品从开始生产,额外费用不断累积,劳动力成本、工厂租金成本、运输成本,到达彼岸后,还有复杂的关税系统,卖一双鞋阿迪达斯从中能拿到的利润仅为2美元左右,在中国建厂的利润优势已经不存在了。
而且将生产线放在海外,产品的制造和运输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公司无法更快速地应对消费者的需求。一些快消公司例如H&M也曾表示,由于工厂在亚洲,秋冬的天气异常温暖,导致品牌来不及反映,无法及时更换库存,导致很多货卖不出去。
机器制造的诸多优点也逐渐凸显
智能化生产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阿迪达斯预计,Speedfactory 投入生产后,未来每年通过机器人可生产出100万双球鞋。
虽然与2016年阿迪达斯生产的3.6亿双运动鞋相比,机器人工厂的100万双真的算不了什么。但是从长远来看,机器自动化的生产会越来越普遍,技术会越来越成熟,所呈现的优点就会更多。
首先,机器生产的成本相较于当地的劳动力要低许多,阿迪达斯能够承担得起,本地生产能够更贴近客户,以满足更快地交付新款式的需求,并应对亚洲不断上涨的工资和漫长的运输时间,逐渐减少对于亚洲人工生产工厂的依赖。
随着定制的流行,阿迪达斯也在想办法推出更为定制化的产品,个性化需求会使得每个存货单位生产数量变小。阿迪达斯目前超过 74 %的销售额都来自 1 年内推出的新产品。传统的人工流水线系统或许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与个性化的需求,这时就需要机器的助力。
其次,机器本土生产能够保证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目前,阿迪达斯将高端鞋Ultra Boost和NMD系列放在了Speedfactory 就是为了保持生产的质量。
国外的工厂存在产品质量有问题的情况,阿迪达斯曾经承认,自己超过30%的工厂都有合规性问题。Nike的处境也差不多,他们的工厂中有32%的评级低于耐克的接受标准。如果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对于品牌的公关来说也是头疼的问题,还不如从源头就开始杜绝。
有了机器人工厂,生产效率就会大大的提高。在阿迪达斯的Speedfactory,一个生产单位大约有6台机器,被分为两组生产线:一组制作鞋底,一组制作运动鞋的其他部分。
一双鞋从开始到生产完成,全过程大概需要5小时。而在阿迪达斯位于亚洲的生产车间中,这样的流程要花费好几周时间。
根据 麦肯锡 全球研究院情境建模显示,自动化生产每年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提高0.8%至1.4%的生产力增长率。怪不得,很多人都预测,自动化时代人类想保住饭碗并不容易。
从短期来看,Speedfactory 还不会大规模的取代阿迪达斯位于亚洲的生产工厂,但不可否认的是,劳动力以及生产成本的升高以及机器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开始动摇大公司的心了。对于中国密集型的服装鞋帽类生产企业来讲,也是时候想想转型了。
求报道、意见反馈、调戏 小秘书 “佳佳” 请加微信:
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 加速会微信公号,成长快人一步!
如果你在创业, 想认识更多的创始人,彼此学习、资源共享 ,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 : 创始人通讯社群 !
如果你在职场,想 认识更多媒体圈朋友(编辑/记者、市场、公关、媒介、品牌) 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 媒体圈通讯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