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不到资?初创公司的另一条出路:人才并购

快鲤鱼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目前对科技人才的争抢酝酿了“人才收购”这种途径。

美国CBInsights科技报道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才并购(Acqui-hire)的兴起:人才收购的新形式”的分析报道,其中指出很多初创公司融资额度都不到500万美元,在被收购前14-15个月最后一轮融资就结束了。Facebook、Twitter雅虎是初创公司的积极收购方。

“对A轮融资没有取得满意结果的初创公司,人才并购为其提供了一条生路——也可以说是‘软着陆’。通过把公司连同创业人员共同卖到收购方公司,不仅可以为原公司的投资方、创立人员和团队提供一些经济回报,还能为相关人员争取到可能更有价值的工作机会。”

人才并购,通常指经营良好的大公司购买常常是处于无力支持的初创公司。实行这种行为的大公司,可能并不是对被收购方的产品感兴趣,而是希望网罗在被收购公司有合作经验的技术团队。

被调查的被收购方中,4成公司在被收购前都没有报道任何融资的消息,21%融资额度在100万美元以下,25%融资额度在100万到500万美元之间。80%的被收购的初创公司在收购前进行的融资次数在3次以下。

2012年同样是CBInsights对“A轮融资危机”的报道中指出,创业公司的融资频率通常是13个月一次。因此现在我们发现被收购的初创公司在被收购前14-15个月都没有进行融资是可以解释的,因为被收购的时候恰逢他们面临急需融资但却捞不到投资的关口。

“人才并购”对创业公司来说,无疑是坐以待毙之外的更好的结局,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收购方人才紧缺的状况。人才竞争、尤其是对开发工程人员的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与其花大价钱来吸引人才,不如用适当的价格购买创业公司相对更为成熟的团队。

这种现象在移动科技领域最为常见。移动科技是目前科技界中最为活跃的热点,公司急需移动开发人才,而移动创业公司的人才并购行为也占到了总数的38%。

CBInsights对2012到2013年的数据进行了搜集分析,希望还原人才并购的发展格局和趋势。但面临的一大挑战是,“什么行为能算作‘人才并购’?”很多企业在行动时并没有明确的表示,因此,“应当注意到这种行为是很难孤立出来和做出判断的。一些公司在并购时明确表示,他们在做‘人才并购’的行为,而有些则更为低调,可能被各种宣传所掩饰。”

(via vb 译/快鲤鱼

关于快鲤鱼

快鲤鱼,一网打尽互联网新创公司!

这是一个专注挖掘、报道TMT领域创新性公司的科技博客,它的作者们遍布太平洋两岸,以钓者的姿态,为读者快速地寻觅下一条大鱼。

不废话了,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快鲤鱼帐号

新浪微博:@快鲤鱼

腾讯微博:@快鲤鱼

RSS订阅 :http://www.kuailiyu.com/feed/

微信帐号:Akuailiyu

akuailiyu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