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念紧箍咒的孔子:如何管好三千之众的团队?【读历史学创业】

快鲤鱼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絮叨两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其实单纯的读书、行路、阅人都没有任何用处。只知道读书必然迂腐,譬喻说纪晓岚;只行路要是能升华人格,那导游全成精了;如果只阅人能修炼城府,那地铁安检的都修炼成仙了。所以始稷以为,只读书、只行路、只阅人都没有任何用处。通俗来说,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才能把这些转化成产能。

历史上读书多、行路多、阅人多的人物,首推孔子。

关于孔子,有很多的身份:

  • 人类首个私立学校校长?——教
  • 第一大编辑?——删《诗》《书》
  • 作曲家?——定《礼》《乐》
  • 作家?——作《春秋》《易传》)
  • 旅游爱好者?——周游列国
  • 博士导师?——门下72贤人
  • 还是始稷曾经给定义的“广告大师“?

孔子政治上不顺心,但他的成就高过了所有帝王。始稷以为,最核心的莫过于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孔子驾鹤西去以后,他的弟子们为其守丧三年,子路又守了三年。这说明了什么?很多人以为是那个时代的人都傻,都是死心眼。那么对照一下当时的历史,春秋战国都是乱世,弑君弑父是常有的事儿。孔子也在《易·文言》里说:“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可见那个时代的人并不是天生有素质。孔子的徒弟有很多本来都很牛逼,而且数量这么庞大,为什么都尊重孔子这个“傻大个”呢?怎么能管好这最多有三千之众的团队呢?孔子自然有他超常管理能力。管好这么多人可比管好孙悟空难多了,孔子可不会紧箍咒啊。

有关于孔子的轶事中有载:鲁国有个规定,在外国看见本国的奴隶,可以自己垫钱赎回来,到国库给报销。孔子的一个徒弟真的赎回来一个,但是一想自己是读圣贤书的,就发扬风格没去国库报销。外边纷纷称赞他,不愧是孔老二的徒弟。孔子知道之后,大骂这个徒弟,有人不解,就问孔子原因,孔子说:他不去国库报销,那以后别人在外国看见奴隶就会想,孔老二的徒弟读圣贤书,赎回去不报销,我要是回去报销,不得被人戳穿脊梁骨啊,还是不赎的好,留着钱买点好吃的多靠谱。这样以后鲁国的奴隶就没有人赎了。众人明白了,这是逆向思维啊。

另外一个相同逻辑的故事:孔子另一个徒弟下水救人,人家为了表示感激,牵来一头牛作为酬谢,孔子的徒弟就收下了,这下炸开锅了,这个徒弟被人戳着脊梁骂。孔子知道后,高调的表扬了这个徒弟。众人就又疑惑了,做好事还收礼,这不白读圣贤书了吗?孔子说:他如果不收,以后别人看见有人落水,就要想把人救上来以后,不好意思收人家谢礼啊,因为他孔老二的徒弟没收,我要是收了,不得被人戳着脊梁啊。这样一纠结,没准人就没得救了。现在这个情况就不同了,别人再救人完全可以收谢礼,因为孔老二的徒弟都收了,我怕啥呀?以后落水的人不怕没人救了。

众人顿时又明白了,这就是思维引导的“控脑术”啊,太牛逼了。

这两个路边社的报道,足以说明孔子的生学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苦逼。连系起来《论语》中所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做了好事可以拿到相应的回报,别人不理解有什么好生气的呢?得到了一头牛,也等于间接救了无数落水的孩子啊!

这就是孔子的管理智慧。管住人的手脚,不如管住心脑。而如何才能关注人的心脑呢?靠思维引导。

话说当年黄石公桥上扔鞋,传给好孩子张良的《素书》,里边有一句话:“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书是不是伪书不重要,这话是真话。

一个你认为普通的员工把一件事做到60分,不要认为随便换个人就70分以上,他只做到60分就是理所当然,不然三五次下来他就做不到60分了,再说你当时为什么用这样的人呢?持续的给予赞许,给点小恩惠,慢慢就能做到80分了。

一个你认为优秀的员工,把一件事只做到70分,你表现的坦然点,他自己就愧疚了,就偷摸的自己努力去了,混到一个高的位子上,谁都要脸啊。如果过份苛责,下次即使换了更优秀的人也放不开手脚做了。因为害怕,做好了是理所当然,做不好就完蛋,又何必拼呢?这都是引导出来的。

再譬如说一个团队没有团队意识,回想一下是不是有强烈的公司政治,或者搞个人英雄主义来着?个人英雄受到高等待遇,谁还在乎什么团队,那多2啊,都争着去当个人英雄好不好。

老板是最苦逼的,尤其是小老板,再小也都能体会到鳏寡孤独。给力的人担心养不起,手下的员工不给力。反推回来,员工凭啥跟你拼命啊?凭啥都像你一样操心?凭啥给你打天下?认可只拿死工资的人能上进吗?把画的饼当真的人能靠谱吗?

“道若极三境”中企业第一境就是做好自己,做好自己首先要引导团队。员工是公司是第一用户,员工爽了才能卖命,大伙都卖命,就能把60分的产品做出80分的成绩。而员工怎么样干,都是引导出来的。

(文| 始稷 本系列文章将独家连载于快鲤鱼

关于快鲤鱼

快鲤鱼,一网打尽互联网新创公司!

这是一个专注挖掘、报道TMT领域创新性公司的科技博客,它的作者们遍布太平洋两岸,以钓者的姿态,为读者快速地寻觅下一条大鱼。

我们不是姜太公,我们年轻、有速度;我们关注鲤鱼公司,但也不排斥鲸鱼公司,我们大小通吃!

与其说快鲤鱼是一个科技博客,不如说是捍卫互联网生态链的刀笔吏!

不废话了,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快鲤鱼帐号

新浪微博:@快鲤鱼

腾讯微博:@快鲤鱼

RSS订阅 :http://www.kuailiyu.com/feed/

微信扫码:akuailiyu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