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spresso和Keuring:咖啡界的苹果和微软
如果要用科技公司的风格来形容Nespresso和Keuring两家咖啡公司,那么一定是苹果和微软。Nespresso的咖啡机一眼看上去,就和Jony Ive的设计风格类似。
Nespresso的咖啡机有着谷歌chrome笔记本的高雅外壳和苹果特色的圆角标志。使用简单,只需15秒钟,让制作一杯美味的咖啡变得如此简单。Nespresso的实体店也给人苹果体验店的感受,不仅是咖啡胶囊还是咖啡机,都强调给用户专属的体验氛围。Nespresso的咖啡广告也强调了其产品独一无二的用户体验,广告出演也是群星闪耀,包括著名演员Penelope Cruz,Matt Damon和George Clooney(代言费高达300万美元)。
总结Nespresso:高质量制作、方便使用、高雅的外表、精明的市场战略、价格小贵——总之,用咖啡界的苹果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而Keurig作为Nespresso长久以来的主要竞争对手,则采取遍地开花的战略。公司位于马塞诸塞州的Reading镇,销售的也是家用的配制咖啡胶囊的咖啡机。它和多家咖啡制造商(如Mr.Coffee,Black & Decker等)都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同时有多家咖啡生产商(包括Dunkin’ Donuts,星巴克,绿山咖啡等)为其生产多种风味的咖啡胶囊。
虽然个人更偏好Nespresso的咖啡(机),但个人口味有差异,喜欢Keurig的还是大有人在。一篇两年前的文章中提到Keurig咖啡机大约占美国工作场合咖啡机的13%,这个比例现在应该更高。虽然他们的咖啡机看上去有点土(就好像90年代的Dell和当下的苹果比那样),但机器更便宜,咖啡胶囊的价格则两家差不多。
好吧,也许“微软”会是个更好的比喻。Nespresso和Keurig的竞争就好像8、90年代苹果和微软的竞争。乔布斯培植起来的苹果帝国造出了不一般的电脑,也拉拢了一大批果粉的支持,而微软虽然自己不卖机器,却往几乎每台机器上安装上自己的系统,每当别家的机器卖出去,自己也能分一份收益。
Nespresso和苹果都代表着行业中面向高端的品牌,更强调客户体验,价格(在当时)也比搭载Dos和微软系统的机器贵。乔布斯在80年代初被迫离开苹果,一度让苹果陷入产品荒,而微软则借此机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之一。
但万幸的是乔布斯回来了,苹果也笑到了最后。苹果重新建立了用户对其的高度信任,不断推出产品创新,从iPod到多点触控的iPhone和iPad,苹果系列产品无不笼罩着科技和个人崇拜的光环。1996年乔布斯回到苹果,苹果公司的市值从31亿美元开始攀升,直到现在的5550亿美元——几乎是微软市值的两倍。
虽然Nespresso和Keurig可选择的商业模式很多,但两者现在的关系实在和苹果与微软的竞争关系类似。但从市场上说,卖咖啡和电子技术还是存在很大差异。
首先是Nespresso和Keuring已经发现的一点:咖啡胶囊是一样既便宜又贵的产品——这话听起来很矛盾,但逻辑上却可以解释:每个普通咖啡胶囊只有70美分,有的(如Nespresso的精选夏威夷Kona咖啡)贵些,每个胶囊2美元。但话说不论是对Nespresso还是Keurig,70美分一个胶囊总归很便宜。
但如果单卖咖啡,价格常高到每磅50美元,有些高级咖啡(如牙买加蓝山咖啡)要到60美元,价格比咖啡胶囊高出一大截。而用咖啡豆煮咖啡的利用率比胶囊也低得多。咖啡胶囊的铁胶囊包装处理起来也很方便。
而实际上咖啡生产商不用为消费者的购买力发愁。和这些咖啡比起来,星巴克一杯焦糖卡布奇诺能卖5美刀。虽然Dunkin’ Donuts和其他一些咖啡制造商推出了低价位的咖啡,但星巴克还是牢牢占据着高价位的市场。下面是一些真实的数字:每磅烘烤咖啡豆=25杯意式特浓 = 50杯星巴克普通浓度咖啡。星巴克咖啡(算平均价格)30元RMB一杯,每磅咖啡能做50杯,一共是1500元。而如果是卖碳烤咖啡粉(星巴克,袋装),每磅大约在200元,远低于成品价格——这就是说咖啡是“既便宜又贵”的产品的原因所在。
(via pd 译/快鲤鱼)
关于快鲤鱼
快鲤鱼,一网打尽互联网新创公司!
这是一个专注挖掘、报道TMT领域创新性公司的科技博客,它的作者们遍布太平洋两岸,以钓者的姿态,为读者快速地寻觅下一条大鱼。
我们不是姜太公,我们年轻、有速度;我们关注鲤鱼公司,但也不排斥鲸鱼公司,我们大小通吃!
与其说快鲤鱼是一个科技博客,不如说是捍卫互联网生态链的刀笔吏!
不废话了,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快鲤鱼帐号
新浪微博:@快鲤鱼
腾讯微博:@快鲤鱼
RSS订阅 :http://www.kuailiyu.com/feed/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