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eventbrite为例,你为了什么而募资——为了证明你有募资能力?

快鲤鱼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作为一名创业公司ceo的首要职责是什么?就是要保证公司的资金充足。一般来说就是要去募资,而一位优秀的ceo应当可以有效的管理公司的资本化进程。

然而有些ceo却走偏了。

硅谷的一些ceo则是完全走偏了,而他们募资的原因是?........我只能说,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

eventbrite刚刚募集了6000万美金,,估值为6.5亿美金—— 看起来是个可以用来说明的好例子。以下是关于eventbrite的一些信息:

◦ 今年他们将会产生大约5千万美金的营业额,与去年的3千万相较有所提升。此估值建立在他们保留5%的毛票务销售额(2013年和2012年分别为10亿美金和6亿美金)的假设上。

◦ 他们的估值介于今年营业额的12倍到14倍之间。 这对于任何一个行业的任何一个阶段都算是极大的增长。这样的估值即使在一个超速增长公司身上,也算是很高的估值了。

◦ 去年公司的营业额只增长了60%。这绝对算不上超速增长。甚至可以说完全沾不上边。比对yelp这样已经上市且以一个远低于eventbrite的营业额增长估值贸易的公司来说,后者的增长还要缓慢。就连在大分类下的marin software也要比eventbrite发展更快,而在公共市场中的价值却要比eventbrite低得多。

◦ 公司已经几乎与ticket master同价了- ticketmaster自身被livenation所收购,目前综合价值达到20亿。综上所述,我实在不清楚eventbrite以后还能变的多庞大。我也不知道他们的价钱会达到如何惊人的地步,如果他们挤掉了ticketmaster的话(虽然这不太可能)。

◦ 公司已经进行了国际扩张。

◦ 公司有超过210名雇员,估计收益也不会很好。根据其ceo的说法,公司已经有9个月没有赢利了。

如果以上这些数据还不能说明问题的话,这里还有一些有意思的事实:

o 去年,他们的银行账户里有6千万美金,而他们的ceo预测不会在ipo前募集更多资金。

现在他们已经募集到了1.35亿了,令人大开眼界。

o 这家公司陷在一个所谓的“ipo陷阱”里,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公共市场不会为他们的过高估值买帐,所以他们转而投入了私人市场(这里的人可是期待的很呢)的怀抱。

eventbrite能在接下来的18个月中成功上市,并且赚得约10亿的估值来合理解释t.rowe price和tiger global遇到过的风险么?

我觉得不可能。

接下来才是最疯狂的部分。。。

我喜欢eventbrite。我认为它是一家拥有好产品的好公司。企业本身没有任何错误,只是他们在评估时募集到了过多的资金,这实在没有任何意义。这家公司唯一走错的一步就是他们的悲剧资金化战略。

由此又回到了我开始说的那点。。。

一些ceo的融资能力已经过于高超到了陷自身于不利的地步。这绝对是典型教材。

这家公司募集到了过多的资金,使得自身的估价超越了公共市场可以接受的程度,就算再过一两年,这样的估价可不会被接受。

他们已然被捧得过高,而这210位雇员即使在ipo后恐怕也不会得到多少金钱回报,yelp原先ipo时只募集到相当于eventbrite1/3的资金,而他们的雇员也没有赚到那么多钱。[小小透露一下:我的弟弟曾经作为股东参与过yelp的ipo]。

kevin hartz有很多以eventbrite为荣的地方,但是从资金化角度来看我搞不清楚他到底想干啥。即使是粗略分析一下他们(极其隐秘)的金融状况也能看出他们根本不可能对这个估值作出合理的解释。

而这正是步了另一个牛气的初创公司- foursquare - 的后尘,他们募集到了惊人的1亿1千万,只是他们自己的营业额连8位数都不到(根据小道消息)。

就像kevin hartz一样,dennis crowley也有很多令人欣赏的地方。他虔诚的相信并打造了自己的产品,抓到了无数的眼球,将纽约变成了一座值得尊敬的创业公司基地,而且携手best buy拿下了一个大牌代言人。

但是他的公司在资金化这个问题上基本令人摸不着头脑。完全摸不着。一点也摸不着。就算华尔街最不现实的分析师看到foursquare的资产负债表和盈亏平衡表也会目瞪口呆的想“这到底是什么状况?”

那么,到此让我再次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为什么这些ceo要去募集这么多资金呢?

答案就是因为他们有这个能力。而因此而去募资,实在是最糟糕不过了。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